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密议

大唐虎贲 第二百二十二章 密议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17 来源:笔趣阁

长安太子府。

自从上一次李世民那近乎脑袋秀逗的出招,李建成就一直等着自己这位二弟的第二波攻势。

但是李世民那里全无动向,告密之事,好像完全与他无关,从未提起也从未在乎,依旧一如以往的处理着自己的事情,不时的在李渊面前找找存在感,给他这个太子大哥上上眼药,在一些关键的位子上安插几个心腹。

李世民虽不是太子,但是他的权势细说起来更在太子之上。

李建成的头衔就一个太子,而李世民的头衔是天策上将、太尉、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尚书令、雍州牧、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凉州总管、秦王。

太子的主要权势在于政务,尤其是天下大定之后,李渊好玩乐的性子使然,令李建成处理绝大部分的政务,没有监国之名,却有监国之实。但是李世民却能轻而易举的在李建成的领域上掺和一脚,掠夺李建成的政治资本。

因为唐朝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一种由西汉起经过长期发展,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其中尚书省的地位最高而且是六部之首,掌管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的吏部;掌管财政、国库的户部;掌管贡举、祭祀、典礼的礼部;掌管军事的兵部;掌管司法、审计事务以及负责工程建设的刑部与工部都归尚书省管,而尚书省的老大正是尚书令李世民。

尚书令是中央官僚之首。行政系列的最高职位。当然,前期李世民在外征讨,也没有空闲去履行这个职位的义务。尚书省实际总管事务的是李渊最信赖的兄弟裴寂。

统一战争逐渐结束,尤其是在虎牢之战以后,李世民的军功声望已经到了巅峰,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李渊更是不愿意头疼这个问题,不到关键的时候,绝不动用李世民这张军事王牌。也就将李世民留在了长安。

身在长安的李世民既然有尚书令这个头衔,六部都归他管,他要插手政务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所以李世民拥有着比李建成这个太子更加有效插手大唐政务的权力。

但是李建成想要插手李世民的军务却没有任何的理由借口,是以在实权上并非太子的李世民反而要胜过李建成一筹。

看上去李世民的实力胜于李建成,其实并不然。

李渊是李建成最坚强的后盾,只要有李渊在。李世民手中的砝码权势再多再大也是无用。

李建成自是明白这点。自私藏兵马事发以后,更近一步的当个孝顺儿子,处理国事来更加敬业认真。

李渊见此由衷高兴,对于李建成的态度一如以往,放下了那点点的成见。与此同时他与李元吉也频频接触,关系更近了一步,正式达成了对抗李世民的政治联盟,展开了新一轮的谋划。

“二哥太不像话了!”李元吉怒气冲冲的找了个位子坐下。对着自己的大哥抱怨着,眼中闪过愤慨的怒焰。对于李世民这个二哥。天性凉薄的他非但没有任何的好感,反而充满了嫉恨,从小到大就是如此。

李元吉自小就知道他的父母不喜欢他,将幼小的他丢在家里不闻不问,反而处处将老二李世民带在身旁。作为一个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见自己的二哥如此受宠,心里如何能够平衡?长大以后,李元吉被李渊丢给了李世民,发挥他骁勇的长处。李世民用兵如神,用将也得心应手。李元吉就算无用兵之才,李世民还是照顾他这位四弟给了他发挥的机会,获得了不菲的战功。

对于这点,李元吉是完全无视的,他自以为自己能力超绝,取得战功是理所当然的,丝毫不知李世民知人善任,麾下向来不缺强兵悍将,若非他特别关照,就凭李元吉的智略,统兵作战那里轮得到他。

李元吉这里非但没有任何感激反而因为李世民治军严谨,丝毫不讲情面,数次因他犯错让他难堪而深恨之。

这仇上加仇,在李元吉的眼里,李世民等同一个仇人,压根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他将高士廉任命为雍州治中,谁不知道高士廉是他的人,分明就没将大哥看在眼里。”

治中是全称治中从事史,亦称治中从事,为州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这州郡的佐官本不因入李建成、李元吉法眼,但事实上这要看什么样的州郡。雍州治中,看似一个小官,其实不然。

别处地方州郡的治中根本不在李建成、李元吉这类太子齐王的眼中,但是雍州治中就不一样。

大唐的国都长安便在雍州境内,雍州这个州郡自是水涨船高,地位极高,权力极大。

所以自唐一代,雍州牧都是由最亲近的皇子当任,而皇子向来都不处理州郡之事,州郡的大小事情分别由别驾、治中来处理。

雍州别驾是贵为宰相的萧瑀,雍州治中则是新晋的高士廉……秦王妃长孙氏的亲舅舅。

李世民直接通过李渊让自己的娘舅当任雍州治中,用意十分明显,加深对雍州的控制。这控制住了雍州,等于控制了国都长安。

李建成道:“莫要气了,二弟他身为雍州牧,安排自己人当任治中,我们又能如何?”他说的随意,可心中充满了忌惮。

有如此强悍权重的弟弟,身为太子的他纵然一样的天资超群,依然感觉脊背发凉,忌惮甚深。不过他的城府胜过李元吉千百倍,自然没有表露出来。

“大哥,我这是为你考虑!”李元吉急切道:“你这样下去处处被动太吃亏了,我们就应该先发制人。实在不行,由我来动手,杀了二哥,保大哥太子安稳。”

“不可鲁莽!”李建成脸沉了下来,此事由魏征来说,那是深思熟虑,话出李元吉的口,那就是鲁莽外加瞎扯淡。

李元吉见李建成发火,郁闷的坐在一旁,不再说话。

李建成有些头疼的叹道:“你对大哥的心,大哥明白。大哥亦不是不想还手反击,只是你二哥不是等闲之辈。没有十足的把握贸然出手,只会先一步露出破绽,让对方抓的把柄,反而误事。别看二弟步步紧逼,但就如你我私募护卫一样,都在父皇的底限之内,告到父皇那里。至多也就是训斥一顿,伤不了分毫。他是在逼我动手,你大哥并非蠢人岂会中他的算计?你也别看我处处受制,实际上是你二哥坐不住的表现。我是太子,越拖下去对我越有利,所以他才会处处逼近。他不可能跟我耗下去,也不可能耗得过我。他终究会先一步动手,先一步露出破绽,先一步让世人知道他的野心,让父皇对他不满。他先动手,他就输啦!”

李建成早已将当前的大局看透了,当然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如果他能挡住李世民的攻势。

李元吉道:“大哥既然自有打算,四弟也只有支持了。不过我觉得二哥在长安雍州这一代的势力实在太大,小弟是怕二哥突然丧心病狂起来,对大哥不利。”

“你说的不无道理!”李建成沉吟道:“不过也不必太过顾虑,我东宫太子府的护卫加上你齐王的护卫,还有两千长林兵,整个皇宫,我们两人的兵力唯有父皇手中的元从禁军可以相比。二弟的那些玄甲军固然骁勇,却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当然如果能够避开雍州,那便跟好了。”

他若有所思的看着李元吉。

李元吉大笑道:“我的想法跟大哥一样,这叫英雄所见略同。雍州部分是二姐打下来的,部分是二哥打下来的,在这里我们先天性的不足。我还是那个意思,迁都,将国都迁离长安,选择一个二哥控制不了的地方,对于大哥大有利处。”

李建成疑问道:“你是说南阳襄邓一代?”

李元吉细声道:“便是如此,以地形地势而言长安、洛阳确实可为国都,但二哥在长安势力可怖,洛阳更是他的据点,除去此二选择。南阳襄邓一代既居地形险要又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且地域宽阔,进可攻退可守的首善之地,而且完全处于二哥的势力之外,在我的辖区之内。有我李元吉在,保管二哥动不了大哥一根毫发。”

李建成沉吟了片刻,在此之前李元吉也提议迁都事宜,只是当初让他否决了。南阳襄邓一代繁华不假,但真将国都建立在那个地方,绝对比不上长安洛阳。作为千年古都,长安洛阳还是有存在的道理价值的。

李建成岂会没有这点远见,为了大唐的利益当时他回绝了。

但这一次,他却犹豫了,半响道:“这样吧,你跟父皇提提,若父皇意动,大哥在与你一起争取迁都襄邓南阳。”

为了巩固自己的位子,这一次他做出了危害大唐的决定。

李元吉大喜过望,笑道:“就这么定了,大哥放心,南阳虽然跟洛阳一线之隔,但是方城门户是由我亲信把守。只要以巩固国都为理由,重拾方城防线,何惧二哥。”

他完全不知他的心腹已经让罗士信、平阳给拿下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