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十章 李世民的用心

大唐虎贲 第十章 李世民的用心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4:10 来源:笔趣阁

刘仁轨恭谨好学,博涉文史。他虽不擅书法,分辨不出这幅名姬帖是真是假,但是对于字迹的漂亮与否,还是分辨的清楚的。

这幅名姬帖一笔一画,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这细腻到极致的笔法,也只有身为女子,书圣王羲之书法的启蒙恩师卫铄卫夫人能够写出来。如果是仿照的,也意味着仿照的人拥有卫夫人的功底。

看着刘仁轨对手中的这幅古字帖如此的推崇备至,罗士信更是疑云大起。

王羲之的大名,罗士信是如雷贯耳。尤其是他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当之无愧的书中圣者,号称书圣的人物。作为书圣的的师傅,就算卫夫人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王羲之超越了,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古人崇尚文学,尤其是在有这方面兴趣爱好的人,都以收集古代名人字画为乐。

就拿历史上的李世民来说,李世民酷爱书法,以隶书见长,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他特别崇拜王羲之,对于王羲之所遗留下来的墨宝兰亭集序动了贪念,甚至不惜以皇帝之尊,向辩才讨要不成,最后行骗夺取兰亭集序。作为九五至尊,行骗取之事,也足见喜好此道之人,对于名人字画的最求之心。

这名姬帖极为贵重,先前那人影。竟然连这宝贝都不要了。

便在罗士信迟疑的时候,站在阳台外的莫虎儿却惊疑了一声,伸头往隔壁瞧了瞧。

怎么了罗士信将名姬帖收好。放入长木盒之内,瞧着神情古怪的莫虎儿一样。

啊莫虎儿往右瞧了瞧迟疑道:好像是魏老大,他就在我们隔壁。

罗士信与刘仁轨互望了一眼,眼中有着莫名的意味。

指不定让你猜中了罗士信若有所指的说着,这个外放官员,未得奉召,不许入京。这是死的规矩。

那个魏云光作为王君廓的心腹,固然不在约束之内,但是他在这绣凤炽华如此豪华的地方会客。已有些不正常了。更别说长孙顺德一闹,与之会客的人,竟然爬阳台而逃

这岂不是明摆着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嘛

若非做贼心虚。名姬帖这样价值千金的宝贝不慎落下了。连捡都不拣,直接跑了。

刘仁轨颔首道:也许,是朝堂上的人物,而且地位不低。认识长孙顺德,也认得大将军。大将军可有印象

罗士信摇了摇头,对方穿着便服,他只看到一个背影,这离开了两年多。朝堂吸收了不少的新鲜血液,有很多他不认识的。这让朝中文武记住他一个容易。让他一下子记得几百号人,却不是容易的事情。他并没有中那种能够过目不忘的逆天本事,只是一个背影也实在认不出来人是谁。

不过对方应该认得他,不然不会如此惊慌失措。

要不要我去打听打听苏定方自告奋勇的说着,原本这是莫虎儿最喜欢做的事情,但念及莫虎儿与魏云光关系匪浅,也就代替他担次任务。

罗士信摇了摇头,道:一切都是猜测,没个证据,没有必要浪费精力,还会打草惊蛇。留个心,注意一下就行了。这在不了解情况,没有发生问题的时候,将事情弄大,反而是我们的不对。我这刑部尚书,还没有将刑部正式掌控起来,还是先将刑部掌控住了,在考虑其他。这个时候,节外生枝反而不美。不过应该有什么阴谋正在进行着。

东宫太子府

李世民收到了到了中书省中书令杨恭仁送上的奏章,跟着又收到了罗士信在刑部的所作所为,得意的大笑起来。

怎么样,我没瞧错人吧哈哈,马周还没来呢,刘德威都没能奈何的了大将军。这马周一到,大将军有了可信可用之人,刘德威又如何是他的对手李世民沾沾自喜的说着,当初对于罗士信的安置,李渊李世民之间有过分歧。

李渊因为李世民的破突厥大局,接受了让他宝贝女儿守了两年活寡。可将这个护犊的老头子心疼的,突厥战事一结束便着手安排将罗士信调回长安了。

依照他老人家的本意是将罗士信直接升为兵部尚书,让他执掌兵部大权。

罗士信固然年轻,可有威望有资历还是皇亲国戚,当任兵部尚书是绰绰有余的,而李世民则觉得兵部尚书这个位子未来可以给罗士信,但是当前李靖却是不二人选。

李靖用兵如神,治军超凡,战略目光尤为长远。李世民自己心怀天下,意图与秦皇汉武一教高下。需要李靖这样具有超凡战略目光的人物在兵部这个位置上辅佐他,布局天下。而罗士信在他看来更多是开疆扩土,披荆斩棘的刀。所以李靖比罗士信更加适合兵部尚书执掌兵部,而罗士信则退而求其次,调任为刑部尚书。

李渊以有禅位之心,也没有拒绝李世民的提议,在他看来罗士信这个刑部尚书大多用来过渡。就如文官政治地位到了一定境界,跟着大军出征打仗,镀镀金回来晋升宰相一样。让罗士信担任刑部尚书也是存着镀金之念,在罗士信的履历上添加一笔,增加他的政治基础。

不只是李渊如此想,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

这几乎是一种习俗惯例,也没人指望罗士信在刑部能够干什么。

但是李世民却是例外,对他极为看好。与罗士信聊天时的态度,目的只是为了激将而已。简单的手段,对于罗士信这种性格的人是极为惯用的,哪怕是他知道自己存着激将之心,也会义无反顾的踩进陷阱,这才是罗士信。

对于李世民这份自信,就算是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人物都抱着迟疑的态度,不知李世民这份盲目的自信是从何而来的。他们曾指点过罗士信古文造诣,对他的文化水平有着一定的了解。就算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却也不至于将触手伸到刑部这方面的事情来。

结果出乎他们的预料,罗士信竟然单枪匹马的闹了这么一出。在心腹马周还未有抵达的情况下,先一步的为自己打开了局面。

了不起惜字如金的杜如晦,说了三个字。

房玄龄也叹道:大将军这份随机应变的本事,着实让属下想象不到,看走眼了,还是殿下英明。

李世民自得的道:你们呀就是不晓得吸取教训,不看朔方之事大将军又岂会治世了朔方的情况,你们又不是不了解,他能够将短短年余时间让朔方大变样,便是让你们来,也未必能够做的比他更好。

房玄龄杜如晦皆无言以对。

李世民冷笑道:很多人将朔方的功绩归功于马周,真是妇人之见。马周如此人物,能够心甘情愿对大将军效力,这便是大将军的能力。一个擅于发掘人才,擅于培养人才,擅于运用人才的人,就算什么也不会,一样能够胜任任何职位。大将军就是这样的人,别说是给他一个有父皇有我给他撑腰的刑部,就算给他丢在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深山老林,他也能跟山中的猴子打成一片,活的有滋有味。

陛下英明房玄龄杜如晦齐声说道,也不得不服,李世民这用人识人的本事,即便才智如他们者,也无法窥知一二。

只是可惜啊李世民突然长叹了一声:刘德威还是个人才,若大将军能够改变他的看法,到可以大用。不然此人就算有张良诸葛之才,也不堪大用。

原来李世民在执掌尚书省的时候便发现了刑部有刘德威这一号人物,刘德威此人有人说他铁面无私,也有人说他刻板不近人情。一切只因为他的刚正不阿,秉公执法,让刑部以及大理寺上下无不敬佩。

李世民也有心提拔,将之视为刑部尚书的不二人选,但是很快他发现刘德威有着可怕的思想。因天下大乱,李唐对于人才的需求,如同曹操一样,不拘一格,只要有一技之长,不论品行如何,一律收容。但随着天下太平,弊端也得以显现。很多私德有亏却有功社稷朝廷的人物因本性难改,行不法之事。

刘德威便觉得朝中这类人大有存在,从小缺乏教养,凡事随意而行,理当重用那些有教养出生高贵的人为官,方能造福一方。

如此想法令李世民惊愕之余也产生危机感,刘德威有这番念头,若是由他成长,影响他人,岂不引发势族与寒门的相互攻伐

果断用不得。

李世民即将成为大唐的新皇帝,他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坐镇刑部,以预防皇权交替而衍生的重重问题。

罗士信正好立下大功,为人刚直不阿,不畏强权,能力也无问题,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李世民想着昔年的心腹王君廓前段时间暗自给他的密信,眼中闪过一丝血腥气未完待续。。

不知不觉五点了,睡觉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