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301章 伦敦的雾

新纪元1912 第301章 伦敦的雾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58 来源:笔趣阁

伦敦,1914年0月的一天,天空下着霏霏细雨。15请牢记

从大西洋方面飘来的团团水雾,一路从泰晤士河河口,吹向伦敦,使得伦敦成为名副其实的雾都,一连几天这里的雾常常弥漫不散,连续好几天,空中都是充满了白茫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两岸的尖顶教堂,高层建筑都被掩盖起来,只剩下一些空中楼阁。

这雾并不是白『sè』的水雾,是黄『sè』的,雾气中带着一股呛人的味道,这是黄『sè』的雾,由煤炭支撑的大不列颠的工业革命,使得伦敦城内遍布工厂,家庭也烧煤取暖,烟尘与雾『hún』合变成黄黑『sè』,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白天如同黑夜。

尽管这种黄黑『sè』的雾,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甚至呼吸不够顺畅,但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这黄黑『sè』的、终日不散的雾,却象征着工业、象征着强大、象征着…等等,如果造访伦敦的是一个诗人的话,他也许会为伦敦的雾写一首诗,在诗中赞叹着黄黑『sè』的工业之雾的壮观,当然更多的是赞叹不列颠的国力强盛。

当然对于更多人来说,这雾,只是雾,如此而此,十月底的伦敦,因为雾的关系,天气显得相当冷,迫使不少行人都竖起呢大衣的高领。

在伦敦海军部附近的一座饭店典雅的饭桌旁边,坐着一个中年人。他的黑呢外套裁剪的非常合身,衬衫洁白,皮鞋锃亮。他身高六英尺,举止潇洒,一头淡黄『sè』的头发,显出十足的绅士派头。『shì』者端上他要的马提尼『jī』尾酒和干酷烧小牛『ròu』后,他就自斟自饮地喝开了。

两杯酒下肚,正当他往小牛『ròu』上洒胡椒粉时,在一位『shì』者引领下·一个东方人走了过来。身着一身价值不菲的西装的“东方绅士”模样的人微鞠一躬后问

“『yīn』下!”

丘吉尔抬起头来,他抬起头来,尽管这位海军大臣的脸上带着英国式的傲慢,但是他还是说

“请坐吧·郝先生。”

显然,两人早已认识,来人的身材并不算高大,但和大多数西方人相比,他的身形却不见得矮,他身上衣着式样是伦敦最流行的,一看坐工·显然就是出自的名家之手,尽管他的脚上的鞋子被『jīng』心擦亮,但鞋边还是沾着泥,看来他来的非常急。

坐在丘吉尔的面前,要了一份罗姆酒和红肠炒蛋后,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稳了下来。

拿起酒杯,端详了一会儿面前的这位英国海军大臣,郝猛这位伦敦为帝国化工的董事长·突然开口说道。

“丘吉尔先生,请允许我邀请您,为我的祖国中队在黄海取得的决定『xìng』的胜利而干杯。

在郝猛说的话的时候·丘吉尔整个人都吃了一惊,仔细打量对面前的这个人,他在说什么?决定『xìng』的胜利?中国人赢了?可能吗?

作为英国的海军大臣,他当然知道,现在因前德国租借地,中日两国发生的冲突,尽管冲突有着不断扩大化的倾向,但是在伦敦,几乎任何人都相信,即便是中国人在胶澳取得一定的优势·那也是暂时的,而且根本他所掌握的情报,日本派出了他们最『jīng』锐的第一舰队,以开辟另一战场。

中国取得决定『xìng』的胜利,这根本就是笑话。眼前的这位郝猛先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不断的表示希望英国政fǔ介入其中,虽说帝国化工解决了丙酮制造的难题,帮助英国度过了“炮弹危机”,英国政fǔ虽感谢他的帝国公司和那位华裔化学家的帮助,但是,介入中日冲突,并不是英国现在所能及的,尽管英国希望能够抑制日本在中国的野

尽管英日两国有同盟条约存在,但是早在三年前,日英两国为维护各自在中国、朝鲜、印度等地的殖民权益缔结了第三次同盟条约。但两国续约的目的,与前两次缔约却有明显的区别。英国主要是因在欧洲急需对付德国的挑战,在远东尤须依靠日本的力量维护它的既得权益,保持远东地区相对稳定的有利局面;而日本则想利用这一同盟扩大在华影响,谋求在华利益的优势地位。

这种不同利害的结合,导致了两国的不和与矛盾。到大战爆发前,日英同盟关系已濒于破裂

的边缘。日英两国对华政策上的分歧,在辛亥革命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武昌起义爆发后,日本力图保持清廷摄政王载沣的地位,以维持清朝的君主制度,而英国则支持袁世凯控制清政权,迫使载沣退位;在中国的政体问题上,日本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虽然也认为共和制度不适于中国,但面对革命党人的强硬态度,为使中国局势迅速稳定下来,后来逐渐转向赞同

以袁世凯为总统的共和制,并迫使日本不得不放弃了武力干涉的企图;在辛亥革命后列强争

夺中国路权的角逐中,日本加紧向英国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进行经济渗透,更遭到了英国的

强硬抵制。这一切,都使两国的同盟关系处于日趋紧张的状态。

这一切,都使两国的同盟关系处于日趋紧张的状态。事实上,早自1912年初,日本舆论界便已出现了攻击英国、批判日英同盟的言论,认为日英同盟已成为一具“僵尸”,要求政fǔ在对华问题上采取独立政策。到第三届桂太郎内阁时,日本政fǔ一度确定了抛弃日英同盟转向日德同盟的外『jiāo』新方针。

恰在这时,欧战爆发了,面对欧洲传统列强的从亚洲的撤出,日本立即表现出了他对中国的野心,现在,这场战争导致英国必须要将全部的『jīng』力投入到欧洲,而不是亚洲,虽然对于日本在华扩张,英国持以警惕,并试图阻他们,可是在现在无力东顾的前提下,英国只能说“希望中国自求多福”吧!

现在,郝猛先生是在用“决定『xìng』的胜利”,来告诉他·现在是英国『chā』入的时候了吗?

丘吉尔的疑『huò』与不信,却让郝猛一笑,他知道,他们一定会怀疑·或许他们还未收到来自驻华公使馆以及驻日公使的证实,但很快,他们就会明白,中国击败了日本,而且是在日本最擅长的领域。

“阁下,我记得您曾在『sī』下说过,英国需要日本这个盟友·英国需要日本的舰队,至少需要日本的舰队不倒向德国是吗?”

郝猛脸上堆起了笑意,在说服英国支持中国的过程中,他从邱吉尔这里,从劳什=乔治那里得知了太多的秘密,比如,日本为什么参战,当然是为了谋求在中国扩充自己势力范围·再就是英国为什么支持日本,以及日本利用同德国展开秘密谈判,以此勒索英国默许他在中国的势力扩张。

丘吉尔并没有说什么·他放下手中的刀叉,点着一根雪茄烟,然后直视着这位中国商人,两个小时前,他打给自己的秘书希望约见他,自己才决定在这个餐厅同他会面,此时他开用流利的英语讲述道

“就在几个小时前,通过商会,我们得到了一个新闻!”

说到这里,郝猛的声音突然高声了起来·并且摘下了他的礼帽。

“我们,我们中队,在黄海取得的决定『xìng』的胜利!”

他再一次强调到“决定『xìng』的胜利”。

“嗯哼?”

丘吉尔用他闪闪发光的褐『sè』眼睛看着对方的黑眼睛,从对方的眼神中,他知道这个人相信这一切,相信所谓的“决定『xìng』的胜利”·也许是中国人又击败了日本人一个联队,可有什么用呢?如果不是英国的帮助,或许日本利用海军,把战争燃烧到南中国,而不像现在这样局限于山东,这是英国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

“先生,或许您并不相信,我们在海上击败了日本舰队。”

郝猛笑了起来,他的笑容非常灿烂,在大笑的时候,他把自己酒瓶里的酒倒入丘吉尔先生的空酒杯内。

什么?

他在说什么?

“先生,我们不仅击败了日本舰队,而且还击沉了第一舰队所有的八艘主力舰,即便是如金刚号、比睿号这般强大的战舰,也被我们击沉了,甚至我们还击沉了几十艘运兵商船,可以说,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没有了海军,日本在中国大陆的军队,根本没有任何取得胜利的可能,我相信,很快,我们就会发起全面的反攻,到那时……”

郝猛有些兴奋的喝了一杯酒,然后他看着依然带着不可思议之『sè』的丘吉尔,显然他还是不相信,没事,他很快就会接到来自公使馆的电报。

“我个人认为,英国应该是时候介入其中了!”

郝猛朝着丘吉尔眨了下眼睛。

“英国曾经需要日本的舰队,对日本而言,他们的舰队是他们最大的资本,现在,他们所引以为傲的舰队,却被我们,我们中国人击沉了,丘吉尔先生,我想,日本已经失去他们讨价还价的资本。”

“听我说,郝先生,”

丘吉尔又叫了一份威士忌酒,然后不无疑『huò』的问道。

“那么,你可以告诉我,你们是如何取得的胜利吗?如果我没有『nòng』错的话,中国似乎根本没有一支值得一提的舰队”

“阁下,或许,各国可以为了他们的利益去牺牲中国的利益,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却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我们的国家,维护中国的利益。”

郝猛并没有直接回答丘吉尔的问题。

“现在,对于英国而言,这或许是让东亚和平重归,同样也是英国体现自己影响力的最后一刻了,阁下,这或许是和平的最后一次机会!”

接着,郝猛一字一顿地说道。

“现在我们的军队已经取得了优势,是继续战争下去,还是就此停战,我想,不列颠需要做出选择,选择他们的立场。”

这时郝猛的眼睛中散发出一股火焰,仿佛是一头被『jī』怒的狮子。

“我可以清楚的告诉您,阁下,如果·我们的利益再一次被出卖的的那么,我们将不得不和某些大陆国家展开合作,阁下希望哨|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说完郝猛直接付了饭钱,在丘吉尔的惊讶与不解之中,他离开了饭店,在他离开饭店的时候,他望着那黄『sè』的雾,突然意味深长地说。

“英国佬,早晚有一天他们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日本人终于为他们的野心付出了代价!”

急匆匆的回到办公室中的丘吉尔放下手中的电报时,而上尽是兴灾乐祸的意思。

尽管在战争爆发之后,英国在邀请日本参战,后又希望日本暂缓宣战,到后来却又被迫同意了日本参战,但仍要求日本声明“不攻击德占区以外的中国地区,不在南中国海及太平洋采取战斗行动”。英国的意图是想靠牺牲中国的胶州湾来换取日本不再南进的保证。但日本什么保证也不给,反而利用英国在胶州湾问题上作出的妥协慌忙以“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为由,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

可以说,英国对日本参战始终是怀有戒心的。最初并无意日本参战的英国,在日本的执拗要求下,为避免日本倒向同盟国,日本在“日英同盟”的幌子下对德宣战,而英国对日本参战的“诚意”始终心怀芥蒂,尤其担心日本会乘机夺取德属太平洋诸岛屿。英国的担心为日本参战后的行动所证实。

在中国地方政fǔ接收胶州湾后,其不惜掀起与中国的战争,亦要扩大自身在华势力范围,在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加罗林和马利亚纳诸岛屿后,并无意分担对德战争的重负。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曾多次敦促日本派军队到欧洲作战日本政fǔ却推辞说“日本人不习惯欧洲的气候条件”,“日本距离战线太远”,“日本建军的目的是为了捍卫祖国”等等,拒绝出兵。

但在另一方面,尽管日本的作出“不攻击德占区以外的中国地区。”声明之后,面对在胶澳战场陷入僵峙的局面不惜调动海军主力,组建一个军,以用于在江苏开辟新战场,从而打破胶澳战场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扩大在华势力范围,利用欧洲各国无法制止其野心之际,在中国确立“优势地位”。甚至不惜以同德国进行秘密谈判作为筹码,迫使英国在中国问题上作出让步。

“我不敢中国人用什么击沉了日本人的军舰,但至少现在,我们不需要为了日本,而牺牲自身的利益,我早就受够了那些该死的日本人的野心!”

在劳什=乔治的面前,丘吉尔丝毫没有隐瞒他对日本人的反感,准确的来说这种反感,恰是因为日本无限膨胀的野心引起的。

“过去,我们担心的是日本倒向同盟国,倒向德国,然后他们的舰队会把的太平洋、印度洋变成日本湖,所以我们不得不牺牲英国的利益,但是现在,该死的日本舰队,被中国人击沉了,不仅避免了我们进一步对日本的野心作出了让步,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至少在未来六至十年时,我们都不需要考虑日本的海上的威胁!”

身为海军大臣的丘吉尔自然知道在战前,尽管有着《日英同盟》但事实上那个同盟条约已经明存实亡,因为两国在亚洲、在中国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日英同盟关系已濒于破裂的边缘。

“可以肯定的说,对英国而言,在欧洲的战争结束之后,在亚洲、在远东我们将不得不面对日本的挑战,而现在,被拔掉牙齿的日本人,没有十年的时间,他们的海军就不可能恢复到战前水平,而这为英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前,远东地区都能因此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对英国极为有利的局面。”

说着,丘吉尔又迅速补充了一句。

“唯一可惜的是,在日本损失舰队之后,我们不可能再得到日本的海上支援,但是,即便是没有黄海的战败,日本有多少可能向欧洲派出他们的舰队?所以,与其让他们利用舰队讹诈英国,还不如像现在这样,被中国人击沉!”

而砷『jiāo』大臣格雷则在丘吉尔发表完那番见解之后,开口说道。

“现在无论是中国人或是日本人,都试图结束战争,而这正是英国发挥在远东影响力的时候,同时也是让两国意识到,英国影响力并不会因为战争而受到任何影响。”

话语稍顿,格雷却看着首相说道。

“也许,我们还可以收到意外的收获,就这场冲突来看,我认为,中队完全有能力胜利防御任务,也许,我们可以考虑一下!”

“中国人?你是在开玩笑吗?”

丘吉尔立即惊声说道,面上带着些嘲『nòng』之意。

“那些鸦片鬼,他们会打仗吗?”

“他们会不会打仗,日本人更有发言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