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200章 赌

新纪元1912 第200章 赌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58 来源:笔趣阁

第200章赌(第一更,求月票!)

杭州绸业公会会长朱光焘朱家的大门,与杭州的士绅家的大门一样,一色的红漆厚木门,这城内比城外安定,大门自然不需要洋铁栅,大门前趴着一只大狼狗。赵起玉刚一上台阶,狼狗就扑了过来,把拴着铁链拉得乱响。听着狗叫,大门旁的侧门便出来个仆人。先把狗调了走,而后招呼客人。

赵起玉连忙把名片拿进去,他是来拜会纬成公司总经理朱光焘的,这纬成公司是杭州资格最老的机器丝厂,但相比于其它人,身为杭州绸业公会会长的朱光焘却一直很抵触人造丝,他认为那是“坑民祸民”之物。

朱光焘和中国传统文人并没有什么两样,穿着一身青袍,满身尽是书卷气,全不见一丝商人之气,这或许正是现在中国实业家的特点,大都是由学转商,见了赵起玉,他只是微抬一下眼帘,然后示意仆人上茶。

“不知这次赵经理登门拜访所为何事?”

朱光焘的嗓音响亮,语间颇带着些许不满。看赵起主只是谦恭的一笑,他马上又说道。

“赵经理,我这丝厂、绸厂,用的都是真正的真丝,至于人造丝嘛,那不过是偏门歪道,若是想来我这推荐人造丝,怕你是要白费心思了”

“这次来,到不是推荐人造丝。”

面对朱光焘的抵触,赵起玉倒是未显露出什么来,只是笑了笑。

“朱会长不是丝业专家吗?这人造丝的偏门歪道,赵某倒是不敢在班门弄斧”

他的话只让朱光焘哈哈的笑起来,这到不是什么客气话,七年前朱光焘赴日本留学,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染织,出身丝商世家的他倒可以说是杭州一等一的丝业专家。

“赵经理啊,这年月讲不到什么专家喽丝业?”

大笑这会变成了冷笑,朱光焘看着赵起玉,神情显得有极为复杂。

“都快教人造丝顶死了没办法我什么也干,就是赚不出钱来我的纬成丝厂,眼看着得歇业了,你们的中华丝业和淮海银行银行一起整批的收茧,没咱们的份儿,在市场面上,你们又成船成船的运来人造丝,家纺现在都用你们人造丝混纺,这么顶着,还有丝业可谈吗?只可惜那引起丝农短视,孰不知,不出几年,你们这人造丝愈产愈多,到时非得把中国丝业给毁了”

说到这,朱光焘又是一叹。

“打从上海开埠,这西洋人想拿咱们的丝,然后又是日本想毁咱们的丝业,可未曾想,他们没做到的事情,这次,倒是让你们**公司给做到了,真是……”

这时朱光焘语间尽是怨气,做为丝商,打从去年人造丝涌入杭州起,他便敏感的意识到廉价的人造丝对传统丝业的冲击,也正因如此,才会千方百计联合抵触人造丝。

“瞧朱会长您说的,我们**不也是帮助丝业发展,就是纬成公司的缫丝机,可也不是**制造的话,那可是三成机款”

“哼”

冷哼一声,不提这事,朱光焘还不恼,纬成是扩大了,可现在却因资金受限,收不着蚕,开不了工,厂子办大了,反而也就更亏了。而在另一方面,一些朋友劝他加入那个什么“中国生丝社”,由生丝社统一负责定价、外销,可他却不想把公司产品销权拱手相让。

“朱会长,人造丝的确冲击了生丝市场,但朱会长有没有想过,如果国人尽穿人造丝,那么生丝,咱们不就可以出口外国换取白银了嘛……”

赵起玉笑解释道,可他的解释声却让朱光焘打断了。

“你们是出口国外了,可别忘了,价钱比市低了半成……”

“朱会长,说到纬成,在咱们中国丝织业,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打从纬成丝织公司一经成立,便打破了暮气沉沉的传统丝织行业的种种陈规陋习,呈现出一系列开风气之先的新气象,在咱们中国丝织业发展史上创造了好几个第一。”

赵起玉倒是没解释那个什么低半成,而是捧起了朱光焘的纬成公司。

“这第一嘛,纬成公司在国内最早引进了新式提花丝织机,开始了中国丝织机械的更新换代,嗯,一时“纬成缎”之名,沸腾国内,二嘛,则是,纬成公司在中国丝织业中率先采用工厂化生产,第三,纬成公司创造了集丝织生产各道工序于一体的经营模式。第四,纬成公司创建了全国第一家绢丝纺绩厂。绢丝系由缫丝生产的下脚料纺制而成,此种绢丝,国人向无制造者,而国际市场上却销行颇旺。欧美、日本诸国,竞相制造,而造纺丝之原料,反取之我国者为多,此类原料,被外人利用,朱会长之远见,实为丝业同仁之楷模”

总结四点相捧时,赵起玉却又在朱光焘颇为得意时又说道。

“但可惜朱会长,不懂得什么叫专门学问”

原本被四点相捧的朱光焘听着这话,双眼一睁,直视着赵起玉,正欲开口时,却听着赵起玉说。

“没错,中华贸易公司统购生丝价格,确比洋行开出市价低出5,但为弥补各厂损失,淮海银行却不收各厂购机时分期付款之息,而贸易公司出口纽约、里昂,更仅加微量运费,以促销售,为的就是……”

“抢占市场”

缓声吐出一句话,李子诚望着面前张謇,他这次来连云港,全是因为自己发的那封电报,自己有个小忙让他帮忙,十万锭纱机,公司暂先垫付首款。

今年已经是1914年了,为了能让这些企业抢先做大做强,自己可谓是费尽心机,从去年生产第一部纱机,到现在公司已经生产了超过百万锭纺纱设备,但这还不够,面对今天下半年因战争产生的庞大市场,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张謇先是一愣,然后又摇了摇头说道。

“致远,这我就弄不清楚了,这大生二厂刚投产,你就让我办三厂,还拿出十万锭的纱机,不让大生付款,就单单是为了抢战市场?”

这次张謇真的糊涂起来了,他是真弄不明白,这李致远想的是什么,他的纱机不好卖?那是胡扯,在工厂门外排成队的人手拿着现款,要买他的设备,别就是中国,就连日本人都想买**的纱机,可在这时候,他偏偏让自己办三厂。

面对张謇的问题,李子诚依旧笑笑地说道。

“有些事情,还是早做打算的好如果不尽早准备,只怕到时后悔莫及啊”

“早做打算?后悔莫及?”

张謇一边摸着胡须一边想着,他话里话外的意思。

“致远,你的打算是什么?”

“不知,直公可曾看报。”

见张謇似乎些不快,李子诚便哈哈笑起来。

“看我这话说的,直公,我的意思是,可曾注意到,现在欧洲巴尔干局势日紧?”

“巴尔干?”

这个地名张謇到是第一次听说,而这时却见李子诚从桌上拿出几份报纸,这些报纸大都是由上海买来的各国邮轮带来的报纸。

“这是英国、法国、德国、奥匈等国上月报纸,现在各国都在谈论巴尔干局势的影响,似乎全世界都相信,奥匈与塞尔维亚之间的冲突,很有可能导致另一场巴尔干战争,但……”

在做着解释时,李子诚却显得有些无奈,现在别说是中国,就是欧洲各国,都不相信根本没有人相信会发生的战争,而且会是一场席卷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战争。

“但,这场战争随时都有可能扩大化,但是,军事同盟与列强竞争从一开始就具有将冲突扩大的威胁。德国敦促盟国奥匈帝国,把握机会在巴尔干半岛上掠夺大量利益;而决心防止奥地利进一步壮大的俄国,因为与法国签订的互相防御条约而深具信心;法国与英国也签订了非正式的防御协议,……”

听着李子诚的讲述,张謇总算是明白,他在赌什么了,他在赌欧洲会爆发战争,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

“致远,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一但欧洲战争打响,卷入战争的西方列强忙于战争,生产受到破坏,致使外国来华商品和资本输入的总额显著减少,外国输入减少的同时,因各国转向战时经济,从而使我国出口总额大量增加,将会有力地刺激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战前有限的时间,尽可能扩充产能,以抢占未来国内外市场。”

“致远,你这是在赌”

看看李子诚,张謇又补充道。

“拿自己的全部身家去赌”

“商场如战场,有时候不赌不行啊。”

李子诚颇有成竹地说道。

“如果我们不去赌一把,永远都不知道能不能赌赢,而且,这是一个机会,一次错过,将会后悔一世的机会啊。直翁……”

李子诚的双眼里闪着亮光,这或许是最后的机会了,现在不仅自己要抓住这个机会,同样还要让其它人抓住这个机会。

“所以,我们才要不惜一切的抓住这个机会啊”。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