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341章 长宝(求月票!)

新纪元1912 第341章 长宝(求月票!)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58 来源:笔趣阁

第341章长宝(求月票!)

“一位陇海铁路工程处的官员告诉我:两年前,需要上万名工人日夜不停的整年挣断腰筋才能完的工作量,现在以更少的人和新式的筑路设备,四个月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它。e^看我听了这话很jī动。因为我知道清楚的知道,中国的铁路是何等落后于世界,我知道中国yù奋起直追,不仅仅需要铁路工地上工人们的努力,更需要大量先进的机械设备……”——

詹天佑日记摘录

地上铺了一层厚雪,雪huā在天空中飘dàng着,寒风于谷间呼啸而来。

山根下的公路上,停了一辆汽车。从汽车上跳下来的詹天佑,手塞在西式呢绒大衣的口袋中,凝望对面的陇海铁路长段的工地。帽沿的yīn影遮住了他深沉的眼睛。

此时望着这一片中的铁路工地,詹天佑似乎又回到了修建京张铁路那会,从那条铁路之后,他再也没修成过任何一条铁路,川汉铁路以一个国家的灭亡作代价,可也半途而废了,孙文主持的中国铁路总公司虽曾拟请他规划全国铁路,但是最终,孙氏却不过只是在地图上之所以的画了铁路,至于聘请不过只是字面文章罢了。

而现在,在前往京城的途中,詹天佑却是不受控制的前往工地上看一看,陇海铁路,这是中国投资最大的一条铁路,同样也是距离最长的商办铁路,而且还是中国施工速度最快的铁路,可以说是中国开办最成功的铁路,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来此参观,相比于沿线的站地工业,詹天佑更感兴趣的却是这座铁路施工工地。

长段曾于民国元年两次勘测,对于这条的铁路的施工难度,詹天佑可谓是再清楚不过,长段所过地带地质地形复杂,工程不可不谓之艰巨,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跳过容易施工的潼长段来到这里。

在不远处大帐蓬里,拥挤着数十名工地的负责人。他们在争论,在叹气,在沉思,在计算……工人数、材料、计划、生产等等字眼,都围绕着“防寒”这两个字在转。“防寒”这凉冰冰的字眼,从大帐蓬的窗缝里溜出来,爬在詹天佑的心头,尽管他并不需要考虑这条铁路的施工进度,但此时他却那会议室的其它人一样:作为一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对这铁路工地上的无数工点都非常熟悉。因此他也知道:在这个寒冬中于山区施工,会给从事lù天作业的工人,带来多大的危害!

在修建京张铁路时,在最冷的腊月天,数以百计的工人冻伤甚至冻死,但是为了赶时间,抢进度,工程必须要进行下去,显然他们这时争论的就是恶劣的天气和施工条件。

他看看表,已经两点钟了,可是会议的主持人——那个被大家称作总指挥的人,还在帐蓬里用讲着话。

两点零五分,工棚里传出咳嗽声、哈欠声、板凳的响声和杂luàn的说话声。那些工程负责人先后从大帐蓬里陆陆续续走出来。和任何一座工地不同,这些工程负责人大都穿着与军装相仿的制服,事实上,詹天佑听说过,在陇海铁路工地上施工的是劳动兵团,他们实施的是军事化管理,这意味着这里的工程,只有进度表,没有其它,就像军队一样,只有命令。

这些人显然都让工地日夜紧张的生活煎熬得脸sè黄瘦。有的声音沙哑,有的眼里布满血丝,有的心事重重,有的眉头拧起,肝火tǐng盛……他们一出大帐蓬,都不约而同的望望天空,又用脚蹭地上的雪,仿佛希望这地上的霜只是月光造成的错觉。

最后,那个穿着皮质风衣的总指挥走出来。看模样他倒是一个显得很是强壮的男人,他就是那位总指挥吧。

“嘿!詹先生!”

在摆脱了人们的纠缠之后,宋浩明朝着詹天佑走了过去,和这位真正的铁路工程师不同,他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工程师,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工程师。4∴⑧0㈥5

“不早了,就宿到这儿,明天再参观吧。”

宋浩明会用开玩笑的口气说,不过他知道,明天,自己还真没有时间,要不然,也不会让这位他极为佩服的铁路工程师在这等着。

“走吧,我们一起去工地看看,我是半路出家,修了两年的铁路,也算是修出了经验来,正好,詹先生,到时您可以提点意见。”

“提意见倒是不敢,要提也是你们到其它路局去提下意见!”

面对詹天佑的恭维,宋浩明只是耸耸肩,笑了笑,然后便请詹天佑上车。嘟的一声,汽车便朝工地上开了过去。

在简易的施工公路上到处是料石、刚卸下来的钢材、水泥和停在路边准备装东西的卡车,现在这条铁路的物资保障完全是依靠汽车,汽车绕来绕去的行进着。詹天佑斜着眼瞅,只见用手捂着前额,身子随着车子的摇摆而摇摆。他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现在他的脑子里还装着会场里的情形;一整天在工地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压着他,各种各样的问题还包围着他,还等过一会,他主动开口吧。

果然,汽车跑了不到十分钟,宋浩明仿佛摆脱什么沉重的东西似的,伸了伸懒腰。接着,又用拳打着手掌,望着两边的大山说道:

“这条简易公路,可以说是修铁路的赠品,以后如果陕西省愿意,可以在简易公路的基础上,修一条汽车公路!”

在詹天佑的面前,宋浩明自然不会有任何隐瞒。

“铁路固然是国家的动脉动,而公路同样也是国家的动脉,尤其是将来我们造出了汽车之后,那些几吨重的汽车,在短途运输上,比火车更灵活,而且不受路轨的限制,毕竟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值得修一条铁路!”

“造汽车?这是你们的下一步打算?”

詹天佑自然知道,现在连云港那边已经制造出了机车,事实上,现在不少公司都采购了连云港的机车,他们的机车xìng能甚至超过美德那些传统铁路强国,现在听宋浩明话里的意思,似乎他们准备造汽车。

“汽车,当然要造,因为潼长线还未修好,所以,这里的物资运输只能用汽车,这六百辆汽车,还是公司好不容易挤出来的,而这就充分说明了汽车的重要xìng,嗯,我们董事长,你知道的,就是经略使,曾说过,二十世纪是汽车的世纪,中国yù实现富强,必须要建立汽车工业。”

他的话,却让詹天佑在心下一阵沉默,相比于其它任何人,李致远无疑更擅于利用铁路作为枢纽jiāo通线进行综合发展,在过去的两年中,连云港取得的成就,甚至超过晚清洋务运动以来,所有成就的总和。

就在这时车这段了下来,宋浩明把头伸出去,望望天空中飘着的雪说道:

“这鬼天气!还不到冷的时候,就突然下起了大雪!要是明天温度降到零下五度,就把命要了!十几个工地都正在打hún凝土!”

而詹天佑却仿佛没听到他的话,只是斜着眼睛看着这片的工地,那里,电灯拉成一条线的地方,一个工程队在填路基;成百上千盏电灯连成一片,像个城市似的地方,这里只是其中的一个工地,相比于其它任何工地,陇海铁路的工地,无疑更现代,小型的蒸气发电机的供应着工地所需要的电力。

搅绊机轰鸣着供应着hún凝土,在隧道内传出一阵阵风钻的冲击声,正在开凿的隧道前停着一辆有些古怪的卡车,卡车的车头上,用钢架架出了一排隧道型的脚手架。

“詹先生,这是开凿车!”

见詹天佑的视线投在隧道前的那辆卡车上,宋浩明便开口解释道。

“开凿车?”

“对,你看车头上的架子,正好是隧道的形状,在换班的时候,人和风钻在车厢里,进入隧道后,在车头前的架子上,能形成8个工作面,这样钻炮眼的时间,就能缩短三分之二,可惜运石还要靠人力,要不然,这隧道的施工速度至少能提高四倍……”

在解释的时候,宋浩明显得有些得意,这种开凿车正是他根据商科学校里学的“泰勒管理法”的一些相关原理研制的,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工作效能。

这时,一辆满是石粉的卡车开了出来,这正好是放炮时间,敲锣声、哨子声、人喊声在山谷间响了起来……手拿着小旗的工人挡住了汽车。

“放炮了,下车,到安全区!”

在工人的注视中,宋浩明敏捷地跳下车去,然后随着詹天佑一同撤到了安全区,两人望着放炮的山dòng。突然,随着一阵汽笛声响起,轰隆隆的爆炸声从山dòng内传出,震得山摇地动,如火龙吐雾一般,隧道内喷出了一大团石尘……

又过了几分钟,警戒的工人才大声宣布开工,一辆卡车满着工人朝着满是石尘的隧道内倒车而去。

正在和工地负责人谈着的宋浩明走到詹天佑的身边,说道:

“好了,按现在的进度,下个月,这条隧道就能打通!”

“你们用的是军用炸yào吧!”

先前感受着爆炸时脚下的震动和炮响,詹天佑直接开口询问道,修京张铁路时,他使用的是黑火yào,只有碰到硬石时,才会用进口的硝铵炸yào,而这里使用的炸yào从爆炸力度上来看,应该是比硝铵炸yào威力更大的军用炸yào。

“要赶进度啊!像这长宝段,公司给了我两千吨炸yào,想在这样的地型修铁路,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一路炸过去,要不然,就得顺着山势,可顺着山势,铁路的运力、速度都会受到限制,建设时加大投资,总好过将来的运力làng费,您就是不是这个理!”

他的反问却只让詹天佑为之一哑,在修京张铁路时,他就作出了妥协,以牺牲长远运力为代价,选择了一条施工成本较低的路线,事实,京张铁路应该走另一条线,那一条线路或许投资大,但是运力至少能提高三倍,相应的,只要运输量能达到,即便是加大了投资,投资收回周期却能缩短两倍以上。

“哦!是,是这个道理!”

道理,固然是这个道理,但是詹天佑却知道,并不是所有铁路公司都会像陇海铁路公司一样,在修路时不惜工地,相比于其它铁路公司,陇海铁路公司有着一个天然优势,沿线工业区的建设,使得他们的运输量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选择运力优化的路线,而不是成本优化的路线。

半个小时后,福特t型车向前奔跑,带着一股风,进入一条偏僻的山沟。在山沟内有几个材料库,整天成千辆拉材料的汽车、马车和架子车,已经把前后几十公里的简易路面压坏了。在车灯照耀下,公路简直像一条bōlàng起伏的河流。

从山路上朝着山沟看去,雪夜中,那汽车大灯照亮路面的一幕,却只让詹天佑的内心一阵,他甚至有一种冲动,他希望留在这座工地上,希望能够再修一条铁路,在这里一定能实现他的那个把铁路修至全中国的梦想。

在詹天佑心里如此想着的时候,汽车一转弯,摆脱了各种吼声日夜不断的工地,进到了一条幽静的山谷。

詹天佑却是摇头叹了口气,他知道,至少现在自己不可能留在这里,他之所以从广东北方,是因为收到一封来自京城的电报,作为广东籍国会议员,他需要前往京城参加一个会议。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他知道这次国会会议或许将会决定整个国家的未来,否则他也不会离开广东的铁路公司。

大总统重设国务院后,将任命李子诚为国务总理,这只是报纸上泄lù出的一个消息,是真是假没人知道,但詹天佑却希望是真的,他知道相比于很多人,李子诚或许年青,但绝对是个办事情的人,如果大总统真的选了李子诚为国务总理,没准真是中国之福。

大总统长于练兵,李子诚长于实业!

两人一人为大总统,一人为国务总理,真可谓是双壁合一,若是两人齐心协力,那十年之后,中国面貌只怕真的会大不同。

在离开广东时,詹天佑的心里多少有些疑虑,但是现在,在陇海线的工地上走了一圈后,他却不再怀疑了,而他甚至隐隐期待着李子诚能够尽快去京城,去京城出任国务总理,到那时,没准,自己可以把那份中国铁路规划图展示给他,然后赢得他的支持,有了他的支持,再有了陇海铁路公司的这支军事化的工程队作支持,十年,十年,他就能把铁路修到全中国!到那时,全中国每一个省府都会通上火车!所有中国人都将享受到现代jiāo通带来的便利,各省的商品也能从此行销全国,甚至行销世界。

见詹天佑沉默不语的望着车外,不想打断他的思绪的宋浩明便朝着车外看去,对面山坡上的村庄里有狗咬声。路边大树上一群小鸟突然尖叫着飞上了夜空,叫着,大概是黄鼠狼钻到鸟窝里去了!

瞌睡爬上他的眼皮。他直想坐在车里好好的睡一觉。可他却不敢睡,这个车子上坐的不是个平常的人,这位可是全国知名的铁路工程师、国会议员,如果从山坡的森林里窜出来几个土匪来……想着这,宋浩明便将腰间的手枪套打开,放尖眼睛四处瞅着,虽说在工地上有武装护卫人,而且也剿过几次匪,但多少总有一些散匪试图打劫运送物资的车队,没准会盯上这小车,然后绑起了ròu票来。

这时候,拉材料的大卡车很少了,但是一刻钟左右总有一辆车子经过。偶尔有几辆拉钢材或木料的马车经过。赶早的人披着大衣坐在车上,缩着头,抱着鞭子打盹。驾辕的马哼哧哼哧地信步走着。

“宋总指挥,你们有计划修建进川的铁路吗?”

突然,沉默良久的詹天佑开口问道宋浩明,曾主持过川汉铁路的他,意识到当陇海铁路修到宝jī的时候,或许可以考虑修建一条通往四川,通往成都的铁路,到那时,四川省的物资就能沿着铁路出川。

“进川?”

宋浩明先是一愣,然后嘿嘿的干笑几声。

“若是可以,我还真希望把铁路不停的修下去,这铁路啊,修到那,那里就能发展起来,那里的老百姓日子就好过一些,像今年,这陕西的粮店收粮价就比往年高了一点,棉布之类的工业品价格降了差不多将近两成,这铁路修过来了,受益最大的还是当地的老百姓,可,我们手里,就只有陇海这一条铁路,这铁路明年修到了兰州,到时这工程队可就……”

想着将来,宋浩明沉默了下来,似乎是在为工程队将来的解散感觉有些可惜,而詹天佑也跟着沉默了下来。此时,汽车依然在山路上行驶着,山往后移,树往后移。黑夜渐渐消退着,黎明爬上了山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