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235章 说服

新纪元1912 第235章 说服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58 来源:笔趣阁

第二卷中国,一个春天的开始第235章说服明天加更!求月票!

第235章说服明天加更!求月票!

火车继续往前开,直到火车从济南换道之后,又过了一个站,在列车加水、加煤的时候,各个车厢被塞进去了一个信封。ingee

“淮海经略使告江苏陆军将士曰:

江苏陆军虽为江苏之军,然为我中国之军,卫国戍边实为江苏陆军之责,军中将士谊切袍泽,情属手足,甘愿请命戍边,夫同类不相残,同国无义战,千古之铁案也。我祖轩辕氏制兵之始,原为对外之用,北逐荤粥,南驱苗蛮,中原始有此一片干净土。洎平北伐玁狁,西御氐羌,与匈奴、突厥、金、元、满、ng角逐中土,无非借我,固吾圉也。

充国屯田,德裕筹边,天下有道,守在四夷。今我江苏陆军自请为对外御侮之嚆矢,凡属袍泽,畴不以手加额,踊跃三百,边防有托,西北无忧矣,国家方安。

今德人困于欧,y归还胶澳于我国,然日本人威逼,令我回拒德国人,胶澳为我中国之胶澳,若任日人欺凌,任日德于我国之国土交战,害我黎民,中国之公民岂能直视我堂堂。

共和建元始,我国民何负于军人,我军人更何仇于国家。天良未泯,浩气犹存凡我军人动作,均应以对外为主旨,以民意为依归。是在我军人有觉悟心,尤贵我军人有辨识力。

我江苏虽服从命令,拥护中央。试问此项拒复国土,岂出于元首本心?即令出自元首,是否本于真正民意。为治命耶?为命耶?稍有常识者类能辨之。

我江苏陆军素以忠诚国家、悍卫国法自勉,军中诸将士更为忠义之士,明达之人,孰肯为一命,而作视国土沦丧、国民遭异国残杀面日人之蛮横我国公民无不掀起义愤,值此之时,若维国格,唯以下持协力对外之热忱。人更闻风兴起。……全国本属一家,焉有中央地方之界?江苏陆军虽为江苏,却为一员,同仇对外,又安有芥蒂之嫌?值此国家大用之时,我江苏陆军,自请缨前,接收胶澳,国土得复,我同胞方且崇拜之,敬仰之不暇……望全军将士发扬陆军之精神,誓死卫国守土,生则胶澳存胶澳一日不保,江苏陆军一日誓不返乡

淮海经略使敬告江苏陆军全体将士。”

“收复胶澳”

在念完那告全军将士,赵原同样也是一愣,不是去ng古

“收复胶澳”

拄着枪站那的胡二虎朝身旁的于涛看一眼,黑暗中根本看不到任何的人的神情。

“要去和德国人打仗?”

“你没听嘛,德国人要还给胶澳给咱们,日本人不准咱们接……”

“东洋小鼻子,胶澳是咱们中国的,他们是凭那啊”

“东洋鬼子不就是想吞胶澳嘛”

“他大爷的,这不是骑咱们脖子拉屎嘛”

“可不是,咱们江苏陆军那也是堂堂中国啊”

“就是国土让人家占了,咱当兵的可掉份啊”

“就是以后咱爷们只要穿着这身军装,那还能抬起头来做人”

“拼了”

车厢内你一言我一语的官兵们扯了起来,一个个都是义愤填膺的神态,这或许就是江苏陆军和其它军队最大的不同,在江苏陆军改编一年之后,除去军队给他们一个家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用一年的时间,告诉他们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什么是军人,什么是军人之责,什么是我生国亡,我死国存。

“我说赵连长,咱爷们这次是要和日本人打仗了”

黑暗中传来一连长梁幕的声音,听着他那话声,赵原便知道他嚷这句话的意思。

“可不是嘛,这等着盼着,就等今天了,过去咱们江苏陆军可没少打内战,爷们今个就打场堂堂国战,一是赎罪,二是,为咱们中人的志气”

“就是,长官,这一仗,咱们得打出咱中人的志气”

尽管的的。那是一种对家的怀念,那是一种对家人的思念,那是一种潜意识的求生y望。

“兄弟们,要打仗了,想不想家?”

“不”。

齐喝声从士兵们嗓间迸发出来。

“想就是想嘛龟孙子才不想家,我也想”

赵原吼一声,话说的是掏心窝子的话。

众人无言以对,接着他又说道。

“真打开了,咱们要是因为想家,朝后退了一步,日本人今天占了胶澳,明天就能打到江苏、打到安徽,打到咱们的家国家、国家,国没有了,还有家吗?”。

紧接着他又不无豪迈地说道。

“兄弟们,这一仗,咱们打的是国战,是保国之战,我生国亡,我死国存……”

“长官,请你们放心,咱决不是当脓包,就是死,也决不会后退半步”

“我生国

我死国存”

运兵的列车咣铛作响的朝着青岛的方向全速使去,而在车厢内,一声声jī昂的吼声在军人们的嗓间迸发出来,在车厢内回dng着,他们一遍一遍的用吼声表述着自己的决心。

青岛火车站,这座建于十四年前的车站,带着纯粹的德国文艺复兴风格,正居在亨利王子路和霍恩措伦路的轴线,一港、一城、一路这就是青岛,而青岛站则是青岛这座城市动脉的。

月24日凌晨4时,天未亮,而在青岛火车站月台,十几名德国官兵和几名得到特许的中外记者正等待着列车的进站。

“嘟……”

伴着一声列车的汽笛声,列车大灯由远而近,听着那汽笛声,李铮扬连忙拿起120相机,冲着驶来的火车按下了,他是胶澳日报的记者。

一个小时前,他被人从家中唤醒,说是在火车站有大新闻,然后便随那人来到了火车站,一开始时,他还以为是什么大新闻,难不成是总督离开胶澳?

可接下来,他却在火车站见到淮海经略使府秘,从他的口中,他才知道,淮海经略使已经同德国人达成协议,德国人放弃在山东一切权益,同时将胶澳归还给中国,而淮海经略使负责接收胶澳。

青岛归还中国了

在得到这个消息时,李铮扬整个人完全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狂喜之中,在他的记忆中,中国似乎是从来都只有割地赔款的份,只有列强从中国抢走土地,什么时候有列强向中国归还土地。

尽管之前传出了德国无条件归还青岛的消息,可日本的ā手却又令中央犹豫,而现在不过是十几个小时后,胶澳却已经归还给中国了。

“国旗”

抬起头,望着车站悬挂的中国国旗,铁路管理部的秦立均脸带着笑容,穿着铁路制服的他已经摘去了胶澳铁路公司的路徽,他比其它人早一步知道胶澳现在是中国的胶澳了,因为在四个小时前,德国已经向接收委员会移交了胶澳,而现在,即将进站的那列列车是即将进驻青岛的中队。

他的视线朝着车站主楼的旗杆投去,四个小时前,胶澳的每一处政fǔ或军事机构都举行了降旗仪式,但是接收青岛的升旗仪式,却需要等待接收胶澳的江苏陆军到来之后,方能升起国旗。

列车进站了,坐在列车,身着一袭黑军装的韩武站起身,冲着厢墙的镜子最后一次检查了自己的仪容,棉丝n纺的军装笔挺,且没有一丝皱纹,膝下的黑军靴闪亮,不仅如此甚至就连同铜制的衣扣与镀镍的武装带带环,也被勤务兵精心擦拭过,黑的皮制枪套甚至都了一层蜡。

在火车停下的时,月台的德军军乐队立即演奏起“德皇威廉练兵曲”,这首曲子在中中已流行十数年,南北陆军皆以以此曲为调的《大帅练兵歌》为军歌,在车n打开时,听着车厢外传来的的《大帅练兵歌》曲调,韩武的角身躯一扬,而早已候在一旁的的李铮扬立即按下,拍下了这么一副中人踏胶澳大地的照片。

而韩武下车时,他以及随后下车的第三师的军官、参谋们那一身与北军、南军皆不相同,却又精神许多的军装,只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即便是在场的德人亦流l出惊讶与羡慕之。

“将军阁下,欢迎你的到来”

月台等待多时的希尔克少校首先行起军礼。

尽管已经将青岛归还给了中国,也许是出于对中队的轻视或是德意志的高傲,总督府仅派来一名少校负责两军接收,甚至于这名少校还是自愿留在青岛协助中队掌握青岛要塞的军官。

“希尔克少校”

韩武一个军礼,那笑容消失了,有的只是军人的严肃。

军队接收仪式非常快,仅只是升降旗,真正的接收实际将发生在青岛周围的各座要塞、军营,那才是重中之重,对于火车站的这个交接仪式,韩武并不怎么看重,这里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韩将军,请问若日人进攻胶澳,贵部有把握守住胶澳不失吗?”

就韩武准备随希尔克少校前往总督府时,拿着笔记本的李幕扬却突然开口问道。

“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

“……持以成仁之决心,如此,才能护国卫土”

德华大学连云港分校的大礼堂内,面对着一千三百余名德华大学德裔教授学者以及公司聘请德裔技术专家,李子诚坦然的说道,现在是给这些德国人打一个预防针。

连云港有着太多的德国人,不公司,单就是德华大学,九百三教授学者中有七百五十七名德国人,更不要提公司聘请的数百德裔专家以及技术人员,而且还有几百人,很快就会乘船到达中国。

可以说,德裔教授、专家几乎就等于陇海的“大脑”,现在自然要对他们做好安抚工作。

“李先生,我们都知道,贵方已经同胶澳总督府达成协议,而我们所关心的是,以贵国的走向,贵国会不会向德国宣战”

坐在主席台的勒纳德这时站起身大声问道,他是德华大学教授联席会议成员、德华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此时他的话音一出立即引起周围的一阵共鸣,而这才是他们所关心的,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尽管德华大学凝聚着他们的心血,而且在这里中国人给予他们的尊敬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他们依然下意识的不愿为敌国服务。

“嗯”

而对这个问题,李子诚略作沉yn,为什么要给他们打预防针,事实就是考虑到中国向德国的宣战问题,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情,谁知道中国会不会像历史一样拖到1917年再向德国宣战呢?

所以才要提前给这些德国人打一个预防针,先让他们有所准备,随后才能让他们安心在这里发挥他们的作用。

“中国很有可能向德国宣战”

话音一落,整个大礼堂内顿时哄响一片,所有人都在那里交头结耳的讨论着,在这个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作为德国人的他们很有可能为敌国服务的现实,着实让他们在心理产生抵触情绪。

作为一名天才的物理学家,勒纳德同时还是一名德意志民族主义者,面对中国可能会对德宣战,他在犹豫片刻后,便立即出声询问道。

“那么,李先生,众所周知,你同样是一位学者,而且在冶金学的成就丝不逊于他人,假如,你身处德国,并是德国一所大学的教授,而德国进攻你的祖国,也就是中国,那么您还会为德国的大学服务吗?”

面对这么一个问题,李子诚却是微微一笑。

“勒纳德教授,假如德国向中国宣战,并入侵中国本土,那么毫无疑问,我会向回到自己的祖国,然后拿起武器保卫我的祖国”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李子诚没有任何犹豫不决,事实,在这个问题也容不得任何歪曲的解释,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事实,面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有其它的选择。

注意到台下的那些德国专家教授的神情变得复杂时,李子诚又补充道。

“但是,如果是中国入侵德国呢?”

在说出这句话时,李子诚的脸带着笑容。

“我觉得这是一个笑话”

勒纳德到是首先接过腔来,来到中国已经一年了,对这个国家他虽谈不了解,但也不陌生,他清楚的知道这个国家根本就不可能入侵德国。

“是啊,中国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

台下顿时响起了一片笑声,而这种笑声更多的却是自豪,而听着他们的笑声,李子诚的心底却尽是苦涩,中国入侵略德国,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这更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中国的虚弱。

“的确,在所有看来,这不过只是一个笑话,中国远不具备把军队派往欧洲的能力,同时也不具备挑战德国的能力,而且,中国亦不愿挑战德国或向德国宣战”

“那为什么贵国有可能向德国宣战”

“因为不得不宣战现在,这场战争已经席卷了整个欧洲,也许将会席卷整个世界,到那时,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要面临选择的问题,而众所周知,中国是虚弱的,中国甚至都没有自保的力量,而日本已经加入了协约国并对德宣战,如果日本意图以德国在华租借地为由,进而入侵中国……”

接着李子诚又把先前胶澳归属谈判的内幕重复了一遍。

“这时中国就必须面临一个选择,假如中国继续保持中立,中国的安全很难得到保障,无论是德国或是英国、法国、俄罗斯都卷入战争,无法制衡日本人的野心,所以,在这个时候,中央也许会为了保全国家的利益,有可能选择用对德宣战的方式,确保中国的国家安全,所以,到时,我们期望能够得到诸位的理解,理解我们对德宣战的无奈,不至因此影响到诸位在中国的工作”

话声稍沉,李子诚又补充一句。

“我个人深信,中国与德国存在着诸多的共同语言和利益,同样也深信,中国对德宣战,更多是停留在表面,诸位需知,中国根本就没有能力向欧洲派出军队,对于中国而言,能够在这场欧战风中,维持国家不至灭亡,已经是得天保佑了”

无奈的叹息声,随之从扩音器中传出,而台下的那些德国人同样陷入思索之中,他们清楚的知道台的李先生说的是事实,没有一丝隐瞒的事实,既便是中国对德宣战,也是迫于无奈的自保之举,他们必须要通过一些外交的努力,谋求国家的存在,以对德宣战阻挡日本人的野心。

“李先生,假如中国对德宣战,那么我们,所有在华的德国人都会成为敌侨,请问到时你们将如何确保我们的安全”

“德华大学和陇海离不开诸位,对于我以及陇海而言,我们绝不会将德国视为敌国,更不会将为我们工作的人,视为敌侨,在这里,无论是德国人或是奥国人,都将得到保护,他们的人身自由、财产绝不会受到任何侵犯,这一次,我以个人的声誉和淮海经略使的身份作出担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