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131章 荣誉(!)

新纪元1912 第131章 荣誉(!)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7:49 来源:笔趣阁

—— >

第131章荣誉(第一更!)

“致远”

一进办公室,穆便有些暧昧的看了一眼坐在办公室内,刚从徐州回来的李子诚。

“听说……”

不等穆把话说完,瞧着他那脸上神色,李子诚便直截了当的说道。

“得了,别寒碜我了,不就是从徐州带回一个女人嘛”

想来自己从徐州带一个女人回来的消息怕是已经传来了,现在那苏修女就住在家里,嗯,自己的家里。

“嗯,听说是个修女”

“没发首誓的”

“哦……”

穆一边从文件包中取出文件夹,一边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

不等李子诚辩解下去,穆把文件一递。

“致远,你回来的正是时候,这是准备交给电器公司的两份技术资料,都是关于广播的”

“哦”

接过那刚刚译出的两套电子设备的技术资料,李子诚先是一愣,电器公司是公司最近刚成立的一家公司,主要是用来生产电器开关、电灯泡之类的简单产品,不过在一个月前,开始按照图纸生产电子管,电子管的技术并不复杂,电子管的技术和灯泡差不多,复杂不了多少。

“一份是有线广播、一份是无线广播,嗯,就是你说的那种无线电台,如果是有线……”

在穆解释着的时候,李子拿出其中一份。

“藕初,咱们先建这个”

扬着手中的这份“有线广播网”的技术资料,李子诚看着眼前的穆,几乎是刚一回到连云港,他便向自己请示如何建广播系统。

准确的来说,是先建那一个。

“这个技术简单一些,咱们先前准备的大喇叭、播放机都能派上用场,这些设备技术简单、操作简单,公司只需要聘请几名播音员就行了”

说着,李子诚懒洋洋的朝着椅背上一靠。

“那边咱们的争气机就要试验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建这个有线广播网,只需要几天的时间,技术上简单易行,一个磁石高音喇叭,再加上电线制成的导线,便宜,电器公司现在已经制造了几百个喇叭,这次去徐州,我已经试验过了,效果不错。”

何止效果不错,帮自己征了地,顺便还让自己带回连云港一个女人。

“建无线广播电台,从现在看,技术太过于复杂,电器公司现在还不具备制造这些设备的条件,再拖下去,就赶不上咱们用它了。现在先在连云港建个有线广播站,等将来咱们的无线电广播建成了,咱们不单要造收音机……”

“收音机?”

“就是接收这个无线电信号,把信号转换成声音播放出来的话匣子”

李子诚解释一下,然后又继续说道。

“收音机太贵,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能买起,咱们正好利用这有线广播站,到时技术会更成熟,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样就能在全国各地推广广播,每个广播站都带一个接收器,然后每个县建立一个有线广播网,有线广播网建起来技术简单、成本低,直接把无线信号转接到有线广播网,然后用高音喇叭播放,磁石高音喇叭,用铜线做导线连起来就行,喇叭直接按在电线杆上,这样的话,将来……”

此时李子诚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连云港的声音”响彻全中国的一幕,这就是抢占话语权,或许在这个时代,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话语权,但是对于李子诚来,如果说现代社会给人最大的启示是什么,恐怕就是话语权的掌控。

“咱们便可以……嗯,用这广播推销咱们**的产品,就是发布产品广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

沉吟片刻,李子诚并没有说出什么掌握话语权,那最多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至于现在,还有一个更好的理由。

“荣誉感”

随口吐出三个字,见穆似乎有些诧异,李子诚便解释道。

“就是建立工人的荣誉感咱们要用广播去宣传在连云港建设中和工厂生产中涌现出的工人模范”

“工人模范?”

“对,就是工人模范,咱们要宣传他们,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要让所有的人都以他们为榜样,为楷模,为……”

吐出这番话的同时,李子诚的脑海禁不住浮现出一幅幅在包钢公司工作时所看到的关于“表彰大会”、“英模大会”等等诸如此类的照片开始在脑海中闪现着。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或者说某一种特殊的群体,或许不会在薪资上给予工人奖励,但是他们却发明了一个又一个的能看不能吃的荣誉,去鼓动着所有人,记得刚进公司的那春节,去慰问退休老职工时,虽说只是象征性,但当领导提想“您老当年可是模范”,那老人眼中流露出的神采……

“以厂为家”

嘴边念叼着这个词,李子诚一笑,回头自己在表彰那些工人模范的时候就打出这个口号。

“致远,以厂为家?是不是就是把厂子当成自己的家?”

“没错”

点点头,李子诚笑了笑。

“就是要让工人把厂子当成自己的家,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认真的干活,把厂子当成自己的家去操弄”

或许是怕穆不明白自己的用意,李子诚开始在他的面前卖弄起自己的“管理理论”来。

“藕初,你看**的工资如何?”

“**的工资比上海很多厂子开的都高,就是力工的工资都比旁人高了五成”

穆就事论事的说着,就为这事自己也曾犯过难,毕竟现在**开出的工资,实在是太高了一点,一些在连云港投资办厂的企业对此颇为抱怨。

“藕初,人是经济动物,那些来连云港的工人,为什么来连云港,就是为了改善生活寻求发展,所以,一个企业的薪酬福利往往是吸引新员工留住老员工的基础。”

坐靠着椅背,李子诚解释着自己开高工资的用意。

“企业招新人并不难,咱们中国有几亿人,只要愿意,派出一个招工经理,朝皖北、山东到去一次,招个十万二十万的都没啥问题,但问题是这些人,工厂要培训,可若是工资少了,是工人辛辛苦苦干一个月,只是勉强糊口,甚至不足糊口,那这个企业还能留住工人吗?就像大连的工人为啥愿意来连云港,不愿意呆在大连,就是这个道理,那些工人离开了工厂,工厂立马就停产了,那时一天的损失是多少?即便是没人挖,只要有一家厂子的工资高个两毛钱,他们也就想走了,如此反复,以至于企业仿佛总是缺少人手,培训、走人、培训,到时工厂的效率怎么可能高?可像**……”

手指着远处的工业区,看着工业区那一排排隐约可见的厂房以及那高耸的烟囱,李子诚显得有些得意。

“我付出高工资,得到的是最好的工人,现在只要工厂的人事主官在厂门口贴一份招工启事,就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排队希望进**工作”

“致远,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咱们**的工资是高,因为咱们生产的产品利润高,而那些来连云港投资的企业,他们就有压力,最近可有不少企业都抱怨这事……”

由不得的,穆说起了自己最近颇为烦心的事情来。

“他们愿意来连云港投资,可是连云港的人工却又着实高了点,所以他们可谓是两难啊”

“可产量呢?这个高工资是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更何况工种不同,工资自然就不同**劳务局的工人,一天干十个钟头,一个月才八块钱,工厂里学徒,一个月才四块钱……”

为高工资作出辩解的时候,李子诚又继续说道。

“可他们都没有什么怨言”

看着穆,李子诚笑问一句。

“知道为什么吗?”

“你知道在咱们的工厂里,有一个竞升机制还有一个八级技术等级,像咱们从连云港聘请的工人里头,有十二个大师傅通过德国人帮咱们设定的八级工考核,他们一个月能拿160多,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技术培训,参加各类工种考核,都有机会成为八级工,即便是四级工,一个月也能拿40多块,这样不仅有利于工人主动提高自己的技能,还能,嗯,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李子诚嘴边解释着,实际上这个八级技术等级考核,是自己参考后世的企业八级技术等级制度提出的,只不过让泰勒和美德两国的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了一套全新技术考核标准,虽说不比后世的八级工考核更透明、更科学,但至少在现在的条件下,应该说是技术标准明确、清晰,可考核、可操作,而最重要的是考虑公开透明。

作为企业主,李子诚甚至期望有一天,自己的厂子里完全都是五级工、六级工组成的技术工人,那些工人手下的活可不是一级工、二级工能比的,就是三个一级工,成品率尤其是工作效率,也不见得超过一个五级工,可一个五级工,还拿不了三个一级工的工资,这工人定级绝对是划算的买卖。

“可,这些都是基础,作为一家企业,要想让工人以厂为家,爱厂如家,恐怕单靠相对丰厚的薪水、竞升机制、工技等级等等……可……”

沉吟片刻,李子诚又能是一笑。

“可只有这些还是不行”。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