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争主帅

大唐虎贲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争主帅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17 来源:笔趣阁

李靖的《六军镜》未必是最好的兵书,但毫无疑问是最贴近这个时代的的兵法。个中的很多道理都是以前的兵书没有记载的,是李靖总结前人经验配合自身领悟的心得,非常宝贵重要,也给了罗士信很大的启发。

罗士信每每有琢磨不透,模棱两可的地方都会书写下来,令人送往岭南。

在岭南的李靖得到消息,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内作答。以前只是回答,现在随着罗士信的功底越来越扎实,李靖会体一些相关的问题考考他。

因此两人之间的书信几乎就没断过。

这天罗士信看着李靖来信中的问题,神色忍不住的微微一变:以往李靖的问题是虚构的,这一次却是实实在在的:假设辅公佑造反作乱,应该如何用兵?

然后下面写着一大段关于辅公佑潜在的实力,以及在江南大唐的详细实力对比。

罗士信看到这里,忍不住感慨道:“辅公佑啊辅公佑,你一举一动都在药师公的监视下,还想着造反,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他看着辅公佑的实力布局,发现辅公佑的力量主要聚集在当涂、青林以及丹阳三处,似乎打算以水陆两军挽扼要道,与丹阳互为犄角。

当涂、青林易守难攻,丹阳是辅公佑巢穴,如何攻打是此次问题的重点。

罗士信翻开地图细细琢磨,想了想写下了几个字道:“以稳为上,先破当涂、青林。后取丹阳。”

就在他将信寄出去不久,突然收到了圣谕,李渊紧急召他前往太极宫议事。

罗士信心底一沉。这种急召,只有在战事起的时候才会启用,当下没有任何犹豫,策马直往皇宫奔去。

一路上但见其他大将军如他一般,也在纵马飞奔。很显然是与他在同一时间里收到的消息。他仗着马快绝尘而去,在宫门口出示令牌之后,直接驰入皇宫。兵情如火。在这种情况下,将军拥有在宫内策马的权力。

来到太极宫东堂,罗士信大步走进了大殿。目光正与平阳撞在了一起。从对方的眼中,罗士信依旧感受到了那掩饰不住的情义,提醒着他,她放不下忘不了。

罗士信心弦触动。这个让他一见钟情的女子。又岂能说忘就忘?若是能忘,他也不会常常做迎娶她的美梦了。

只是梦终究是梦,作为大唐的嫡长公主地位何其之高。大唐没有设立皇后,也就意味着在大唐所有女性,以平阳为尊。

罗士信若娶了平阳,就无可能再娶他人,同样的娶了郑丽琬也意味着放弃了平阳。他与郑丽琬又婚约在先,也只能委屈平阳了。以男性的角度来说。能两个一起娶自然是最大的美事,只是现实是**裸的残酷。

“要是真有能两个一起娶的方法就好了!”

罗士信暗自想到。来到自己往常的席位上,目光在殿内扫视而过。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分别站在御座左右,御座上并无人影。裴寂、萧瑀、窦威、杨恭仁、封德彝等几位宰相都在殿内,他们的行政处离皇宫最近,到了自然最快。十二卫大将军来了一小半,若不是右骁卫的府衙离皇城较远,以赤膘的脚力不说第一个到,第二却无问题。

大殿内的气氛有些凝重,堂上堂下都无人说话。

大约等了一刻钟左右,大殿正前方的右侧走来一位拿着拂尘的太监,对着堂下高声喊道:“陛下驾到!”

李渊其实早在偏殿候着了,军情紧急,哪容他浪费时间,只是作为一个皇帝等着臣子有**份,也就掩耳盗铃的在偏殿等着,表示是文武等他,而非他等文武。当他走向御座的时候,目光在堂下一扫而过,看到了罗士信,眉头忍不住的挑了挑,有些刺眼:自从罗士信拒婚令平阳伤心后,他看罗士信怎么看都不顺眼,想给他穿穿小鞋,碍于平阳的约定,憋得自己牙疼眼疼。不过他也看出来平阳是彻底陷进去了,以平阳的性格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每每想到这里,脑壳又开始隐隐作痛。

但念及正事,忙将这些小事放到了一边,坐上了御座。

“参见(父王)陛下!”

因为是紧急会议,也没有过多的礼数,只是见了个常礼,李渊就说起了正事。

“刚刚兵部传来消息,北方急报高开道这乱臣贼子勾结了奚族,引三万奚族兵马南下,入侵我幽州,烧杀抢掠情况万分危急。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李渊手中拿着一份奏章,重重的丢在了面前的桌子上,似乎发泄了心中的愤慨。

罗士信听得是怒火中烧,脑中想起从高句丽回来经过高开道时,一路上的惨况,正欲说话。

却听耳中一阵震响,李艺好似莽夫一般怒冲而出,愤慨大叫:“陛下,幽州百姓遭受奚族入侵,地方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李艺恳请陛下任命李艺为先锋,李艺拼死也要将奚族敢出幽州,保护幽州百姓安定。”他声音震耳,说的时候带着些许哽咽,好似哭出来一般。

李艺激动的态度吓了李渊一跳,转念一想,幽州是李艺原来的大本营,现在幽州遇难,他有如此表现也在情理之中,宽慰道:“大将军放心,幽州是我大唐的疆域,朕绝不会坐视不理。至于出兵,以大将军的身份,岂能屈居与先锋。”

“父皇!”

李渊还待要说,李世民突然跟着怒道:“高开道、奚族欺我大唐太甚,儿臣愿意领兵出战,剿灭入侵之敌。”

李渊让李世民打断说话,并无半点不满,只是笑道:“杀鸡焉用牛刀,区区奚族入侵,那里需要二郎出马。我大唐战将千员,随便派遣一位足以应对。”

李世民尽管没有表露任何的野心,李渊也没有怀疑自己这位雄才伟略的枭雄儿子,却也知道李世民的功劳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不是那种危机时刻,没必要遣他出战。

李世民颇为懊恼的退了下去,一副很不甘心的样子。

李艺眼中闪过一丝恼怒,李建成的眼皮子也跳了跳。要不是李世民的打断,李渊指不定就顺着李艺的话,将此次出征的大任交给李艺。李艺是太子党的人,李艺立下大功,自然等于是太子的功劳。

李渊望着殿下文武道:“战况紧急,必需尽快择出征大将,诸位有什么看法?”

李艺想要自荐,但想着先前为了打动李渊自荐为先锋将,现在又自荐三军主帅,岂不自己打自己脸嘛?

心中当真悔恨交加,不甘心的退回了位子上:在入宫的时候,李建成已经暗中派人通知他幽州战事起,告诉了奚族入侵的事情。李艺心胸狭隘,却是一个擅于抓住机会制造机会的人物。他明白了李建成的意思,这是让他争取此次主帅,救援幽州,赚取战功。是以在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向李渊动之以情,从而获得统帅之位。

结果……好好的计划,让李世民给破坏了。

李建成不动声色的站出来道:“儿臣觉得燕郡王李艺是最适合的人选。”

李渊好奇问道:“此话怎讲?”

“兵事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李大将军坐镇幽州多年,威望极高,为人又骁勇善战,威震草原,奚族若得知他是主帅,必将心生忌惮,气势上便要弱上几分,占着人和。也因李大将军坐镇幽州多年,对于幽州一草一木极为熟悉,握着地利。较之他人,李大将军有着两大优势,儿臣觉得是最适合的人选。”李建成头头是道的分析着。

李渊听了不住点头,问向李艺道:“燕郡王,朕若任命你为统帅,可有信心击退北方来敌?”

李艺大喜过望,出班道:“末将愿以颈上人头作保,不破奚族,提头来见。”

李渊大感满意,正要下达任命,却听堂下冒出一讨厌的声音:“陛下,末将有话要说。”

李渊不满的瞧着贸贸然出来的罗士信,语气不善的道:“你有什么话……”他话没说完,却见下方一人正怒气冲冲的瞪着他,忙咳了一声,改用温和的语气道:“大将军莫非有别的看法?”

罗士信道:“末将知道救兵如救火,不可马虎大意。但也不能草率行事……”

李艺听得面红耳赤,怒道:“怎么草率了,难道李某做不得这统帅之位?”

罗士信摇头道:“大将军息怒,我不是在置疑你的能力,只是觉得大将军没看清关键的地方。高开道作为突厥的狗,这一次为何引奚族来袭而不是突厥?以道理来计,突厥要强奚族许多呢。”他向着李渊一作揖道:“所以末将觉得,高开道这是请不到突厥才勉为其难的与奚族为伍。突厥应该不赞成甚至不知道这事。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趁机一举将高开道歼灭?这一仗的关键,应该在于如何将奚族与高开道的部队击溃,然后一举杀入渔阳,在突厥反应过来之前剿灭高开道,收复北方门户,而不是单纯的将奚族赶出幽州。”

“大将军分析的有道理,父皇,若儿臣指挥这一仗,首先要务就是拿下渔阳,突厥之所以能够在我大唐境内来去自如,实是因为掌控了我大唐门户。现在机会难得,渔阳不取,更待何时。儿臣推举罗大将军担任此役统帅!”李世民大步而出,扬声说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