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极品明君 > 第二百四十章 第七次下西洋之后的今天…

极品明君 第二百四十章 第七次下西洋之后的今天…

作者:晴了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44 来源:笔趣阁

你能确定那吴天师进了那王勤的外宅了继宗眉头紧锁,望着那跟前拜伏于地的家奴沉声询问道。吴天师在他处呆了多久,另外,事情到底如何

那名家奴恭敬地言道:大少爷,1小的是亲眼所见,吴大天师进了王勤王公公的外宅足足一个时辰之后才出现,1小的担心会有人碰上,

所以,一直只在暗中跟随着吴大天师,等他回到了观中之后,小的才与他见了面。吴大天师告诉小的,他已经送予了那位王公公两丸丹药,王公公给了他两百两银子,说是,此药若是有效,日后自当再着人前来购之。很好,孙七,你再辛苦一趟,拿一千两银子去给吴天师,再把这几日,他儿子随老师读书所写的字贴也拿几份过去,也好让他安心。

告诉他,只要照咱们的吩咐去做,不但可以保得他全家上下老小的xg命,他还能够大赚一笔,足够他一家子一辈子的富贵。知道吗孙继宗徐徐地吐了一口气。

大少爷放心,小的明白。叫孙七的家奴很是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恭敬地再施一礼之后,退出了书房疾行而去。

旁边老二显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没有几丝喜意,反而是y沉沉的忧长,咱们如此做,是不是太过冒险了而且咱们瞒着父亲他们

孙继宗收回了望着书房外的目光,落在了那孙显宗的身上,抬手拍了拍那孙显宗的肩膀:二弟啊,父亲这段时间,身子可是不好,而三弟四弟,也在为上皇的事情奔bo,咱们哥俩,也总得为上皇分忧才是。

要知道,咱们老孙家,可是跟上皇陛下,一荣皆荣,一损俱损啊

如今,若不是咱们还有眼线在宫里边,恰巧知道此事,那可就真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了。孙继宗坐了下来,端起了茶水抿了一口,看到那孙显宗虽然面sè稍缓,却仍有疑虑。孙继宗温言劝道:如今,上皇陛下在宣府做了那么多的布置,咱们可都是看在眼中,我们这些当舅舅的,焉能不帮其一把。

再说了,为兄我也只是布置了这么一着暗棋,他们自己非要自己撞上来,那可就怪不得为兄了。孙继宗抚着领下长须,一脸y冷的笑意。

可是兄长,此事当需谨慎啊,若是稍有泄lu孙显宗点了点头,lu出了一脸狠绝之sè。

孙继宗看到了孙显宗的神sè变化,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笑着解释道:孙七是咱们家的家生子,对咱们老孙家的忠心毋庸置疑,至于为兄我所遣的那几个家奴隶亦如此,他们做事,你就放心好了,定然出不了什么岔子。

兄长,那吴天师,是否真的可靠孙显宗又追问道。

那吴天师俗家姓吴,本不过是涿州清云观的一个杂役,后来不知道是从哪个方士的手里边弄了几个壮阳的方子,就干脆扮起了道士,自取道号为吴清子,专门凭借丹药以换取钱财,来到了京师也有快五六年的功夫了,他在涿州老家,有一妻两妾三女一子,每年都会诈称云游,实则是回老家

孙继宗嘴角一弯带着几许尴尬和无奈地继道:说来还真巧,你那不成器的侄儿就曾经遣人去购过药,后来,那名见过其的家奴,去涿州办事时,看到这位吴天师一身富贾的打扮,携妻带子的出游恰巧那家奴的婆娘是你嫂子的身边近人,让你嫂子给知晓了,为兄这才知道,收拾了那小子一顿。不过这事,为兄当时也没放在心上也是,堂堂的国舅爷,再怎么的,难道还去为难一个卖壮阳药的不成也就只是听在耳中就算了。

可谁曾想,这些日子以来,那位朱祁钰却mi恋上了躲猫猫的游戏,这家伙小身板本来就不是什么体壮如牛的主,短短两月不到,身体就给淘得有些空了,宫中的补品用量大增。

而这个消息,传到了孙继宗的耳中,思来想去,方想到这位在京中道观内卖壮阳药越卖名气越大的假道士,于是开始筹划了起来,原本想着,让这位吴天师主动进献丹药来着。

可是,谁曾想,这边还没有想出一个稳妥的法子,让吴天师进献丹药。那边,那王勤居然就遣人上前来拜访。既然是自己撞到子孙继宗的安排上,心中正愁找不着法子的孙继宗自然觉得喜从天降,焉有再行推诿的道理。

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孙显宗听得此言,不禁摇了摇头,脸上多了几分鄙夷之sè,这可是标准的自投罗网,那可怪不得人了。

二弟你只管放心就好,其实那位吴天师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只不过嘛,把原本的药物的量,稍稍的添了两成的药量。孙继宗嘴角一歪。若是常人而言,偶尔一试,两成的药量,于身子倒也是无甚妨碍,可若是经年累月的不加收

那会如何孙显宗不由得追问了一句。那孙继宗只是神秘地一笑,并没有多言,不过,孙显宗已然从自己兄长那显得有些诡异的表情里边瞧出了什么,心里边微微打了个寒战,不过旋及一想到自家外甥还有那太子所遭受的磨难,孙显宗抛掉了最后一丝犹豫。

江南好1风景旧曾谙。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中〗国文人的mi梦1沉淀着四季任何美丽的幻想:春季里绿堤闻春晓:夏日里荷乡深处弄莲子:秋来饮酒赏秋月:冬来踏雪寻梅

而今,正是阳春三月,大明境内,多地仍旧略感寒凉之时,江南却已是春日融融1柳丝清扬满城光溢huā香十数名难掩脸上风霜之sè的剽形大汉,正一脸好奇之sè地欣赏着这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的繁华大都市。

为首者,乃是一名年不过二十许的年轻俊朗士子,抬手指点着这周围,朝着那些剽悍的骑士,还有身后的数人笑意吟吟地介绍道:这便是南京,六朝古都,更是我大明初的帝都,如今的陪都。此城之历史,可远溯至春秋之时,先后有春秋时吴国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粱陈史称六朝隋陪都南唐

好一个烟雨江南啊,老夫至二十年前离此之后,就再没见过这等境致了队伍里边,一名身着锦袍,年近五旬的中年人抚着长须,颇有些感慨地道。

尹大人在南京呆过那名年轻士子不由得一愣,旋及一拍自己的额角笑道:看晚生这记xg,大人乃是随三宝太监下过西洋的,焉会没有在南京呆过。

呵呵,老夫其实也就在南京呆了一年不到,宣德五年就便三宝太监漂泊于大洋之上数载,至宣德八年七月方至南京,时隔未有一年,又随南京守备王公公王景弘出使南洋诸国,至宣德十年,为了送那苏门答腊国王弟哈尼者罕往北京朝贡,老夫就留在了北京工部任职,再未南来。不想,今生还有重临此地之时啊这位尹大人打量着这春江绿水,姹紫嫣红的南京,心里边不由得感慨万千。昔日的故友,而今,不知道还能有几人。

那名年轻士子笑着宽慰道:尹大人此言差矣,当年下西洋时,人以万计,且多以壮年之姿以遨游四海,而今,虽时过景迁,不过想来,故旧当有不少健在才是。

这倒是,不过可惜,三宝太监及王公公皆已故去,若能得此二人之助,陛下的心愿也能早日达成。尹大人姓尹名伟,字析瑞,原为南京工部主事,因其祖时,便从事海贸,对海事颇为精通,其人又颇精于船舶之事,壮年之时,曾随三宝太监下过一次西洋,远抵bo斯湾和非洲东海岸,后又随王景弘下南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奈何,至宣德九年到了北京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他挚爱的航海事业上,变成了一名北京的工部官员,而在土木堡之战时,作为一名对于器械颇为精熟的工部郎中的尹伟也随大军前往,最后被俘,而最终,他为朱祁镇所解救。

当时听闻尹伟居然是郑和下西洋时的一员时,朱祁镇足足呆了小

半盏茶的功夫,之后,将这名已然意冷心灰,一心只想要回故乡的工部郎中给硬留了下来。

当时,仍旧身为瓦刺战俘的朱祁镇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上他,但是朱祁镇却很清楚,这个家伙自己若是不留下,那就证明自己没有资格作为一位优秀的穿越者。在西方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自己目前所有的希望,怕是只能够寄托于他的身上。

而至朱祁镇回到了宣府之后,与这位尹郎中多方面的深入交流之后,终于让这位尹郎中明白了朱祁镇的的确确有重建大明海事,扩大官方海贸的决心和勇气,这才下定了决心,效命于朱祁镇麾下。

而这一次,正是出于他的建议,正为了宣府诸事,还有谋划重夺皇位的朱祁镇才意识到这个重大问题,于是,遣了这位原籍于南京的赵姓宣府吏员为领路人的队伍,赶往南京,以作布置和准备。

而此时,距离第七次下西洋,时间过去了十八年,而距娄王景弘南洋归国,时间,刚好过了十六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