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094章 不过如此(第二更)

新纪元1912 第094章 不过如此(第二更)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58 来源:笔趣阁

“现在“连云港”对实业工厂提供百分之百免税!”

翻看着手中的这张报纸,袁世凯一只手不断地抚摸尾部上翘的德国式胡须,两只异常有神采的眼睛一直这整篇广告上,仿佛在凝神欣赏状元公龙飞凤舞的书法。

这时一个秘书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弯下腰,恭恭敬敬地轻声地说。

“大总统,这是《国务院与**公司借款合同》,请过目。”

“好吧,先放在这儿。”

有些心不在焉的袁世凯轻道一句,这会他的心思似乎并不在公务上。

“是。”

那位秘书答应了一声,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

虽说袁世凯一向办事干练,可这会,看着手中的这《顺天时报》上的广告,《顺天时报》是7年前创办,专在京津地区发行,是现在京津地区的第一大报,只不过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它是日本外务省所办的一份“学中国人口气”,针对中国读者的中文报纸,不过对于这些,袁世凯却是清楚的,但这并不妨碍他看这份报纸,甚至于他只看这一份报纸,袁世凯明白,相比于国内那些拿人手短的报纸,这份报纸的报道无疑更公允一些。

“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实业家,我们将邀请全国各地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奋发图强为动力的真正实业家共同创业。根据**公司同政府签定之合同,国家税法不适用于陇海铁路沿线铁路公司用地,**公司将承担沿线全部国地税,而本公司将向有志投身实业之士,并愿投资连云港之士,提供相同豁免全部国地税之权力,共享自治连云之义务,这些权力都是大总统签字、国务院同意、临时国会审议通过的……”。

袁世凯将打头一句仔细看过之后,不同于其它文章立论冠冕堂皇,文句也敷陈得花团锦簇。虽是话白,但无疑是一篇世人皆懂的文章。

“……例如:

假如你的企业在某地投资,除需交纳正常国地税外,另需……”

接下的字词,只让袁世凯的脸色微变,说不清楚是怒意,还是难看,报纸上详细披露了一家企业需要承担的种种苛捐杂税,以及种种孝敬、纳助。

“哼……”

长哼一声,袁世凯忍着心里的不满继续朝下看去,他知道这里头说的是实话,无论是前清或是现在,虽然说政府早有鼓励实业办法,可是地方上的捐输助纳却是从来不少的。

“……但在这里,这一切一概免除!”

猛的笔锋一转,只让袁世凯忍不住一点头,话转的正是时候。

“厂房方面:连云港将提供大量各类厂房,以供租用,同时,也提供土地自建厂房。

劳工方面:**劳务公司将大量供应男女劳工,同时,将向其提供相当数量熟练工人,这要感谢连云港管理会提供职业培训学校,这些学校将提供技术培训课程。

在技术方面: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委托**公司代理引进外国技术,公司将利用海外分公司用最低廉的价格,为您引进最先进的技术。

在信贷方面:目前陇海商业储备银行正于筹备之中,凡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申请适当额度的商业贷款……”

再朝下面什么运输、市场之类的内容,袁世凯已经没有任何兴趣再看下去了,几十年的经验已经清楚的告诉他,这篇表面上看似广告,但实际上却是一篇大文章的“广告”,会在国内引起什么样的轰动。

在性格袁世凯向来不喜欢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他看重的是另起炉灶,标新立异,甚至于他都将这视为自己步步高升,直至大总统的的诀窍所在,可这一次,看着这篇“广告”,瞧着那李致远在铁路用地上做起的文章,袁世凯立即明白,什么是标新立异。

“李致远啊!”

拿起笔来,袁世凯忍不住在纸上写出了这三个字,然后又把他揉成了一团,最后又拿起的合同研究起来。

“能把合同订成这样,才配称得上真才实学了!”

审视着那合同之后,袁世凯在嘴边称赞之余”,脸色却显得极为难看,这真才实学,现在算计的是自己。

“对,这件事,还是得看杨度有没有什么办法!”

袁世凯立刻得到了灵感。

“见过大总统!”

半个多钟头后,一进屋杨度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在行礼的时候,瞧着那报纸的顿时也就明白了大总统请自己来的用意。

“皙子,看今天的《顺天时报》了吗?”

“已经看过了!”

“那李致远,在什么连云港招商了!”

“嗯!”

杨度应一声,顺道的又起另一件事。

“听说启新要在连云港设新厂。”

微微一点,果然瞧见大总统眉头微皱,杨度倒是在心里暗笑起来。

心里似明镜的袁世凯岂会不知道他说出这番话,就是说给自己听的。

“你看这开头,免税!”

似笑非笑的说一句,袁世凯扯到了正事,

“免税是好,仅此一条,足以令国内实业之商趋之若鹜,纷纷前往连云港办厂置产,李致远此举,可谓是一举数得!”

杨度轻声为李致远叫了个好字,当初他提出那个“用地内公司额定固定税负,三年免缴,五年不增”的时候,大家伙还以为他是想占点便宜,可谁曾想,他拿到手里不仅自己用,而且还要给其它共用。

他人为了免税去连云港办厂,无论是厂房租或盖,对**公司来说都是进项,都要给**银子,而**提供的工人,根本就是把大总统丢给他的包袱甩给了其它人。原本用来钳制李致远的法子,一下全被他化解于无形了。

“三年免缴、五年不增,这一年不过才几十万的税款,当时寻思着,免了就免了,可现在……”

抖抖手中的报纸,袁世凯便不再言语了。

虽说大总统脸上却未显出任何神色来,可杨度却知道,大总统恐怕不是心痛那点税金,心恼的恐怕还是那几个主意就这么被李致远给化解了。的

“大总统,若是撕毁合同,怕会引舆论恶感!”

杨度试探的问了一句,见大总统点着头,便知道自己猜对了。

“民可使之,不可欺之!”

袁世凯深以为然的点下头。无论是自己或是国务院都担不起“鸟尽弓藏”的名声,这边人家把银子借给了政府,那边政府就合同撕毁了,以后政府说话谁还敢信。

也正因如此,这会才会犯这个难,当初之所以答应他的李致远的条件,倒不是自己多大方,而是因为自己有办法制住他,可现在李致远却这这个招商,轻而易举的把问题给解决了。

“合同!嗯,合同!”

袁世凯端起茶杯,似咕哝的说了两遍,这话听在杨度的耳中,立即明白了大总统的意思,大总统是想让自己从合同上找找漏洞。

“高啊!这李致远身边有高人那!”

审视了好一会合同之后,杨度不禁赞了一句。

“大总统,你看这,凡铁路用地内一应企业,皆享合同所规定之权力,这一应,可是没规定是**的企业,还是外来的企业,只是铁路用地以内的企业,在这上面,肯定是动不了什么文章。”

又翻开一页,杨度指着其中一条说道。

“再看这几条,这些是免税的条款,是政府为鼓励陇海铁路沿线发展特批,嗯,有了这一条,三年之内,政府别想从他那拿一分钱的税款,五年……”

到末了,杨度似是一叹的说道。

“这合同定的密,想在这上面着手,怕是难!”

瞧着袁世凯听着这话眉头一皱,善于揣摩他人心思的杨度又岂会不知道,大总统找自己来,就是让自己给他出个主意,在一方面杨度希望自己能做总理,至少也应该是一部部长,可只是在与袁世凯的接触中,他明白在毫无根基的自己和那些人之间,袁世凯肯定没有偏向自己的意思,可自己得让他明白,自己就是他必须要依持的、离不开的那个人。

“不过!到也不是说这事也就没了法子!”

话锋一转,杨度又摆出一副谋士的那种架子,话到此处就住口喝起了茶来。

瞧着他这副模样,袁世凯只是在心里冷笑一下,这些人的脾气他又岂会不知道,就是拿准了这些人的脾气,他们才会为自己所用。

“哦!”

先作一惊,袁世凯身体又向前一倾,作出一副聆听状。

“还请皙子,快快说来听听!”

这话,这动作,面子可算是给杨度给足了,大总统的重视让杨度心里一阵得意。取过那张报纸,点着其中的一处。

“大总统,你看这,咱们想做文章,就得在这上面做文章!”

接着他压低声音在袁世凯耳边轻声说着自己的建议,而这个建议却是让袁世凯眼前一亮,最后杨度把话声收回时,重新坐直身子的袁世凯看了眼杨度。

“皙子,佩服!佩服!”

在佩服之余袁世凯却是在心里冷笑着,同时对李子诚忍不住生出一丝不过如此的念头来。

不过意思,昨天晚上小区的变压器出了毛病,停电,没能三更,还望各位大大见谅,今天三更补齐!)。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