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167章 狂热

新纪元1912 第167章 狂热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58 来源:笔趣阁

意料之中的,突如其来的胜利,似一道夏rì的惊雷一般,从欧洲经电波一路传到了中国,传到běi jīng,在片刻的惊诧之后,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在一夜之间沸腾了。◎聪明的孩子记住 超快手打更新 .◎

“号外、号外,远征军大捷……远征军索姆河大捷……”

报童们在街头上欢呼着,挥舞着手中的号外时,街上的行人,无不是驻足争抢着那不过只值一个铜板的号外,巴掌大的号外带来的消息,只让这些人的脸上浮现出喜sè,更多的人甚至都欢喜的流出泪水来。

“我们打赢了!”

“我们打败了德国人!”

诸如此类的欢呼声在人们的口中不时响起,而这时,几名驻足看着那让人激动不已的战捷号外的青年学生,先是一阵激动,随后却又是吼了一声。

“同胞们,远征军大捷扬我国威,现在咱们京城还有一座德国人的牌坊,克林德牌坊,耻我辱我十数年,同胞们,我们去拆了那克林德牌坊……”

这几名青年学生的呼声立即得到一片响应,

“走,去克林德牌坊!”

这呼声更是一呼百应,或许过去他们没有念头,但是今天,伴着远征军的大胜,这些底气十足的人们,立即沸腾了起来。

“同胞们,拆了克林德牌坊!”

“拆了克林德牌坊……”

在这一呼百应之中,越来越多的行人随着这些激动的民众朝着东单大街走去,人们不断的喊喊着“拆了克林德牌坊”以及“远征军万岁”之类的口号,似乎在这夕之间,随着远征军的大胜,中国之耻辱大雪了……,

1900年1月,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清廷先剿后抚的义和团运动在华北漫延,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洋人、杀教民、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洋物。běi jīng的东交民巷使馆区于是人心惶惶,本来按国际惯例。清廷应负责使馆区的保安工作,但很显然此工作已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各国使馆纷纷要求清廷批准各国派兵保护使馆区。经磋商,总理衙门批准各国公使可自带jǐng卫。5月31rì至6月3rì,八国jǐng卫进入běi jīng保护使馆区及西什库教堂,

6月19rì,清zhèng fǔ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华使节“限二十四点钟内各国一切人等均需离京”。当晚,各国公使联名致函总理衙门,以路途安全无保障为由,要求延缓离京rì期。并要求次rì上午9时前给予答复。

6月20rì上午8时,克林德未能说服各国公使一同行动,遂独自带同翻译柯达士乘轿从东交民巷使馆前往东单牌楼北大街东堂子胡同总理衙门交涉。途中走到东单牌楼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为正在巡逻的神机营霆字枪队章京恩海打死,柯达士受伤。

6月21rì,清zhèng fǔ以光绪帝的名义,向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国、rì本国、俄国、奥斯马加国、rì国、比国、荷兰国十一国同时宣战。在清廷向各国宣战的同时,也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围攻各国在běi jīng的使馆。

克林德被杀事件发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决意报复中国,正式派遣2万多人的对华远征军。由瓦德西元帅指挥。不过这支部队尚未抵达中国,战争已经结束。

8月,打死克林德的神机营章京恩海自首,并被德国判处死刑,后于农历十一月初十在东单牌楼克林德身亡之处闹市被处斩。

1901年清朝战败以后,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第一款就是:清廷派醇亲王载沣赴德国就克林德公使被杀一事向德国皇帝道歉,并在克林德被杀地点修建一座品级相当的石牌坊。1901年9月4rì,专使醇亲王载沣在柏林代表光绪皇帝向德国皇帝道歉。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因《辛丑条约》而出现在东单大街上的“克林德牌坊”可以说是耻辱的标志。现在远征军打败了德军主力,那么为何不趁此机会拆除呢?那些因战胜而激动不已的青年们,这会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砸了它!砸了那座克林德牌坊!

东单大街,那座于十三年前的1月18rì克林德牌坊,横跨于东单大街。这是座汉白玉石的楼体,四柱三间七楼。蓝sè琉璃瓦楼顶的石坊。匾额处铭刻着:由于庚子年义和团拳民之变,致使德国公使被杀,有幸与帝国议和告成,特立此坊以作记念……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这座牌坊不知刺痛了多国人之心,而此时,在这座牌坊下,却聚集了成千上万名群情激愤的民众。

“砸了它!”

“砸了它!”

在这一片群情激愤之中,李卓为提着一个铁锤从一旁的商铺中走了出来,原本拥挤的人们为主动为他让步了一条路,他走到克林德牌前,看着那汉白玉制成的石碑,看着碑身上那克林德的字样。

他先是沉默片刻,在他沉默不语的时候,原本激愤的人群似乎也随之沉默了下来,所有人都反视线投向这个年青人,而附近的记者则连忙用相机拍下这一幕。

“呼!”

深吸一口气,李卓为猛的一下扬起了手中的铁锤。

“嗵……”

铁锤狠狠的砸在石碑上,只传出一声金石撞击的声响,汉白玉碑柱下顿时被砸飞了一块白石。

“砸……砸碎它!”

伴着那铁锤落下,在东单大街克林德牌坊下,到处都是一片欢呼声,成千上万名激愤的民众不断的呼喊着,十几名青年抡起从附近商铺借来的大铁锤,不断朝着这牌坊上砸去,伴着铁锤的落下,碑下只是一片金石撞击的声响。

砸毁它!

而这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砸毁克林德碑的行动中,人们从家中、从店铺中拿来铁锤、铁钎,人们拿着那些简陋的工具,一声声砸在坚硬的汉白玉制成的克林德碑上。终于,在人们的努力下,那碑身上开出现了裂痕,一声接着一声。终于,出现缺口。

而在这时附近店铺的伙计,更是找出了那不知从什么地方找到的臂粗的麻绳,然后几个手脚灵活的人直接攀上克林德牌坊顶,用那臂粗的麻绳朝牌坊上一系,然后丢下绳子,几乎是在绳子被丢下的瞬间。就有数百人挽起那粗绳,在那伙计下了石碑的时候,便立即开始拉动着绳着。

人们的心情是迫切的,他们甚至连一秒钟都不愿再等下去,他们只想立即,就是现在,就是此时,就把这座意味着耻辱的石碑从这里毁去。

臂粗的绳子在人们的拉动下。崩紧了、崩直了,绳子的一端系着石碑,而另一端则是数百名激愤的民众。他们不断的向后拉扯着绳子,使出自己的全部气力。

“一、二……”

号子声伴着喊砸声,在东单大街上回荡着,而在他们的拉动中,那克林德碑开始晃动,开始颤抖,开始终于伴着一声巨响,东单大街上的克林德牌坊被拉倒了,在一阵尘土飞扬之中,欢呼声再一次响了起来。

“倒了!”

“倒了!”

在欢呼声中。那些激动的人们跳到那石碑上残骸上,不断的欢呼着。

“远征军万岁!”

“公理战胜强权万岁!”

“中国远征军万岁!”

“中国万岁!”

那欢呼声是震耳yù聋的,那欢呼声是发自肺腑的,而在附近,那些目睹这一幕的洋人惊讶的看到,曾几何时。那些存在于中国人身上的唯唯诺诺、低头哈腰,似乎在这一瞬间都消失了,甚至当他们看到这些西洋人的存在时,还特意挺了挺胸膛,让自己看起来jīng神一起。

一个路人看到路边的洋人时,他先是挺了挺胸膛,随后不无趾高气扬看着这个手持相机的洋人说道。

“我们打败了德国人!”

我们打败了德国人!

打败了最jīng锐的德**队!

这足够他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的了。

“我们打败了德国人!”

扔下手中的铁锤,脸上挂着激动之泪的李卓为如此喃喃自语着。

“远征军打败了德国人!”

“万岁!”

突然,又是一声嘶吼在他的嗓音迸发出来。

“远征军万岁!”

“中华民国万岁……”随着李卓为的吼声,那激动的咆哮从一个又一个激动的民众的口中喊出,他们不断的呼喊着,不停的嘶吼着,不停的咆哮着。

“民国万岁!”

激动的人们开始呼喊着口号,从东单大街朝着长安街走去,庆祝的人群在各个街口不断的汇集着,而在路边,那些京师jǐng察厅的jǐng察们,则对人们持以友善的笑容,尽管这一场游行是突出其来的,可是这些jǐng察何尝不能理解他们的心情,甚至于,他们相信,如果不是因为正在值勤的话,或许他们也会参加到这场游行之中。

“民国万岁!”

“远征军万岁!”

终于游行的队伍来到了东交民巷,在东交民巷这片形同租界的外国使馆区的入口处,各国使团护军持枪而立,尽管是“盟友”,可是他们却不愿意看到这支游行的队伍进入使馆区,威胁到使馆区的安全。

“我要告诉你们……”

站在使馆区那铁丝网前,李卓为用流利的英语看着那外**人大声吼道。

“今天,我们可以打败德国人,可以砸了克林德碑,可以撕碎德国人加之我身的耻辱,明天,明天我们同样可以击败你们,可以彻底洗涮你们加之中国之身的耻辱!”

随后李卓为猛的转身看着背后的同胞们,大声吼道。

“不雪耻!毋宁死!”

“不雪耻!毋宁死!”

雷鸣般的咆哮从东传到西,整个东交民巷的上空都可以听到这十数万人发出的呼鸣,都可以听到这震耳yù聋的咆哮,这似乎是一个民族的意志,似乎是一个民族发出的声,只震的东交民巷内的各国使节、官员们面面相觑的互看着彼此。

在这一瞬间,他们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一个他们在过去一直回避的、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他们的美好时代终结了,随着中国远征军的这场大胜利,西洋人在中国的美好时代结束了!

东方人左右东方的时代。开始了!

zhōng nán hǎi,居仁堂。

今天的居仁堂,是一个不眠之夜,彩灯高悬。在居仁堂的大舞厅内,水晶吊灯高高悬挂着,欢庆的音乐声在这里回荡着,各国使节们不时的举杯向身旁的中国官员们表示着祝贺,他们的言语中,极尽恭维之词,他们的神情中此时。完全不见了过去的高傲。

各国平等待我!

此时,面对着各国使节们的纷纷祝贺着,那些不可不谓之见多识广的官员们,在接受祝贺的时候,他们的眼里总是不时的闪着激动的泪花,一个个畅怀痛饮。

或许,他们也曾如开怀畅饮过,但是他们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的痛快淋漓地喝过,餐桌上是珍禽美味,酒杯里斟满了烈xìng酒、白兰地、威士忌、葡萄酒、香摈。五颜六sè,光彩夺目,这是一场胜利之宴。

“大总统阁下,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胜利!”

康德公使,这位法国公使几乎是在袁世凯刚一出席的时候,就立即走过向袁世凯表示祝贺。

面对康德的祝贺,脸上溢满笑容的袁世凯则心怀舒畅的说道。

“公使阁下,我想这只是第一场胜利,以后。中国远征军,会赢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直到把德国人彻底击败!”

随后,心情同样激情不已经的袁世凯,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

“先生们、女士们……”

此时,在居仁堂的大宴会厅内。那些来自总统府、国务院的官员们和各国使节们,都在袁世凯开始发表祝酒词时,站在那里倾听着他的讲话:

“今天,7月22rì,中国远征军部队彻底肃清了被包围在索姆河西岸的德军主力部队的反抗,迫使其放下武器,最后一个抵抗基点被粉碎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索姆河会战以我中国远征军军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

说到这里,袁世凯的话声稍顿,这时,他注意到,那位国务总理还没有到场,不过今天他却不再去计较这些,今天,自从当上这个大总统,他从未向今天这么感觉舒畅过,不仅仅只是因为远征军的胜利,不仅仅只是因为各国对中国态度上的全面改变,同样也不是因为,各国已经意识到,在东方,中国已经崛起的事实。

或许,这些问题,他们早在“胶澳事变”时,就有所体会,但是那一次,绝不同于今天,那一次,或许中国赢了,但在中国赢得战争、赢得尊重的同时,一只强军的异军突起,同样让他随之坐卧不安起来。

可是今天,今天得到这个来自欧洲的好消息,却在中国赢得一场战役的同时,让他倍觉舒畅——他的目的达到了!

中国赢得了地位、赢得了尊重,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曾寄希望的,借欧战之手整理省军的目的达到了。

远征军赢了,可赢得这场战役的却让他们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价——近十万人伤亡的代价,而其中承担着主攻任务江苏陆军伤亡更是极为惨重,而这可不正是他的目的,士兵和基层军官的大量伤亡,等于敲断了江苏陆军的骨头。

“……我中国远征军,为维护世界公理、正义,将会向欧洲派出更多的军队、中国愿意为世界公理、正义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国民亦愿意为此派出自的子弟……”

就在这时,心情舒畅的袁世凯却听到一阵sāo动,他朝着sāo动的方向看去,却看到一个人走了进来——是李致远!

和所有人一样,当袁世凯看到他的心下突然一慌,就像是做了亏心事似的,而更让他心慌的是,今天的李致远却是穿着一件黑sè的西装,而在他的胸前还别着一朵白菊花,这……这是……

只看到他的这一身打扮,袁世凯的脸sè就变得极不自在起来,李致远这是想干什么?是想搅他的局吗?

在李子诚步入居仁堂宴会厅的时候,所有人都将视线集中到他的身上,而他则迎着众人的视线一步步的走向前去,他甚至不像过去那样和它人打招呼,而是自顾自的走到前方,看着正在发言的袁世凯,他微微点了下头,随后从一旁的桌上,拿起一杯酒,环视着宴会厅内的众人,嗓间吐出了极为低沉的话语。

“的确,我们赢了,远征军赢了!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今天,这是一场庆功宴,第一杯酒敬在战争中阵亡的远征军英灵!”

话毕,李子诚双手捧起将一杯酒,神情肃穆的将酒水倒于地板,随后他又端起了一杯酒。

“这场庆功宴是身在万里之外的远征军官兵,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的胜利,第二杯酒,敬远征军官兵!”

这杯酒,他喝了下去,在一片静默之中,他又端起了一杯。

“这一杯,我敬全中国之国民,敬他们为国家所作出的一切贡献,而在这场胜利之后,子诚亦有一问,问诸位,当我们……”

手端着酒杯,李子诚的声音微微加重。

“当我们面对他们的英灵时!我们应该用什么报答他们的血!”(未完待续。。)

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