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310章 法兰西的需求(求月票!)

新纪元1912 第310章 法兰西的需求(求月票!)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7:49 来源:笔趣阁

第二卷中国,一个chūn天的开始]第310章法兰西的需求(求月票!)——

第310章法兰西的需求(求月票!)

京城东『jiāo』民巷与台基厂『jiāo』口的西北角,这里原是纯亲王府的宅地。清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法军占领了肃王府,11月签订《北京条约》,允许法国在北京设使馆。法公使葛罗即要求“租”此府为其使馆。因第一代肃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清朝开国功臣,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事关大清脸面,清政fǔ难以接受,提出可将宗室景崇府(纯公府)租给法国。法使拒不接受,奕欣同意其可自行修葺,并准许在府西『huā』园空地自建房屋,一切修缮费用,均在每年一千两租银内扣除,法方才同意。由此,这里便成为了法国驻华公使馆。

作为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列强之一,尽管这个国家早已衰弱,但多年来,法国在京城公使团的影响力仅次于英国,这意味着其对中国的影响力于某程程度上,仅次于英国,不过在最近几年,法国似乎没落了。

其实也不怪,数十年的政治动『dàng』,尤其是错误的海军政策导致的法国海军颓势,导致了在这个海权时代,法国的影响力日渐势微,而在远东,美国和德意志这些后起之秀的挑战,尤其是最近十年间日本的崛起,更致使法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在欧战爆发之后,作为最重要的参战国,几乎一夜之间,法兰西这个传统列强在亚洲的影响力降到了最低,如果不是其在亚洲拥有那么几块殖民地,或许,这个国家会向德国一样,直接退出亚洲。

不过即便如此,法国一直尝试着在中国施压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作为主要的参战国,对于亚洲法国有着自己的需求。

此时,在法国驻华公使馆的公使办公室内,法国驻华公使康德正在那里仔细的审视着在此前中国表示愿意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时提出的三项参战条件。

在中国参战之前,袁世凯表示中国可以考虑加入协约国,但无出兵欧洲之力。而无论是对于英国或是法国而言,都不认为需要中国的不出兵,只是需要中国在『jīng』神和物质上尽可能的进行支持,就是尽了盟国的义务。

尽管现在中国早已参战,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法国对于中国的态度却正在发生着变化,准确的来说是随着欧战的发展,法国的态度迅速发生了变化,这场战争的规模远远超出法国的预料,短短数月的战争,导致近百万士兵的伤亡,而现在,欧洲前线却陷入了似乎看不到尽头的堑壕对峙战,战争的残酷,尤其是前线需要大量军队的现实,使得法国在不经意把视线投向了远东,投向了中国。

“甲、协约国垫款整顿中国兵工厂,英法派专家指导中**火工业;乙、各协约国没经中国同意不得签订与中国有关的条约;丙、各国在中国之租界不得包庇中国政治犯。”

在念叨着这三项条件时,康德的眉头紧锁着,不时拿着笔在纸上做着记录。

“垫款整顿中国中国兵工厂,需款……”

几乎每一个条款,康德都仔细斟酌一会,事实上,这三项条件,巴黎已经考虑了十数天,中**队第一次进入法国的视线,源自于八年前的彰德会『cào』,根据当时派出观摩演习的法国武官的报告,中**队已经是脱胎换骨之变,而期间同俄国和德国的武官『jiāo』流时,他们甚至还认为,中国陆军现在已经可以与日本匹敌。对于这种看法,观摩的日军参谋本部松川少将等人,也承认中**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他们说:“中国的军事力量照现在的发展情况看,他日必有起『sè』;如果中国全国都以此次大演习作为模范,进行扩军备战练兵强国,效果将是不得了的。”

而法国派出的观摩武官同样给予当时的清国新军以高度评价,不过真正让巴黎想到这个国家的却是“胶澳事变”爆发后,中**队表现出的战斗力远超过各国陆军军人们的想象,在事变爆发时,和其它国家一样,巴黎也认为中**队很难支撑48个小时,可中国人不仅撑了下来,而且还迫使日军不得不一再动员军队,以改变战场的僵持局面,可日军的动员换来的却是更为空前的损失。

“中**队再差,也不会比英印殖民地兵团差吧!”

在心下嘀咕一着,康德又看了一眼桌上的另一份情报,这是一份军事情报,是驻华武官根本对中**队作出的分析评价。

“在中**事力量中,分为中央陆军、省军,其中中央陆军是以袁世凯所编练北洋新军及民国后效忠于其的军队编成,省军则是革命期间各起义省份新军编练而成。而以其规模及战斗力而言,在目前中国,仅只有中央陆军、江苏陆军可作依持!

……中央陆军,尽管名义上为中央陆军,但事实上,即便是袁世凯所担任的角度,亦只是一核心领袖的角『sè』,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央陆军中各师师长无不将军队视为『sī』军,在此次冲突期间,陆军部段祺瑞总长『yù』从各地『chōu』调『jīng』锐编成第一军,以支援山东战场,但却因各师长官抵触,未能成功,后若无袁世凯严令,恐现第一军所系五旅新建部队亦无法成行。

各师长官的抵触使得袁世凯不得不考虑建立新的中央陆军,目前陆军部的这一计划正在依靠美国治淮贷款有序进行中……但作为主持者之一的陆军总长段祺瑞无疑怀有『sī』心,其派出心腹徐树铮主持第一军,显然是『yù』将第一军纳入新式中央军中,从而建立个人武力。”

这些中国将军啊!

在心下感叹着中国将军的“『sī』『yù』”以至将军队视为『sī』有,康德又继续向下看去。

“从时间上来看,江苏陆军可以分为1913年之前与之后,之前由清国江苏新军为骨干编成的效忠革命党人的江苏陆军可视为旧军,而在革命党人叛『luàn』后,由淮海经略公署会同江苏省编遣的江苏陆军则为新江苏陆军(以下简称新军),其最初规模极为有限,仅三个步兵师,但与其它省军不同,新军强调效忠国家、服从议会,禁止军人参政,其『yù』仿效欧洲建立一只纯粹的陆军部队。

而胶澳冲突,正是因淮海经略使于新军中宣扬民族主义所导致,根据南京领事馆武官情报显示,新军『jīng』神状态远较中央陆军更为饱满,且训练有素,得益于淮海经略使李子诚个人提供军费,新军武装装备可堪『jīng』良,其机枪、迫击炮数量之多,亦欧洲陆军强国亦无法与之相比。

在胶澳事变后,因战场需要,江苏陆军随之进行大规模扩充,其利用受训劳工扩编七个步兵师,并迅速形成战斗力……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可向法国战场提供支援者,一为中央陆军,但考虑到中央陆军内部因素,因此,只能谋求新编陆军部队,二为江苏陆军,其优点在于可直接向欧洲派兵,但不足在于,其为地方省军,中央亦无权强令调动!

对于法国而言,如『yù』寻求中国向欧洲派出军,则必须利用袁世凯以及各方将领之间的利益不一致『xìng』,寻求机会,从而迫使各方同意派兵。”

终于看完这一份报告之后,康德闭目思索片刻后,便拿起另一份文件装进公文包,接着便走出了办公室,今天他已经和俄国公使库朋斯齐约好,共同拜见大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三人将会就一些问题举行一次非正式会谈。

“一直以来,法国都支持中国成为协约国的一员,在中国同日本的冲突之中,法国是毫无保留的站在中国一方!”

对于外『jiāo』官而言,说起谎话来从来都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虽说在一个月前,曾亲口拒过梁士诒“帮忙”的请求,但这会康德却不会提及之前的旧事。

而梁士诒只是不予置否的笑笑,一个月前,他曾向包括法国公使在内的京城公使团提出了建议,希望他们发挥本国的影响力,迫使日军撤军,但是除去美国公使之外,其它各国公使,根本没作出任何积极的回应,他们只是承诺,绝不会坐视日本扩大战区。还有恐怕就是这会保持着沉默的俄国公使库朋斯齐在『sī』下表示的同情,他个人仇视日本,但是在这场冲突中俄国却爱莫能助。

“当然,中国会铭记贵国的友谊与帮助!”

礼貌而客套的回了句话,梁士诒便沉默了下来,他已经接到驻法公使馆的电报,在中国参战的态度上,法国可能发生了根本『xìng』的变化。

梁士诒的冷淡看在康德的眼中,只让他于心下微微一笑,梁士诒是袁世凯赏识的为数不多的重臣。他祖籍广东,出身书香家庭,光绪进士,授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1903年因获经济特科试一等第一,被袁世凯任命为北洋编出局总办,次年随清政fǔ议藏约全权大臣唐绍仪赴印度与英国代表谈判,之后,历任邮传部五路提调,『jiāo』通银行邦理和铁路总局局长等职,始掌『jiāo』通大权。武昌起义后为袁世凯内阁邮传部副大臣,曾策动电『bī』清帝退位,为袁世凯登上大总统宝座奔走效力。

南北议和达成之后,被袁世凯任用大总统府秘书长兼『jiāo』通银行总理,成为『jiāo』通系统首领。其时45岁的梁士诒大权在握,尤其对于一战问题,他作为大总统的心腹,参与各种机密的决策,因其『jīng』于商道,通晓国际关系走势,很受袁世凯器重,有“二总统”之称。同时,他手握财权,有“财神”之号。梁士诒虽善『nòng』权术,但目光远大,视察开阔、独到,一些外国观察家称其为“中国的马基雅维里”,而最重要的是在中国政fǔ中,他属于参战派中的“派兵派”,所以梁士诒才会成为康德的首选目标。

“梁秘书长,在过去的两个半月中,巴黎一直在讨论着贵国提出的参战条件!”

果然!康德注意到当自己提到“参战条件”的时候,梁士诒的眉头微微一跳,显然对于中国人而言,他们同样在乎条件,康德朝着库朋斯齐看去一眼,从对方的眼中,他同样读到了笑意,对于中国,俄罗斯同样有着他的需求,同法国不同,俄罗斯所需要的物资层面的支持,可两国的对中国的需求却是一致的,也正因如此,法国才会拉上俄罗斯。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公使阁下,法、俄、英三国早已经原则上同意了我们在宣战前提出的要求!”

梁士诒的脸上依然带着微笑,战前他们就同意了,只不过后来因为日本人的阻拦,他们又收回了曾经许下的诺言,他们现在之所以会再提旧事,恐怕还是因为中国“宣而不战”以及两国对中国的需求,使得他们重提旧事。

“是的,所以,法国愿意向中国提供五亿法郎的贷款,帮助中国扩充兵工厂!”

他的话声不过是刚一落下,在梁士诒还未回过神来的时候,库齐朋斯便接腔说道。

“俄罗斯同样愿意向中国支付一亿卢布的军械定金,用于购买中国兵工厂生产的军械!”

相比于法国提供的贷款,俄罗斯的需求非常简单——军火以及其它各种军需物资,从1914年9月份,土耳其人掐断了黑海通道之后,俄罗斯的物资供应就开始接济不上了,现在俄罗斯什么都缺少,从军装到军火,总之但凡是军队需要的、民间需要的,俄罗斯都严重匮乏,所以俄罗斯才会在法国刚一提议,就第一时间表示支持。

俄罗斯需要军火,而法国人出钱扩建中国兵工厂、派出专家指导中**工生产,再经由铁路把武器运往俄罗斯,正是俄罗斯所需要的。

“梁秘书长,法国向中国提供的代贷款,将以中国向其提供军械出口为条件,中国通过生产军械偿还贷款,我想没有比这更丰厚的条件了!”

即便是面对如此丰厚的提议,但梁士诒始终头脑清醒,脸上未『lù』出任何欢喜之『sè』。

对欧战的爆发梁士诒一直都颇为关注,并认真研究一战对世界格局及中国命运的影响。早在战争烽火在欧洲刚刚燃起之际,梁以其独到分析,预测一战对国际格局、中国前途影响深远,呼吁中国应当机立断,主动参战,并预言德国寡不敌众,决不能久胜,中国因此可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此举一可收复山东,二可帮助中国加入战后和会,分享国际论坛,参与国际新格局的建设。概言之,参战有利中国长远发展及大战略。当一战进入到1915年时,梁氏更是认为协约国必胜,主张中国一定要把握时机,适时参入。

但在战争初爆发时力图乘机成为东亚霸主的日本,竭力阻挠中国的参战计划及复兴图谋。日本的反对导致中国的参战谋略胎死腹中,未能付诸实施。

参战受阻,虽然使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大战略一时受挫,但梁士诒的参战之心心并未因此消沉。而在“胶澳事变”爆发后,在梁士诒看来,想救中国除去战场上顽强抵抗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尽管通过主动宣战,使得日本不能假“中国是暗中同盟国”的理由,坐实进攻中国的借口,但在梁士诒看来中国绝不能停留在那种“宣战不战”的局面,而应该主动加入这场战争,成为这场欧战的真正参战国,如此以来,除去“十二条参战理由外”,在他的心里还思考着另一点,利用“战时之鲜血缔结之同盟,为中国谋他日之未来”,因此他参与一战的决心更为坚定、迫切。因为他知道,倘不如此,中国甚至可能会在未来沦为日本的附属国,此次冲突或许能阻止日本『yīn』谋得逞,但那也只是暂时的,遭受重创的日本势必会在将来加以报复。

对中国而言,派兵欧洲,一可以争取时间,二可借欧洲战场训练军队,借欧洲之手武装军队,从而确保他日,面临日本再次入侵,国有将可用,将有兵可使,兵有械可『cào』,而战时同盟的关系,可以帮助中国同协约国加强联系,以实现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及成为平等一员的外『jiāo』大战略,进而在他日中日发生冲突时,英、法等国会在心理上倾向于中国。

所以推动全面参战,在梁士诒看来,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可现在,面对法国公使提出的整顿中国兵工业,这原本应是三条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他却出人意料的沉默了下来,他清楚的知道,对方要什么,法国人要的是军队!要的是中国向法国派出军队。

但……在梁士诒陷入思索的时候,康德公使终于提到了正题上。

“我们认为,作为协约国一员的中国,所展现的力量,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为协约国提供军需,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国际的舞台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