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新纪元1912 > 第130章 材料学

新纪元1912 第130章 材料学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7:58 来源:笔趣阁

自从莱特兄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首次驾驶有动力的飞机升空飞行成功、开创了人类征服天空的新纪元之后很快就出现了以飞机为主要武器装备的最活跃的军事行动——军事航空。军用飞机的应运而生使战争于本世纪初真正进入了立体化时代。军用飞机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战争手段强化了战争的打击力度与深度。与此同时战争又刺激并促进了军用机的进步和发展。

1794年军用载人气球先于飞机投入战争之神的怀抱当年法国建立了世界最早的军事气球部队——“气球分队”此后约五十年间气球主要用于对敌侦察。1849年奥地利炮兵中尉弗兰茨?乌查特斯最先想到用气球炸弹袭击敌军的威尼斯城成为历史最早的轰炸作战。飞艇是继气球之后人类发明的又一种飞行工具它与气球之间的区别是可以用动力驱动作可控制的飞行。很快它也被用于军事行动对作战行动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而在飞机发明后仅仅过了七年就被小心翼翼地用于作战那是意大利军队航空营营长皮亚扎尉驾驶飞机对黎波里和阿齐齐亚之间的土耳其军队阵地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空中侦察。这次行动因系飞机首次参战而被载入航空史它发生在1911年10月23rì。同年11月1rì。意军飞行员朱利奥?乔蒂中尉从空中向地面土耳其军队目标扔下4枚各重2千克的炸弹。开创了飞机轰炸之先河。意土战争中的几次规模极小仅属像征xìng的航空作战行为虽然只是军事航空的萌芽却引起了各国的注目和仿效。

1912年初法军飞行员外出执行侦察通信任务时要求携带机枪以利自卫但从未发生过空战。据统计至1910年为止德国、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和俄国等五大军事强国仅拥有军用飞机50架。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飞机才真正被人们广泛地用于战斗。但一开始军用机几乎清一sè都是侦察机人们对飞机用于空战和空袭尚认识不足。可是不久人们便领略了空中作战的神奇效果和强大威力。而在“胶澳事变”期间。异军突起的江苏陆军航空队以零损失为代价几乎全歼强大的rì本海军主力在世人的惊讶之中从而揭开了人类战争史的一次革命战争的形式从陆地、海洋转至天空发展成为陆海空的立体化作战。

此后各国鉴于中国航空力量在战争中所取得的决定xìng作战结果以及革命xìng的创举纷纷投入巨资发展本**用航空技术。各种不同用途的军用飞机先后出现形形sèsè的航空作战模式不断涌现军用飞机已成为战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武器装备亦是由此作为开端航空制造从“冒险者的行业”迅速发展成为聚集着大量专业人士的科技领域……

作为中国最高等的理工学校的德华大学从建校的第一天起就不仅仅只是一所大学在更多的时候他同样也是一所研究院在公司和学校的资助下。这里的学生和老师们共同进行各种样的研究建立一所研究型大学而这也正是当初建立这所大学时李子诚和公司对其的一种期望。

德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或许。这是世界最高的设立于大学内的航空工程科学系统在这里从航空动力、航空材料、航空工程、空气动力等等与航空科技相关各个方面。都设有专业的教师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而学生们在掌握这一切学识之后则可以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航空工程师。

“……材料从所周知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之所以能够天与其选择的材料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其为减轻发动机重量所采用的铝制气缸……”

当德裔工程材料教授在课堂讲解着材料时陈方翰的脑海中依然考虑着他正在进行的试验——大块层板。

大块层板是制造飞机时所采用的材料原本中华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各型飞机都是采用以杜拉铝为蒙皮的铝合金材质这种轻金属材质带来一系列飞机的成功但是相对应的是根据陆军部制定的出口原则陆军部拥有对飞机出口的直接否决权。

在“胶澳事变”之后各国都对在事变期间大放异采的中国攻击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试图以高价购买飞机面对各国提出的采购公司也曾因为飞行器为国防机密的原因拒绝出售同时开始着手开发“缩水”的飞机而在“缩水”飞机完成试验制造公司准备趁着战争从国外大挣一笔时陆军部却主动出面了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公司出口飞机原因非常简单——金属的飞机很容易泄露相应的国防机密。

而在缩水飞机的出口受挫后中华飞机制造公司却陷入一种困境之后——飞机产量受限于订购数量“法国人每个月制造500架飞机、德国人每个月制造400架……而我们一年才制造不到一千架!”江苏陆军的采购是极为有限的即便是zhōng yāng陆军采购的“缩水”亦极为有限而公司yù获得发展就必须要依靠国际市场利用“胶澳事变”打出的名牌效应向各国大量出口战斗机、轰炸机。

金属机身这是中国飞机最大的特点此时各国的飞机只是采用木制的机梁、布制的蒙皮这些轻质材料或许可以满足低速飞机的需要但对于高速飞机而言却是不够的。而在另一方面。尽管中国飞机以铝合金制造飞机但是中国的铝合金的产量却极为有限每年千余吨的铝合金产量使得飞机制造公司不得不向美国公司进口铝合金。

出口的限制、原料供应问题迫使公司的工程师们不得不把视线投向其它材料除去铝合金之外还有什么材质?布显然不行几乎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木材想到了木材层。随后公司便投入了大量的人才和财力先研究解决大块层板的生产工艺和制成后对层板的力学及其相关xìng质进行试验等一系列的问题。

而所谓的“大块”是指宽度及其长度各在一米以的层点因为只有这种尺寸的层板才适合飞机的制造和将来的修理长度的问题。容易解决但宽度问题则涉及到刨切刀具和设备的尺寸问题这就需要一个巨型的刨木机和巨型的波压机而一般的金属切削机床不能改装为巨型刨木机所幸的是此时层板生产工艺在连云港早已发展成熟剩下的问题就是选择合适的木材。

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制造公司选择了桦木制造航空层板将桦木刨切成适当厚薄的薄木片并通过适当的压力及胶质将薄木片以三层、五层或者多层而压合起来。每一个薄片的木波纹方向与相邻一层的木纹方向合成90度角使其纵、横两个方向的强度及收缩率相经接近从而满足力学xìng能的需要。

即便是在选择桦木之后公司亦成立研究所并且派人前往国内各省采集样本购买不同的种类的木材进行力学和相关xìng质的试验在过去的一年间陈方翰所在的研究所采得试材达三百余种。作各种强度及物理试验达二十九万次之多制定的《飞机木材之处理与使用》、《木材力学试验标准草案》除去成为公司的标准案外还成为航空工程科学的教材即便是直到现在对各种木材的研究的力学xìng质试验仍然在进行着。以得出最为可靠的数据以适应于飞机设计及制造。

而在这些试验进行的同时。层板的制造和使用都在不断的改进着在一架飞机采用多种材质种类不同的航空层面在满足xìng能的同时又降低了飞机的自重早在几个星期前全木制造飞机制造就已经获得成功而且公司已经开始着手研究铝、木混合飞机以节省铝合金的使用。

而此时陈方翰之所以会在课堂走神却只有一个原因他所申的试验现在正在进行之中作为一个大二的学生不过只在航空研究院当了几个月助理的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申到一个科目是因为他所申的科目开创xìng的提出了另一个材料——竹材。

想到自己的试验陈方翰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两个月前那次午饭之余的意外发现之后用半天的时间进行测试不无激动的向院里提出试验方案时的激动。

“……竹材的强度材度近表皮的无节部分也就是竹青部分的抗张强度和用于制造飞机的杜拉铝相等而他的比重仅为铝合金的三分之一各项强度亦比木材为佳相比于木材其更适合制造飞机。”

也正是在那个建议之后他得到了一间试验室甚至得到了几名助手——他的同学以及一笔还算丰厚的——两千元试验经费以进行他的研究从而确定竹材是否适合用于航空制造。

“怎么样?”

在下课后孙启明这位刚刚改用中国名的德裔教授看着自己的学生之前在课堂他就注意到自己的学生走神了对于陈方翰的走神他到是能理解也许是因为他的试验对于材料工程而言在试验所学到的远超出在课本所学到的。

“非常抱歉孙教授我……”

陈方翰不无歉意的看着教授连忙道起歉来。

“没什么我是说你的试验进行的怎么样了?”

“很顺利!”

一提到试验为擅言词的陈方翰的话顿时跟着多起来。

“现在我们正在对楠竹进行试验这也是一种竹子。在西南地区非常普遍。来源多、产量大供应极为充足我们选择的楠竹高度在五至十米之间直径六厘米至12厘米的楠竹65株制成合格标本万个分别作了比重、收缩、抗张、抗压、抗弯、抗剪等强度试验以及不同含水量与强度关系等试验仅只是抗长强度与部位关系一项试验就进行了两千多次……”

尽管当着教授的面陈方翰还是没有把试验结果说出来。现在所取得的试验结果远比他当初想象的更为成功在距离竹材表面约8%厚度处的抗张强度与比重的比率三倍于公司所用的杜拉铝而这个结果在报公司之后他所在的试验组被迅速充实了起来。而且也获得了更多的投资在公司看来他们或许得到一种可以全面取代铝合金的“新型材料”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材料全部来源于国内来源不受限制这是发展军事工业最基本的一个前提条件。

随后两人一边走一边相互谈论着材料工程技术问题准确的来说是相互教作为学生陈方翰极为擅长天然材料。而孙启明这个德国人更偏重于金属材料这种互相交流或许可以各取所长。

“……天然材料最终还是受限于天然材质的最基本xìng能它的提升是极为有限的短期内或许天然材料可以成为优良的航空用材但就未来的发展来看还是铝合金的发展更具前景……”

对于航空材料的未来陈方翰看的极为透彻。

“就像钢一样。初时钢的硬度有限但是通过多年的发展添加各种合金、采用各种技术处理工艺之后钢材的强度在不断增加着铝合金也是如此。所以在完成这个试验之后。我还是会专心从事铝材的研究……”

在两人边走边谈时走出航空学院时一个学生走过他们身边时看着他两一眼随后便自顾自的朝着化学院的方走去对于实施着小学院制德华大学而言小学院几乎就是一个单独的小大学甚至在中国这些小学院本身的师资、规模就强于很多大学而化工学院的规模得益于化工业的发达规模在德华可以排进前十名。

“我只有一个问题什么材料能抗化学腐蚀!”

几乎是在和老同学刚一见面史刚强就问到眼前这位考了两年才考德华的冯守礼他之所以从船坞乘车回到母校就是为了解决船舱的化学腐蚀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老同学。

“啊……”

扶了下眼镜史刚强看着老同学在那里数起了手指来。

“这个材料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材料都可以抵制所有的化学腐蚀刚强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问题……”

“船!”

吐出一个史刚强瞧着这间满是各种试验器材的试验室。

“用船运液体化学品……”

不待他把话说完冯守礼随口回答道。

“公司生产的防腐蚀漆!”

说着他的手指着试验室内的一个保险柜那里就有那种抗腐蚀漆不过作为保密材质他并没有办法接触到。

“那个不行那是禁售产品!”

用力的摇着头对于禁售产品史刚强连想都不会去想对于德华的学生来说这里除去教给了他们知识同样也教会了他们保密意识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他们进入公司试验室之后方才意识到保密的重要xìng而禁售产品则意味着一但外泄就有“资敌”的潜在可能。

“禁售什么啊……”

没来由的冯守礼的眉头一扬神情似有些轻蔑虽说对于那个防腐蚀漆并不算了解但是对于腐蚀他却有着自己的一番认识。

“世界没有什么材质是真正能防腐蚀的即便是玻璃也不能!只不过是很多化学液体对玻璃的腐蚀速度极为缓慢罢了所谓的防其实就是抗!”

“哦?”

老同学的一句话只让史刚强眼前一亮这倒是和之前他们说的那个铸铁有点接近老同学既然知道这个他肯定有自己的办法。

“守礼我想问一下如果用船舱运那些液体化学品有什么有什么办法能让船舱抗那个腐蚀?”

“这个……”

思索片刻冯守礼倒是有些拿不准之前他说的固然是一个原理但如果真的cāo作起来却是另一回事不过……

突然冯守礼从试验室抽屉中取出一块漆来。

“大漆?”

对于家在湖北的史刚强来说对于大漆他并不陌生甚至于对冯守礼为什么一门心思要学化工也非常清楚冯家是家乡的漆商从明朝那会就做着大漆而现在大漆却被洋漆冲击的奄奄一息也正因如此史刚强才立志要学化学。

“要不你试试这个”

看着大漆时冯守礼的脸闪动着极为复杂的神采。

“过去我不知道不过大漆防腐蚀、耐强酸、强碱、耐溶剂你把需要运送的化工品种类表发给我我最近一直在坐这个试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