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207章 予名利为我驱

新纪元1912 第207章 予名利为我驱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7:49 来源:笔趣阁

第207章予名利为我驱(第一更,求月票!)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后经隋、元两次大规模扩展。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千百年来,大运河一直是南粮北调漕运要道,而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以及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的影响,大运河逐年荒废。

不过从民国三年四月起,随着数家美国公司的介入以及大量机械设备的运抵扬州,而**劳务公司从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募近十万“劳动军团”进入运河两岸,一时间大运河成为全中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地,同样使得这条最古老的大运河,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之中。

望站在运河岸上,南北眺望,近十万劳动大军,熙熙攘攘,堤上堤下,急急忙忙,来来往往,好象蜗嫌搬家一样,但与中国传统筑坝不同,这里的一切是半机械的,坝顶上蒸气打坝机不断喷吐着浓烟,伴着剧烈的蒸气轰鸣声,松土即被夯实,从底处到高处的运土,不再是肩扛人挑,而是完全使用轨道车,尽管那轨道车是马拉人推,但工作效率却远高于肩扛人挑。

空气中回荡着激昂的音乐声,每隔百米都有一棵黑木柱,扩音器中传出震耳欲聋的音乐声,而在运河内,清澈的大运河河水,这会已经变得浑浊不堪。

运河河道内却又是一片黑烟滚滚的模样,那是蒸气机喷吐出的煤烟,巨大的蒸气铲不断的落入运河内,加深着运河河道,这些带着履带行走装甲的比塞洛斯50-B蒸汽铲,都直接停于钢制的浮箱上,浮箱没有动力,仅靠驳船拖动。

“这是不逊于巴拿马运河的工程”

站在河堤上,约翰?芬德来?瓦拉斯不无感慨的说了一句。

作为前巴拿马运河的总工程师,他现在是京杭大运河疏浚工程总工程师,

“瓦拉斯先生,整个中国都会铭记这个工程”

立于约翰?芬德来?瓦拉斯的身边,望着眼前这壮观的场面李子诚诚心诚意的说道。

“同样也会记住你”

望着瓦拉斯,李子诚的心里一笑,这位巴拿马运河工程前总工程师,美国人口中的“逃兵”,现在是大运河流域管理局的总工程师,不仅将负责京杭大运河疏浚工程,还有淮河入海工程。

如果说这位工程师的对京杭大运河疏浚工程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恐怕就是将现代化的水利施工方式带到了中国,而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施工正是由他开创的,准确的来说,他创造了一个完整的施工系统。

尽管英国开凿曼彻斯特通海运河时,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蒸汽铲开挖河道,但那还是机械与人力的结合。直到美国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时候,在约翰?芬德来?瓦拉斯的主持下,一种全新的施工方式被用于巴拿马,在这个过程中蒸汽铲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得美国人能够完成法国人留下的烂摊子。

1904-1913年,美国人又花了10年时间,终告贯通。该工程共挖运土石方2.59亿立方米,主要依靠炸药和蒸汽铲,而这种典型的施工方式就是由约翰?芬德来?瓦拉斯发明的,在蒸汽铲的轨道旁边,平行铺设出渣用的铁轨,出渣小车由人力或畜力或蒸汽机车牵引。

尽管在美国本土因无法忍受巴拿马地区恶劣环境辞职的约翰?芬德来?瓦拉斯被美国舆论讽刺为逃兵,甚至此因失去工作,但是事实上,如果没有约翰?芬德来?瓦拉斯开创的科学而现代的施工,美国压根就不可能完成巴拿马运河的修建,至少不可能在十年的时间内完成。

不过也正因为他是一个“逃兵”,才使得自己拾到了一个便宜,以每月1200元为代价,得到这么一位世界上最出色的水利工程工程专家,这可不是砖家啊

“运河拓宽至200米,主航道水深4米,可通行2000吨内河船,枯水期水深3米,可通行一千吨内河船,”

对于来自李子诚口中的称赞,约翰?芬德来?瓦拉斯只是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然后再一次转到大运河的拓宽工程上。

“当然,这仅限于扬州至微山湖段,随后,主体工程将转入淮河引海工程,而大运河拓宽工程同样也是引淮工程的一部分,根据三成入运河的方案,每年淮河洪水将是大运河河道补水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大运河若想在枯水期时仍可通行2000内河船,就必须对淮河进行整治,利用淮河之水调节大运河水深,如利用得当的话,每年洪期,大运河甚至可通过吨位更大运输船。”

“对,治理淮河最重要性,这淮河可是运河之母”

约翰?芬德来?瓦拉斯这么一说,张謇这位现任“淮河治理委员会总裁”便连忙开口说道,在说话时,他甚至还朝着李子诚看去一眼。

谁说他李致远难打交道,他比任何人都更识时务,按照孟森的说法,等了不过两天,便有人从连云港送聘书到了京城,聘请他为淮河治理委员会总裁,全权负责的淮河治理,同时还聘请他为“淮海水利学校董事会名誉主席”,这水利学校是专门为治理淮河而特意开办的,而且自己争取到的美国贷款第一笔300万美元中的200万直接划给了淮河治理委员会。

在这种情况下,张謇对李子诚那里还有一丝的怨意,心下反倒生出些感激之意来,若是不那边大总统不准许他辞职,怕他早就辞职,专心负责淮河治理工程。

“当然,直翁,我想这亦是公使阁下的意愿不是吗?”

转向从京城来到这里的芮恩施,看着这位美国公使李子诚面上带着笑容,虽说美国水利贷款前期有张季直从中运作,但也是在月前和芮恩施接触之后,自己才知道,原本老美早就盯上了大运河以及淮河,尤其是眼前的的芮恩施。

在过去的几年间,美国政府一直对中国的导淮工程表示了浓厚兴趣。三年前,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水灾,美国红十字会向该地区发放了40万美元的赈款,并建议建筑适当的工程以防止淮河流域的水灾。从1912年起,美国红十字会就派人在淮河流城进行治淮工程的勘查。

芮恩施就任公使后,对这一项目予以积极支持,他希望这一工程成为在组织大的工程项目方面美国方式的效率的样板。而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把这件事情抓到自己手中,亲自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年初一月底,他便与农商总长张謇订立了导淮工程草合同草案。

而按合同规定,美国红十字会,或其代表,或其承续人贷于政府2000万美元,用于疏导淮河流域内之河道,美方应在合同签订后一年内筹集贷款;而中国政府延聘美人为导淮总工程师。对于这一项目,威尔逊明确表示,美国政府将提供外交支持。

合同签订后,一个美国专家小组立即来华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而后来,随着自己的介入,这草案被迅速改签为合同,而由政府担保还款,又改为由的**公司以大运河水运担保还款,而借款金额更从2000万增加至4000万美元。

“当然,大运河拓宽固然重要,但淮河治理才是根本,只要淮河早日得到治理,那么将会有数千万中国人将早日从中受益”

芮恩施这会倒是站在淮河两岸百性的力量上说事,可事实上,他的那点心思又怎么能瞒得了人,大运河拓宽工程与其说是为了方便中国运输,倒不如说是为了方便**公司,从扬州到微山湖,便足以满足需要了。

而淮河淤积航道的拓深和引海工程,却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水利工程,对芮恩施而言,他需要这个工程为自己的政治生涯添上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亮点,他自然渴望淮河治理能够在他的任期内完成。

“当然,若他日淮河入海工程得已完工,两岸百姓将无人不感激公使阁下之恩情,想来到时,政府必不反对于海口处,为公使阁下树塑像并于基座树碑立传……”

陈陶遗的话音不过一落,张謇却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在入海口处树塑像、立传,他芮恩施可以,我张謇岂不是……而芮恩施却被这句话给惊呆了,甚至于眼神都变得有些恍惚,在淮河的入海口处,将会出现我的塑像?一个美国人的塑像将出现在淮海的入海口边……

两人的那副模样,只让李子诚的在心下微微一笑,这人啊……逐名利芮恩施、张謇的那点心思,自己岂会不明白,两人都是为了名,求名者给其名,求利者给其利,其人便可为我所驱。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