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三十六章 追击神速

大唐虎贲 第三十六章 追击神速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4:10 来源:笔趣阁

颉利冷冷的看着罗艺,脸上眼中已经是杀机四起,只要罗艺做出任何让他不满或者不愿意听的话或动作,他便将之弄死当前。

颉利固然落魄至此,也是一代雄主。无可否认的是东突厥这一脉在他手上走到了最强的巅峰,只是他遇上大唐遇上了李世民,也注定了他的悲剧。

颉利一直以来都很羡慕中原的人才,莫说是惊才绝艳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之流,就算不堪大用的赵德言在突厥也是一等一的人物。罗艺作为中原曾经的诸侯,固然性格有着缺陷,但在军事上还是有相当造诣的,用兵老道狡猾,敢打敢拼敢杀。

对罗艺原来投效,颉利最初欣喜无限,将之视为心腹,破格录用,直接拨给他万余兵马,让他依照汉人的战术训练,使之成为战场利器。

罗艺也没有辜负颉利的期望,练兵成绩绝佳。尤其是在与突利的对战中,罗艺更是展现超一般的作战能力,为他打败突利立下了极大的功勋。

面对罗艺出色的表现,颉利甚至有心将他培养成为突厥的顶梁支柱:一来是因为罗艺却有其才,二来也存着千金买骨的寓意,他想让所有中原知道他颉利求才若渴,便如三国时期的曹孟德,能够不拘一格的收纳人才,不论在唐朝犯了什么事情,只要有能力,在他这里就能得到重用。

但是罗艺在对阵罗士信的表现将颉利恶心到了,也彻底的看清了罗艺的嘴脸。

颉利并不怪罗艺输给罗士信。他知道罗士信的能力,输给他并不是很意外的事情,也不怪罗艺逃跑。这人谁不贪生。不怕死固然值得称赞,但怕死却并不是很丢脸的事情。颉利在乎的是罗艺的态度,他看中罗艺的能力,对他推心置腹,而罗艺却一直将自己视为外人,将突厥视为晋升的工具。

颉利已经能够想象此次他脱逃成功,寄与西突厥之下。将会发生的事情。依照罗艺的尿性,九成九会直接背弃他转投西突厥。与其发展到那个地步,不如先下手为强。免得留有祸患。他在逃跑的时候早已拿定主意,在逃脱成功,抵达西突厥的同时,便将罗艺杀了。免得他来坏事。

现今罗士信以追杀至近处。正好让罗艺对他做最后的一点点贡献,以还他的器重。

罗艺气得身子发抖,面如土色,汗出如浆,怎么也想不到在这个时候颉利会将他推出来当弃子来用,而且态度是如此的决绝,如此的不容置疑。

终年杀狼,今日却让狼抓吓了眼睛罗艺悲愤的看着颉利。长叹道:我去便是了

颉利对着身旁的一名亲卫道:你率领三千跟着罗艺,罗艺若是冲杀的慢了。耍什么滑头,直接先将他杀了。你的儿子,我会将他视为亲子一般养大

那名亲卫毫不犹豫的,握拳击胸,做出了不畏生死的表情。

颉利又对罗艺道:你从你的部队里再调两千,跟在后边。是生是死,就看你够不够勇悍了。顿了一顿,冷笑道:你是我见过最蠢的猎人。

罗艺铁青着脸,一句话也没有说

领着颉利拨给他的三千兵,再叫上他自己精心培养出来的两千精锐,凶狠的杀向了后方冲杀来的唐军。

罗艺抽动马缰,抱着必死的决心,蜂拥而上。

颉利这一手用的极为高明,以忠于他的三千兵马作为钳制罗艺的存在,让他不能耍阴谋诡计,同时还给他留下了一点点生的机会与希望。罗艺若用他培训出来的两千兵耍鬼主意,未必就敌得过三千人,而且罗艺现在所有的兵卒都是突厥人,让他们自相残杀,即便罗艺是他们的首领,在这个微妙的时候,也做不到令行禁止。

面对这种情况,罗艺的出路只有一条杀穿。

只有杀穿罗士信的军队,他才能有一线生机的逃出去。

若真能杀穿罗士信的追兵,颉利也不在乎罗艺是不是死了。

罗艺贪生,面对这种死亡的威胁,他也只能以最大的力量求的一线生机,帮助突厥阻截罗士信。

罗士信本身就是一个骑将,一个擅于使用骑兵的战将。在他幼年的时候,给大户放牛,以牛背做骑术训练。所以在投军的时候,张须陀看不起罗士信年幼瘦小,觉得他披不了甲,骑不了马,罗士信却披甲上马,策骑如飞,让三军佩服。

从军之后指挥率领的都是骑军,以用骑而闻名,本身就拥有极强的用骑经验,加上穿越后的思想灵魂,对于骑兵的了解更有一定的认识。这现代的经验,配合超前的骑兵知识,另外还有一个无所不通的军神师傅。三种因素混合起来,让他在骑兵上的造诣相当的深厚,丝毫不亚于李世民。

骑兵最关键的是机动性,一支拥有机动性的骑兵才是真正的骑兵。

纵观古今,机动性最强的骑兵莫过于蒙古骑兵。虽然作为一个偏带皇汉思想的人物,罗士信并不喜欢那个野蛮凶残的蒙古元朝,但是无可否认他们在那个时代的强大。铁木真忽必烈这一时期的蒙古,他们的骑兵,论及野战诚可谓是天下无双。

但从细节来说,蒙古骑兵真正的实力未必就能比的上汉唐时期的骑兵,汉唐时期的中国骑兵论及力量装备兵卒的素质都能够胜于蒙古骑兵,但是有一点却让蒙古骑兵所凌驾的。

那便是机动性。

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在那个时代无可比拟,他们行军之快令人乍舌。他们能够神出鬼没,在不可思议的时间段里出现在不可思议的地点,从而给他们的敌人与致命一击。记得历史上就有那么一出,蒙古大将苏布台远征欧洲,他率领蒙古骑兵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出现在多瑙河流域的格兰城下时,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要知道这两地不但布满积雪,地势险恶,还无路可行,面对如此情况,蒙古骑兵依旧能够在三天时间行军六百里,实在是极为可怖的。

蒙古人拥有如此速度,固然是跟蒙古人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有关,但真正促成他们如此的原因在于蒙古马。

蒙古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碍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比起汉朝利用西方的战马培训出来的河曲马也有着天壤之别。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平原,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

就比如奔袭,寻常的马想要远行奔袭,必须要喂养最好的精粮,养出一身的膘肉,然后才能长途奔袭。一但膘肉耗尽,必须重新补膘,不然在如何优秀的战马也受不住长途奔袭。蒙古马就不一样,它不需要补充精粮养膘,就算是啃雪渣吃树根树皮也能维持一定的行军速度。

因为了解这一段,罗士信非常注重军马品种的选择。冲锋陷阵的战马,只要一匹就足够了,用来奔袭用来行军追击的战马以蒙古马为先,没有蒙古马也以拥有蒙古马血统,长于耐力的马为主。

罗士信的手上有马痴斛斯正,斛斯正是当世伯乐张万岁的徒弟,精于驯马养马之术,能够很准确的分辨出各种马的品种,能够看出什么马擅长什么,加以分类培养训练。

因为罗士信很重视骑兵的速度,在当初将多余的战马转送大唐的时候,留下的都是长于吃苦耐劳的战马。

所以速度正是他行军的强项。

为了提高速度,罗士信还特别训练了骑兵在马上睡觉休息的能力:士兵趴在马背上睡觉,让马儿自己以一定的速度前进。速度固然不快,但在双方休息的时间里,能够缩短彼此数十里的距离。当初罗士信在锻炼如此能力的时候,可将一个个骑兵整丢了半条命。

习惯仰卧着睡在床上的中原人,让他们趴在马背上睡觉,实在是一种折磨。

罗士信也知中原人有中原的长处优势,不可能如蒙古人一样,能够几天几天的在马背上吃喝拉撒睡,但是这马背上养精蓄锐的休息技能是必须掌握的,也强迫兵卒训练这方面的能力。

睡不着,没问题

那你今天就别睡,几天不睡,睡意涌上来,莫说是马背上,就算卧刀山也睡得着。

至于会从马背上摔下来,那就把自己给绑在马背上

以这种非人道的训练方式,强行让他麾下的骑兵掌握了这一门卧在马背上抱着马颈睡觉的能力。

便是因为有擅于奔袭能够吃苦耐劳的战马又有能够在马背上生活休息的兵卒,他们追击的速度奇快。

就算颉利先行了大半天,罗士信只是花了四天的时间就追上了颉利的大部队,将一同追击的李世绩甩开了一截。

追击速度之快,连颉利都预料不到。

当然除了他们骑兵拥有足够的实力外,跟裴青衣王虎侯杰这三位门客也有莫大的关系,他们混入了突厥逃民之中,给他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未完待续。。

第一章,第二更随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