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263章 湘潭地

新纪元1912 第263章 湘潭地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7:49 来源:笔趣阁

第263章湘潭地求月票!

湖南岳阳,几阵风,便把这座千年古城刮得昏昏欲睡。城市空,一派蒙蒙灰;街巷之中,车马行人都几乎绝迹了,老树梢头,几只乌鸦在有一声无一声地哀叫着。而在这座老城之中最显热闹噪杂的地方,是长江游警备巡阅使署,可今天,这里却显得异常的冷清。

夜深了,风大了。曹锟的卧室里有些冷。他转过身来,尽管夜已深,但是他却毫无睡意,仍然坐回桌边,去默默地沉思——就在三天前,他接到一份陆军部发来的电报,要求他派出一个魂成旅驰援苏北。

对于老段发来的电报,他只是一笑了之,驰援苏北,到那去干啥?可不就是要和日本人拼命,那可不是拿家底子朝无底洞里填嘛

可就在几个小时前,他却收到一份大总统的电报,电报措词严厉,内容只有一个,时局日紧,让他立即派出部队。

这几年,他的官运还是十分顺畅的。就从辛亥算起,十年中他是飞着升腾的,别人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几乎一年碰到一个:清帝退位之后,袁世凯握了极权——袁世凯可是曹锟的大恩人、大靠山。从小站编练新军起,他就是袁十分喜欢的人,凭什么呢?凭着他曹锟的机灵,凭着唯命是从,处处听命,令“袁大人满意”。是袁大人送他去天津武备学堂深造,袁大人任直隶总督时,曹锟跟着到保定当了管带,不久当了统领,又不久竟做了第三镇统制。袁世凯当大总统了,曹锟的镇改为师,他又是三师师长。

曹锟这个师长可不是一般师长可比的,他一直围在袁世凯身边,得算“朝中”的师长。比如说,南京政fǔ派蔡元培、汪精卫等特使到北京,请袁去南京就职大总统,袁世凯不想南下,想在北京当总统,便命曹锟在北京、保定搞“兵变”,曹锟纵兵在北京抢掠三天三夜,把个和和平平的京城闹得天翻地覆,昏天黑地。第三镇发了横财,袁世凯有了借口,“名正言顺”地不去南方。

再到后来,第三镇改成第三师,部队仍驻南苑等地。“二次”被镇压后,大总统总算是把手伸入长江以南。民国二年10月中央陆军第三师抽编第十二魂成团进驻湖南岳州。曹锟和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率师驻守湖南岳阳,以监视南方派的活动。

民国三年4月,袁世凯委曹锟任长江游警备司令,奉调赴湘。在湖南这天高皇地远的地方驻防,让他体会到军队的重要xìng,这才有了扩军的心思,这好不容易才扩编了一个魂成旅,而现在大总统却要调走一个旅。

尽管心下有些不满,但曹锟却是心不甘、情不愿,他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yīn谋,也许是大总统想夺他的兵权

不派兵,他更没有那个胆子,跟着大总统这么多年,他比谁都了解大总统的手段,若是大总统是趁机考验他,只怕……

石狮子把守的铁红è大门,在朦胧的晨曦中被打开,几个武装整齐的兵士尽职尽心地立在门旁;一个长衫柬腰的老汉有气无力地在门外打扫着,几个为膳房采购食品的佣人拉着一辆小车匆匆走出;守护和清扫署内各房的佣人和兵士,纷纷走岗位;该亮灯的房舍,都已灯火通明了……

身为长江游巡阅使的曹锟,又一个通宵未眠。庭院中的夜幕尚未消失,他已立在门里,对着静寂的院落呆望了许久。曹锟,60岁了,不算太发福,身子骨还是十分硬朗。他面è红润,双目有神,短短的八字胡浓而黑,站立在早晨的严寒之中却连长衫也不穿,证明他健壮有御寒力。然而,那副紧锁的眉头和闭得紧紧的嘴巴,又表明他心事重重。

内ì给他送来了洗嗽的水盆,他不去理睬;

少夫人让人送来为他煮好了他几乎每晨必饮的蛋奶蜂蜜茶,放在八仙桌的角,也就放下了;

他每日早晨要在院中独自练练的八段锦,这几天也丢了……

“大帅有心事了?”

他身边的人都这样惊讶。可是,却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有什么心事,更没有人敢问他有什么,心事。

就在昨夜,他的秘长王毓芝在他身边停了许久,向他汇报了好几件事,诸如京城中的人事变迁,天津卫以及连云几笔财务往来,还有什么江苏练兵,当然更为重要的大总统现在的态度,大总统不仅从他这抽调了一个魂成旅,还从冯国璋那抽调了一个魂成旅,这次大总统,看样子是动真格的了。

见王毓芝的足智多谋不能为自己排忧解困。而王毓芝说得口干舌燥,曹锟听得索然无味。最后,他无精打彩地呼着秘长的雅号说。

“兰亭,这天è不早了,你敢紧回去休息。我也想睡一会。”

可怎么能睡得着呢?

这可是要抽走整整一个魂成旅,于是,心有所思的曹锟又是一不眠夜。先前通电,那是图名,是想着大总统肯定不会派兵,可谁曾想,大总统竟然真的同意派兵了,虽说是段祺瑞逼的,虽说只是派兵往苏北,但谁想把家底葬送在苏北。

同样一夜未睡的还有王毓芝,他同样想了一夜,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想出了一些头绪,所以,他天一亮又匆匆赶到巡阅使署,赶到曹锟面前。曹锟对着庭院发呆,抬头又见王毓芝来了,忙转过身来,像是要迎出去似的,但却只摇一下身子,便仍在原地等他。

“兰亭,你早。”

“大帅早!”

“昨晚你啥时走的,我竟记不得了。”

曹锟淡淡一笑,然后说道:

“不见你了,我到想起几件事。”

王毓芝心里一动。

“不是你让我回去休息的么。您下逐客令了,我能不走?怎么又问我啥时走的呢?”

秘长觉得曹锟也够假的。可是,自己毕竟是他的部下,是为他服务的,他不会也不能同他计较这些事。于是,还是驯驯服服地说道。

“大帅,我知道你有心事,觉得夜深了,怕影响你休息,便先走了。所以,今儿天刚亮我就赶来了,不想大帅也起得这么早。”

“来来,咱们屋里坐。”

曹锟拉着王毓芝,边往屋里走,边说道。

“兰亭,昨来这里我竟忘记招待你了。日前,一位浙江淳安的朋来访,带来一点当地名茶,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叫“鸠坑毛尖”。你是知道的,我对茶是外行,知道浙江的名茶那就是西湖龙井。鸠坑毛尖怎么有名?倒是说不清楚。你对茶有研究,拿出来招待你,正好也顺便讨教一二。”

说着,他又转身对屋内喊一声。

“风威,兰亭来了,你快把昨日我给你的新茶来,我们品尝一番。”

凤威应着,茶去了。王毓芝有点纳闷。

“好多日子愁眉不展,一大早,哪里来了茶兴,何况平素与茶并无厚缘。大约是‘醉翁之意不在茶’好,我就扰他一杯再说。”

于是便不露声è的说道。

“那我先谢谢了大帅了。至于说茶么,我也是门外汉,常常饮而不知味。这种鸠坑毛尖是听说过,就产在淳安的鸠坑乡,所以得名。成茶è泽绿翠,银毫披露,外形紧细,条直匀齐而秀美,滋味醇厚鲜爽,气味馥郁扑鼻。喝起来倒是挺不错,只是,较起龙井等名茶还差些声望。所以列为名茶,大约与睦州刺使范仲淹的那首诗有关……”

“好好、好好。这茶已经被你说得清清爽爽了,还有诗好,你得说说是什么诗,让我开开眼界。”

曹锟一扫愁容,竟乐呵起来。

“你说的范仲淹,是不是那个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苏州人范希文?”

“是的,正是他。”

只知他文章写得好,原来还会写诗,你一定知道这诗,快念给我听听。就算我拿茶换你的诗。”说着,仰面笑了——这可是许久见的笑脸了。

王毓芝其实也想讨好他,便仄平有韵的朗诵起来: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茶。

“这么说,鸠坑茶是清明前后采的了。”

“是的,所以才叫“雨前茶”。”

“好,茶来了,咱们先品品。”

二人品茶对坐,对茶寒喧几句,自然“言归正传”。

“大帅,”

王毓芝先转话题。

“我冒味的问声句,你这一段时间,一定有心事。可以对我说说吗?”

曹锟点点头。

“心事有,不大。你问起来了,我当然可以对你说。”

“大帅,您是为大总统要调一旅兵去苏北的事烦心”

王毓芝试探的问了一句,他隐约猜出应该是这件事,除了这事,怕大帅还真没什么烦的,众所周知,大帅爱财,而自打从欧战打响,大帅的那几座厂子,虽说不是日进斗金,可离日进斗金也不远了。

没回腔,曹锟手捧冒着淡淡香气的茶杯,缓缓地踱着步子,说道。

“兰亭,这年来,国事方定,这国家好不容易积下一些家底,若是,就这么打没了,可惜啊”

尽管他嘴说的是国家,但是任谁都知道,他说的是自己的那点“家底”,他是舍不得家底。

“可那一边大总统的命令不可违啊”

王毓芝到是点点头。

大帅的话,终于证实了他心中所想,这事啊,就是这样,自家的孩子谁不心痛,可,这国家大事,又岂能容得ī心!这么想着,王毓芝便沉默下来。

曹锟一见秘长沉默不语,知道他没有领会他的用意,心里有点生气。但又不好说明,只得含糊糊地说。

“兰亭,你觉得,咱们怎么才能让大总统如了愿,又能为国家留住些家底”

“留家底?”

大帅的话却只让王毓芝在心下苦笑一声,若是没了国,那还留什么家底,就是留了家底,又是给谁留的?当然这话,他只能想想,绝不会说出来,在沉思片刻后才开口说道。

“若是不派兵,只恐会惹恼大总统,到时,只怕不知会惹出什么祸事来……”

曹锟点了点头,要是没这个担心,他还考虑什么,忧郁什么?

“所以,这兵是一定要派的但问题是派什么兵”

曹锟没说话,大总统来了电报,这兵就是不能不派,可问题是……突然,王毓芝的话只让他眼前一亮,是啊。陆军部要的是步骑炮俱全的魂成旅,可没指名道姓要第五、第六旅啊想到这,曹锟的脸总算是挤出了一些笑容来,不就是派炮灰嘛

打从胶澳事变后,这可谓是全国沸腾,在第三师内也不乏请战报国的,就是第五魂成旅内,也有不少官兵请战,不过那请战,每每发出,却都是石沉大海似的没了音信。

“卫国是军人天职,与其忍辱偷生,贻羞人世,不若以血卫国。值此国家急难之时,职愿率部往鲁省与日人死战,以悍中人之志”

再一次写好请战,吴佩孚小心翼翼将信装在的信封之中,这是半月来他写的第三封请战。

“再不行,就写血”

想到在天津自裁明志的卫扬,看着身的这身军衣,他总觉得脸火辣辣的,现在他甚至都不敢穿军装出门,生怕碰到那些青年学生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大声质问。

“国难当头,尔等军人怎敢坐视?”

身为第三师0师部副官长的他又怎敢坐视,但师长无意派兵,他又能如何,想到这,他却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

就在这时,他的勤务兵却突然跑了过来。

“长官,师长有请”

师长要见自己?

吴佩孚倒是一愣,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数天前,因为派兵增援鲁省的事,他可是从大帅吵了起来,气急时自己还喊着“师长以为家军,实为不忠”的话来,如果不是王毓芝等人从中劝说,怕他这师部副官长一职都给撤了,不过师长还是让他闭门思过。

思过?思什么过?

难道保家卫国就是过吗?

与曹锟一照面,吴佩孚的就流露出不满情绪,而曹锟心里也同样窝着火,他对吴佩孚有知遇之恩,可他吴佩孚是怎么回报的,什么“以国家为家军”,这话若是传出去,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大总统收拾的。

这会一见吴佩孚,心中顿时火冒三尺,他想臭骂吴佩孚一顿,可他知道,现在不是骂人的时候,至少不是骂他吴佩孚的时候。

见大帅和吴佩孚两人的样子,王毓芝却在一旁笑道。

“子欲啊,恭喜、恭喜”

恭喜?何喜之有?吴佩孚的心下一愣。

“大帅决定任命你为陆军第五魂成旅旅长”

“旅长”

尽管知道第五魂成旅不过只是杂牌,但猛一听自己出任旅长,吴佩孚还是双眼微微一外姓,他虽然比曹锟小了十二岁,但xìng格却比曹锟稳几分,想到这莫名其妙的被任命为旅长,吴佩孚便狠狠地摇着头,说道。

“大帅,佩孚才疏学浅,实不堪旅长重任,若是大帅同意,望大帅能准佩孚离军,以全佩孚往鲁省尽忠报国之心”

望望满面情绪的吴佩孚,再看着脸又露出怒气的大帅,王毓芝先是轻轻地叹声气,随后方才说道。

“子欲啊,若是同意你离军前往胶澳,你又能如何?”

“虽不能如何,但佩孚却愿以血肉全之忠国之事”

吴佩孚毅然开口说道,他知道这时离军意味着什么,但他不想像是卫扬一样自裁明志,军人即便是要死,也要死在战场,那怕就是以普通一兵的身份死于国战,又有何妨。

他的话却只让曹锟微闭眼睛,虽觉不如心意,但还点头了。这个吴子欲啊可惜了心下这么想着,曹锟微微睁开眼睛,看一眼一脸坚持模样的吴佩孚。

“子欲,是这的,大总统着我第三师调一魂成旅前往苏北效命”

尽管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吴佩孚还是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难道大帅的意思是,调第五魂成旅前往苏北,往苏北效命是什么意思,可不就是要被派往鲁省前线嘛

“大帅……”

坐直身来的曹锟见吴佩孚说要说话,于是伸手打断他的话头说道。

“作军人的,食着国家俸禄,应该报效国家,逢此国战,我辈军人,既然去了前线,理应拼死杀敌,以全忠义,否则,将会遗臭万年。那种临阵脱逃之事,我辈万万做不得呀!‘

“佩孚明白。”

重重的点点头,吴佩孚沉声说道。

“大帅的教诲,佩孚无时不刻骨铭心,这次前往苏北,若能往前线,佩孚,即粉身碎骨,亦绝不后撤半步,绝不丢大帅和第三师的脸。”

吴佩孚的话,却没换来曹锟的共鸣,他只是轻点下头,最后又说道,

“你回去,直接去第五魂成旅任,你先把部队收拾一下,逐个排查一下,不行的赶快处置,该提拔的你尽可以作主,务必把军队调理好,这过几天,可就要出征了”

“是,我会按大帅的吩咐把部队调理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