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11章 总统府内论运势 袁氏让权外交部 (求月票!)

第11章总统府内论运势袁氏让权外jiāo部(求月票!)

“……近日各省将军、各师师长频频来京述职,如此大范围的“述职”,据信应与“中国参战”一事不无关系,据传,江苏陆军第一师,业已做好出征准备!”

《顺天时报》

大规模的将军述职,在自民国以来,尚是首次,对于这样一个大范围的“述职”活动,作为主持者的袁世凯自然是当成头等大事来对待的:在形式上,首先造成一番不寻常的气氛,采用了疆吏见大总统的礼节,设案摆桌,礼仪按章,袁世凯头戴白缨军帽,身穿金线肩章大元帅蓝sè制服,威威武武坐在大总统宝座上,他进来和出去时都是迈着鹅形鸭步。

但是,其“述职”内容,却又离奇可笑:述职,顾名思义,陔楚派往外国或外地去担任特殊使命的人,被召回后报告自己的职务履行情况。可袁世凯却不,当述职将军进来了,他却一改往常主动寒暄,问家常、问省内治安、问民情;等人一一回答之后,便急急匆匆转了话题,问道:

“现如今这国会重开了,国-务-院也分设,你们说说,现在这国事究竟办得怎么样了?”

这种问话,却使一些将军十分惶恐:

“这叫什么事?大总统怎么会问这个问题?”

所以,在mō不着头脑的情况下,总有一些人被问得目瞪口呆。可袁世凯却不在意,对于他而言,他只是想试探一下这些人的口风,同时通过这种“述职”告诉他们,他袁世凯才是他们最大的靠山。

当然,事情的发展总有些不尽人意,尤其是当他试探着询问各省将军对参战的态度时,无论是各省将军或是师长,无不是变得态度暧昧,言语磨棱起来,对于那些视军队为sī军的将军、师长来说,他们可没有什么闲情逸致拿着自己的家当到欧罗巴,为法国人卖命,虽说那卖命,换回的是国家的尊严,可无论如何,到时打碎的可是自家的家当。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人愿意出兵,也就当然没有了爽快的回答,有的只是磨棱两可的态度。

自然而然的,对于他们的回答,袁世凯非常失望,甚至可以说是失望至极,可是他却不能表lù自己的心计,了解那些人心思的他当然知道,有时候越bī,就会越适得其反,所以,不论对方如何记他失望,他仍然会和颜悦sè的同对方聊着,甚至在临了时,还会留他们在中南海用餐。

进入中南海后,在雷震chūn的引领下,李子诚来到了居仁堂,在京城众所周知:袁世凯接见他人是极讲究等级的:关系最好、身份较高的,是在居仁堂楼下小会客室相见;关系一般义尤多显赫身份的,只在“大圆镜中”会见。

照李子诚的身份,和以往一样,袁世凯依然选择在在小会客接见,这一点连军政执法处长雷振chūn都感到吃惊。不过现在他却已经习以为常了,李子诚来总统府,无须通报,一般都是直接来居仁堂的小会客厅,

一见李子诚来了,袁世凯便连忙迎了数步,然后握手相迎,客厅一番之后,方才指着沙发说道。

“致远,快坐吧。有什么事,直接差人过来就是了,那里用得着你亲自己来这!”

依如过去一样,袁世凯显得很是亲近,这两月,对于李子诚所做的一切,他倒是看在眼里,在看到他因为“假币”一事同地方上发生争执时,更是暗自在心中偷笑,到底是年青气盛啊!再从那些将军们那里得知,国社党于地方上发起的议会攻势,心里更是笑开了huā来,这人实在是太过于年青了,根本就不知道干什么是轻重缓急。

对此,袁世凯到不仅不会提醒他,反而会乐见其成,嗯,乐见国-务-院和地方上僵持下去,这种僵持局面如果维持下去,那不出两年,他这国务总-理怕也就当到头了。

“礼不能废!”

李子诚这会倒是显得有些固执,见袁世凯并没有翻看自己刚才jiāo给他的那份公文,于是便开口说道。

“大总统,时机已经成熟了!”

时机成熟了?

袁世凯却是一愣,他愣愣的看着李子诚,这说的又是什么事?而顺着李子诚的视线,他才看到自己刚刚接过来的呈文,莫非……

翻开呈文,袁世凯立即明白了李子诚说的时机成熟指的是什么,在李子诚来京的当天,在欢迎宴会之前,他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现在,他却拿来这么一份“修订新约”的呈文,这……

半闭着眼睛,袁世凯想起在李子诚就职后,他同幕僚们就此事进行商讨时做出的定计,只有李子诚不偏轨,就任他闹腾,在中国,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外国人,至少现在还离不开外国人的支持。

“致远,你可知,若是此事一经实施,列强只需扣下关余,财政窘迫之际,就会致政-府财政困难,到那时……”

神情凝重的袁世凯善意的提醒了一句。

“我们在美国发行的3000万美元债券业已认购,在南洋和国内发行的一万万元公债亦被认购六成!”

在回答时,李子诚的语气、神情未见一丝bō澜,事实上,无论是那三千万美元或是那一万万元公债,发行的名目无不是国家建设债券,比如天津大港工业园区的基建资金所需要的三千万元,正是依靠对美发售债券所得。

“虽说债券发生是为了国家工业建设,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暂时挪用,嗯!挪用对南洋和国内发售的那一部分,相信国民和侨民是能够理解的政-府的!”

李子诚这么一说,袁世凯也只有点头的份,事实上,他根本就不曾想过去在这件事上持反对意见,李子诚是为名也好,为国也罢,对于他而言,这件事,无论成负最终他都能从中受益,如此一来,到也不需要考虑持什么反对意见了!

“致远,这件事,是不是应该暂时缓上一缓,那边翼夫正在同康德谈着派兵事宜,法国人可是已经同意为远征军提供武器了,而且……”

看一眼李子诚,袁世凯有些郑重其事的说道。

“那些武器,都得咱们中国采购,法国人直接付真金白银给咱们,到时**公司可少不了你的!”

袁世凯这么一说,李子诚却是摇摇头,看着他说道。

“大总统,再拖下去,咱们可就没什么筹码了,法国人现在是有求于咱们,而且这谈判又不误参战谈判,法国人越是对咱们有所求,“修订新约”越是能从法国人那里获得突破,要不然,以法国人的脾气,他们又岂会答应咱们的要求!”

在参战一事上,李子诚曾同袁世凯勾通过,提出了多达十几项条件,但真正涉及远征军的却不过只有数项,而涉及中国实业的却多过十项之多,比如法国承诺,对外采购物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中国。

得益于此,上个月中国向法国出口了多达864万元的罐头,除去法国人需要的牛ròu罐头,还提供了最新式的午餐ròu罐头,战争特需的庞大,远超过外人的想象,更何况战争特需并非只有军队,还有来自民间的需求。

“机会难得,大总统,这件事,怕是拖不得了!”

“那……”

望着李子诚,袁世凯先是沉yín片刻,似乎是在思索着,好一会后,他才有些艰难的说道。

“致远,你说吧!需要总统府这边如何配合,只要你需要,需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袁世凯这会到是显出了一个大总统的气度来,对于这件事,袁世凯从始至终都是持以支持的态度,不过这种支持是建立在对他有利的基础上,这件事如果成功了,那是在“大总统的全力支持下”,如果失败了“还得大总统出面收拾局面。”

“外jiāo部,国-务-院需要外jiāo部的全力配合!”

“行,我这就是让人请陆子次过来!”

在等陆子次到来的时候,端起茶杯喝共之余,袁世凯却开口说道。

“致远,这派兵一事,事成定局,可……”

一声长叹,袁世凯又说道。

“地方上不愿意派兵啊!”

听着袁世凯的感叹,李子诚却是在沉默一会后说道。

“这种事,硬去bī他们反而会势得其反,即便是要bī他们,也要用“大势”去“bī”他们。”

“大势?”

李子诚的话却让袁世凯微微一愣,用什么样的大势去“bī”那些人?

“就是大势,若是想顺利派兵,中央就得造成一种大势,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此次欧战,我国非派兵不可,为国家,也只能如此了!只要造成这种大势,到时,他们即便是再不想派兵也不成!”

说着,李子诚却是一笑,“胶澳事变”时,自己所利用的不正是这种大势吗?大势一成,非人力所能挡,正像历史上,袁世凯称帝之后一样,最终,不正被大势bī下吗?

而在李子诚道出这番话语时,袁世凯看着李子诚半晌竟然未能说出话来,当李子诚提到这个大势的时候,他所想却是去年“胶澳事变”时,他自己以及全国上下,可不正是被他的这个大势给绑架了吗?

“擅于借势,长于经营!”

思及杨度对李子诚的那一番评价,袁世凯这会总算是认同了这个评价,同时在心下提醒着自己,千万别被这看似嘴上的máo都没扎牢的家伙给méng了,免得万一将来他要是用“势”卷了自己,得小心提防着!

心下如此一响,袁世凯便不再作声了,只是静静的喝着茶,这武荑山的新茶虽说香气动人,可是喝到嘴中,他却只觉一阵苦涩之感。

行势、借势、运势!

脑海中久久无法平静的袁世凯,这会脑海中尽是“胶澳事变”中李子诚的“势”,再将那“势”和现在派兵一事结合起来,袁世凯却发现若是这个势当真行了起来,这“势”当真能为自己所用吗?

李子诚的势很简单,无非就是“假以爱国之名”,爱国,自“胶澳事变”之后,国内爱国的声làng更徒然高出十万八千丈,一时间似乎‘爱国’两个字,是天经地义的,是不容讨论的,人们纷纷把爱国挂在嘴边,常谈以爱国,以证明自己爱国。

而现在的这个“势”,侧就是要借这个爱国的“势”,用“派兵”就是“爱国”,“不派兵”等于“不爱国”去行这个势,在这个势行起来之后,再借这个势,用民意、民心去bī地方上派兵,地方上若是不愿意派兵,那他就是“卖-国-贼”就是“不爱国”,这势也就借成了,也运成了,到那时,自然也就势不可挡了!

可这“爱国之势”会不会把自己也捆上?

虽说李子诚的主意把问题轻易解决了,可袁世凯的心下却是这么嘀咕开了,若是把自己也给捆上了,这事可就……难办了!

在思索时袁世凯看着李子诚,却看到李子诚却是默不作声的在那品着茶,偶尔喝一口茶,甚至还会闭上眼睛思索一会,似乎是在细品着这茶的味道。

李致远啊!

瞧着他这个样子,袁世凯却是在心下感叹一声,这李致远当真是……就在这时,雷振chūn却走了进来。

“禀告大总统,外jiāo部陆总长到!”

前脚进入居仁堂的小客厅,陆徵祥便觉察到这小客厅的气氛有些不太正常,再一看小客厅内的两人,大总统坐于首座喝着茶,而总-理却是在那品着茶,一见这两人,陆徵祥的心下多少便知道一些答案。

无论于外界看起来,现在的府院双方是多么的“和谐”,但事实上,双方却都是暗战不断,可以说,现在那位总-理在那忍着,而大总统呢?

“见过大总统,见过总-理!”

待陆徵祥毕恭毕敬的施了一礼后,袁世凯才指着左边沙发说道。

“子次,坐!”

然后又看一眼李子诚,方才说道。

“子次,今天请你过来,是有一件事情要跟你jiāo待一下!”

虽说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陆徵祥却从这小客厅中的另一人那得到了一些答案,怕是和外jiāo不无关系,国-务-院、外jiāo部,想来是前阵子在各国公使间传着的“修订新约”一事了,这是国-务-院掀起的风bō,现在总-理既然在这,除了这件事,他还真猜不出其它的会是什么事情!

在陆徵祥进入小客厅后,李子诚只是偶尔看一下这位在历史上有名的“卖-国-贼”,因为“府院分立”的缘故,府院双方所属各部为了避免被贴上“亲府”、“近院”的标签,以至于双方除非公事走动,否则是绝不联络,对于各部总长更是如此,这还真是这两个月来,第一次和陆徵祥这位“大名鼎鼎的卖-国-贼”谈起公事。

在历史教科书上,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外jiāo丧权辱国、一塌糊涂,简直就是一部“国-耻史”、“卖国史”,左右离不开“颟顸”、“误-国”、“无能”、“卖-国-贼”、“汉jiān”、“妥协”、“投-降”等负面形容词。

可是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目睹了外jiāo时局的艰难,尤其是出任国务总-理前后的一年,开始了解此时中国的外jiāo之后,李子诚总算是明白历史教科书带着多么厚重“革命”sè彩去看待那些外jiāo官和此时的中国外jiāo。

外jiāo的基础是国家实力。清末民初正值帝国主义外jiāo**,弱ròu强食被视为天经地义,中国赖列强均势,免于瓜分已属万幸;加以列强在华条约利益一致,中外实力差距太大。在这种情况下的外jiāo,要全面挽救颓势是不可能的,只能寻求局部的突破,力求不丧失新的权利,或将已失权利加以严格限制。

而此时的中国外jiāo相当不简单,在内luàn不断的情况下,在列强yù蚕食中国的前提下,居然能够用外jiāo手段将清朝遗留下来的版图,大致维持完整,是不可忽视的成就。而其中,眼前的这位“卖-国-贼”可谓是居功甚伟!

“国-务-院那边,最近要办一件大事,这件事,需要外jiāo部全力配合,子次!”

看着陆徵祥,袁世凯语气严肃的说道。

“国-务-院那边需要外jiāo部怎么配合,外jiāo部就要全力配合,需要你们怎么做,你们就要怎么做!无需再来请示本总统,这件事办成之前,外jiāo部那边,直接向国-务-院汇报!向李总-理请示!明白吗?”

……大总统的话到是让陆徵祥着实一惊,要知道,两个月前,就在李子诚就任总-理的当天,梁大秘书长专程请过他,告诉他“对国-务-院那边要提一提、悬一悬!”,还说这是大总统的意思,而现在大总统说的这番话,究意是……心下思索着,他又朝李子诚看去,一时间他到是琢磨不透大总统的这话是面子话还是真心话。

见陆徵祥似有些不解,袁世凯再次说道。

“另外,外jiāo部的人事权,也暂由国-务-院权理!”

听到这句话,陆徵祥总算是明白了大总统的意思,同时也知道,怕“大事”远比他想象的更大、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