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都是我罗家的人

大唐虎贲 第一百八十三章 都是我罗家的人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17 来源:笔趣阁

没有!

答案如理所当然一样。

李建成早已知道这个结果!

所以当初说话的时候,将重灾地陕县也包括了进去。

这就算是在现代都做不到平等,更何况是人命如草芥的古代?

若郑丽琬当真受困在难民营,李建成是没有理由不知道的。只要她说一声自己是罗士信未过门的妻子,受到的待遇明显会不一样。从开始到现在,他都没有得到如此消息,足见对方在难民营里的可能微乎其微。

果如他所料!

看着有些失落的罗士信,李建成突然生出同病相怜的感觉:当年李家造反,隋军围攻李家,他只带着李元吉逃了出来,五弟妻儿也因此惨死隋军手上,多年来一直是他心中痛楚,温声道:“只要没能确认死亡,就还有一线生机。”

罗士信打起精神道:“我明白,堤坝应该没问题了,剩下的应该就是陕县以及周边的几个堰塞湖了吧!”

“堰塞湖?”李建成想了想,点头道:“这个名字倒是贴切!”他们目前遇到的难题,正是因为洪水来临,领河流湖泊改道,大片洪流涌向内陆,退散不去,形成了若干个巨大的湖泊。这些湖泊水位不一,那种堆积在障碍物就如海岛附近的礁石,给搜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不是操舟好手,不敢深入其中。可偏偏这中原不是江南,很少有那种将舟船运用如飞的人物。顿了一顿。问道:“对于这堰塞湖,大将军有什么看法?”

“疏通,挖掘出一条沟渠。放走堆聚在一起的积水。”罗士信想了想,也只有这个答案。在后世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以爆破的手段,直接炸开缺口,引出积水,但初唐火药还没有发明出来,他也不太记得火药的比例。就算勉强弄出来威力也只是一般,做不到开山裂石。

李建成见答案与魏征的提议一样,也知是目下唯一的解决方法。忧心道:“需要干的事情太多,人手还是有些不足!”

罗士信毫不犹豫的道:“河堤水位已经得到了控制,可以将天节军调来,协同开渠放水。”

“这样天节军会不会太辛苦了?”李建成有些迟疑。也许大多人只会记得他们这些施救人员。但作为此次事件的总指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罗士信与天节军在这次救灾中所立下的功劳。若不是他们在第一时间里堵住了决堤口,他们救灾绝无可能如此的顺利。

“无妨!”罗士信笑道:“体力也是兵卒作战至关重要的环节,让他们多练练也有好处。”

李建成也缺人手,应诺下来。

罗士信向来心急,也呆不住,跟着操舟好手一并深入各个堰塞湖救人。

越是深入堰塞湖。所遇到的惨状越不忍睹视,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区域。生命的奇迹若时常发生也不会称之为奇迹了。

连续余日,遇到的基本上都是尸体,全无所获。

这天罗士信从堰塞湖回来,李建成的亲卫长可达志迎了上来,道:“大将军,找到莫虎儿了。”

罗士信神色大动,忙道:“在哪,活的还是?”

可达志忙道:“很幸运的活着,挂在了一颗栗树上,保住了一条命。已经送回去救治了,那么多天全靠一口气撑着。”

**********

当莫虎儿醒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吓了一跳,双手双脚如螃蟹一样,死死的将被褥夹在怀里,这才敢睁开眼睛看:这些天他一直靠着栗树,下面的深不可测的洪水,只有几根粗大的分支能够栖息,平时睡都不敢睡,偶尔眯一下眼睛,只要身子有一点点的移动都会惊醒过来,深怕一个翻身就栽倒河里去。

那种要死不死的感觉,生不如死。

若不是有个孩子,作为寄托,他都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撑得下来。

这一清醒,脑子还没转过弯来,回到了当初在树上的感觉,整个人都绷紧了起来。

眼睛睁开,发现这是一个营账,方才想起了自己在不久前让人救了,回了这里,然后因为实在太困,睡了过去。

“你醒了?”

莫虎儿耳中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身躯忍不住一震,僵硬的转过了头,羞愧泪水忍不住滚落下来,在帐篷的一侧罗士信带着喜悦的表情看着他。

“大将军!”莫虎儿撑着身躯,跪在了床上:“虎儿没能完成任务,请大将军责罚。”

罗士信带着几分惨然的笑道:“活着就好,这怪不得你……先吃点东西。”他将闷在炉火上的稀粥端给了莫虎儿,按着他躺下,叮嘱道:“大夫说了,你现在不能吃肉类食物,消化不了,只能吃点清淡的,等恢复了些再吃些好的。快起来吃,吃好了给我说说情况。”

罗士信越是如此,莫虎儿越感到难过,双手端着充满香味的清粥,纵使的饿的前胸贴后背也甚无胃口,将情况当时的情况细说。

罗士信很认真的听着,当听到他们那一晚住的就是水患最严重的区域,当得知洪水一个浪潮将他们打散,郑丽琬与其他护卫生死不明的时候,忍不住叹道:“这也许就是命吧,这面对自然的力量,区区人类如何抵抗。你也别太在意,这并不是你的错,我还需要你为我杀敌呢。”

他说着安慰的拍了拍莫虎儿的肩膀,走了出去。他知道继续呆着,只会让这位忠心耿耿的部下,更加的自责难受。

没有灰心没有放弃,罗士信继续深入的找寻着郑丽琬的下落。

日复一日,转眼过去两月,灾难总有过去的时候,最大的陕县堰塞湖在半个月前已经疏通,胜于一片垃圾以及一地的尸骸。因为洪水的来临在人人安睡的夜里,整个陕县全县居民活下来的不满百人。

找到这个地步,罗士信个人对于郑丽琬依旧活在世上这一事情,已经不报多少希望了,只是秉着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心态找下去,尽管在心底深处依旧有那么一点点的期盼……期盼她能够活着,回到他的身旁。

他的足迹踏遍了受灾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天都要翻上百具尸体辨认,毫无所获。

这两个月里,李建成也充分的发挥着自己的能力,这个历史上能跟李世民斗得旗鼓相当,甚至压得李世民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的人物,政治手腕委实惊人。

在魏征这个政治水平一流的大才的辅助下,河南灾难一天一天的成为了过去式。

水患带来了沉痛的伤害,却也留下来宝贵的资源。

那灾害所带来的烂泥是最天然最纯净的肥料,因此也有一句古话“洪灾过后,来年必是大丰收”。

是以李建成上疏朝廷,免去受灾地今年的赋税,提议修筑加固堤坝,将洪灾地开垦为农田,重新择址重建陕县。

一条条款福利,激发了受灾的百姓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向往,一个个燃起了全新的希望投入了灾后重建中去。

李建成决定离开了,灾区大小事情走向了正轨,他也不打算继续久呆下去。

他可一直没忘,在他离开朝堂的这两个半将近三个月里,他的劲敌一直如同皇帝一般,处理着大唐的事物。更可气的是他上疏李渊提议的一些灾后重建政策,那大红的“准”字是李世民批得,仿若他们身份互调了一样。

李建成不可能在河南继续耗下去,号召三军打算撤离。

这消息一传开,整个河南震动了。

十万受灾百姓夹道相送,十数万四周未受灾害影响的百姓也赶来瞻仰义勇之师,若不是这群最可靠的将士,他们的家园又岂能保得住?

二十多万百姓排成了如长龙一般的队伍,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欢送着历史上第一支抗洪救灾的军队。

李建成作为总指挥太子走在了最前头,山呼海啸一般的“太子千岁”响彻天地。

在他之后是魏征、李艺、雷永吉、张平高、苏定方一干大将,也受到了热烈的欢呼。

在他们之后走在最前头的是天节军,这是李建成刻意安排的。

罗士信率领的天节军此次救灾的表现归纳起来,唯有十二个字:“功劳最大,名声最少,默默付出”。

天节军在这次救灾中跟着罗士信出力最大,也最辛苦。不是在第一线对抗黄河决堤口岸,就是在第二线挖掘堰塞湖,或者深入堰塞湖搜救。或许因为不够贴近百姓,获得的赞誉什么远远比不上其他军队,但李建成知道没有天节军就没有现在抗灾的大胜利。

李建成在这方面还是很公正的,给了天节军相应的待遇。

天节军上下与罗士信接触的时间不长,对于他揽尽苦事累事的做法很不理解,直到现在他们接受万民欢呼的时候才有所明悟:上阵杀敌是保家卫国,这与洪水抗争何尝不是保家卫国?

同样的保家卫国,何分彼此?

至于罗士信并不在此列之中,他在照顾郑仁基。

郑仁基因为挂心女儿病倒了。

“小女福薄,无缘与大将军结为伉俪,大将军也不用对我这老头子花费心思了。”郑仁基哀由心生。

罗士信道:“岳父大人这是说什么话,不管丽琬是生是死,她都是我罗家的人。”(未完待续。。)

ps: 看着一些书评,有些无力啊。我相信现代尤其是在起点,没有那个作者敢给主角戴绿帽吧...不言绝不做这吃螃蟹的第一人!!!晚上还有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