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五十二章 献俘仪式

大唐虎贲 第五十二章 献俘仪式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4:10 来源:笔趣阁

在长安百姓的一路欢送之下,以李渊为首的浩瀚队伍由承天门进入宫中,前往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

古人对于祭拜天地祖先视为一件神圣的事情,也因故有跪天跪地跪父母一说。

但凡出征凯旋,逢年佳节都要告奠天地祖先。

罗士信作为后世人,有些不喜欢繁杂的礼节,但是古人重礼并不是全无因由,盲目的寻求礼法。他们的每一个礼节,都有一定的意义,都能体会古人在道德上的重视。反观后世少了礼节,少了礼法,论及文明素质,修身养性的素养,现代人与古人相差何止千里。

奠天地祖先因为重视,也由此显得格外庄严肃重。

上香祭拜,叙事问好,每一个环节都要诚心对待。

祭祖完毕,已经过了正午时分。

接下来也是最为关键重要的一个环节献俘仪式。

这献俘仪式自古就有之,两周遗留下来的记载中就包含着无数献俘礼节。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衍变为一个习俗习惯,唯有在取得盛大战果的时候,才有必要举办献俘仪式。

唐朝自立国起,也只有武德四年,李世民攻略河南,力擒王世充窦建德两大枭雄,一统中原北地举行过献俘仪式。而今李靖罗士信他们攻灭突厥取得的战果比之李世民当年的大胜,只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献俘仪式也格外隆重盛大。

此战遭受俘虏的突厥酋长左右厢察左右贤王十六设以及所有突厥贵族,都要以白练捆缚跪拜与太庙太社面前。先向天地祖先请罪,而后还要前往承天门瞪顺天楼接受献俘。

一切依照礼法来定,李渊在承天门顺天楼前楹当中设帐幄座位。文武百官及献俘将校在楼下左右班立,楼前稍南设献俘之位。百官到齐后,侍臣将班齐牌用红丝绳袋提升上楼,报知皇帝。皇帝就座,百官三呼万岁行礼。侍臣宣布引献俘,将校把被俘者带到献俘位。

李渊坐在高处,看着下方为首的突厥可汗颉利以及他身后的上百突厥贵族。心情就忍不住愉悦。自从起事处,他便受到突厥的钳制,不得不委曲求全。依照他的最初想法是如八百年前的汉朝一样。经过长时间的积蓄凝聚,带国力强盛以后,在出现一个类似于汉武帝一样的人物,以他们打下的根基来洗刷他们所收到的耻辱: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如此风光。能够看着不可一世的突厥倒在自己的面前。看到威风八面的突厥可汗跪伏在他的面前请罪。

成王败寇

战败者没有任何的尊严可言的,即便是颉利这样曾经威震一方的突厥汗王,此时此刻也只能羞辱的跪伏在万众之前,拜倒在李渊足下。以颉利这种身份,他是不甘心受此侮辱的,但是死他一人确实容易,可他的族人都会因此而受到牵连。颉利作为突厥的汗王,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子民以是一种罪过。到了这个地步。他哪有颜面一死逃脱一切。

只能跪伏在地,耳中还不能不听着侍臣当众宣读大唐取胜的战报。

这宣读战报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叫法。叫做露布。

露布制度,始于后魏,成为东汉。东汉时,官员把那些不是很重要不需要用特殊手段封口的文件称为露布。后魏以露布发表战胜消息,每当攻战克捷,便以露布的形势传达消息,以漆竿上张缣帛,写上捷报,使天下遍知。这种办法后来被广泛采用,露布渐渐就成为布于四海,露之耳目的献捷之书。

隋代文帝起,有宣露布之仪。但凡取得大胜,则在广阳门外集中百官及四方客使,宣读露布。这宣读完毕,还要百官舞蹈再拜行礼。

大唐取胜的经过早已由露布制度,宣告天下,然而在当下依然要宣读战报,以赞美己方将士浴血奋战换取来的功效,所出征的武将也以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战报中为荣。

李靖罗士信李世绩三位出征主将名字出现的次数自然不在少数,余下的尉迟敬德薛万彻薛万均张公瑾高甑生等三大将的副将也逐一出现,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却不是他们。除了三大将之外,罗士信麾下的苏定方是点名最多的将领,战绩也是极为可人:破乌部落斩杀部落酋长,参与粘怗部落的战斗,锁定胜局。在杀向突厥王庭的路上,拔钉子扫除沿途的中小部落,苏定方也极有建树,自己领兵攻下了两个部落。接下来的碛口坡攻防战立下了头等功,在追杀颉利的时候,同样是每战必前,展现了超凡的勇力。不论智勇,苏定方在这一战中都有出彩的一面,面对他的战绩,诸多有心人已然察觉大唐王朝又多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罗士信听着苏定方所立的功效仅次于他们三大主将,心中也为这位大唐史上外战功绩最彪炳的大将感到高兴:这一世苏定方应当不会有前世的遭遇了吧。

苏定方在历史上有着极其辉煌的功绩,但是他的前半生却是蒙尘的明珠,没有得到发挥的土壤。只因这个时代的名臣猛将,智勇之士实在太多,而苏定方又是一直跟随窦建德刘黑闼的大将,直到贞观年间才成为唐将。他固然有一身才华,但是资历名望却是低的可怜,没有什么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唯一出彩的便是跟随李靖奇袭突厥汗庭,他当时第一个杀入颉利的牙帐,也受封为左武候中郎将。可是他所展现出来的是自己的勇力,而非统兵帅才。

论及勇力,在尚武的唐朝,若非是罗士信秦琼尉迟敬德这类勇冠三军的盖世虎将名扬天下意外,能够称得上勇悍的实在是数不胜数。也因如此,贞观一朝,苏定方并没有机缘展现自己的能力水平。直到高宗朝,年达六十三的苏定方方才在讨伐高句丽的战役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进入了李治的视线。然后他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便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歼灭三国,生擒他们国王,以致西域诸国震慑降服。

在后世的罗士信每每看到苏定方的英雄事迹,便会忍不住心想:若他机缘来的早一些,不在是一个糟老头子,而是在黄金壮年便被发觉出来将会什么情形他的外战功绩,又会有着如何可怖的成长当然在当时这一切都是幻想

现在他穿越了,而且机缘巧合结识了他,将之收为部下。

在收下苏定方的同时,罗士信就有一个念头,挖掘苏定方的能力,让他早一些步入李世民的眼中,想看一看这位外战英雄能够成长到何等地步。便如他预计的一般,苏定方的军事天赋委实惊人,短时间内就成为了他倚重的臂膀,并且短短的年余间立了下这般功绩。

罗士信也未苏定方感到高兴他摸了摸胡子,回头看了满面红光的爱将一眼,心想:你的成就,十有会比历史上更加出色,但是第一外战英雄这个称号可就得让给我了有我在,你可拿不到。

献俘仪式的过程中,李渊还会当众宣布对于突厥一干俘虏的处置。若是宣判死刑,则直接拖到刑场受刑,若是宣判可赦其罪,则需要三跪九叩的谢宽恕之恩。

关于对颉利的的处置,李渊与满朝文武有过商议。朝中有两个不同的声音,一个较为激进,直接以杀了了事,另一种觉得颉利的存亡,关系北方的突厥遗民,若直接杀了颉利,会引起遗民的不安之心,从而脱离大唐控制,逃离大唐投奔薛延陀西突厥等部,影响大局。

对于这两种声音,李渊选择了后者。

面对突厥遗民的处置,李渊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个确切的决定,还有商议好。但可以肯定一点,中原人终究是中原人,不是来至草原的禽兽,干不出种族大屠杀这种惨无人道的事情。草原禽兽能够灭绝人性的屠杀数以千万计的中原百姓,但中原人却做不到屠杀数以百万计的草原人。

尽管没有明确的决定如何处置突厥遗民,可李渊这里也不想白白的便宜了薛延陀西突厥,也就宽恕了颉利的罪,在长安给他置办田宅,授大将军军衔,将之软禁长安,不得重返突厥。至于赵德言其他的突厥酋长左右厢察左右贤王十六设等俘虏该杀的绝不手软。

赵德言这个汉奸罪大恶极,直接授以了凌迟处死的极刑,其他的突厥酋长凶名在外的一律处死,左右厢察左右贤王只活了一个,十六设杀了七个。至于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都存活了下来,并且因为大唐宽恕了颉利,而选择为大唐效力。

这两位为大唐立过立过汗马功劳的突厥名将也终于成为了唐军中的一员。

随着献俘仪式结束,接下来就是所有出征将帅中期待的缓解,大胜过后的重头戏论功行赏。未完待续。。

第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