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十一章 得了妄想症的郡王

大唐虎贲 第十一章 得了妄想症的郡王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17 来源:笔趣阁

翌日一早,罗士信再度给苏定方刘仁轨薛永莫虎儿奎托斯几人践行,将他们送离长安城,带着些许离别的伤感返回了刑部。

因为吃了一次亏,刘德威也不敢小觑罗士信。在没有一定的把握下,决定不再动手,安安分分的干着刑部侍郎的权值。

罗士信也知刘德威在刑部即有威望,自己势单力薄一时间也动他不得,两人处在一个和平时期,相互间平安无事。

马周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一日,得知罗士信在刑部遇到的小小麻烦,正需要他从旁相助,便马不停蹄的赶来长安,至刑部报道了。

罗士信对于马周极为信任,将自己的发现已经打开的局面,通通都告诉了马周。

马周也详细的观看了众人的答卷,对于刑部的情况了解了一个大概,赞同罗士信的眼光,刘燕客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值得拉拢。不过因为对刑部了解不深,刘燕客是不是刘德威的人,这个难说。马周的职位是刑部员外郎。这所谓员外郎即是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定员外增置之意。哪里事情忙,有需求便调往哪里。

罗士信将马周调往司门,让他切身实地的考察刘燕客,看他谁都值得拉拢。至于其他,可以徐徐图之,唯有刘燕客这样的人才慢不得。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大唐歼灭突厥的壮举,在大规模的宣扬庆贺下渐渐淡漠。走出了议论。人总要往前走的,而不是沉迷于昔日的辉煌,不能自拔。因辉煌而满足。反而失去了庆贺的目的。

在大胜突厥过后,很快令一则消息走漏出来,将天下人的目光吸引过去:李渊以身体不适唯由,着令大唐太子李世民监国。

虽然李世民一直在做监国之事,但是在此之前名义上是李渊将政务交由李世民,培养李世民的行政能力。真正的主事者,还是幕后的李渊。但是监国命令一下。则意味着李世民在监国期间将全面代替李渊,成为大唐王朝的主宰。有心人已经察觉出这是李渊即将传位于李世民的前奏。

消息一传开,也引起了一阵轰动。但并没有造成多少动荡。

只因李建成的太子党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李世民的手段极为高明,胸怀也异于常人,他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魏征多次劝说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将他杀了。但是对于魏征这样的人才。他没有任何的责怪与处罚,反而倍加重视,将他任命为尚书左丞。李建成麾下的第一谋主王珪也为谏议大夫,至于其他人也各自得到了相应的任命,就连武将亦得到了重用,毫无打压排除异己的做法。连原太子党的核心人物都没有遭受排挤,更别说只是跟李建成走的近的他们。

李世民如此胸襟气度,让满朝文武先后归心。就连李建成的死忠王珪魏征亦对李世民另眼相看。尤其是魏征,他的心思如李渊一般。觉得李世民野心太大,很可能如杨广一样因为野心将好不容易和平下来的王朝败坏。但随着接触的深入,他也发现了李世民自身的优点,发现自己以前是杞人忧天。面对李世民的大肚,魏征也尽心尽力的为大唐效命,渐渐的成为李世民的臂膀。

对于李世民即将监国,即将成为大唐皇帝,满朝文武几乎没有任何抵触,大多人都在这两年中认可了李世民在军政上取得的成就。

当然这世事无绝对,对于李世民即将成为大唐天子这一消息,一人却是寝食难安,日夜惊恐,生怕自己受到清洗。

此人便是庐江王李瑗。

李瑗担心自己被清洗是有原因的,李瑗是李渊的堂侄,他的父亲是李哲是隋朝柱国备身将军,身来就锦衣玉食的,才能没有半点。李渊用人向来亲厚,李瑗虽然无才,却也地位崇高,封庐江王,屡次得到无功晋升,直至升为山南东道行台右仆射。

唐初时,李渊将天下分为六道行台,以方便手握重兵的大将对外征讨。因此行台长官的权力极大,便如李世民当初的头衔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拥有这个头像的李世民几乎就是一个中原王,掌握河南中原一地的所有军政大权以及官员的调任,土地的分配等等一系列的权力。也是因为如此,历史上李建成与李世民内斗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李渊动了将天下一分为二,一半给李建成一半给李世民的念头,而分给李世民的地方正是整个中原。李世民留下的后手退路,也是中原,若不发动玄武门之变,而他争夺太子之位失败以后,便退回中原,在中原另立朝堂。

就是因为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这个职位,李世民在当时是实打实的中原王。

李瑗的山南东道行台右仆射固然比不上李世民的大行台尚书令,但也是手握军政大权的雄职。当时除了李世民李元吉这类皇帝的亲生儿子以外,皇亲之中李瑗的手中握有的实际权力是最大的,就连当时的李孝恭也比不上李瑗。

李建成意图扩展军事力量,李瑗这外在的实力是他首要拉拢的对象。

李瑗面对当朝太子的拉拢,哪里还有二话,直接成为了李建成最有利的臂膀之一。

当时李建成还没有拉拢罗艺,他手上最强的军事二人组正是李元吉与李瑗。

李元吉是公认的二货,李瑗也是一个二货。两个二货加起来,不会有负负得正的效果,只会越来越二。

李元吉利用李瑗在山南东道的权势,在襄邓一代安插了自己的势力,为迁都做未雨绸缪。

总之李元吉怎么安排,李瑗怎么配合,他作了许许多多帮助李建成李元吉对付李世民的勾当。只是因为他在任期间毫无功绩,李渊都看不下去,将他改任幽州都督,将他丢到了幽州因为他的懦弱,李渊还特地给他安排了王君廓这样的猛将。

就算失去了利用价值,李瑗也毫无疑问的是太子党的一员。

结果事到如今李瑗自然是悲剧了。

李建成被贬蜀中,李元吉失踪多年,存活的几率渺茫

世上没有后悔药吃,李瑗自从李建成失败被贬之后,一直就担心自己受到连累。庐江王幽州总管,诚可谓是位高权重,却因为当初站错了位子,没过一天的安心日子。

这得到李世民监国即将登基为帝,整个人更是惶恐不安。

这古往今来,新皇即位,几乎无一例外,对于身怀从龙之功的人物大势封赏,对于那些曾经反抗他的人物杀鸡儆猴,从不手软。

李瑗便如得了妄想症一样,时时刻刻的妄想着李世民要洗清他,拿他开刀

越想越怕,越怕越想

整个人就如神经了一样,神神叨叨的。

岳父大人,朝中来人了王君廓毕恭毕敬的来到了李瑗的住所知会,说道:陛下派遣通事舍人崔敦礼来拜会,不知为了什么事情。

啊李瑗手心一抖,手中的茶盏摔落在地,四分五裂,惊惧道:这可如何是好完了完了,太子这是要向我动手了。

王君廓看着惶恐不安的李瑗,眼中透露着一丝蔑视,心底轻轻的哼了一声,面上却无比恭敬的道:岳父大人不用担心,形势未必如此的糟糕。不如先听一听崔敦礼的来意,指不定是特地嘉奖岳父的呢岳父大人镇守幽州边陲之地,致使边疆安定,从未遇过贼寇袭扰,劳苦功高。幽州在岳父大人的治理下也是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太子殿下凭什么针对您

李瑗一听也觉得有点道理,心中略微安定,颔首道:贤婿客气了,这一切大多都是你的功劳。深深的吸了口气道:走吧,我们去见一见那个叫崔敦礼的使者

崔敦礼见过郡王殿下,奉陛下圣喻,特召郡王殿下回京朝见。崔敦礼出生博陵崔氏,礼节做的十足,一举一动,儒雅非凡。

李瑗闻言脸色却是惨白,豪无血色,身子竟然晃了晃,险些向后栽倒下去。

崔敦礼见李瑗突然如此惊恐,心中疑云大起,不动声色的看了一旁的王君廓一眼:想起来此行监国太子李世民的吩咐:孤得到王君廓传来的消息说庐江王李瑗暗中培植亲信,集结兵马,疑有反意。你此去请李瑗,切勿小心注意,探查庐江王是否拥有反意。若真有反意,火速来报。

外放大将得皇帝召见回朝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庐江王如此惊恐,难道

崔敦礼感觉自己呼吸有些急促了。

李瑗苍白着脸,半响才反应过来,一口应下,让人送崔敦礼下去休息。

崔敦礼这一走远,李瑗便迫不及待的来到王君廓面前,震恐道:不妙不妙,这个时候将我诓骗回朝,哪有什么好事

王君廓愤然道:想不到李世民如此狠毒,岳父大人这一去哪里还有半点活路,如今您拥兵数万,何必自投罗网小婿愿意追随岳父大人,殊死一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