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宝玉瞳 > 第097章 “四仙”葫芦瓶

宝玉瞳 第097章 “四仙”葫芦瓶

作者:笔杆子尖尖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6:31 来源:笔趣阁

“慕师傅,王师傅,你们来了?!快请坐!”

易阳和慕老他们走入茶厅时,有个人当即迎了上来。

向慕老他们打招呼的是一个身材矮小,但长得很精壮的中年男子,只见他穿着华丽,左手腕上戴着个金光闪闪的手表,脖子上还佩戴有一个绿意盎然的翡翠观音,明显是一个有钱的主。

“慕师傅,您来承德玩,昨天由于太忙了,没有去接您,实在是抱歉啊!”那中年男子激动地握住慕老的手道。

慕老摇头道:“葛老弟,你太客气了,老王来接我是一样的。”

随后,他给易阳他们做了介绍,原来那人名叫葛云,也是本地一位比较有名气的收藏家,不过他和老王不一样,他没有偏好,瓷器、家具、青铜器等等都收。

相互认识之后,葛云邀请易阳他们入座,众人先是喝茶,闲聊一番。

稍后,葛云直截了当地说道:“慕师傅,今天好不容易碰见你了,我有几件东西想请您帮忙掌掌眼。”

“没问题。”慕老温和地笑道,“东西现在带来了吗?”

葛云点头回答道:“带来了!先给我看看这件瓷器吧,我刚收到的,具有一定的争议,还没得到确定。”

说着他从一旁的凳子上小心翼翼地捧起来了一个古色古香十分精美的红木盒子,并摆放在桌上打开了。

盒盖打开的那一瞬间,众人眼前不免为之一亮,赫然可见盒中静静地置放着一件瓷器。

那瓷器乍一看包浆浓厚,色彩耀眼,精美绝伦。

“慕师傅,有劳了。”葛云随即将那件瓷器从盒子里捧了出来,摆在桌上向大家展示。

东西摆出来的那一刻,慕老他们都没留意到,易阳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脸色也起了比较大的变化,仿佛他一眼就看出了什么名堂。

“是一件青花瓷啊!”一见之下,老王忍不住赞叹道,“这个瓶子很漂亮,做得这么精巧,应该是官窑吧?”

葛云连连点头,眉飞色舞地说道:“是的,是官窑,明代嘉靖时期的官窑精品!”

说完之后他定睛看向慕老,轻声问道:“慕师傅,你怎么看?”

看得出来,他很相信慕老的眼力,现在可能只等慕老的确定了,只要他认可,那东西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慕老不慌不忙地摇摇头,说道:“别急,我先仔细看一下。”

“嗯,不急,你帮我好好看一下。”葛云忙应道。

于是慕老从口袋里掏出放大镜来,开始对着那只大瓶细致入微地察看。

察看了一会儿后,慕老放下放大镜来,说道:“葛老弟,你这个东西是怎么收来的?”

他没有评价,而是询问那东西的来历。

见慕老表情严肃,若有所思,葛云便知情况不妙,他顿时皱紧了眉,不答反问道:“慕师傅,是不是这件瓷器有什么问题?你要是看出什么来了,不妨直说。”

慕老微微一笑道:“你说这个瓶子是嘉靖官窑,确实有道理,没有错,因为从瓷器的造型和青花釉,以及上面的纹饰风格看来,都很符合那个时期青花瓷的特征……”

“哦,是吗?!那太好了!”

慕老还没说完,葛云就大声笑了起来,欣喜不已。

慕老看他这么开心,接着也没说什么,只是低低地叹了一口气,他不忍扫了对方兴致似的,而实际上他心里存在别的看法的。

与此同时,易阳暗自大惊,只道:“为什么呢?!这件瓷器完整无缺,不需要修复吧?!”

此时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件非常完整的瓷器,肉眼看上去没有半点缺漏。

然而,他右眼却有了极大的反应,不但从瓷器上面感应到了一股强烈的灵气,还引起了金丝的异动。

为了弄清楚那件瓷器问题何在,易阳神不知鬼不觉地驱动了那根金丝。

金丝一出,乍泄的金光就笼罩住了那只低矮臃肿的大瓶,紧接着,有一团虚影从瓶子上脱离了出来,那是整件瓷器的影子。

就在这时,至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团虚影的旁边凭空多了一个影子,那影子也是一个青花瓶的样子,但相对小一点,随后,两个瓶子上下叠在了一起,小的在上面。

眼看光影就要融合,说时迟,那时快,易阳急忙闭上眼睛,打断瓷器的修复过程,这时他当然不能对瓷器进行修复,要不然只怕会吓到慕老他们,大白天的如果出了那种事,不是见鬼了是什么。

“慕师傅,是不是还有什么问题?”

通过一阵察言观色,葛云不由问道。

慕老呼口气道:“葛老弟,刚才我说了,东西确实符合嘉靖官窑的特点,但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葛云急急地问道。

慕老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话,只是回过头来看着易阳和白文超,笑吟吟地问道:“小易,小超,依你们看,这个嘉靖青花瓶怎么样?你们有没有什么看法?”

白文超摇头道:“没有了!慕老,这件瓷器很漂亮啊,非常完美,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哦,是吗?”慕老意味深长地笑道。

“小易,你呢?你认为呢?”他又问了易阳一声。

易阳定了定神,说道:“慕老,我倒觉得这个青花大瓶有点不对劲。”

“不对劲?!”

此话一出,不但瓷器的主人葛云大惊,旁观者清的白文超和老王也大吃一惊。

葛云忙问:“易老弟,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还请指点。”

易阳一本正经地回答道:“青花和纹饰没问题,确实很精美,不对劲的地方在于瓷器的造型。我越看越觉得这个瓶子造型怪异,不像一般的瓶子,其实更像大罐,一般的青花瓶哪有这么低矮、臃肿的?不过我对明代古瓷的研究不是很深,不清楚那个时候有没有这个型号的瓷瓶。”

“应该有的吧?”葛云疑惑道。

慕老很欣慰地看着易阳,笑了笑道:“小易,你眼光确实不一般,一语中的!”

他称赞了易阳一声,然后郑重其辞地对葛云说道:“葛老弟,鉴定这个事情是很严谨的,不能说应该有,而要确定,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如果没有的说成有,那就是杜撰了,出现没有的东西,行话叫做‘妖怪’!据我所知,明朝嘉靖时期确实没有这个造型的瓷瓶,史料上并没有记载,但青花大罐是有的。”

“啊?!”葛云惊诧道,“那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大惑不解,之前慕老明明不是说东西年头对,怎么现在又说明代嘉靖时期没有这种瓷器了,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小易,你说瓷型不对劲,那你认为这件瓷器究竟是什么来头?”慕老复又询问易阳。

他这显然是在考验易阳,要他说出个所以然来。

易阳犹豫了片刻后道:“依我看这件瓷器并不完整,它本来是别的造型的瓷器,看这情况它原来最有可能的是一件青花葫芦瓶,只不过葫芦瓶上端打碎了,或者出了什么问题,于是把它给锯掉了,只剩下葫芦瓶的下面一截,最后经过改造变成了一只四不像的瓶子。”

他一五一十地说来,葛云他们听后面面相觑,不敢相信他说的话。

“这是葫芦瓶锯下来的?!怎么可能?!”葛云瞪大眼睛道。

老王也质疑道:“小易,你是猜的吧?你想象力不错,但不大可能吧?”

易阳摇头道:“我不全靠猜的,因为我确实没见过这种瓷器,当然了,我没见过并不代表就没有,可刚才慕老已经明确说了,明代嘉靖时期并不存在这种青花瓶,慕老的话你们都没异议吧?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比较肯定这一点的,觉得它是由一件青花葫芦瓶变来的。”

他这是实话,他不是凭空猜测的,而是根据之前他通过异能看到的景象想到的,是很合理地推想,一大一小两个瓶子叠在一起不是葫芦瓶的造型那还会是什么。

“你们别和小易争了。”慕老神色有点无奈地向葛云他们摆了摆手,语气郑重地说道,“小易说的完全是对的,他和我的看法一样。葛老弟,你这个青花瓶确实是那样来的,严格地说,它不是一件瓷器,而是一个残件,因为它上面一般被人锯掉了,而它的原形正是葫芦瓶!”

他替易阳辩解,赞同对方的说法。

有了慕老这番话,葛云和老王他们都禁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

易阳端真一语中的,被他说中了!

很快,葛云和老王向易阳偷去了刮目相看的目光,一时对他的真实身份纷纷猜测了起来。

“这小伙子年纪轻轻的,眼力这么好?!”老王暗中诧异道,“慕老师这么看重他,难道是他新手的徒弟?!”

对于慕老的看法,他们当然是毫无疑问了,都深信不疑,只是易阳的眼力很是让他们吃惊。

白文超同样也很惊愕,但他对易阳的眼力不怀疑,所以他反应并没那么大,很快就回过神来了,啧啧叫道:“易阳哥,神了啊,这都被你看出来了!要不是你提醒,我们还真想不到,可现在我也觉得是那个样子的了!”

“慕老师,有何凭据?”葛云急忙问道,“这瓶口很光滑很自然啊,怎么会是锯下来的?”

慕老回答道:“这个可以打磨和美化的,变成这样完全不足稀奇。其实想要证明这只是半个葫芦瓶很简单。我们先来看看这瓶面上的纹饰吧?这上面的人物纹想必你们都看得出来,这画的是‘八仙过海’的故事,可这上面只有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其他四位神仙呢?”

葛云随口道:“可能就只画着四个吧,其余的没画出来。”

“不是的。”慕老用力摇头道,“没有《四仙图》的人物纹,只有《八仙图》的。其余四个的去向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画在了上面半截葫芦上,可现在一半锯掉了,所以就变成《四仙图》啦!

“葫芦瓶在制作当中,中间有一个接口,接口很容易受伤。如果质量有问题,在使用当中稍微一碰,可能就碎了。上半截打碎了不要,把下半截的断口磨一磨,猛地一看,也像一个罐子,如果接口稍长,那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瓶子,但只能是畸形的。八仙人物的组合,一出场肯定是八个人。葛老弟,你们认为这本来是一对的,可能还有一个罐子,上面再画上另外四仙,其实不是,一个葫芦瓶就把八仙全都画上了。八仙这种记载在唐代就开始有了,宋元以后逐渐搭成一个神仙班子。宋元以后,一出场就是八个人。”

“慕师傅,都被你说中,我一开始就是这么认为的,以为还有一只,没想到空欢喜一场了!”葛云长长地叹口气道。

慕老那话一语点醒了他们,让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慕老继续解说道:“嘉靖时期有《东游记》小说,跟《西游记》对着。中国人就是这样,你写一个《西游记》,我写不成了,就写《东游记》,还有人写《南游记》、《北游记》,就是朝四个方向走。《东游记》出现以后,八仙这个班子就定下来了。原来八仙里没有女的,有一个东方朔。后来把东方朔请下去,把何仙姑搁上了,怎么也得有个女代表嘛。清朝的瓷器上有时不画八仙人物,画的都是八仙每个人手持的法器,称之为‘暗八仙’,比如画一个箫、云阳板等等,清代很流行。

“这半个葫芦瓶,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可能觉得如获至宝,得了一件好东西。但对于明眼人来说,能清楚地看到这件东西是半个。因此,了解一个事物一定要全面。有时候说窥一斑可见全豹,是因为你看过全豹,才能窥一斑可见全豹;如果你没见过全豹,你窥一斑就是一斑。在鉴定中全面分析思考,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小易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有着缜密的思维,不一般啦!”

说着他复又称赞起易阳来了,葛云他们也对他越发地刮目相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