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阳入仕

大唐虎贲 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阳入仕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17 来源:笔趣阁

经过拒婚一事之后,罗士信起初觉得以李渊的护犊性格少不得给自己穿小鞋,坐等发难。但许久,始终没有消息,每每朔望朝参之日,不得不上朝与李渊见面的时候,李渊对他是视若无睹,好似没瞧见一样。

罗士信心中渐渐恍然,一定是平阳公主,是她袒护了自己,若非她从中关照。以李渊那护犊子的心眼,绝不可能将此事当做没发生过。

想到这点,罗士信心中又有点堵,欠平阳太多,她要的自己给不了,实在对不住她。看了朝堂上武将一列,仅次于李世民、李元吉后的那道背影,想起昨夜做的梦,如果那是真的,该有多好……只可惜平阳是嫡长公主,地位最高的公主,哪有可能……

更别说现在平阳已然入仕。

新年过后,平阳公主再一次进入政坛,被李渊受封为司空、幽州大都督、右卫大将军、上柱国,一跃成为三公之一,李唐军事的第三把手,成为了满朝文武中唯一一个女子。

唐初的官级制度是非常乱的,这也跟李渊的护犊心态有关,他似乎想要将所有厉害的官位都给自己的儿子,就如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太尉、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尚书令、雍州牧、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凉州总管、秦王。再如李元吉的司徒、侍中、并州大都督、左卫大将军、上柱国,现在又是平阳的司空、幽州大都督、右卫大将军、上柱国。

除了儿子女儿。没有一个人能有如此殊荣。

不过平心而论,以平阳对大唐所立的战功,授予这个职位也是绰绰有余的。若不是身为女儿身。有着先天性的劣势,李元吉根本就没资格站在她头上。

李元吉的功劳大多怎么来的,他跟着李世民凭借皇帝的儿子混个副帅,然后打打酱油,摆显一下武勇,战术军略什么的李世民一人包办,摧枯拉朽的打赢了。李世民功居第一。李元吉这个副帅也就漂漂亮亮的混到了第二功。可一到让他独自领兵的时候,那就呵呵了,留守太原。刘武周一来,吓得直接放弃李唐的龙兴之地,逃回长安,让李世民给他擦屁股。刘黑闼崛起。李元吉又吓得不敢出兵。这样的人。若不是有个护犊的父亲,哪有资格登上如此高位,当个冲锋陷阵的将军是打到顶了。反观平阳,以一人之力立足关中,为李唐立下建唐第一功,仅凭这点就足以凌驾李元吉。更别说后面还领着李艺、罗士信全歼突厥大军的骄人成绩。

李唐并未禁止女子为官,平阳又有骄人的战绩,对于她的入仕。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任何人有二话。

也因如此,罗士信每天几乎都能与平阳相遇。或者一起前往官邸点卯的路上。或是夜里回家的时候,再不然就是朔望朝参的茶水间朝会上。

两人每每相遇都似有话说,却又有种不知如何开口的感觉。

彼此之间都存在着一点点不可说道的问题。

新年过去,他国使节该走的都走了,留下了对大唐前景的看好与赞美,长安也恢复了稳定。

罗士信也终于能够将心神全部用在右骁卫的改制上,新的运行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只剩下一些小毛病小问题需要消除。至于陌刀军,效果更是在他的意料之外。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陌刀军上下对于李靖所创的陌刀阵已经彻底熟悉,白天令旗一挥,晚上金锣声一起,五千兵马交叉移动就如一群南迁的大雁,在最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变阵,脚步队形丝毫不乱。

有着五千陌刀兵在手,罗士信有信心对上四倍以内的突厥骑兵都能不弱声势,不显败绩。

关于奎托斯,罗士信最初担心他融入不了集体,后来发现担心纯粹是多余的。

以步战而论奎托斯在整个右骁卫军仅次于他,但因原来的身份是奴隶,一直也没有一个高手强者的自觉。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很有礼貌,对于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只要有人询问求他指点,他绝不推迟,尽心竭力。那认真的态度,很快赢得了跳荡兵上下一致的爱戴。

罗士信也理所当然的将他提拔当任跳荡兵队长。因为担心奎托斯适合不了陌刀阵的战阵列队,不适合汉人的战术战略,特地给他安全了两个老兵做副队长左右传授他心得要领。

结果奎托斯再一次出乎了罗士信的意料。

他是个天才。

就如《阿甘正传》里的低能儿阿甘,一个能让教官称之为天才的人物。

奎托斯也是一个类型的天才,他智商为负数,脑子不好用,但会死记硬背,怎么教他怎么做。让他往前走三步,就算前面是个大坑,他也不会变通,二话不说的走进坑里去,让他往后撤,就算你用牛拉驴拽,也改变不了他的方向。

每当看着奎托斯对每一道简单的命令如奉圣旨一样执行的时候,罗士信都会忍不住的想若给我五千个这样的天才,就算对上李世民的玄甲军他也凌然不惧。

**********

渔阳王宫。

向来不情愿上朝的燕王高开道,正对着朝堂下的满朝文武大皱眉头,不满的咆哮道:“老子养你们都是吃干饭的?连秧苗都没本事凑起来,再不解决这个问题,到了秋天,我们吃什么去?”

高开道心烦意乱,最近可算的流年不利。大唐越来越强盛,为突厥镇守边关的他们最有感触。大唐立国采用的是关中十二军军制,说白了就是将关中划分为十二块地区,分别建立军府,训练士卒。

大唐一统天下的主要战力都是来自于这关中十二军,素有十二军卫天下之称,所以那个时候李唐的军队呈现两个极端。关中本就民风彪悍,十二军百战之师,由李世民亲自统领,战斗力极为强悍。但因为大唐主战部队以十二军为主,边军的战斗力相对较差。

以往高开道一但存有经济危机,与突厥老爹打个招呼,入境侵掠一番就能满载而归。但随着天下归一,大唐的重心开始偏向周边,边军的战斗力也跟着强大起来。

高开道发现凭借自己手中的军事实力已经打不过大唐边军了,他过年的时候就曾意图趁着喜庆奇袭幽州,掠夺一番过个好年。幽州长史王诜闻讯,以一介文士书生,直接领着五千兵马沿途阻截,将他赶回了渔阳。

因为去年突厥劳师动众,高开道所迎入门的突厥老子非但没有取得半点物资,还在渔阳大吃大喝,将渔阳吃的一穷二白。

当年的冬季,因为实在无以为继,城中上下都吃起了次年的稻种,勉强渡过了寒冬。

可到了春天,到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渔阳四周已经没有春秧可插了。没有秧苗也就意味着没有希望,没有粮食,没有一切。

面对这种景象,逃民已经越来越多。

目前为止还控制的住,一但过了插秧使节,农民百姓依旧得不到春秧,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分析出来,饥荒即将来临。到那时成群结队的大逃难,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高开道固然勇而无谋,却也能看出这关键,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只能拿着部下出气。

什么样的老大,什么样的小弟。

高开道一副野蛮熊样,能有什么好的部下,一群人打家劫舍上阵杀敌还可以,治理领地什么都是妄谈。

原本还有一些书生相助,高开道却不屑以书生为伍,动辄羞辱,最后一个个都气跑了。剩下一群只知道打打杀杀的武夫,在这时刻就如吃了哑药一样,说不出半点话来。

说是朝堂开会,十多个心腹,就好像是在比看谁能熬住不说话一样。

高开道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叫道:“谢棱、张君立、张金树,你们来说说,看看有什么法子。”

谢棱、张君立、张金树三人分别是高开道麾下地位最高的大将,分掌渔阳所有兵马。

高开道见无人说话,直接指名道姓的让他们发表意见。

三人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张君立先道:“现在的情况唯有劫掠幽州易州,从李唐获取资源充实我渔阳,能解我渔阳面临的困境。”

高开道张口就骂道:“屁话,这当老子想不到呢……老子就杀干这行起家的,要是抢得过早就去抢了,等到你来说。”

张君立面红耳赤,说不出一句话来。

谢棱这时道:“我们力量有所不足,可以借助草原上的力量。”他见高开道又有开骂的架势,忙道:“不是突厥,突厥已经靠不住了。在秋天到来之前,不可能会给我们任何的支持。末将说的是奚族,据我所知,奚族有五部兵马五万余,他们骁勇善战不输于突厥骑兵。早就眼红李唐的富饶,只是开罪不起突厥,又不与李唐相邻只能干着急。只要主公能够开方便之门,与奚族首领商议结盟,引奚族兵杀入幽州,幽州边军又如何抵挡?到时候,他抢他们的财宝女人,我们抢我们的秧苗,待撤军之后,还能从奚族手中分得一杯羹,我大燕的危机可解。”

高开道阴天转晴,大笑道:“这不是有办法嘛,就这么定了。谢将军,联系奚族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