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294章 今时不同往日(求月票!)

新纪元1912 第294章 今时不同往日(求月票!)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7:49 来源:笔趣阁

“数千年来,在世界的东方,沿黄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下游,汉族人创造在这片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着,数千年来在这个伟大族群的努力下,我们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孕育和推动了中国古代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看文字小说就到‘『绿『sè』』’)以印刷、造纸、火『yào』、指南针“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为中国取得了飞跃『xìng』进步。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一直领先着整个世界,在那个一千两百年之中,汉族与中原是文明与科学的中心。

直到十五、六世纪,由于欧洲摆脱天主教控制以及自由主义的诞生,使欧洲思想和学术界彻底解放,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才得以诞生,突飞猛进,超越中国,领先于世界,欧洲人利用指南针开创了大航海时代,利用火『yào』引领了世界进入火器时代。

而此时,中国却经历了甲申亡国之痛,一直引领着世界文明的汉族人,因内『luàn』而亡于异族铁骑,随后,两百六十七年之殖民奴役,“剃发令”几乎斩尽了这个民族血脉,文字狱更是从jīng神上阉割了这个民族的文明,野蛮用屠刀取代了文明,在两百六十七年的奴役之中汉民族由先进、文明的民族堕落为落后、愚昧、半开化的民族。

正如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所说当欧洲的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由此中国的科学发展就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以至于最后,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yào』,直接打到了中国···…

当世界进入二十世界,中国迎来了民族的独立之后,不禁有人会问中国发明了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会保持沉默,毕竟,我们落后于这个世界达两百六十七年,可在这里我却可以回答你们,在中国迎来民族独立之后,中国人!中国的汉族人,立即用一项足以改变这个世界的发明,回答了这问题——广播!

世界上第一套实用化的广播!”

民国二年十月二日上海《大公报》—ˉ—《广播——二十世纪中国贡献于世界的最伟大的发明》

广播,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是一个新鲜产物在一年前,当**公司的职员在全国各省省会、大中城市的街头架起了“黑匣子”、大喇叭的时候,没什么知道那是什么,当第一次从“黑匣子”中传出新闻和音乐的时候,全中国都震惊了,当在得知这是中国人的发明之后,各地的报章纷纷发表文章表示祝贺。(看文字小说就到‘『绿『sè』』’)

而广播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却是在“胶澳事变”事起之后面对全国各界对江苏独立收复胶澳之举的不同,身为事变主导者的李子诚为了回应各方的不解与质疑,由驻各地分公司将许多收音机放置于马路两侧。这些黑匣子招来了许许多多好奇的市民一场广播演讲之后,整个舆论都为之一变,广播第一次显现出了其在特殊环境中强大的舆论左右能力。

连云港,云台山有一座铁塔,那里就是连云广播电台,在过去的两个月中,这里发出的声音正在改变着这个国家,每天,从凌晨六点直至深夜八点,一天十四个小时的不间断播出前线的最新战报,战地英雄新闻,充满jī情的爱国歌曲,当然也少不了李子诚的讲话,总之,几乎是一种潜移默化间从这里发出的声音,正在改变着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俳日,我军……”

在演播室内,有着“连云之茑”别称的赵琪不断的的念着手中的新闻稿,这份新闻稿是经略使公署的“文笔”用了一夜的时间,方才写成的,当新闻稿被送到广播电台之后,整个广播电台都沸腾了,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胜利,一场决定『xìng』的胜利。~~

也正因如此,赵才会反复斟酌每一个词语的腔调,以用最完美的语态向全体国民发布这么一个大新闻,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作为广播电台的主力播音员,她一直在高负荷的工作着,可在她看来,这里就是她的战场,几乎每一天,她用自己沉稳的声音,将胜利的消息传向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给人们带去希望去欢乐,甚至,她的声音早已经同胜利联系在一起。(看文字小说就到‘『绿『sè』』’)

终于在赵琪揣摩完每一个用词的语态之后,一位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敲开了休息室的mén。

“赵小姐,准备好了吗?”

深吸一口气,就像战士临上战场一样,进入播音室的赵琪拿着稿子站在麦克风前。等窗口后面的『cào』纵员向她打了个手势之后,她才在缓出一口气的同时,把嘴对准炭晶话筒,用她那沉稳的,而又不失欢乐之味的声音,发表这份迟到的战讯公报

“中华民国的国民们!”

这一次,和平常不一样,她改变了以往的称谓,实际,在她看来,这个新闻值得如此,随后她才开始讲话。

“我们中断了预定的节目,是为了向各位报告一个惊人的消息。

在过去的几天之中,每一个爱国的国民们,都在关注着这里,关注着连云港,关注着我们以及国家的命运,当日本军队在胶澳遭受惨痛教训之后,这个拥有亚洲最强大的海上舰队的国家,为了扭转战局,组建了旨在占领连云以结束这场战争的第二军,同时还派出了他们最强大的战舰,”

此时当广播中传出这个新闻之后,整个中国陷入了沉寂之中,的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个消息,关注着连云港,在他们看来·那庞大的舰队似乎是不可战胜的,通过报纸,他们知道,作为商埠地的连云港·不同于青岛,那里没有坚固的要塞,甚至都没有岸防炮,他们用什么去阻挡日本陆海军的进攻呢?

他们需要面对的敌人有多么强大,所有人都知道!

“昨天下午,当日本入侵舰队进犯我中国之连云港时,我江苏陆军在战斗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胜利!”

胜利!

在街道两侧、在饭店、在茶楼、在富人的家中,所有在收音前正在收听着战报的人都同时一愣,一场胜利?难道连云港击退了日本舰队?

“在这场jī烈的卫国之战中,日本帝国海军所最引以自豪的战列巡洋舰“金刚”号,在我江苏陆军航空队发起的强大攻击中,被击沉了,全舰人员葬身于海底。(看文字小说就到‘『绿『sè』』’)它的另一艘姐妹舰战列巡洋舰“比睿号”在多处中弹后,亦布其后尘·沉没于黄海之中。其余的日本军舰为了免遭覆没,在四散逃命之中,亦被击沉或重创·“筑bō号”、“鞍马号”战舰被击沉了,随后,我英勇无畏的陆军航空队,又对护送日本陆军第二军主力的日本帝国海军第一舰队第一战队发起攻击,在攻击中“摄津号”、“河内号”、“安芸号”、“萨摩”号亦被我无敌的航空队击沉,其所护送的陆军部队,亦在攻击中遭受重创,此次,我无敌的航空队,在战斗中·计击沉其全部八艘主力战舰,另击沉巡洋舰四艘、驱逐舰两艘,运兵商船73艘,重创……“

在报道战绩之后,赵琪的语音一扬,俏颜着带着喜『sè』·用喜气洋洋的语气说道。

“就这样,数万名日本陆海军士兵们葬身于中国的大海上,这是侵略者的必然下场。在这里请让我们向英勇的陆军航空队官兵们致以衷心的祝贺,正是因为他们的战斗,我们的国家迎来了这一前所未有的胜利!”

瞬间,这个消息传遍整个中国的千家万户和所有的城市、街道、学校、工厂、乡村,在这前所未有的胜利之中,人们为之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着,人们欢呼着,呐喊着,似乎这一战之后,他们看到了未来,更多的人,似乎看到了一个强国的崛起。

皇城根,后英子胡同,有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宅,这座大宅曾经属于一位旗人贵胄,这人祖上显过,可到了这辈没等满清完,家就败个差不多了,民国成立后,很快宅子便抵了债,几转几不转的,去年被『政fǔ』买了下来。(看文字小说就到‘『绿『sè』』’)

现如今,这大宅内住的虽不是什么达官贵人,可是在京城人们却大都知道这大宅里的住的人那可是不一般,一群有着戴罪之身的“叛『luàn』之徒”——中华革命党的核心人物大都住在此处,不过此时这宅院mén口挂着的牌子却是“欧事研究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东京的黄兴派国民党人李根源等,于1914年8月发起组织“欧事研究会”,以集合同人讨论欧战对中国局势的影响,探求救时的良策为目的。入会的有李根源、胡瑛、李烈钧、熊克武、殷汝骊、林虎、程潜、程子楷、陈炯明、李书城、沈钧儒、陈独秀、章士钊、张耀曾等人。

“胶澳事变”后,面对日本入侵,当时尚流亡日本的欧事研究会主张,在外有异种入侵,内有**『政fǔ』的非常情况下,当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暂时停止国内的一切反袁活动,使袁『政fǔ』能集中jīng力,一心对外,达到团结御侮的目的。

而在李子诚讲话之后,革命党人纷纷呼吁放弃内争,一致对外。黄兴、李根源、林虎、程潜、熊克武、张孝准等11人发表通电说“吾人第一主见,乃先国家而后政治,先政治而后党派。国苟不存,政于何有7政苟有成,何分于党7故吾人反对『政fǔ』,非有恶于其人,而有不足于其政;虽yù大革其政,而决不敢有危于国。矢心如此,自信可告国

此次国家受侮,民族存亡,举国惊惧,虽由国之积弱,而亦中央失政所招,能发能收,责在当局。吾徒屏居海外,修学待时·无力使之加良,亦何忍使之加恶。至如反对『政fǔ』全然别为一事。试问何国政治,不容反对党之生存。又吾国现势观之·是否宜施改革7吾人所持此见,今虽无地容其发展,而决不以『政fǔ』意向与为变迁。『政fǔ』苟能推诚修政,举国倾心,即吾人客死异邦,亦所甚愿。”

面对欧事研究会的通电,李子诚专mén至电袁世凯““二次革命”孙黄分裂·革命党业已分jī进、温和,其jī进派以孙为首,其多为职业革命党人,温和派却为久负盛名之军人,大总统,何不顺势而为,对黄兴等人,晓之以理·劝之以义,动员其回国,以免为日人所用!”

电报内容简单·但袁世凯却是一眼看透,这一招对革命党而言不亚釜底chōu薪之计,若『cào』之得当,便可断革命党生路,于是立即通电全国,一封“尽弃前嫌,行举国一致,共谋国家存灭”的通电,立即得到国民党内黄派影应。

随后,何海鸣首先离日返国·宣称“『政fǔ』以稳健诫国人,国人以大任托『政fǔ』”,“苟『政fǔ』不加海鸣以不利,海鸣且以首丘于祖国为安”,接着,黄兴、陈炯明、柏文蔚、钮永建、李烈钧、李根源、林虎、程潜、熊克武、张孝准·同时乘船回国,先抵上海,袁世凯派人相迎,其一行抵京时,袁世凯更是亲往火车站相迎,在盛大的欢迎宴会之后,袁世凯又拨五万元经费和这处宅子作为“欧事研究会”之用,一时间,这举国上下倒是因此形成“举国团结一致”的局面。

此时,在这大宅的后院的大书房内,却是一片静寂。此时,外间的欢呼声、呐喊声可谓是此起彼伏,鞭炮声在四九城的上空回『dàng』着,火『yào』味顺着风一直飘进这屋内,可屋内众人却是坐那里,在他们面前的桌上,赫然摆放着几十张照片。

相比于外界,以黄兴为首的欧事研究会在一个小时前,就已经得到总统府的通知,随通知而来的还有那些照片,而此时,这些被留在日本的革命党人称之为“革命之叛徒”的人们却是看着彼此。

在最初的不可思议与jī动之后,再看着这些照片,这间房内的每一个,都可谓是五味杂阵,一方面他们为国家的胜利而欢呼,另一方面,他们的信仰却清楚的告诉他们,这场大仗的胜利,为袁世凯加上了一块重重的筹码。

原本,由于孙黄二人分道扬镳,中华革命党的组党、筹款等工作受到很大的阻力,而此进,随着此战大胜,对于革命党所依赖的外侨而言,袁世凯就是“强国的唯一人选”,自此之后,革命党等同于『luàn』党将无从改变,而袁氏独裁亦将会随之得到进一步增强,屋间众人,出于自身信仰又岂能不忧。

喜忧两重间,黄兴,这位在过去几月间,被留日党人污蔑“投降自首”、“自白”、“认罪告哀”的“头号叛徒”却是重重的叹气道。

“现如今,只希望,袁世凯能兑现当日之诺了!”

当日之诺!

这是在他们回国前,袁世凯通过驻日公使馆作出的“绝不解散国会,他日当重立宪法,重新举行大选”的承诺,对于国民党而言,这或许是他们唯一能期待之事。

一直以来,国民党所进行军事斗争,一是依赖华侨捐款,二是依靠他国支持,而这一次日本人显『lù』出的野心,却使得黄兴明白,外人的支持绝不可用,断不能行引狼入室之举。而华侨捐款却是为推翻满清,谋求强国之道,现在中华革命党从组党到筹款之所以会受到阻力,一方面固然是他和孙中山两人的分道扬镳,而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对华侨而言,民国已建,革命自然功成,现在无论是袁世凯击败日本还是李子诚击败日本,对于华侨而言,他们所看到却是一个他们苦苦追求多年的强国。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将来袁世凯撕毁诺言,恐怕国民党人也很难行以武力反对,在众人沉默不语时,何海鸣却突然说道。

“不若,我们去连云去!”

一语惊呆众人,黄兴抬头看着何海鸣,等着他的解释。

“此战之后,论其声名、军力,于中国之地李子诚几可于袁世凯相提并论,若是袁世凯行以独裁,一则我等可在连云游说李子诚出兵,二来,无论李子诚如何待以我等,只要我等身处连云正可对袁世凯行以威慑,使其不至妄动,且从李子诚鼓吹地方自治来看,其人亦不见得支持袁氏独裁!”

“可李致远却是反对以武论是非,“二次革命”,其曾多次通电全国,指责我等开中国以武论是非之先河,还称但凡有人『xìng』之辈,又岂能掀起内战,行以武论是非!”

面对他的反对,何海鸣却开口答道。

“今日不同往日了!”纟

&|为你提供下载,言情小说、玄幻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各类小说在线阅读和小说下载。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无语的命运写的《新纪元191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