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三十二章 安抚民心

大唐虎贲 第三十二章 安抚民心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2 来源:笔趣阁

进城

在罗士信一声令下,唐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入了辽东城,并且将捷报传回长安。

攻打下辽东之后,罗士信并没有急着进兵,而是选择在辽东城内静修。

他们大军万里远征,水土不服,这一路连战虽取得不菲的战绩,一举克复辽东,但也有久战疲乏的感觉。尤其是对于辽东城的攻打,尽管只有最后阶段的强攻,唐军有炮石强弓弩箭的掩护,还是无可避免的付出一定的伤亡,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来恢复最佳的战斗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也可以用在这个地方。

在休整期间,罗士信作为三军统帅,并没有因休整而清闲下来,不断的调查高句丽在失去辽东城以后的反应,调查辽东城内百姓的情况。

调查高句丽的动向,罗士信交给了左天成他们,他们在高句丽蛰伏了十年,有着自己的情报网,由他们处理这事,在恰当不过了。辽东城内百姓的情况自然是交给了刘仁轨来处理,他受的是皮外伤,只是血流的较多,身子又不如罗士信这类武将壮实才会有昏迷的迹象,实质上伤的并不是很重,在攻打辽东的这段时间里基本上恢复的差不多了。

作为以后的一代名相,刘仁轨是才兼文武,即有出众的军事谋略也兼具着治世水平。让他来处理辽东之事,也再适合不过了。

也就在辽东休整的时候,罗士信亦得到了水陆军攻破卑沙城的消息。

卑沙城虽然依山而建,四面险峻。唯西门可以攀登,但是罗士信将所有在幽州准备的攻城器械绝大部分都交给了他们。攻打辽东时所用的大多都是临时建造的。在先进的科技,与唐军兵卒的奋勇下。最终克城,将卑沙城完全掌控。

太好了

罗士信挥舞着拳头,将这新到的消息递给了薛仁贵,道:你怎么看

薛仁贵从容接过,反复看了看,沉吟也许久。这自从当任罗士信的亲卫之后,不断指点他武艺,在很多军事上的处理都不避嫌,甚至主动将一切较为机密的情况说给他知晓。听听他的意见。薛仁贵机敏知道罗士信这是有心培养他,心中感动,更是抓住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学习的更加刻苦努力。

对着一旁的地图想了好半响,薛仁贵道:卑沙城位于高句丽都城平壤附近,掌控卑沙城就能威胁到高句丽都城平壤。这就如一把利刃插在高句丽的腹心,我们现在兵力有些不足。高句丽若举国来战,实力太过悬殊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可是卑沙城现在被我军掌控,这情况就不一样了。高句丽必需分一部分兵马护卫他们的国都。又要派一部分兵马攻打卑沙城。同时他们还不能做事我们这路大军攻城略地将他们的前线城池一座座的攻打下来,必需派兵来支援。如此他们的兵力将会因为我们攻下卑沙城而分为三路,能够让我军逐个击破。

罗士信笑赞道:很有道理,在军事上你果然与我想的一样。有着不一样的天赋。

薛仁贵的努力用心,他这些天都看在眼里。这薛仁贵日后能够成为一代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果然有着成为传奇人物的潜力。这潜力不关乎他们的天赋而是本性品性。对于机遇的把握。薛仁贵很好的抓住了这一次机遇,用心学诚心学。这一点比什么都要重要。

过了一日,刘仁轨带着他拟定的辽东政治治理计划。找到了罗士信。

罗士信看着手上厚厚的治理方案,长叹了口气道:还是你能够了解我的心思。他不急着进兵高句丽腹地,休养生息是一点,真正关键的还是安抚民心。他心底深处对着辽东的情况存着一定的担忧,因为在进城的时候他发现城中大多百姓看他们的眼神并不是那么的友善,甚至带着一点点的仇恨,在辽东他们的存在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不受欢迎。

这时他若出兵高句丽腹心去攻打海东半岛,高句丽很有可能策反辽东百姓在他们大后方给他们添堵。

对于辽东百姓如此敌视,罗士信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辽东被高句丽占据已经有两百多年了。这两百多年,当地的百姓一直接受高句丽的统治。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是受到高句丽文化的教育,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想要出人头地必须承认自己是高句丽人。面对这近乎两百多年的洗脑,地方百姓真正意识到他们的祖先是中原人,他们身上流着是中原人的血,这样的人物真的是少之又少。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高句丽近年发展的确实不错,尤其是五世纪末时,高句丽好太王继位起,高句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他们并了北部的扶余国和靺鞨部落,接下来几代更是攻取了中原的辽东,吸取了中原的文化,国家发展的很是迅速。接下来高句丽虽为冒出什么惊才绝艳的君王,但境内的发展还算稳定,百姓大多都能安居乐业。

直到隋朝一统天下,开始要求周边国家为其臣属,并得到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认可。高句丽野心极大,对此阳奉阴违,甚至出兵辽西,意图更进一步的吞噬中国领土。

隋与高句丽的战役也因此打响,作为被攻打的一方,高句丽境内的和平自然因此打破。尤其是杨广的三次入侵,三次数十万大军过境,就算没有打赢对于直接受害地辽东也是毁灭性的打击。百姓求的是生活,而隋朝正是破坏他们生活的恶人。这隋朝灭了,辽东也在渊斌之的治理下恢复了和平,但是还没有和平十年,中原新建立的王朝大唐再次纵兵入侵。

当然这一次并非是大唐主动攻击,确实是高句丽率先袭击辽西与幽州,但百姓哪里会在意这种细节,他们只是知道打破他们平稳生活的是纵兵入境的大唐。

身为三军主帅,罗士信考虑的问题并非是原来身为大将考虑的可以比拟的。身为大将只要顾及当前的胜利便可,而主帅目光要看的更远,要从全局考虑。辽东民心不稳绝对是不可忽视的隐患。不将这个隐患解决,他很难放心的继续西征。

刘仁轨正好察觉了罗士信的心思,在对于辽东的治理以安抚民心为主。

首先将辽东阵亡的将士通通埋葬,不论敌我。我方士兵不用说,都会以容重的仪式送袍泽战友上路。高句丽的兵卒大多都出身辽东,将他们好生安葬。尤其是对于渊斌之的葬礼,要隆重对待。渊斌之镇守辽东四十多年,为人刚正,将辽东治理的井井有条,很得辽东百姓爱戴,也能给境内的百姓一些心理安慰。

其次,宣传此次大唐高句丽开战的缘由,将情况细细表明,是高句丽率先与大唐为敌,并非是大唐挑起的战争,将战争造成的罪恶推倒高句丽一方。正好高句丽的渊盖苏文发生政变,这个黑锅让给他来背,正好合适。

接着,分发粮食救济贫困人家,让境内百姓都能有一口饭吃。

最后,表明辽东本就是中原领土,境内所有百姓都是中国子民,重新登记户籍,设置官署属吏,开辟道路,建设村庄,修复堤坝塘堰,鼓励农业生产,替他们建立土地神庙等等一系列的政策。

罗士信疑惑的道:你说的这些我没有意见,这渊斌之确实是一个人物,确实值得如此对待。舆论方面也无问题。这辽东既然让我们攻打下来了,我们有义务负责他们的温饱,毕竟他们大多都是这地方土生土长的百姓。我们攻打下辽东城获取了五十万石的粮草,足够负担的起。只是这些政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们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处理这玩意。

刘仁轨颔首道:辽东沦落久已,想要改变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了得。我们目前要做的是面子工夫,政策制度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实行的,但是我们不能不做一个样子出来。只要能够让境内百姓安心下来,不在我们进攻的时候给我们制造麻烦,就是我们当前需求之事。如何治理这辽东,还得让陛下派遣合适的人来。

罗士信道:我给陛下写封信,让他了解这里的情况,派一个有能力的人过来。

罗士信攻取辽东,夺回失陷两百多年的中国领土如风一般吹至长安,正逢大唐的西路大军在青海湖大破吐谷浑主力部队,两场轰轰烈烈的大胜将唐朝这个冉冉升起的王朝的威势推向了巅峰。

此次大唐面对的挑衅是对大唐立国以来走向世界最大的挑战,这次挑战同样也是一个机遇。唐朝足够不足够强,有没有资格真真正正的坐稳天可汗这个位子,周边所有的眼睛都在看着。

这双线作战,大唐依旧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实力在这里已经是毋庸置疑了。

痛快,痛快

李世民翻着前后传来的两份战报,闲来无事便忍不住拿出来翻翻,想着麾下的两路兵马在战场上翻云覆雨的克敌取胜,心里着实有种恨不得能够亲自上场的冲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