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三十四章 算无遗策

大唐虎贲 第三十四章 算无遗策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17 来源:笔趣阁

最近罗士信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接下来的战役应该如何来打。

依照目前的战局来看,大唐诸路大军一路而来都是所向披靡,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直指突厥汗庭。反而突厥早已没有那股草原王者的气派,连连战败,让大唐逼迫于王庭,被迫的陷入包围的绝地,士气低落。就如此发展下去,大唐获胜的几率是八成,百分之八十。在瞬即万变的战场,在依旧有着一定战斗力的突厥,百分之八十的胜率是相当的高了。

但是罗士信一直没有因此大意,一直在思考着打法。

李靖在指点他兵法的时候,曾给他说过一个道理:败战要认真对待,胜战更要认真对待。

说的是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就算军事水平再出色的人,在个别时候也会受到外在因素的限制,而陷入不利的局面,甚至于必败。面对这种情况,更需要统帅用心去打,能反败为胜,扭转乾坤自然是好的,就算是不能,能够减少哪怕是一人的伤害也是小小的胜利。同样的面对一片大好的形势,身为三军统帅,不能有自满之心,更不能大意。一来骄兵必败,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栽倒在这方面;另外也可以扼杀敌人反败为胜的机会。第三也是最关键的,能够减少己方的伤亡。

身为大将主帅,多想一些细节,多考虑一个方面,便能减少己方兵卒的伤亡数量。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是故即便胜券在握,罗士信也没有掉以轻心,反而认真的思考着接下来的战术打法。他们确实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将这场战打的更漂亮,让己方的伤亡减少到最小,这个便是罗士信思考的关键。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突厥终究是北地最强的势力,手中有十万以上的突厥兵。兵力并不逊色大唐多少,真刀真枪的干起来,不管用什么战术打法都不可能不付出一定的代价。

困兽之斗的突厥就算士气什么的都不高。依旧能够爆发出强悍的战斗,给大唐形成危害。与此同时,汗庭周边的三十余万突厥百姓。也将成为不稳定的炸弹。

在如此情形下,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是无可避免的。

他们将会在突厥汗庭也会揭开这惨烈的一战。

然而李靖这一计却避免了这一点。

他成功的逼逃了突厥可汗颉利

颉利这一跑,意味着他抛下了三十万的百姓。这些百姓在缺少主心骨的情况下。唐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将他们拦截下来。将他们俘虏,将他们拥有的他们所驱赶的牛羊马极为己有。同时,大军在溃逃的时候,很难组织像样的反击。

逃亡之兵是最好对付的,他们只会没命的逃,在逃亡的过程中造成兵卒大幅度的走私,造成士气过于低下而四散逃亡。只要他们唐军追击的紧迫,就算不正面决战。突厥大军也会不断的削弱,不断的放弃抵抗。等他们跑到西方。跑到阴山附近的时候,能有个三五万的兵马已经很不错了。

到时候养精蓄锐的李靖军在他们前方堵截,余下的两路大军再一次挡住颉利的退路。

以养精蓄锐之师对战亡命奔逃之旅,以士气高昂之兵的对士气败落之旅。发展到那个情况,唐朝取胜的几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除非天上跳下一个陨石,将李靖的五万大军砸灭,不然就无可能反败为胜。

在如此巨大的优劣势之下,唐军的伤亡至多不会过万

比之大军围困颉利与王庭,耗费时间耗费心力的血战,将十数万的突厥兵拼光而取得的惨烈胜果,李靖这一打法明显高明的多。

围师必阙

孙子兵法里就有这般说法,包围敌人的时候要给敌人留一线逃生的希望,防止敌人陷入绝望,拼死抵抗,给己方带来巨大的损失。

李靖故意造成三面包围的假象,让颉利以为毫无生机,逼迫他逃跑,从而露出破绽,给大唐可趁之机。这与围师必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将情况问题展现出来。

可是万一颉利不是选择向西,而是向北而逃,北渡大漠,那又该如何是好罗士信疑问道。

李靖笑道:作为我大唐的盟友,不管薛延陀是什么心思,但我相信他们是很乐意帮我一个小忙。现在他们的大军就在北面晃荡,突厥不可能得不到消息。

罗士信大悟,指着地图道:将大军藏身在赛因山也是防止突厥北遁的一个举措吧

然也李靖颔首点头道:我便是要让颉利觉得往北逃毫无生机,只有西方才是他们的出路。如此也中了我们的算计,陷入翁中。

罗士信相通这前因后果,想起先前李世绩露出那震撼敬重的表情,他亦是不得不服,心道:原来,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这种惊世骇俗的能力真的存在

李靖这位名不虚传的大唐军神,在得到罗士信的战报的那一刻起就下了一部弥天大棋。

罗士信李世绩虽不是他手上的棋子,而是下棋之人,但是他们下的每一步棋都在千里之外的李靖所预料之中。

至于颉利义成公主赵德言乔令则乃至于薛延陀都是李靖手上的棋子:他看穿了乔令则小人的心态,知道这个依仗溜须拍马抱着齐王杨暕大腿上位的隋朝大臣是实实在在的小人,肯定会行告密之事。故意显出真身,让突厥知道他的存在。然后利用颉利多疑自负的性格,依仗即将兵临城下的罗士信李世绩两路大唐大军,令他相信唐朝的战术就是要将他围困在突厥汗庭,围而歼之,使得他坚定不移的相信,李靖出现的地方,必然有他的五万大军。他还算准了颉利有死战到底的勇气,但没有死战到底的决心,只要有人劝说他跑,他一定会跑。

义成一直教唆颉利南侵,对于身处突厥的隋朝后裔照顾备至,所图所谋,可见一二。赵德言更是因为在中原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万里迢迢投突厥效命,功利心极其严重。此二人在颉利心中的地位极高,有他们的存在,颉利定然不会在汗庭死战。在前有罗士信后有薛延陀左有李世绩的情况下,颉利也只有选择向右突围。右边固然有李靖的存在,但至少有阿史那社尔的支援还有西突厥可以投靠

至于薛延陀的心思更容易猜透,夷男野心很大,所谋甚广,突厥的覆灭对他大有好处。这举手之劳,也必定会鼎力相助。

将所有人的能力性格拿捏到位,能能用的一切有利环节统统用上,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布下如此巨网困住颉利。

除了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罗士信想不到用什么词语能够形容这个时候的李靖。

太了不起了。

罗士信也将自己遇到的情况:康苏密投降以及杨政道呈献玉玺投降的事情细说。

李靖想不到还有这事,大感意外,笑道:能够迎回传国玉玺,实在是再好没有的事情了。至于义成,此人蛇蝎心肠留她不得,待我们取胜过后,便以她来祭旗。说道这里,他突然站起来道:罗士信李世绩听命。

罗士信李世绩一起起身抱拳道:末将在

你们立刻回营地,整备兵马,现在颉利跑了一阵,现在他急于跑命,想必也不会发现我只有两千兵这一事情。你们将手上的伤兵步卒交给我带,骑兵你们都带走,去追击颉利。那些让颉利抛下的百姓,交给我便是了。

罗士信李世绩互望一眼,各自都若有所悟的看了李靖一眼,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靖这是将擒获颉利的大功让给他们了。

不贪功,不争权,无怪李靖拥有翻云覆雨的通天之能,李世民依旧对李靖信任备至,但凡有重大军事上的决定必先求问他的意见建议。

李靖布下了如此的天罗地网,罗士信李世绩作为当世少有的名将,那里还能看不透目下的关键所在

两人回到军营之后,立刻点齐兵马,将手中的马匹通通聚集起来。

罗士信将情况大致上向刘仁轨薛万均苏定方这些人细说,对于李靖的这步棋,每一人都傻眼惊叹,随即涌现敬服之意。用兵若李靖如此,实在让人不得不服。

我们全军几乎所有人都会骑马,全部都带去刘仁轨想着怎么安排。

不要罗士信道:只带骑兵,步卒一个不带,省下的马给骑兵轮换。在他的安排下,步卒虽然懂得骑术,可以马背行军,增加机动性。但如今追击颉利,需要日夜兼程,需要马不停蹄,甚至在马背上休息。步卒是不可能坚持到最后的,与其掉队不如不带,将机动性最大化。

他可不想在这精要关头,浪费资源。

无论如何,他们就要将颉利阻拦下来,将他们歼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