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015章 泰勒

新纪元1912 第015章 泰勒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58 来源:笔趣阁

“快!快点!”

坐在马车上的张荫棠不时督促着车夫,偶尔的他会看一眼报纸,对于三天前从从华盛顿来到约的张荫棠来说,这会最懊恼的怕就是刚刚看到这份报纸。

《摩根以7600万美元购买新型炼铁高炉专利!》

中国人啥时候有这个能耐了!

尽管心里嘀咕着,可张荫棠还是在看到报纸的第一时间,便吩咐车夫,先去上东区那李子诚的住处,可未曾想和那李子诚还是差了个前后脚,赶到上东区的李宅时,人家已经去了火车站,据说是要去旧金山然后从那回中国。

“7600万美元!”

念叨着这个字眼,张荫棠忍不住长叹一声,“库伦事件”发生后,共和初定,举国视线便集中于对外,尽管兴国集中于外,但内政却仍要输,尤其是现在最为严重财政问题了。打从10天前,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后,国内财源可谓是时即已罗掘俱尽,非借款无法维持。

国内的财政窘迫到不得不分别电令驻外代表觅求借款路线,一时驻外人员均以找寻借款路线为工作主要对象,而张荫棠也不例外,这次来纽约也就是为了向唐人街社团借款。

一看着报纸上写的这个中国人卖专利卖了7600万美元,张荫棠自然也就跟了过来,可还是差了那么一点,人家已经去火车站了。

“老爷,火车站到了!”

听着下人的话,张荫棠立即走下马车。

“快……”

可话却只说了一个字,下个字便吞了回来,看着纽约火车站内的人山人海的模样,张荫棠竟然停住了脚步。

那李子诚长的是什么模样?

“哎!可惜了!”

一声长叹,张荫棠摇着头便朝着马车走去,就待上马车的时候,却看到火车站对面的电报局,脑中顿时显现一丝灵光。

《摩根以7600万美元购买新型炼铁高炉专利!》

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报道着这个新闻,看着报纸提到自己的名字,李子诚依然忍不住偷乐着,新型炼铁高炉专利的引进让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小涨,虽是小涨,但也接近摩根支付给自己的现金,这才是真正的大鳄鱼啊!

可那些记者和美国人那里知道,真正的赢家可不是摩根,而不是自己,六年后,仅只是钢铁涨价这一块,摩根等于白送给自己一家美国钢铁公司!

“少爷,要开灯吗?”

在卧室车厢内的沙发上坐着的阿四有些兴奋的问了句,看着少爷的眼神也发生了变化,不是因为少爷挣了一大笔钱,而是因为那天少爷去签约时说一句话。

“阿四,收拾一下,咱们回国,你去定船票和火车票!”

回国了!再也不用在美国这地方,看那些洋鬼子的脸色了!而且还是和少爷一起回去。

“不要开了!”

李子诚摇摇头,看着正在捧着书的阿四。

“我用不着。你困吗?阿四!”

“好像有点儿。”

“好好睡一觉吧!明天咱们还有事!”

说完,李子诚便朝着豪华包厢内的“卧室”走去。

回国了!

再过几天,自己就会在旧金山踏上归国的邮轮,之所以选择在旧金山回国,不是因为火车的速度快,根本原因是对“百慕大”的恐惧,万一要是再让自己来个什么“穿越”,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纳粹的宝藏只有这么一个,同样像摩根这样的冤大头,自己顶多只能坑一次。

“少爷,很多人都说你给咱们中国人长了脸!”

“长脸?”

走到门口的李子诚一愣,长脸,也许吧!什么中国人的骄傲、什么当世最富有的发明家,这一切都是扯淡,自己卖的那十几吨图纸和开发数据,若真的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只有白痴才会相信。

什么是声名雀起,或许说的就是自己,现在全美国都知道一个中国人卖给摩根一个由他自己发明的新型炼铁高炉,全世界最先进的、效率最高的,而且还卖了7600万美元的高价。

之所以是7600万美元,一方面是自己得到现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逃避美国国税局向自己征收个税,结果按照罗斯福的说法,今年自己在美国居留的时间少于183天,所以不需要交纳个税,至于合同中的“7600万美元钢材分年分期购买,年份吨位不限,七年内完全偿付”,则又回避了税收。

没准现在最恨自己的是美国国税局,如果自己再多呆一阵子,美国佬就能收自己40%的个税!

“没错,他们都说你这次回国是为了……”

在阿四说话的时候,李子诚却出言打断了阿四的话。

“我们什么时候能到利哈伊谷?”

“少爷,我问过了,明天早晨到那!”

明天早晨?

听到这个回答,李子诚忍不住朝外看了过去,利哈伊谷……伯利恒!那里是美国的另一座钢铁城市,明天,明天他会来到火车上吗?

心叹着,已经随手关上了门。

进入车厢后,整个人便躺在被窝里,把厚厚的毯子一盖,周围一漆黑暗,车外的四野里也是一漆黑暗,那真是别有情味。车窗的下部是开着的,有一道纱窗遮着,透进来的风有股寒意。绿色的床帘扣得严严实实,车虽然摇晃,却感到非常安稳,而且开得很快,偶尔还能听见一声汽笛。

“回国、回国……”

想着这个词的,李子诚慢慢的睡着了,

午夜伯利恒,远处的天空完全被炼铁高炉映成红黄色,望着窗外的那似要撕天际的光亮,泰勒的心里涌上来的是种种复杂的情绪,过去的几个月里,自己的经历真可谓是多彩。

去年在陆军军械部部长克罗泽的支持下,自己在马萨诸塞的沃特顿兵工厂和伊利诺斯的罗克艾兰兵工厂进行科学管理实验。具体实施科学管理的梅里克在沃特顿兵工厂解雇拒绝配合的工会会员引起了一场大罢工,面对兵工厂大罢工和舆论界对科学管理的指责,国会众议院组成特别委员会展开调查。

在过去的四个月中,国会举行关于泰勒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度的听证会,自己不得不出庭作证,科学管理从一开始便遇到了来自管理部门以及伯利恒公民的反对。而在国会听证会上,在那里,面对多半怀有敌意的国会议员们,自己不得不捍卫自己的观点。

尽管自己在众议院的委员会作的精彩的证词,向公众宣传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及其具体的方法、技术,成为自己对其科学管理所做的最好说明,听证会在整个美国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是轰动效应却使得自己失去了工作,在舆论界宣传下,自己成为了“压榨最后一滴血液”的祸首。

望着窗外闪烁的灯光,泰勒忍不住长叹一声,现在是1912年了!

可是在1912年的美国,尽管自己的科学管理在美国企业界颇受欢迎,可是却没多少人愿意站出来作证,证明泰勒制对企业工作效率提高的帮助,几乎所有人都仅只看到了“科学管理是如何压榨工人的最后一滴鲜血”,可他们却忽视了泰勒制的推行提高了工人工资,而且自己所倡导的是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确保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任何科学在推广时或许都会碰到停个问题吧!”

可自己碰到的却是什么样的问题呢?几乎所有人都在指责自己,即便是那些采用的科学管理的企业主,同样也在指责自己,他们是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

也许,也许真的应该离开美国!

心下动起这个念头之后,他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个叫“穆”的东方人,

那位曾经用书信与自己探讨着《科学管理》的穆先生,早已赢得了他的好感,他在科学管理上的研究的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两人在纽见第一次见面之后,才会邀请他来伯利恒,以便能进一步探讨科学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亚洲能够有人对自己的科学管理充满了好感,在超出泰勒意料的同时,又让他心中尽是欣慰之感。

可更让他惊讶的却在后面,却在两人来伯利恒的火车上,他对自己说过的那番话。

“泰勒先生,如果美国不接受你的理论的话,那么你是否考虑过离开这里呢?”

想到穆湘玥那个中国人曾对自己说过的话,站在窗边的泰勒沉默了下来,这一刻不可他真的生出了离开美国,离开这个对自己的理论充满质疑与指责的国家。

“也许……”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敲门声不大,但很有节奏感,可以想见对方应该很有礼貌,从窗边走到门口,打开门泰勒便热的请门外的站着的人进屋。

“穆,快快请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