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183章 帽子

新纪元1912 第183章 帽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7:49 来源:笔趣阁

第183章帽子(第三更!加更!求月票!)

民国二年7月底,与南方**党人以及宣布独立的省份焦头烂额,举事**党人纷纷乘日本军舰或商轮离开中国逃往日本不同,在北方,在京城却是一片喜气洋洋,似乎在一夜之间,中国统一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了。

国民党列为乱党遭到遣散,南方各省讨袁军或是战败,或是反正,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纷纷外逃,孙文、黄兴更是遭到通缉,而逃往日本,全中国这会即便是最没有眼光的人也能看得出来,中央政府是这场动乱中的大赢家,而真正的大赢家却是袁世凯。

几乎是“二次**”一起,袁世凯即立刻公布命令,明文取消国民党,追缴所有国民党籍议员的证书、徽章,连李烈钧起事前已声明脱离国民党的人及跨党分子也不能例外,又命令国民党籍议员必须限期离开北京,并具五人以上保结,担保他们离京后不反对政府,利用国民党叛乱的时机,袁世凯掌握了国会,宋教仁苦心营造的成则组织政府,输则监督政府的局面,彻底破灭。

虽说**党战败,可“宋案”的调查结果一日未出,暗杀的刺客、幕后指使于法庭上将其引向北洋、引向袁世凯,现在的袁世凯等于坐在火山口上,没人知道这座火山什么时候会突然爆发。

而最近几天,又突然有消息在国内各地流传,“**李致远,为袁氏派人刺杀”,一开始报界宣称是孙氏等人派人刺杀,可这会却又有人信誓旦旦宣称,是政府所为,虽说政府百般解释,但是这会却根本就没人相信。

孙黄遭通缉流亡日本,现在全中国二次**的内战,也随**党人的纷纷流亡,而消停下来了,可随着“政府刺杀李致远”的谣言传出,国内各界人士再一次将视线投往京城,微妙,中国的局势似乎正处于一种微妙之中,以至于这种微妙导致袁世凯不得不下令第二军停止对南京进军。

京城迎宾馆,临时大总统府所在,站在大总统的面前,微抬眼帘看一眼大总统,大总统现在的心情可想而知,接连两次替人背黑锅,偏偏却又无从解释,这不能不让人心烦。

“现在已经查出来是哪边的人了?”

袁世凯低声问道,他的声音中压抑着浓浓的不满。

“大总统,动手的是苏北悍匪王老豁,冷雨秋苏北剿匪时,其逃往山东,不知为何,其又返还苏北,并刺杀李致远,大总统,无论怎么看,这件事幕后主使都是孙黄之徒,至于王老豁曾为武卫军一事,想来是**党想借刀杀人,到时候把罪过栽赃到我们的头上。要不……”

后面的话,杨士琦没继续说下去,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件事里透着苦怪,李致远遇刺未来也太是时候了。

“说”

“大总统,我估计,现在人们盛传大总统着张勋刺杀李致远,估计也是孙黄散布的谣言,不过,估计这件事里头,也少不了程德全的影子估计他也在利用这一点。”

其实有很多话本不需要说的太清楚,可即然大总统问,杨士琦也就知无不言了。

闭上眼睛默默沉思的袁世凯,心里明白杨士琦真正想说什么,现在不论他李致远是生还是死,对**党来说,他们都已经做好准备,无非就是借此机会大造声势,把屎盆子扣到自己脑袋上,要不了命,可却能恶心死人,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江苏

表面上,随着黄兴等人离开南京,江苏陆军各省取消独立,战局已经趋于平稳,但事实上在台面下可是波涛汹涌,如果李致远没遇刺,大可直接命令冯国璋过江,接着直接签署一道命令,撤程德全之职,再遣散整编江苏陆军,这江苏就算是收归中央了,可现在李致远遭人刺杀,身受重伤,先前在授意下,各界指责为**党所为,可谁曾想最后**党竟拿出什么“证据”,证明因李致远支持江苏地方自治,而不为他袁世凯所容,方才指使张勋派旧属加以刺杀,结果这件事弄的中央是骑虎难下。

“李致远,到现在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吗?”

左右为难的袁世凯反问一声,现在李致远才是关键,他的生死不明,反倒让江苏的局势变得越发复杂。

如果第二军军内没有张勋,一切都还好说,可就是因为张勋在那,而李致远支持程德全在先,杀李致远这个商人,表面上看似没什么联系,可明眼人都知道,杀李致远实际上就是断程德全其一臂。

而程德全若是被拉下马,那么,无论是冯国璋或是张勋为江苏都督,自然是中央得利……

“没有,陇海铁路总医院虽说对外放开,但是李致远本人却居于别墅群间,其保镖防卫极为严密,外人若无通行证,根本无法进入别墅,现在他的伤势到底如何,压根没有人知道,有关的一切消息都被封锁,只是说现在动过手术还在抢救之中,尚未脱离危险期,至于其它,甚至有人传言,李子诚已经……”

不待杨士琦把话说完,袁世凯便是一皱眉,同时一摆手说道。

“现在还没有消息,就不是乱加猜测,即便是李致远当真死了,**的人又岂会隐瞒消息?他李致远还没到那个份上”

说着袁世凯沉默下来,打心眼里,他就没有想杀李致远的念头,对他来说,李致远就像只能下蛋的母鸡,虽说对陇海铁路让出的权益,颇不甘心,可在他看来,一切还在自己掌握之中,更何况这次他李致远在关键时刻,还挺身帮了政府一把,若是还这样的人都容不下,那还能容下什么样的人呢

无论他李致远翻起什么浪,他总归是一个商人,修铁路也好、兴实业也罢,归根到底,最终这一切都是强国之举,对他袁世凯是有益而无害,虽不甘心,但也能接受,可是……

皱眉沉思良久之后,接着袁世凯又突然展眉摇头道。

“这件事,是个好事,可江苏的事啊,无论如何都得善了啊”

看着桌面上江苏省请裁江苏陆军的报告,他的眼前闪过一道精光。

“江苏请裁陆军,这……”

抬起头,他看着杨士琦说道

“杏城,你看,咱们是不是可以……”

说着,袁世凯压低声音,道出自己的想法,而杨士琦听着大总统的建议,一时间不知说什么才好,大总统的这个心思是不错,可……

而这时袁世凯却又把眉头一皱。

“程德全那边好对付,现在就剩下李致远了,无论如何,李致远的这一枪,都不能白挨了若是咱们不拿出一些东西,只怕……”

“大总统,不知若授其以苏北经略使如何”

苏北经略使

杨士琦的建议只让袁世凯眼前一亮,宣慰使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自从南北议和后,他可是没少授这类官职。对于**党要人,袁世凯既要笼络,又不愿给实权,便设了诸如宣慰使、筹边使、屯垦使、经略使等官职相送。

自古得天下者莫不先收买人心,所以在当上大总统以后,他便十分注意拉拢各方人士,宣慰使、筹边使、屯垦使、经略使就是拉拢人心的工具,如现在在东北“筹边”的章太炎,可不就是看出他不甘单纯以国学大师的身份示人,所以便大方地送出一顶类似顾问的“东三省筹边使”政治高帽,把他支出了京城。

那些**党人在南方作乱,顶着个“东三省筹边使”帽子的章太炎可不还是那专心“筹边”嘛若是送李致远一顶“经略使”的帽子的话……

想着,袁世凯会心一笑,这“宣慰使”不过就是个名头,官场根本就不买什么宣慰使、筹边使、屯垦使、经略使的账,就像那章太炎,在东北官场上可不就闹出了一个笑话。他要召见的人都不来见他,气得他大喊大叫:“本使是政府大员。他们不肯来见本使,就是目无本使;目无本使,就是目无政府。”

“苏北经略使,这未免也太小家子气了……”

沉吟片刻,袁世凯笑呵呵的说道。

“不妨咱们就送李致远一个顺水人情,给他个淮海经略使的头衔,嗯,李致远擅长经济实业,就让他经略江苏、河南、安徽、江苏淮海一带经济实业,承担振兴淮海诸省实业之责”

“大总统倒是知人善任”

杨士琦连忙轻奉一个马屁,宣慰使也好、筹边使也行、屯垦使也罢、经略使也成,反正都是有名无实的名头,送这顶官帽子出去,无非是想告诉外界,大总统非但没派人刺杀李致远,反倒对其任用有加,至于地方官员是否买他的帐,那就是地方上的事情了,与大总统无关。

“大总统,可第二军,到底是撤,还是……”

话一转,杨士琦又扯到了正事上,而袁世凯听着这个问题却把眉头一皱,第二军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第二军中的那个人,程德全好收拾,关键是那个人,要怎么收拾。

“撤,暂时还不能撤,咱们要等……”

“报告,南京急电”

袁世凯的话声被侍从官的报告声打断,侍从官进屋后,立即递过去一份电报。

“哦李致远已经脱离危险期了?”

接边电报,袁世凯先是一愣,随后又是一笑。

“这李致远啊,醒的正是时候啊”。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