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十五章 放风筝战术之谁放谁

大唐虎贲 第十五章 放风筝战术之谁放谁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4:10 来源:笔趣阁

旌旗猎猎,鼓声阵阵。

碧空如洗的晴日下,苏定方下令五千兵卒裂成三队一字型排开,相互之间还隔着一定的距离。

如同乌默一样,苏定方也已经发现了乌默的援兵。

在这一望里许的草原上,面对尘土四起的景象,数千以上的兵卒在这大白天里根本无从隐藏。

苏定方在草原上的阅历固然比不上乌默,能够凭借骑兵掠起尘土的异样准确敏锐的分别出敌人的动向,但是他早已从罗士信派出去的斥候中得到了乌默援兵的确切消息,知道对方兵力比他们多上三千,有着数量上的优势。但是就如乌默一样,苏定方露着一样的冷笑,而且是一样的胜券在握。

双方兵卒越逼越近,一点一点的出现在彼此的视野中。

苏定方毫不犹豫的下达了进军的命令:但奇怪的是五千唐军并没有将速度提起来,而是整齐划一的,以一种小跑的状态前进,似乎完全放弃了骑兵的速度。

苏定方的异样自然在乌默的眼中。

告诉移动中的乌默,眼中闪现一丝疑惑,更多的是警惕。

唐朝的强大,已经被他们接受,罗士信的厉害也是草原上人所共知的事情。

就算他有着必胜的信心,但面对罗士信的兵,却也不敢有半点大意。

不管了

乌默心道:就算他们有什么鬼主意,主要我不近身。他们能够耐我何不过对方阵容有些松散,莫不是对于我族的骑射有所防备排个古怪的阵型,就想对付我族的骑射。也未免太天真了点。

乌默胜券在握是有缘由的,这突厥每一个部落都有各自的习惯习性,并非所有部落都一样。

乌默的乌部落八十年前冒出了一位英雄,这位英雄被人尊称为穹夯,翻译成中原话就是流星,指的是他的箭如流星一样灿烂,具有出色的视力以及优秀的射箭技术。所谓百步穿杨。对他而言如探囊取物,即使是在夜战和混战之中只用一发便能取下对方性命,甚至能够同时射出好几支箭。射穿数名对方士兵。

当时整个突厥都不强大,但在突厥最伟大的汗王阿史那土门的率领下,正走上崛起的道路。那个时候草原上最强大的部落是柔然汗国。这个柔然汗国崛起于中原的南北朝时期,生活在长城之外大漠南北的他们。在万里苍苍的蓝天下。创立了雄据北方的汗国。它的疆域比汉时期的匈奴还要广阔,实力也不遑多让。

他们族部的穹夯就跟随者阿史那土门与柔然汗国征战,面对庞大的柔然汗国,穹夯凭借出色的箭术获得了超凡的战功。在至关重要的存亡一战中,穹夯身挂十余支箭壶,以硬弓连珠放箭,专门瞄准柔然汗国的伍长什长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射杀,箭无虚发。一百五十步之内当者必死。那一战穹夯一共射出九十二箭,柔然汗国伍长以上的校官就一连被他射杀了九十二人。开创了一个时代的传奇神话。

乌部落的穹夯早已死了多年。但是他的事迹却一直激励整个部落。几乎所有部落的少年,在年少的时候都将穹夯视为自己的榜样偶像。也因此导致了乌部落在射术一道,要胜于所有同为突厥部落的草原人。论及整体的射箭能力,在整个突厥乌部落说他第二,无人敢说第一。

也因如此,乌部落有着一支名传草原的骑射部队,他们只配备战弓与箭囊而外在配上弯刀,并没有任何的长兵器,利用骑兵来去如风来去自如的特点,辅以部落善射的特性,将草原骑射用于战场,向来都是无往不利的。

这也是乌默的底气所在,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跟大唐骑兵正面袭杀,而是意图以放风筝的战法战术,依仗突厥人的习性,依仗他们乌部落的特点,将唐军歼灭。

他不信唐军的骑射水平,能够比得上在他们马背上的民族

乌默对于他们部落的骑射有着极大的自信,吹起了颈部的骨笛,以笛音来指挥族人作战。

随着骨笛声此起彼伏,乌部落的骑兵不约而同的取下战弓,并且将箭羽含在口中,做着第一波驰射的准备。

对面的唐朝骑兵似乎放弃了骑兵的速度,在徐徐进兵,但乌部落的骑兵却飞速的前进,让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

三百步

二百五十步

二百步

一百九十步

一百七十步

快了

乌默看着速度贼慢靶子一样的唐兵,眼中闪现炽热的光芒

快了,就快了

一般而言,突厥的有效射程在一百五十步,但是乌部落的骑射部队以骑射为主,他们需要不断的射箭来保证自己的杀伤力,因此所有战弓都是利于骑射的短弓,射程要比一般的突厥兵要近一些,在一百三四十步之间,但是续航能力却大幅度的上升。

乌默瞪大着眼睛,等待着双方的间距进入一百三十步,这个最有利射程的瞬间。

便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唐军从背后取出了一物

不好,他脱口而出,心寒胆裂散开,快散开

一个个慢悠悠前进的唐军,从竟然从背后取出了已经上了弦的弩箭

这古往今来,弩箭就是他们草原民族最大的天敌。

从秦朝起,强弩便压着寻常的弓箭一筹,随着科技的发展,弩箭的强势越来越明显。汉朝的李陵,便是凭借汉朝的大黄弩,以五千之众力敌十万匈奴,甚至还杀伤数万的记载。这发展到了唐朝,陌刀阵中的伏远弩更是让他们吃足了苦头。

现在唐军竟然还是用弩

一看到弩箭,乌默脑海中本能的浮现出伏远弩的神威

那射程可达三百步的强劲利器,一箭就能洞穿数人

比马蹄还要急促的弓弦声响起

弩箭越空,漫天的箭羽如飞蝗一样,跃阵袭来。

这加速疾驰中,临时临急的下令散开,就算是弓马娴熟的突厥人也做不到这点。

顷刻之间数以百计的突厥骑兵惨叫着中箭摔倒,混乱的波动扩大开来,乌默部密集的骑射阵的中间一带瞬间崩溃

乌默心疼之余,意外发现伤亡远不如他想象中的惨痛,弩箭的威力也不及他想象中的可怖,顿时恍然:唐军用的不是可怕的伏远弩,而是威力差伏远弩数筹的弓弩。

念及于此,乌默已经有了计较,高呼道:继续前进,加速前行

他命令一下,随即发现对面的唐军速度也提上来了,他们不再是悠哉悠哉的移动,而是加快了速度撤退

没错是撤退

他们三个队列,第一列队的骑兵射了之后。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在第一时间里,一条线似的分别往左右飞奔,迂回着后撤。

弩箭接连射来,已经带走了他们五百余战斗力。

唐军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在撤退的时候,熟练老道的在马背上安装着弩箭,然后回身扣动括机。

乌默傻眼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唐军竟然用的是他们一模一样的战术:打算放风筝的他们,现如今反而让对方放了风筝。这之间的差别,让他有一种吐血的冲动感觉。

作为骑射行家,他看的出来。唐军在这方面下过一番功夫,但是论驰射的速度,论变向转向的灵活,远远比不上他们,但是偏偏唐军的射程在他们之上。就是比他们远上五十步。这五十步的优势,掩盖了一切的不足。他们现在毛都没有触碰到唐军,唐军却凭借弓弩之力射伤了他们五百余兵卒。

弩箭的安装有些繁杂,不如弓箭直接,但在繁杂的安装也有安装好的时候

弩箭袭击再次破空而来。

苏定方老道老练的指挥着唐军骑兵放着风筝溜着狗,作为天赋绝佳的用兵奇才。他在罗士信提出如此战法的时候,用最快最短的时间就掌握了这套战术的精髓。就如一员经验丰富的老将,指挥的有条不紊。

相对于乌默依仗骑射的胜券在握

苏定方的胜券在握在于知己知彼。

唐朝为什么打的这么顺

并非罗士信有通天彻地,翻云覆雨之能,而是在于研究在于琢磨。

李世民在朝廷上用他的阴谋诡计,削弱突厥的力量。在边境的罗士信当然不只是单纯的练兵

包括灵州的李靖雁门关的李世绩,他们早已将目光放在了草原上。

对于粘怗部落对于乌部落对于罗艺,罗士信都督府中关于他们的资料能够堆满桌子,上到部落的实力,可汗首领的性格品行,下至麾下诸将的情况,都在练兵的一年中,不断的传到罗士信的手上

乌部落的骑射,冠绝草原,罗士信又岂能不知又岂能一点防范也没有

弩骑兵在秦朝的时候就出现了,但是因为弩箭上弦的速度太慢,不够灵活,并不适合真正的战场。可是对着以骑射称雄,意图打骑射放风筝战术的乌部落

弩骑兵射程远的优势却稳占上风未完待续。。

第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