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381章 芒种(求月票!)

新纪元1912 第381章 芒种(求月票!)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7:49 来源:笔趣阁

全文字无广告 第381章 芒种(求月票!)

1915年6月7日,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北京城由于多日的风清气爽,还是一派初夏的天气。

颐和园的桂花开了,从万寿山香遍了昆明湖。难得有一个平静的日子,又是气爽花香,北京的男男女女大多从四合院里走出来,走向有树有花的地方,去舒一舒胸闷,去呼一呼新鲜。

今天京城中将要发生什么样重大的事件?

人们纷纷交头结耳的谈论着,这一次,不同于民元国会时的陌不关心,那时他们或许认为像开国会,选总统,虽然中国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第一次又怎么样呢?他们并不关心,但是这一次,他们却极为难得的关心着即将在国会举行的总理就职典礼。

北京作为满清的京城,许多皇亲王室、官僚贵族,尤其是那些全领着“铁杆庄稼”的八旗子弟更是无所事事的成天泡在茶馆里,清代北京的茶馆史可以说是清朝历史的缩影,几百年来,这些无所事事,不事农耕商读的八旗子弟们在京城留下了一座座茶馆。

今天,和中国的每一座城市一样,这一天,京城的每一家茶馆靠近门边的地方,都架起了一个木色的方盒子,有见界的人都知道,那是收音机,连云港制造的收音机。此时,人们挤在收音机前,不时交头结耳的谈论着一个话题——他会说什么?

谁会说些什么?

自然是今天就要宣誓就任国务总理的李子诚,一些人叫他李致远,一些叫他李连云,可现在,无论人们称呼他为什么,今天一过,人们必须要在那个称谓的后面加上“总理”两字,这同样也意味着,从今天起,他将踏上中国政治的最高舞台,他将开始左右这个国家的命运以及未来。

“这李大财神当总理了,这铁杆庄稼总能按时发了吧!”

在收音机前,不少穿着马褂,前半拉脑袋通光,后半拉留着齐颈短发,看起来瘦削没什么精力,可身上的衣服却浆洗的一尘不染的男人在那里悄声嘀咕着。

“那可不是,李大财神是什么人那,人家是翻个土都能翻出金子的财神爷,只要他老人家乐意,那让政府岁入翻个几番儿,还不是玩儿似的……”

他们的话声,只引得众人对“李大财神”就任国务总理充满了期待。

没法子,这人穷志短,两百六十余年不事农商的八旗子弟早就失去了如何谋生的本事,对于这些生下来就有一份落地银的八旗子弟而言,他们压根就不知如何谋生,在他们的记忆中,生活就应该是提着鸟笼子、溜着琉璃坊、逛着茶馆子,至于一身汗水一枚铜钱的日子,他们没想过,也不曾去想过。

虽说清帝退位了,可按照当初退位时和民国政府签下的《清室退位优待条件》丙节第五条“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饷仍旧支放”,这京城八旗子弟的“铁杆庄稼”仍然发着,不过今年,北京遇到了天灾,一时物价飞涨,政府便宣布八旗兵民的俸米停发,俸银折成铜板和银元之后,虽说不能按时发放,可隔三差五的,总算让他们的生计没什么问题。

这或许和政府诸人大都曾受“恩”于清室不无关系,可即便如此,他们依还是觉得不甚满意,总觉得,那银钱就应该在24日发放,而不是31日,或者1、2日发放。

而这会,他们倒是觉得,这中央来了个财神,自然也不会再差银钱了,不差银钱了,那他们的银钱也就不差口了。

此时,当这些京旗之人对于新任国务总理充满期待的时候,十一辆“扬子江750”无边斗摩托车的护送下,三辆黑色的豪华防弹汽车在长安街上行驶着,其中一辆轿车的车头两侧五色旗迎风飘荡着,而坐在这穿越了时代的“长安”770汽车之中,在经过**时,看着门楼上悬挂的五色国旗,李子诚的脸上带着意筹志满的微笑。

上一次出场,自己乘座的是飞机,而这一次,自己乘座却是以奔驰770k四轮型豪华防弹车为原型按图纸仿制的豪华轿车,而护士卫骑的则是宝马r75,时空啊……

感叹之余,李子诚再一次看了一眼自己的演讲稿,这一次就职演讲,将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同类“节目”的直播,自己的演讲能让这个国家意识到这将会是一场变革吗?

就在李子诚于心间思索时,在长安街两侧,那些自许皇城根下长大,什么场面没见过的北京人,这会无不是微张着嘴巴望着长安街上的一幕,就连那些外国人同样处于惊愕之中,他们纷纷拿起相机记录下这极为壮的一幕。

此时,他们的眼中只剩下下了,由总理府护卫队员驾驭的11辆摩托车,呈“∧”字队形,引领着总理车队浩浩荡荡穿城而过,朝着国会驶去的模样,这壮观而又极具欣赏力的一幕,是在其它任何一具国家难得一见的。

值了!

很多人在看到浩浩荡荡的车队时,在心中如此想到,而更多青年却看着那摩托车队上,显得潇洒无比的护卫队员双眼冒出光来,此时,在他们的心中,那摩托车算是深深刻了进去。

上午九点,国会大厅热闹了,穿长袍马褂的,着雁尾服的、披着朝服改装的大衫的,还有军戎齐楚,三三两两,前前后后的各式人物走进来。他们是国会议员,是中国这个堂堂亚洲第一共和国,由国民选出,代国民来管理国家大事,监督政府运行,确立国家法律的“诸君子”。

与议员走进会场的同时,在国会内的一个房间,房间与国会议场隔着一扇玻璃窗,在玻璃窗内,几名技术人员正在那里最后一次调试着设备。

“……信号从国会发出之后,会在城外经信号塔增强,加强信号可以覆盖满洲,在连云港的总台接收到信号之后,会再次加强,信号最终会传至全国各地……”

当台长和技术人员在那里谈论着技术上的问题时, 这位有着“连云之莺”的播音员,却神情复杂的看着国会,她知道,他已经当选为国务总理,今天是他宣誓就职的日子,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或许,他很快就会忘记自己吧!”

想着那个在第一次演讲时,甚至需要她用手去缓和紧张情绪的男人, 从来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总理,仅次于袁世凯的“大人物”,在他成为这个“大人物”的时候,他还会再记得那个女孩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很快就会忘记那个曾紧握着他的手的女孩,可是自己会忘记他吗? 的心中同样有一个答案,就在分神的时候,尽管隔着双层玻璃窗,但是她仍然听到了足以震撼这栋建筑的掌声,在掌声响起的时候,透过窗口,她看到了那个人。

“快看,那就是青年军官团……”

在国会会场外,十几位青年人看着的分立于台阶两侧,以及沿国会站着的青年军官,与平日党见的那些穿着全金线军盔、着蓝色制服、佩带军刀的卫士截然不同。

青年军官团!

对于这个名词,中国人并不陌生,因“胶澳事变”而闻名全国的江苏陆军,他的士兵和军官同样名扬天下,而在众多的宣传稿中不断的强调着“江苏陆军体系最重要的基础是军官团,正是一支受过严格训练的高素质的青年军官团,引领着英勇的战士赢得了这场战争”。

青年军官,因“胶澳事变”成为了很多年青人的偶像,这完全是“宣传的作用”,但是在提高民族尚武精神上,却有着极为明显的作用,因为这个团体会激励人们加入这个团队,而今天,却是这个团队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露上他的真貌。

这些青年军官的身上无一例外的穿着黑色的西装式样制服,肩头带着白色的缨带,腰着佩着银白色武装带,他们无一例外的于腰间佩带着短剑。

“吾之忠诚乃吾之荣耀!”

望着那些青年军官腰间的短剑,邵震武在唇间轻轻喃语着那柄“忠诚之剑”上的铭文,那些青年军官正是怀揣着对国家、民族的绝对忠诚,在战场上,第一个跳出战壕,第一个冲向敌阵,最终,他们用生命实践了他们的诺言。

“我宣誓,在恢复我们民族荣耀时,绝不屈从任何外力!”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