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七章 边兵疲弱的因由

大唐虎贲 第七章 边兵疲弱的因由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14:10 来源:笔趣阁

薛永到了此地,罗士信并没有让他先回去,而是在等苏定方的到来,一起商议一下,找出对症下药的法子。想要将一群羊训练成能出狼的老虎狮子,这确实是一份苦差事。但是到了这个地步,罗士信也没有临阵脱逃的打算。

这细细想来也是,如果边兵一个个都是玄甲军的水准,每一个都能以一当十,以一战百,还需要他大老远的跑到庆州来做什么?只要不是**指挥,手握数万玄甲军,绝对轻易的就能将突厥干翻。要知道玄甲军是天下骁锐,满员也不过三千人,是从大唐所有精锐中挑选出来的悍勇之士,经过严苛的训练而成的强兵。玄甲军阵亡一人,需要补充名额的时候会向从关中十二军每一军中选出十位代表,相互比试之后,择优胜者补充。

要知道关中十二军是大唐的核心强兵,每一军的人数都在两万上下。玄甲军便是从二十万精锐兵卒中,选出最优秀的那一个。

论战斗力,随随便便的一个玄甲军都不会逊色于校尉级别的统帅。

李世民在虎牢之战,敢以三千五百骑兵硬冲十万以上的窦建德大军,三千人玄甲军便是他的底气。

若边兵人人都是玄甲兵,突厥真的不用混了。

李世民作为手握天下兵权的天策上将,对于边兵的情况,不可能不知道。千里迢迢的将他安排过来,必然是因为相信他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边兵练得如狼似虎。若就这样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逃回长安,就太丢人了。更何况李靖、李世绩他们遇到的情况也应该差不多。他们在努力的练兵,他罗士信又有什么理由放弃?

都是一个脑袋,爹妈生的,谁怕谁啊!

罗士信如此琢磨着。

因为绥州与庆州之间隔着一个延州,消息传达,苏定方赶来,相互间需要一日的时间。薛永也就在都督府住了一夜,直至苏定方抵达,苏定方是在次日中午。风尘仆仆的抵达罗士信都督府的。

果然如罗士信预料的一样,苏定方所带来的情况与薛永带来的如出一辙,像差不了多少。都是强调,边军兵无战心战意。个个都是逆来顺受。混吃等死的作风状态,一点军人的朝气,军人的精神都没有。

苏定方要比薛永看的更远,更加透彻,说道:“大将军,在我看来。那些兵真正算起来也不是一无是处,上过战场的兵,不管是胜利还是吃了败战。能够活着就是一种实力的说明。他们或许不强,远不及十二卫或者关中十二军。但相较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农民军,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还是要胜过一些的。只是他们大多都习惯了放纵,没有纪律,没有目标。大将军说过一句话末将到现在都还记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这有了目标,有了向往才会去拼。绥州军营里的那些兵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目标,没有向往,就像没有魂魄一样。这少了魂魄的军队,也就自觉没有朝气,自然就如绵羊一样,逆来顺受的。实在难以想象,这向来勇悍著称的边兵,竟然是这个样子。”

“在别的朝代确实奇怪,但在我大唐却不奇怪了。”罗士信最初也存着同样的感觉,在他的印象中,边兵应该很强的。他们常年受到异族的威胁,生活在战火之中,护卫着边疆的安宁。所以古往今来,边军都是勇悍之士的代名词,在许多朝代,边军的实力甚至远胜于中央军。

因为中央军远离战场,很容易受到**的侵蚀,受到利益的蛊惑。以致将校之间爱财惜命,影响到了全军的战斗力,不堪一击。历史上因为边境失陷,中央军不堪一击的事件,数不胜数。但是在唐朝,这种情况却是反着来的。

这也跟唐朝的崛起密不可分。

唐朝立足关中之后便采取了以关中战天下的国策军制,在关中秦川一代建立十二军府,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关中十二军。罗士信昔日负责训练的天节军就是其中之一,除天节军之外还有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井袱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等等……

大唐征伐,必调关中十二军,几乎可以说整个大唐江山绝大部分都是十二军打下来了,关中十二军的强弱能够直接代表着大唐王朝的战斗力几何。

因为关中十二军过于强势,大唐军队的发展也向着关中十二军。一切优良的装备先满足关中十二军,有赏赐先给关中十二军,有荣耀也是关中十二军的。长此以往,关中十二军越来越强,而边军心底各种不平衡,也就丧失了因有的斗志。

也造成了突厥大军一来,边军龟缩着,护着主要城镇不让突厥攻陷,而如狼似虎的关中十二军在李渊的调派下奔向了前线战场。

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大唐太过依赖十二军了。

历史上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李渊觉得天下大定,关中十二军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撤销了十二军建制。结果突厥大军袭来,唐军被打的落花流水,以至于将士慑惧,三军大骇,不敢与战。

李世民不得不亲自率领玄甲军百骑掠阵,领着百人在突厥五万大军面前叫阵,鼓舞士气,这才逼退了突厥大军。

李渊亦在此战后,恢复了十二军建制,足可见大唐对于关中十二军的依赖。

因为罗士信的出现,李渊并没有撤销关中十二军,也不存在什么百骑掠阵的事件,但是大唐对于关中十二军的依赖是依旧的。

这也是为什么边兵弱如绵羊的缘由所在。

这一些都是罗士信经过一夜苦思想到的缘由,将这些对着薛永、苏定方细说。

薛永、苏定方面面相觑,方才明白过来。

“原来如此!”薛永颔首道:“大将军说的应当不错了,十二军过于强势,以至于边军的风头都让抢了过去,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军心不定,人心不在,长此以往,也就成了今日毫无上进心的边军。”

苏定方接话道:“因为他们觉得就算是在努力,远在朝堂的陛下大将军也看不到,觉得朝中的文武都将重心放在十二军上,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他们越这样想,表现的越不经如人意,表现的越差,越得不到军人的一切。直接堕落成今日的边军,不知上进,不思进取,混吃等死。”

“这样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持续发展下去,边军就要废了!”罗士信沉吟片刻,道:“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就给我对症下药,将风气给我改过来。我会向上面申请一批全新的兵器铠甲,让所有兵卒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待遇是跟关中十二军一样的。至于你们两位,不管怎么样,先将军纪给我拉上来,让他们有一个军人样子。从最基本的抓起,时间我们有,就算是一群猪,我们也要把他们身上的膘给剐了,在贴上老虎的毛。至于让他们找回军人的荣耀,这一点我倒有些想法。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你们留意一下。我相信所有边军中还是有可造之材的,还是有有怀才不遇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好兵,将他们早出来,特别照顾,我有大用。”

薛永、苏定方沉声道:“末将领命!”

“你们回去,是练出一群嗷嗷叫的雄兵,还是灰溜溜的撤退长安,就看你们的了。”罗士信笑着拍了拍两人的肩膀,鼓励着自己的爱将部下。

薛永、苏定方只觉得双肩重若千斤,目光也先后凝重而坚定。

他们能有今日,皆是罗士信一手提拔起来的,现在罗士信需要他们,各自告诉自己决不能辜负厚望。

两人先后抱拳退了下去。

罗士信对于他们并没有任何不放心的,苏定方自不用说,一等一的大将之才。薛永在历史上名声确实不显,但为人沉稳持重,多年相处下来,亦知他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对象。

比之他们,莫虎儿这里还需他多费些心思。

以能力而言,莫虎儿为人机灵,这些年跟着他也学了很多东西是有能力独当一面的,但是年纪却是一个硬伤,不过二十出头,比他还要小一些。

虽说能力与年纪无关,但任何一个人,接受一个比自己小许多的人调遣调派,还是会存着些许排斥。毕竟与他不同,莫虎儿缺少他这一身藐视一切的实力与威望。

不过罗士信也没有想着直接插手,让莫虎儿自己折腾。这不尝试跌倒,永远也不会走路。

“也许莫虎儿自己克服了难关也不一定!”罗士信对于莫虎儿还是给予着一定的厚望,更因为他是都督,手握三州军政要务,不能如以往一样。这里掺和一步,那里掺和一点,凡事都插手过问。放权任由麾下亲信处理,他把握大局是他这个身份必需要学会的事情。

苏定方、薛永、莫虎儿在学独当一面的同时,罗士信自己也在学习如何当一个大都督,做上位者应当做的事情。(未完待续。。)

ps: 第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