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217章

新纪元1912 第217章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58 来源:笔趣阁

“该死的日本鬼子!”

直到从连云港下船,尼古拉耶夫依然愤恨不已骂道。

那些日本人,真的降价了!

不仅只是10%!

平均每辆不到11万日元的单价,那几乎就是卖废铁的价钱。

日本人能开出那个割肉价,他尼古拉耶夫却开不出来,知道前进型机车成本的危古拉耶夫知道,那怕就是卖十万元,公司依然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前进型机车的成本并不高,这也是他决定降价的原因。

可最后,那些日本的割肉,却真把他吓到了。

“非常抱歉,董事长先生!”

坐在董事长的面前,尼古拉耶夫诚挚的道着歉,为在河内的失误,因为他额外花费了一万元……用来行贿!

“十五辆机车?”

眉头一跳,李子诚看着尼古拉耶夫。

“他们的合同交货其是什么时候?”

“明年一月交付第一辆机车,年底交付最后一辆机车!”

尼古拉耶夫的话差点没让李子诚笑出声来,这次日本人没准能亏的连裤子都穿不,明年交货……明年单是钢材的价格,差不多就相当于今年的合同价。

当然这话李子诚却不能说出来。

“没关系,只是十五辆机车而已,尼古拉,我忘记告诉你了,今年我们的铁路将会修至潼关,因此机车制造厂会将更多的生产力用于优先保证陇海铁路的需要!”

现在陇海铁路的施工速度非常快,皖北支线是多地分段施工,陇海主线同样是分段施工,早在两年前,陇海铁路公司收购汴洛铁路之后,便开始以汴洛铁路向东西方向施工,而按照工程进度,三个月后,徐州至开封段通车,五个月后,西段修至潼关,到明年五月份,铁路便可修进西安,到那时陇海铁路将真正进入中国的西北腹地。

为了保障施工、追赶进步,除去使用二十五万路工之外,陇海铁路公司还从美国进口了数百部大型机械设备。

主线和支线的通车,使得公司需要大量的机车,按照测算到年底,陇海铁路公司需要105辆机车和至少六千节客货车皮,到明年年底又会增加两倍,相应的为了提高生产能力,机车制造厂的规模依然在扩大。

现在保障国内原因很简单,价格低,可到了下半年,欧战打响之后,到时候机车制造厂的产能将会优先保障出口,以获得国际暴利。

“现在陇海铁路公司甚至都不得不能国外进口机车,尼古拉,幸好,你没拿下那十五辆机车的定单,要不然铁路公司那边可是不好交差啊!”

“董,董事长!”

董事长的话反倒让尼古拉耶夫的面一红,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安慰之词。

“下次,下次我一定……”

“好了,尼古拉,过去十个月,你的功劳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若是没有你在一旁协助,中国对俄商会、对法商会,恐怕也不会这么快就弄出来,中华对外贸易公司的对外贸易就是依靠这些商会,今年头五个月,贸易公司出口值接近1亿元,公司出口两千万元,这里头有你的功劳!不就是十五辆机车嘛,明年,我敢说,明年你能给公司卖一百五十辆,甚至还能给公司卖一百五十万吨船!”

虽说知道董事长不过是戏言,但尼古拉耶夫却还是连忙吞一口口水,愣了半晌,才吱声说道。

“行,明年,明年我一定能不负董事长的信任!”

一百五十辆机车,一百五十万吨船!

在尼古拉耶夫离开后,想起自己说的话,李子诚只是微微一笑,如果历史不改变的话,别说是一年卖一百五十辆机车,一百五十万吨船,就是一年卖一千辆机车,一千万吨船都有可能,当然只要有足够的产能。

经过差不多两年的建设,现在连云港的工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想完成这种规模的生产,根本就是在说梦话,但只要能抓住这个宝贵的发展时机,那么到欧战结束时,连云港,嗯,也许是中国,也许能拥有这样的工业生产能力。

毕竟在历史,有日本的前例在那,在一战时,日本的制造业增长了几十倍,正是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从明治以来的长期人超国而一跃成为出超国,产业结构也从战前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战争啊!战争……嗯,还是战争红利最重要!”

对于未来的历史发展,李子诚比谁都清楚,至少比这个时代的其它人更为清楚。

现在连云港以及陇海铁路沿线,甚至支持的“产业”整体规划和建设,都是李子诚按照自己所熟悉的历史制定的,从战争开始,大部分工厂投产,直到战争结束工厂进一步扩大,而所有的工厂,无论的企业或是淮海银行“监事”的企业,也大部分是针对分享战争红利而制定的。

而通过过去一年的扶持,到年底中国将拥有62家棉纺厂,纱绽多达240万枚,450家缫丝厂、120家面粉厂、6家织布厂,而这些企业的最大的特点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现在都还未投产,都只是在建设之中,甚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工厂的机械设备,现在要么是在公司的生产计划中,要么就是在外国公司的厂房中,即便最快的,那也不过是在海运的途中。

这些工厂大都将在年底和明年年初投入生产,他们一开工就会抓住一战这个有利的发展机遇,而且在这些新建设的企业之中,淮海银行都有着一席监事的席位,因为淮海银行为工厂提供了贷款。

未来随着这个企业的赢利,淮海银行派出的监事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决策,从而保证这些企业可以像滚雪球似的发展壮大,而轻工业的发展壮大,又将进一步刺激着械制造业的发展,

尽管直到现在,公司依然是“零利润”运营,但最困难的阶段已经渡过了,只需要再撑几个月,好日子就会到来!

一但世界大战打响,依靠过去两年的建设与发展,公司便将进入真正的井喷期,钢材、机械、船舶,甚至火、炸药以及其它军工产品的出口,将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巨额利润,到那时,才能和中国一道,实现跳跃性的发展。

“算算日化工的合成氨设备应该差不多快投产了!”

想到军工生产,李子诚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硝酸!它是军工之母,火药、炸药都离不开硝酸,而现在全世界的硝酸都是从智利硝石中提取。一但战争爆发,智利硝石即会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多年来,智利硝石市场又大都是由欧美控制。

如果想在一战涉足利润最大的军火生产,那么就必须解决硝酸的问题,幸好德国人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事实,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合成氨技术的进步,去年在德国世界第一套合成氨设备投产,只不过德国一直严加保密,哈伯法直到德国战败之后,才随着德国用专利赔款才得已扩散至全世界。

而相比于德国,早在去年化工便开始按照德国三十年代技术资料、图纸建设五万吨浓硝酸工厂,为了加快工厂建设速度,自己不惜将图纸分散至美、德、瑞士、瑞典、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荷兰等国。

一但化工的硝酸工厂投产,公司生产的炸药,不用再依赖硝石,不用从遥远的智利等国采购,而且成本远比欧美各国低廉。

而下属的中国人造丝公司只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微调,就将具有年产3万吨无烟火药的生产能力,数量充足的火药、炸药,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意味着战争将更加残酷。

最重要的一点时……它意味着财富!

“哼哼!”

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那已经完全显露出一个城市应有的模样的连云港,李子诚的唇角微微一扬,面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冷酷。

“管你什么欧洲文明沦陷!只要你们打就行,打的越狠、越大越好,反正,这几年,你们从中国吃去的,都得给我连本带利吐出来!”

冷笑着,李子诚的眼前出现一幕幻像,那一座座曾经辉煌无比的欧洲名城,在战火中被荑为平地,而摧毁那一座座城市的炸弹、炮弹,无一例外的都是中国制造的,那些曾对中国犯下滔天大罪的欧洲人,用着中国制造的枪炮彼此撕杀着,一个个渺小的身躯在炮火中化为灰烬。

而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撕杀之中,一艘艘商船在连云港的船台下水,然后满载着中国制造的枪炮远渡重洋运到欧洲,供应着欧洲人的撕杀,当商船返航的时候,那些商船无一例外的满载着金银,而金银最终又化成一座座工厂。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迅速的变化着,改变着,在战争结束之后,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将出现在亚洲,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待东风起了!

“平南,最近只要是关于萨拉热窝的消息,你要第一时间,告诉我明白吗?”

在出门时,李子诚朝严平南吩咐一声,为什么还没打响呢?历史不会被自己改变?

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更新了,晚了,三更估计是不行了,明天,明天万,昨天发错章节了,这一章才是216章……希望各位大大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