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229章 奇迹

新纪元1912 第229章 奇迹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7:49 来源:笔趣阁

第229章奇迹(万字更新!求月票!)

1914年的亚洲,对于世界来说,亚洲不过就是列强角逐势场合,是诸列强的殖民地、产品倾销地、原料来源地,如此而已。或许亚洲还有那么几个独立的国家,但事实上,这几个独立国家却不过是游走于列强的虎口之间,勉强利用列强的矛盾以维持自身的独立。

不过,这却不是全部,至少在亚洲还有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在短短几十年间,从沦列强殖民地之境,一跃成为世界强国,那就是日本

日本维新图强之路,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在亚洲引起强烈的反响,民族主义思潮迅猛勃兴、发展,民族运动空前高涨。日俄战争既是日本对俄国的胜利,又是有色人种对白色人种的胜利,因此,这种胜利和在日俄战争过程中爆发的第一次俄国**,就给了整个亚洲以闪电一般的影响。伊朗**,印度国大党的反英斗争**,中国的辛亥**等,无不是日俄战争后的亚洲民族主义激烈的浪花。

新兴的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俄国,唤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觉醒,大大鼓舞了他们反对西方殖民统治的斗志,坚信走日本维新之路,不仅能争得民族独立的胜利,而且可以成为富强之国。亚洲许多国家的有志之士纷纷来到日本,在寻求政治庇护和支持的同时,亦在寻找着富强之首。

这就是日本,至少对于绝大多数亚洲人而言,日本不仅仅是一个强国,更是一个他们的效仿的、学习的榜样。

但事实上,在由弱国变为强国的日本,此时却面临着外债巨大,贸易入超,赤字预算,是明治末年日本国家财政状况窘迫的写照。1911年大藏次官若槻礼次郎对陆军大将山县有朋诉苦道,按此发展下去,政府保有的硬通货不久将消耗殆尽。造成这种局面的近因是输出不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远因却是扩军备战长期压迫财政,而国内市场又因地主制与资本制的矛盾而难以健康发育成长。这一看似无可救药的顽症,制约着日本的发展。

1912年7月30日,统治日本长达45年的明治天皇病逝。明治天皇死后,34岁的太子嘉仁即位,改年号为“大正”,取自中国《易经》中:“大亨以正,天之道也”的句子。日本从此进入了大正时代。

一方面外债达成协议19亿8000万日元,超过同年税收的6倍,难以支付利息;贸易继续入超,导致硬通货现有数额连年减少,无法维持兑换制度,另一方面同欧美列强的利益摩擦又日益增多,加上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日本的经济、政治以及外交陷于低迷状态。

在这种内忧之下,为解决那看似无可救药的顽症,日本企图强占满洲乃至整个中国,以通过对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解决国内问题,并进而称霸东亚的**更加强烈,它迫切需要再次获得一个契机以助其阴谋得逞。

1914年6月28日,在塞尔维亚首府萨拉热窝,射向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的子弹,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欧洲列强尔虞我诈,度过紧张的“七月危机”后,7月28日,战争开始了。西方的硝烟遮住了欧洲列强的眼睛,它们顾不了远东。

消息传来,犹如给日本社会注射了一针兴奋剂。连年逾八旬、患脑溢血卧床休息的元老井上馨都为之振奋,立即上书政府,讲明:“此次欧洲的大祸乱,是对大正时代发展日本国运的天佑良机”,必须趁此“确立日本对东洋之利权”。

随着德国卷入战争,欧战于1914年8月1日全面爆发,尽管日本高层振奋非常,但是在8月4日,日本还是公开表示“严守中立”,因为直到此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国家未表明态度,这个国家就是英国。

几乎是在德国卷入战争的当天,本就无意将战事扩大至远东的英国,担心一旦战事延及中国领土地、领海,势必引起中国的骚乱,影响英国对华贸易,损害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因为英国外交葛雷以同盟关系通知日本,他本人并未预见英国因同盟关系有向日本求助的可能,而决心趁火打劫的日本却不顾英国的表示,仍主动提出了参战的请求,与此同时,则加紧对德作战的军事部署,到8月3日,日本第二舰队在佐世堡已经作好了随时出动的准备,而陆军参谋本部已着手制订进攻青岛的作战方案。

对于日本参战的请求,英国心存疑惑,可以说是颇为矛盾,他既害怕日本乘机扩大在华势力,侵犯自己的在华权益,又担心日本占领德属太平洋诸岛会同澳大利亚以及美引起纷争,而另一方面又希望借助日本海军的力量,消灭德国远东舰队,保护英国对华利益,尤其更为害怕日本倒向同盟国,对战争大局不利,正是这种矛盾心理,使得英国只能是希望日本在有限的范围内参战。

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当天,即通过驻日大使格林向日本政府表示“万一战争波及远东,香港和威海卫受到攻击时,希望日本予以援助”,8月7日,英国驻日大使正式要求日本出动海军协助搜索并击毁正在中国海面袭击英国商船的德国伪装巡洋舰,英国的目的只不过是希望日本仅在中国海范围内助他一臂之,却未料这正中日本下怀。

8月7晚10时,东京,首相官邸。

首相官邸会议室内,大隈内阁所有的阁员都齐聚于此,会议自然是由首相大隈重信主持,依次是外相加藤高明、大藏大臣若槻礼次郎、陆军大臣冈市之助、海军大臣八代六郎、司法大臣尾崎行雄、农商大臣大浦兼武、递信大臣武富时敏以及负责记录的内阁书记官长江木翼。

这是在格林大使提出希望日本参战的请求后,大隈重信紧急召开的内阁会议,而会议的议题则只有一个——讨论参战问题。

“英国参战之后,即使战争继续下去,最后的胜利也在英国方面,就是最坏的情况也会是对英国有利的不分胜负的结局。所以日本参战没有什么损失。”

在会上外相加藤高明再一次强调着参战的好处。

“抓住好机会,在世界上提高日本的地位,在东亚进一步巩固日本的立脚点”。

接着他又把视线转给首相大隈重信,指出参战的理由。

“阁下,现今日本还没有处于根据同盟条约的义务而必须参战的立场,因为盟约所规定的协同作战事态,并未发生,但是基于英国的请求、同盟的情谊,和帝国趁此机会可以从东洋肃清德国的根据地,在国际上进一步提高地利的利益,所以断然参战,相信是适合时宜之良策。”

这么说倒不是为了促成首相同意参战,事实上,在参战的问题根本就不需要讨论,欧战爆发已十日,在日本国内,这场欧战已引起举国关注,而国内“举国一致”要求参战的口号更是几乎成了朝野上下共同的声音。

现在,这一切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而他把根据日英同盟的“义务”和“情谊”两者分别开加以使用,认为即使没有发生德国攻击威海卫和香港的情况,也可以“情谊”作为对德宣战的根据,而根本目标就是为了保证日本在亚洲军事行动的自由。

果然他这么一说,无论是首相大隈重信或是海相八代六郎、陆相冈市之助以及司法大臣尾崎行雄、大藏大臣若槻礼次郎无不满意的直点头,这正是他们的目标。

事实上对于参战,各人有各人的出发点,但归根到底,他们有一点却是共通的,就是利用参战,尤其是利用在亚洲和中国的“自由行动”,达成在中国扩张的目的,以缓解国内的经济危局,

大隈重信点点头,将视线投给陆相冈市之助,而冈市之助则迎着首相的视线说道。

“阁下,无论如何对日本而言,这是一个绝不容错过的天佑之机。”

“的确”

海相八代六郎立即接腔说道。

“对于参战的问题已经无需再进行任何讨论,剩下我想就是同英国讨价还价,谈判参战条件的事情了”

八代六郎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爽快,固然有造般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大隈重信已经承诺,海军绝不会卷入欧洲战事,不仅海军如此,就是陆军也不会,换句话来说,日本绝不会涉足欧洲,至于对德宣战,仅只是趁火打劫而已。

接下来众人纷纷表态取得共识之后,又商定如何同英国人谈判以及索要何种条件后,内阁会议在凌晨时分结束,第二天下午,大隈内阁提出的参战方案和条件便取得了天皇的批准和元老的赞同,前所费不过二十个小时,就迅速完成了参战的一切法宝手续。

在世界战争史上,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

奇迹

当李子诚拿着手中的铜版时,整个人的眼中都放着金光,准确的来说是释放出贪婪的目光,这块铅版并没有什么出色地方,但是当看着这块铜版和桌面上的几张约二十厘米长,十二厘米宽的纸张结合在一起时,却让人禁不住为之心动。

这绝对是一个奇迹

在桌面上还有几张纸,准确的来说是纸币,这是五英镑的纸币,但是如果仔细查看的话,可以发现,这几张纸币无一例外的带着“1936”、“1937”、“1938”之类的字样,而在那块铅版上年份、签名凹版却是活版,可以随时版模。

这是李子诚在潜艇内发现装在木箱内的英镑印版,或许它并不是英格兰银行的印版,但是任何一个稍对二战战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在二战时有一个伯恩哈德行动,目的是暗中伪造大量英镑。纳粹为此集中了德国最优秀的雕刻专家、造纸技术专家和数学专家。后者负责推算英镑纸币的编号规则。

最后他们成功的制造出了英镑专用纸,并以此印制出足以以假乱真的英镑,印刷精美、质量高超的假英镑甚至骗过了银行的资深职员。而英格兰银行也是通过偶然机会才发现假英镑的存在:一位英格兰银行职员偶然发现她手里的两张钞票的序列号竟然是一样的。可见假币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只有通过检查序列号才能发现。

而现在放在自己手中的就是“伯恩哈德行动”中由德国最优秀的雕刻专家制造出的母版,只需要将母版翻制成锡版,然后再把锡版放在电镀缸内镀铜,便制成铜质复制版印刷。

而这母版之所以是一个奇迹却是因为另外几张英镑纸币,那几张发行日期从1908至1913年的英镑纸币,除去年份、财政大臣签名之外,同潜艇内的“伯恩哈德纸币”样品完全一样,英国的5、10、20、50英镑面值纸币版样,无不是从18世纪一直沿用至今。

而更为重要的却是伯恩哈德纸币同这个时代的英镑纸币完全一样,至少在自己这个外行的眼中,是一模一样的。

或许潜艇内并没有多少伯恩哈德纸币,只有几十张样品,但是却有几箱英镑专用纸,甚至还有英镑专用纸的生产制造流程技术以及英镑印制技术,那是经过不断完善的“印钞”技术,如果……在这个念头于脑海浮现出时,李子诚的脸上闪过一丝笑容。

第八大街淮海实业银行三楼外汇部的一间办公室内,穿着西装的高长新双眼盯视着面前的萧克强,他是淮海实业银行外汇部的职员,曾在汇丰银行工作二十年之久,是银行特意聘请的一位资深验钞师。

接过纸钞的瞬间,萧克强便是一愣,因为只有半张,准确的来说,是5英镑的上半部分,下半张显然已经剪掉了。

“这是……”

扶着眼镜,萧克强看一眼面前“客人”,他并不是一位普通的客人,而是公司保安部的保安员。

“请萧课长检查一下这几张纸币”

高长新脸上带着笑。

“只有半张?”

“只有半张”

虽说心下有些疑惑,但萧克强还是从纸夹中取过钞票,在手指接触到半张英镑纸币的瞬间,他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是真钞。

英镑纸钞极为特殊的手感,是其它纸币无法比拟的,十字形交叉的亚麻纸质地密实,其使用的多层叠加工艺同样也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两种特殊的技术带来的特殊的手感,却是其它钞票无法给予的。

在汇丰银行工作的二十年间,经过他之手过的英镑纸币至少有数千万英镑,所以他绝不会怀疑自己的手感。当然,萧克强绝不会直接说出来,他又对着小台灯仔细检查着纸张的水印,英镑的水印同其它纸币不同,像5、10、20、50英镑纸币的那极为复杂的水印工艺,都是18世纪末一位造诣精湛的大师的杰作,虽已有一百多年,但仍然没有人能伪造出来。

终于进行了几分钟的检查后,萧克强肯定的点头说道。

“这是真钞,可惜只有半张,不过仍然可以按照50的标准兑换……”

当然这一切,对于高长新而言,都不再重要了,他只是接受这个任务,来这里确信这几张“半张英镑”的真假,仅此而已

“这下可算是有钱了”

坐在办公室内的李子诚在高长新离开之后,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脸上尽是轻松之色,如果不是因为被钱逼的没办法,自己差点就把这件事给忘了,而一开始自己压根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那能想到英国的钞票竟然两三个世纪没什么变化。

“龟儿子的,一张钞票用几个世纪,压根就是逼着老子造假嘛”

心里乐着,李子诚还是忍不住在嘴边戏谑着英国佬,有了伯恩哈德印版,再有了英镑用纸的制造工艺、英镑序号规则,完全可以在连云港印钞局内开设一个印刷车间专门印刷英镑,然后再把英镑运到上海、日本、香港、新加坡、印度套购金银、物资,这样一直困惑着自己的资金问题,便会消弥于无形。

而现在面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仿造这个时代英镑纸币上的财政大臣签名和年份活版,只要解决了这两件事情,印钞局便可以大量印制英镑纸币,嗯,等于自己拥有一家英格兰银行。

而最为美妙的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战争时期,作为英国的敌人,德国、奥匈帝国会做什么,那恐怕就不是英国所能知道的了,但却可以完美的隐藏自己的存在,即便是英国发现大量假钞出现在全世界,他们也会去怀疑德国,而不是自己。

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心下思索着,李子诚便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喂,接保安部”。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