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八零后修道生活录 > 第四十七章 阴阳交泰万物生

这个时候,有个老汉赶着一大群波尔山羊急匆匆从山坡上下来,老远就冲着我们扯着嗓子大叫到:“你们是哪里来的游客,不知道天yīn的时候不能在雷打岩玩吗……赶紧离开这里,马上要打雷了,小心被劈到!!”

“大叔,这好端端的天气怎么会打雷?”老常有些不相信的反问。刚才他也听到一声轰隆,只当是过飞机呢。

“你们赶紧跟我走,别不相信,这里不出半个小时,肯定会打雷。”老汉再次强调道。似乎是为验证他说的话,眨眼功夫,天空开始变暗,黑漆漆的乌云很快将整个山坡笼罩。

随着一道强烈的闪光,震耳的霹雷落下来--落地炸雷,把周围的同学吓得哇哇乱叫。

“今天这雷来的真急,赶紧跟我走,”那老汉也吃了一惊,发疯般用鞭子抽打,将一群波尔山羊抽的咩咩乱叫。

这下倒好,我们也顾不上再怀疑,赶忙跟在老爷子后边朝远处跑去。

没走多远,就听到后边轰隆隆雷声不断,似乎在追赶我们。

绕过山坡后,那老爷子才松了一口气,放缓脚步。

随后他把我们带进山脚的一座凉亭内:“在这里避避雨吧,你们不要乱跑,小心山洪暴发,等雨停了再下山。”

大雨磅礴,雷电轰鸣,远处的山峦完全被云遮雾缭,越发显得高深莫测。

我的神识清楚感觉到,那片山坡上充斥着别样的气息,连我们所在的地方也有,气势流动,顺势而出,朝山坡方向涌去……

“老大爷,刚才你怎么知道要打雷?”老常女儿问了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那山坡叫雷打岩,老一辈人有个俗话,‘天雷响,斩龙王!’。这地方邪门的很,听说是当年禹王斩蛟龙后留下的阵法。附近的人都知道,只要天上有雷声,那几块石头指定要遭雷劈。我们下雨天气根本不敢从这里走。以前盘云峰大德寺有几个和尚曾在这里作法,想把阵法破掉,结果全部被劈死了。去年还有游客不信邪,大雨天留在雷打岩附近宿营,结果也被劈死两个。”

禹王石、祝融骨、雷打岩……几个小时功夫,我接连听到三种称呼。每一种称呼,似乎都诉说着那几块石头的不同寻常。

最后老汉又故作神秘的说道:“我奉劝你们一句,别再往那里去了,那地方邪门的很。弄不好今天晚上会有yīn兵过路,风景区怕吓着游客,不让说。”

伴随着这老爷子神神叨叨的话语,天上突然响起炸雷声,刺目的闪电从头顶划过,落入山坡当中。几个正听得聚jīng会神的同学吓了一跳,其中一个胆小的女同学尖叫连连,双手死死掐住旁边男同学的手臂。

“别怕,别怕,没事,有我在。”郑少阳的安慰声音响起。

靠……这两人什么时间勾搭上的?此刻我才注意到,刚才那声尖叫是马丽发出的。

接触到我的目光,郑少阳得意的眨巴眨巴眼睛。

常老师也注意到两人的小动作,冷哼了一声却没再说什么。我们已经毕业,现在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了,他也不想多事。

“什么yīn兵,哪有鬼呀,大爷,你这是迷信。”老常女儿开口反驳道。

“信不信随你们……”老汉看样子对这事儿挺忌讳,不再开口多说。

夏天的暴雨来得快去得急,短短半个小时工夫,天空又开始放晴,山间景致再次变得清晰起来。

“哇,空气好清新呀”不少同学也感觉到山间异常,口中发出啧啧称赞声。

老汉的叮嘱并没有吓退我们,一群同学简单商议后,仍然决定穿过朝阳坡,向古淮源进发。

虽然刚下过雨,但是山道上石块众多,走路倒不显得泥泞。

重新踏入这片山坡,我尚未放出神识,就敏锐感应到周围气息异常活跃。自己的心神本能受到牵引,一步步朝禹王石下走去。

不好……金蛟剪疯狂震动,我急退两步,脑袋终于清醒过来。

看我陡然后退,身旁郑少阳也被惊倒,随即开口叫道:“昊哥,你今天怎么了,一惊一乍的。”

“没事,”我再次摇头,转身朝半山坡爬去,不敢靠近那几块黑sè大石。恰好这个时候老常吩咐大家zì yóu活动,因此我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大家注意。

站在半山腰,我仍然感觉到远处的气息流转,似乎一个不小心,心神就会被影响。

无奈,我只能朝更远处攀登,最后站在山顶远眺。

登上山顶,我愈发感觉朝阳坡的不同凡响。这里离淮河源头不远,百峰汇聚,万流归宗,华夏南北地气恰好在此聚集孕化,形成一股磅礴yīn森的气息。

古人称淮水为华夏的风水河,恐怕正是因为如此。中学《地理》将秦岭—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我想到地理课本上的描述,我心中有些恍然:科学与传统风水,似乎在现实面前发生了碰撞。

不过按道理来说,这里属于极yīn至寒之地,应该yīn冷无比才对。

可是刚才在山谷中,我却感觉到那里气息非常温和,就好像海蟾宫所在的山谷。

想到海蟾宫,我猛然发现两个地方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都被人为的改变。

yīn气、阳煞……一yīn,一阳,yīn中有阳,阳中有yīn……

“万物抱yīn附阳,冲气为和。老子的‘气’有阳气,yīn气.,故积阳为天,积yīn为地.yīn静阳燥,阳生yīn长,阳杀yīn藏,阳化气,yīn成形。”

原来是人为调和了这里的地气,那七块祝融骨正是关键。

不见格局,不见阵势,寥寥几块石头,就能将地气彻底镇下。yīn煞地气rì益汇聚,一旦阳煞处于弱势,就会引来天雷轰击,朝石头内汇入能量,从而达到新的yīn阳平衡。

想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布置此处的人。在这片极yīn之地打下七块祝融骨,不但没有损害一丝地气,反而借天地之力,因势利导,营造出一个yīn阳交泰万物生的和谐之局。

那祝融骨肯定不是凡品……可以引来天雷,会不会是法宝?

这地方天地元气和灵气远比外边浓郁,我既然能够发现异常,相信其他修道者也可以。如果有人打祝融骨的主意,把它们偷走,那磅礴yīn森的地气岂不是要泄出来,整个太白山估计遭殃了……

这个念头刚冒出,我猛一拍脑袋,自己真是修道修糊涂了。这地方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可实际上yīn阳平衡就是最好的防护。任何修道者只要想打祝融骨的主意,一旦破坏平衡,必然遭来反击。

我先前仅仅是往石头内注入元气,结果就遭到反噬,进而引来雷击。刚才老汉说的几个和尚做法,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雷劈死。

这地方格局不知道比海蟾宫高出几番,绝对是修道高人布置的,难不成真是大禹治水留下的洪荒遗址。

自己能够想通其中的玄妙,这算不算修道有所得了?我心中很有些得意,可惜身边却无人可以分享。至于郑少阳……这货现在正和马丽打得火热,哪有功夫听我闲侃。

再说即使给他讲,估计也是对牛弹琴。

嗯……修道者!正胡思乱想着,突然感觉远处有神识扫过来。

我心神一凝,神识完全收回。

只见不远处山坡上站着一名身穿唐装的老者,目光在我身上略停,又朝山坡下看去。

看那样子,此人显然也发现了朝阳坡的异状。

趁对方注意力转移,我悄然扭头打量唐装老者。对方浑身被赤sè光芒笼罩,境界比玄明道人略显不如。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为我?为祝融石?

今天是怎么回事儿,总疑神疑鬼。宣传册中说的很清楚,太白山中道观寺庙多达二十余处,有一两个修道者应该很正常,我又何必多疑。

可是我很快发现自己错的离谱……结束zì yóu活动后,众人在导游带领下朝前走出三四里地。

一路上我又感觉到几个玄门人士的气息,其中有僧有道。这些人修为并不高,大多被赤光笼罩,只有一人身上附着有淡淡的橙sè气流。

自从修道以来,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多同道。

他们来太白山干什么……咦,玄明道人和他徒弟!

这老道士也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