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让煤炭飞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清凉幽香

让煤炭飞 第三百二十七章 清凉幽香

作者:兵家传人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9:26 来源:笔趣阁

大家虽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已经习惯了他吩咐做事,这也是他一直提倡的原则,不懂可以问,但更多的时候最好是先完成了交代的任务之后,在慢慢去了解。

这其实就是个执行力的问题,如果缺少了,那么对于工厂的管理就会出大问题了,执行的对立就是消极怠工。

人多力量大,不光有哑巴三人,还有陈大年五人,方大军就没参与了,他正回忆一些记忆,也在思量着,如果被证实了,就是所想到的那东西,接下来应该怎么打算,因为牵扯到一系列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销路问题,销售得出去,才能是宝贝,不然再好的东西,也不可能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搞吧,那不等于他一个人享受了吗。

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帮助插旗公社脱离贫困,也是对他的一个大挑战,在杨梅才上任之时,如果他能有所行动,绝对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怎么算都值得干上一票,等他回过神来,茶果也采摘得差不多了,方大军接过手看了看,这东西不太规则,形象点,有点似君子兰花凋谢之后所结的种子,敲开之后,里面有好几瓣种子,就跟板栗一样。

放在鼻间闻了闻,有一股清香味,但是很淡,多闻几下就没了,但他并没有失望,就如菜籽一般,没开榨之前是闻不到味道的。

“走,现在就把这些种子给榨出油来。”方大军显得很是兴奋。

这一棵树真的很大,哪怕上面有些种子还没摘下来,依旧给采摘了好几十斤的果子。众人用衣服当袋子给装了起来。

有事情做了。自然就行动了起来。快速赶了回去,到了油坊,好吧,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作坊,只有榨油的时候才能用到,菜油早就过了季节,桐子油还在开榨,这是不能吃的。

所以又给清理了一番。换上干净的工具。

方大军也对这里的榨油工艺好奇起来,这算是很古老的办法了,是用木头和石头结合,然后制作的榨油工程。

一架水车、一座碾盘、一段古樟木槽、一张米床、一个悬空的石撞锤……组合成了最原始最古老的榨油机器。有些繁琐,这样榨出来属于是毛油,如果没有把油茶籽的水分晒干,毛油出来后会有很多渣,口感相当不好。不懂的人,自己根本琢磨不清楚,也没办法操刀。

陈大年直接找来了公社最为榨油的手艺人。因为工艺需要,榨油没那么快。方大军索性就问了些榨油的工艺情况,他就是干这行的,当然不是指榨油,而是生产,只要是生产工艺,就能有改进的地方,不是别人手艺不行,而是思想观念上不如他。

找来的手艺人里面,领头的叫王启年,这名字方大军仿佛见过多次,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估计有些大众化吧,或是有时代气息。

王启年经验丰富之前就榨过茶树油,只是次数不多,一边介绍一边将脱了壳的油茶籽放到碾盘上碾碎。碾盘的动力由水车带动,所有的构件都由木材制成,转动时,咿呀作响,不过现在为了赶时间,直接让几个大汉上去推动,原理跟磨子差不多,看似粗糙,却蕴涵着大智慧,这是文明的结晶。

“油茶籽碾成粉末之后,要用文火慢慢炒,这样榨出来的油才香,接着还要用饭笼蒸熟,然后用稻草垫底将它填入圆形的铁箍之中,做成坯饼,坯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在油槽右侧装上木楔就可以开榨了。”王启年条理分明的解释道,别看人长得敦厚老实,跟普通的庄稼人差不多,但以前是读过书的,手艺也是家传,说到专业活上面,很有几把刷子。

榨油坊的主要设备是一根硕大的油槽木,是由一根超级大的杉木做成的,杉木的好处就会发生腐朽,也不会被虫蚁给破坏了,在大木的中心凿出一个长约五尺,宽米一尺的“油槽”,油坯饼填装在“油槽”里。完成这一道道准备工序后,便可开始榨油。

前期工作完成之后,但见王启年拿着悬空的重达两百多斤的石撞锤,这是悬吊在房梁上面的,跟石磨的推手是一个原理,王启年慢悠悠把石撞锤给撞到油槽中的“进桩”上,不一会,一缕缕细细的山茶油从油槽里慢慢滴落下来,作坊里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说其实简单,其实真的比较复杂,而且这中间还省略了一个步骤,那就是先把茶果拿去暴晒,这根油菜籽是一样,收获之后,要把里面的水分晒干,不然炸出来的油里面有大量的水分,一下锅,要烧很久才能把水分蒸发,缩水会相当严重,油也没那么香。

不过现在只是搞试验,管不了那么多了,油茶籽变成油大概要经过摊晒、剥壳、碾碎、文炒、蒸熟、压榨这六道工序。

“闻着好香啊!”金池这时候说了一句。

而天色也渐渐晚了下来,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在油坊里着实耽搁了不少时间,甚至于连公社干部听到消息后也都赶了过来。

现在茶油能吃这一点已经不用怀疑,因为不光王启年知道这事,公社一些年龄大的也知道,只是大家都没引起注意,一是出油量太低,二是觉得没有菜油香。这就相当于大家都知道山上的野果好吃,但却不能当饭吃,遇到了,就摘几颗野果当零嘴,没遇到,那就算了。

又因为榨茶油的工序有些繁琐,村民自己摘了想榨也不行,得到这油房来,油房又是公社的,总不能私自给了一个人榨点啥茶油吧。

方大军破有些无语,北斗当地一般就用两种油,一是菜籽油,二是猪油。菜油适合炒肉,猪油适合炒素菜,算是传统习俗,也没听谁说吃多了猪油有三高问题,这其实是跟环境有关,从小吃到大,天天干活,能有三高才是怪事了。

这时茶油滴答滴答的流了出来,很缓慢,而且伴随着不少气泡,里面的水分太多了,因为是直接采摘下来的,这点即便中间炒过蒸过,也不能免除,只能靠加工之前进行暴晒。

油的颜色到是跟菜籽油差不多,气味当然是不一样,这是毛油,其实纯正的毛油从营养学上,没有调和油那么好,但却更香,纯正的香,这是任何调和油都无法比拟的,同样的,也伴随着浓厚的生味,下锅后,必须大火烧热,一直到气泡蒸发干为止,才可以用来烹饪,这样就可以免除到生味了。

调和油这事先不管,现在谁还营养过剩了,正差营养呢。

方大军这时蹲下身子,把手指伸到木盆里,沾了一点油沫,跟着就放进了嘴中,一瞬间,眼神就亮了起来。

很香,幽香,很清凉,也有凉爽的感觉,同时还有点微微的甜味,但品尝到最后时也略带一点点苦、涩的味道,这就是生味了,属于植物特有的生涩。

“就是这东西了,纯正的野山茶油。”方大军出声赞叹道,外表他认不出来,看茶树,茶果也不能肯定,但是这味道却是忘不了。

“大军,你在说什么呢?”金池蹲下身子问道。

“呵呵,我说这是山茶油,很香,也很值钱。”方大军乐呵呵的说道。

“能有多值钱?”金池又问。

这个问题,方大军就好回答了,但心中却有一杆秤,这油最开始不怎么值钱,也没引起重视,但随着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年纪大了,毛病也越来越多,对于生活食材的就变得挑了。

寻常的菜籽油,拿某金龙雨来说,十斤装的,约莫七十元左右,而七十元,只能买到一斤山茶油,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十倍的价格差距。

当然,这油在二千年初,价格只有菜油的两倍左右,但跟着就一路攀升,一年一沸腾,等到方大军穿越那年,2013的时候,已经上涨到了恐怖的七十元一斤,而且是供不应求,很多人想买,都没货。

油茶,也叫山茶树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c,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c。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

这样的要求,有些跟金丝楠木重叠了,恰好插旗的环境就很适合,而且依靠着水库,水源不是问题,能让茶树长得更加茂盛,难怪能遗留下不少野生品种,方大军的思绪也转了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