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140章 哈特菲尔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拥新

位于伦敦以北约20英里处哈特菲尔德宫,在萨克森时代的哈特菲尔德还是一个小村,到了公元1226年正式出现在历史记录终,当时英国国王亨利三世将哈特菲尔德分封给艾利主教,在老哈特菲尔德保留了很多历史建筑如教堂和和特菲尔德宫,都始建于13世纪。

这座占地约7000英亩的皇家庄园,它的主体是一座红砖房。它是詹姆士一世时期的宫殿,哈特菲尔德旧宫曾经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成为君主之前的驻地, 她的童年时曾住在这里,传说她在一棵橡树下获知自己将成为女王。

哈特菲尔德旧城在和特菲尔德宫的宫墙下慢慢壮大,哈特菲尔德至今依然存在的八钟旅馆是狄更斯小说《雾都孤儿》中的一幕,因为穿过哈特菲尔德旧城的曾经的大北部公路是出伦敦北行的重要驿站。

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这里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如果说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有什么变化的庆,恐怕就是这座庞大的皇家园林,如同一百多年前一样,再一次成为一座军营与练兵场,在战争爆发之后,数万英**人,在这里接受训练,随后开赴法国前线,一如,一百多年前英法战争时期那样,只不过与一百多年前不同的是,曾经的盟友变成了敌人,而曾经的敌人又化为盟友,或许,这才是本质上的变化。

一场大雨使得大北部公路变得泥泞不堪起来,英国的冬天总是这样,雪伴着雨,使得道路变得泥泞,可以说,冬天的伦敦,绝不是什么好去处,湿冷的天气,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是一种折磨,尤其是通往城外的道路上,两年来,一直未得到正常修复的碎石公路更显泥泞了。现在,英国并没有时间像战前一样,每年都会翻修这些落后的碎石公路,青年们去了前线、甚至妇女亦前往兵工厂,谁还会去修路呢?更何况,相比于公路,或许铁路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对于很多拥有汽车的上层人士而言。行走在这样经过士兵、卡车碾压的破败不堪的碎石路上,根本就是一种折磨,所以,他们通常会避开这种道路,不过今天,在大北公路上,却不时的有汽车从这里驶过,无一例外的。这些汽车,都是朝着哈特菲尔德宫驶去。

一辆中华326型轿车在泥泞的道路上挣扎着,也许。这个词汇并不合适,或许,用行驶更为合适,只不过是它的车速很慢,而且不时的车轮会打滑罢了。

坐在汽车上,于思远这个年青的陆军上校,偶尔会闭上眼睛,反复在脑海中回忆着,应该如何向英国人表明,中国对于加入战争的期望。当然,还需要让他们意识到,远征军之所以不能接受英**队指挥的原因,总之,作为一名驻英武官,现在。对于于思远来说,他的责任非常重大。

相比于,其它人对伦敦的冬天显露出的那种极不适合,可作为一个南方人,对于于思远来说,伦敦的冬天,却让他感觉自己似乎回到了江苏老家。

“也不知道远征军什么时候才能上前线?”

在心下轻嘀咕一声,于思远现在到是非常渴望刚刚到达法国的远征军能够立即上前线,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价值,只有通过战争的检验之后,那些自大的欧洲人,才会相信中**队是可以打仗的。*

自从去年被突然任命为驻英武官之后,作为一名前江苏陆军军官,他就一直在英国不断的告诉新闻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且中国也愿意承担盟友的责任——向欧洲派兵,当然,中国同样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为优秀的士兵。

可是,对于他的前两个论点,似乎没有任何人会怀疑,可是当他提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时,却没有任何人愿意相信他,甚至还会有一些报纸用嘲讽的口吻讽刺着他,对于这一切,虽说愤怒,可于思远却没有任何办法,改变英国人对中**队的观感,毕竟,就近代以来,中国几乎从未击败过任何一个西方强国。

几百个人可以击败几万清军,几千人可以占领他们的首都,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士兵,值得别人去尊敬吗?

想要赢得他人的尊重,就必须要有所行动,在战场上失去的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夺回!这个世界对于强国的认知非常简单而且公允,一个强国的崛起,总是伴随着一个强国的没落,中国想要成为一个强国,就必须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直到出任驻英武官之后,于思远方才深刻体会到,为什么,总理会对派兵参战表现出如此浓重的兴趣,甚至不惜坐视袁世凯同意参战的举动,根本就是为了瓦解总理赖以生存的根本——江苏陆军。

“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中的很多人总是不断的考虑着个人的得失,他们全然忘记了一个事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不强,就不可能赢得他国的尊重,没有尊重又岂会有平等待我之可能?”

“如果说,在国外这么多,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恐怕就是对平等待我的渴望,对国家强大的渴望了!”

“个人得失?我们不需要去考虑,作为军人,我们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国家!这是军人的职责,也是使命,不要再去说什么江苏陆军、zhōng yāng陆军了,你们要记住,无论是江苏陆军、zhōng yāng陆军,终归,都是中**人,身为军人,如果不能在这场战争中,用自己的牺牲去悍卫军人的荣誉、夺回国家的尊严,那我们不仅将愧对国家,愧对国民,同样也将愧对历史……”

曾经,总理的话语,一再的在于思远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离开祖国越远,越能意识到国家强大的重要xìng,越和外国人接触,越意识到平等待我的重要xìng,这句话说的极为中肯。过去,或许于思远会有所怀疑,但是现在,他的心中却只剩下那么一个念头了——尊重!赢得列强们对中国的尊重!

哈特菲尔德花园。这座早已半荒废的皇家花园内,随处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帐蓬,以及正在训练中的新兵,新兵随着军士的口令踢着正步亦或是随着口令端起刺刀猛刺草靶,今天,这些士兵显然也意识到,今rì似乎与往rì不太一样。*哈特菲尔德宫附近戒严了,他们这些士兵都很难接近那座庄园,随后一辆辆汽车从皇家花园外驶来,从汽车上悬挂的旗帜来看,来的除了那些伦敦陆军部、海军部的高官和战时委员会的官员之外,还有一些外国人,有俄国人,也有法国人。甚至还有美国人,更有甚者,有一些人还看到东方人。也许是rì本人。

今天是什么节rì吗?

显然不是什么节rì,那,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

为什么来到这里,一开始于思远也不清楚,在他来的时候,他只知道这是一次展览,展览什么?这座曾经的皇家花园,现在则变成了一座军营,是想要向外界展示英国最后的力量吗?从而向外界表明——英国战斗下去的决心吗?

当然,也不是!

“这是一个武器展示会!”

在见到于思远时。道格拉斯少校微笑着冲他说道,尽管现在美国还没有参战,可是作为“准协约国阵营”成员,他还是受邀参加了这场展示会,甚至于相比于英国“盟友”中国,道格拉斯的消息还更灵通一些。

“武器展示会?”

于思远微微一愣。展示什么样的武器?

记得他刚刚来到英国的时候,也曾参加过一次武器展示会,当时英国人所展示的却是飞机,一种“新式轰炸机”,可在他看来,那种所谓的新式轰炸机xìng能,远不如江苏陆军所拥有的攻击机,而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英国人弄出了太多的新鲜玩意,顶多也就是新鲜罢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履带车!”

道格拉斯吐出一个词来。

“履带车?”

“嗯,就像美国的拖拉机一样!”

两人一边说,一边朝着展示区走去,只是拐过一个弯,于思远便看到一个庞大的钢铁铆接而成的铁箱子,难道那就是履带车?

“……装甲外壳将一批履带车装备起来,这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种陆地战舰里面可以坐人,可以安置机枪,而且可以防弹。如夜间使用,炮火不会对其有任何影响。由于其装有履带,它可以十分容易地越过壕沟,车身的重量可以捣毁所有铁刺网……”

当两人造近时,可以看到一位穿着礼服的英国人,正在向将军们和武官们展示着“履带车 ”,同时,向众人解释着“履带车”的作用。

“现在,像这样的车子只需要秘密地准备40或50辆,夜间将它们带入阵地,它们定然能够冲入敌人的战壕,利用机关枪和车顶扔出的手榴弹,将一切障碍物摧毁,将战壕扫平。它们可以为英国的增援步兵提供许多冲锋的掩护点。然后它们可以继续向前攻击第二道战壕。为此须付出的代价是微小的。”

就那位穿着礼服的英国人作着解释的时候,那铁箱子发动了起来,伴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铁箱子移动了,入耳的除去发动机的轰鸣声,更多的却是钢铁履带的哗啦声,随着铁箱子的移动,原本平整的草坪被撕碎了,而在铁箱子前方数十米,一片纵深达百米的铁丝网阻挡着它的去路,尽管它的速度并不快,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被那移动的铁箱子吓了一跳,包括 亦是如此。

“诸位请看,有了陆地战舰,曾经阻挡步兵的铁丝网,就像是纸片做的一样,不堪一击!”

还没等德恩考特先生的话音落下,那铁箱子便碾过铁丝网,那密集的铁丝网被撕碎了,而在铁丝网前方,赫然屹立着一座阻隔进攻的碉堡,这时,水箱侧面的炮筒缓缓移动着。

伴着一声炮响,那简易碉堡被轰上了天。

“这……”

道格拉斯惊讶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而于思远同样是极为惊讶的看着这辆坦克,这,未免也太过惊人了。

“诸位已经看到了它的展示。铁丝网、碉堡,对于它而言,都不再是什么威胁,即便是机枪……”

面上带着得意之sè的德恩考特的声音刚刚落下。不远处的沙包工事内,几名英国士兵cāo作着马克沁机枪,开始朝着这钢铁盒子扫shè着弹雨。

子弹打不穿钢板,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密集的弹雨不过只是在铁箱子上撞出一些脆响,完全不能阻止它的前进。

掌声,终于。在一片惊讶声和交头结耳的谈话声中,掌声响了起来,而在掌声响起的时候,德恩考特先生的心下或多或少的总有一些遗憾,因为它的真正主持者并没能目睹眼前的这一切,丘吉尔先生已经到了法国前,出任皇家苏格兰毛瑟枪团第6营营长,否则。现在他应该站在这里,享受一切荣誉,因这是他的任期内给英国留下的全新的遗产。

“诸位。这就是履带车,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这将是一种可以结束战争的武器!”

在掌声落下时,指间夹着雪茄烟,德恩考特先生用略显得意的口吻说道。

“履带车这类车辆可以用于摧毁敌人的铁刺网,控制敌人的火力。现在英国已有大约70辆即将竣工,等待验收。这些车辆要么不用,要用就必须一起使用。它们应秘密布置在整条进攻线上,每隔两、三百码布里一辆。在进攻前10分钟或15分钟,它们应通过最佳路线推进到前边空旷地带。在准备进攻的地.点穿越我们的战壕。它们能逾越任何普通的路障、沟渠、防护墙或战壕。每辆履带车携带两、三挺马克沁式重机枪,并且装备火焰喷shè器。除非被野战炮迎面击中,否则它们将势不可挡。到达敌人的铁刺网区,它们将转向左面或右面,与敌人的战壕平行前进,扫平敌人的胸墙。并以略微蛇行的路线碾碎敌人的铁刺网。在战斗中,由于履带车十分接近敌人的战线,所以对方大炮对它们也无能为力。通过这样造成的突破口,持盾步兵可以奋勇前进。”

作为一名工程师德恩考特先生从未像现在这般得意,在他看来,他的“陆地巡洋舰”已经征服了所有人,只需要看待他们的表情就知道,实际上,履带车在去年年末,就已经研制造成功了,而现在,只不过是向盟友们展示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罢了。

“如果使用大炮清除铁刺网,必须在几天前就要宣布进攻的方位和即将开始的时间。但是如你们所见,如果我们依靠履带车,在铁刺网清除之后进攻几乎就可以立即展开,也就是进攻可以赶在敌人进行增援或采取任何特殊防卫措施之前。

履带车实际上能够逾越敌人的战壕,并且继续推进切断敌人的交通壕;但是目前没有必要急着走这步棋。以后可一步一步走。一旦敌人的前线落到了我们的手中,为履带车寻找深入推进的最佳点就容易了。履带车什么样的坡都能爬。简而言之,它们是移动的机枪扫shè塔和铁丝网碾毁机。而且,未来我们还将履带车上按装海军使用的鱼雷网切割器的前端装上引导器可以帮助收集铁刺网,这种方法在过去的试验中,被证明十分成功。切割铁刺网并把它缠绕起来的这种机器颇为壮观,只有亲眼目睹人们才会相信。切割机的cāo作像是自动割捆机收割庄稼一般……”

就在德恩考特先生得意洋洋的介绍着丘吉尔的“遗产”时,同样被这种有可能改变战争进程的武器惊呆的于思远却是在思索片刻后,主动开口打断德恩考特先生的话语。

“先生,那么,请问,这种履带车的使用,是否有什么限制?”

“嗯……这个……”

一开始,德恩考特并不准备回答这个问题,可他注意到所有人都把视线投给他,显然大家都希望有所了解,于是他在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季节,发起上述形式的进攻显然需要霜冻天气,最好是在黑暗无光下进行突然袭击。同时履带车面临的障碍有两种:其一是防卫雷区、定向地雷以及埋在地下的炮弹等;其二是隐藏在胸墙后的野战炮。如果这种方式的进攻奏效,下一步还可以设计新的办法。”

出于谨慎,德恩考特又补充道。

“这些履带车在没有真正运抵法国之前是无法完全估量其威力的。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借助冬天的漫漫黑夜,我们不仅能够占领一条战嚎,而且能够连续占领数条战壕。当履带车进入敌人的阵地,敌人的大炮就更难以朝它们开火,随着混乱的加剧,敌人几乎不可能确定这些移动物体的位置并瞄准它们。白天它们会成为活靶子;但是,如果到白天情况全已变样,它们即便无法撤退,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它们能够带领步兵一起进攻,起到引导进攻和确定进攻路线的活动据点的作用……”

此时,看着那辆履带车,于思远在尽可能记住它的模样的同时,脑海中却只剩下一个念头,我们也要制造它,也要拥有它,一定要拥有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