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十四章 奥斯卡影帝

大唐虎贲 第十四章 奥斯卡影帝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2 来源:笔趣阁

崔敦礼躺在数十的马车里,王君廓依依不舍的惜别着。

崔大人,真的不好好休养,养好了伤再走王君廓自幼孤贫,以贩马为生,行走天下,最擅变脸之术,常常以言语表情将人他玩弄于掌故之间。

隋朝末年,王君廓野心暴发,意图劝说叔父以所有家财占地为王。但是他叔父胆小不从,王君廓便遗留下证据,诬蔑他叔母与邻居通奸,蛊惑他叔父杀了邻居,以此他逼迫他叔父随他一起落草。

王君廓落草之后,并没有展现他王大刀的英武,反而将他的两面三刀体现的淋漓尽致。与河东郡丞丁荣对战时,见丁荣势大,装出愿意归降的姿态,说的丁荣大意,发起突然袭击,大破丁荣。

杀退丁荣之后,王君廓势力提升不小,与韦宝邓豹等人攻打虞乡,遇上了隋朝大将宋老生,让他打的大败。王君廓被迫退守方山,弹尽粮绝之际,便向宋老生诈降,并与他隔涧相谈,祈求哀告。凭借奥斯卡影帝般的表演,王君廓说的宋老生感动的动了恻隐之心,也因此逃过一劫,继续作恶。

后来李渊反隋,派人招降王君廓韦宝邓豹三路草寇。韦宝邓豹都一直同意投降李渊,游说王君廓一起投靠李渊。王君廓表面答应的好好的,在两人准备好所有家当等候王君廓的时候,王君廓出兵将他们的家当掠劫一空,然后投奔李密去了。过了一年。又转投了李渊。

王君廓便是如此人物,但无可否认的是就算王君廓再怎么前科累累,在任何环境下他都能混得极好。关键便是在于王君廓这个王大刀的名号确实名不虚传。拥有着一流虎将的实力,其次便是王君廓太会做人,太会演戏,而且演什么像什么,以至于让人忘记他的前科。以为他会痛改前非,忠心不二。

但是就如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一样。别指望中山狼能够知道报恩,更别指望狗能不去吃屎。

庐江王李瑗对待王君廓确实极好,事事顺从其意。而且还不计较王君廓的出生,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大唐郡主嫁给他。但是王君廓天性凉薄,他的眼中却只有利益只有前程,他只看中利益只看中自己的前程。恩情什么的在他眼中都是鬼扯淡。没有半点值得留念值得在乎的。

王君廓很无情。却也很厉害很有政治远见,虽然书读得不多,在勾心斗角这方面的才能格外了不起。

他在李世民麾下效力多年,对于李世民这种人有着一定的了解。李世民是实干派,不是李渊。李渊不如李世民大度,用人也不及李世民有魄力。李渊虽然也是一个人物,但是他任免的行军主帅绝大多数都是李氏宗亲或者是自己最器重的心腹如裴寂这样的大臣。

所以就算李瑗才干平庸之极,在李渊手中依然有着用武之地。当任边疆统帅,茂守一方。

可是李世民一上位。以他的魄力手段是不可能让庸才镇守边疆的。他不屑公报私仇的对付李瑗这样的小角色,但却肯定会安排一个更加称职更加有能力的人来接替李瑗。

这李瑗一但受到李世民的撤除,他这个李瑗女婿在幽州那里还有半点的地位可言

王君廓很理智的看破了这一点,以先见之明意识到自己跟着李瑗不会有什么好的前途的,必需另求出路。但是他是一个武将,武将只有在战场上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够获得晋升的机会。大唐王朝名将辈出,猛将比比皆是。王大刀固然了得,面对这个时期的人才,却也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因为与罗士信秦琼程咬金交恶的他,已经处在被遗忘的边缘,无功可立。

在这种情况之下,王君廓看着得了幻想症的李瑗丧尽天良的想到了一个办法。

没有机会,创造机会,没有战功,创造战功。

李世民即将荣登大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李瑗若在这个时候造反,将会如一个耳光打在李世民的脸上,对于他新到手的皇权发起挑衅。

李世民性格杀伐果敢,绝对不会纵容此事发生的。

王君廓便利用自己的表演天赋,利用李瑗对他的信任,利用之前与李世民打好的关系,开始一点点的设计布局。让李世民知道李瑗可能存有反意,再让李瑗认为李世民要将他杀鸡儆猴,逼迫李瑗造反。玩了一手巧妙的无间道,将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平乱的英雄功臣。

造反,王君廓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莫说是大唐战神李世民军神李靖,就算次之的罗士信李世绩李道宗这几个人都足以收拾他。从一开始,王君廓的打算便是将他的岳父踩在脚底下,站在他的尸体上向远在长安,完全不知东北情况的李世民邀功。

其实依照王君廓的原定计划是由李瑗闹起来,先闹得轰轰烈烈,再由他闪亮登场,这样他的功劳将会更大。只是李瑗听了王利涉的决定,将兵权分一半给王诜,这才不得不改变主意,免得英雄当不成,真成反贼了。

崔敦礼伤的极重,指头里给插了细针,身上六块皮肉都给烫熟了,还挨了三十几鞭在盐水中浸泡了多年的刑鞭。

饶是如此,崔敦礼依旧没有吐露一个字,有着文人的铮铮铁骨。

只是君子可欺,莫过于他。

崔敦礼忍着身上的多处剧痛,对着王君廓作揖道:无妨,李瑗虽被诛服,但是他在幽州部署多年,余党犹在。他们不除,终究是祸害。我必需赶往长安,向圣人向太子殿下禀明一切,让他们重新任命幽州都督以及多个重要职位,洗清余党。还有此次能够兵不血刃的平定李瑗叛乱,王将军功不可没,我会如实向上禀明将军的功绩。

王君廓道:我哪有什么功绩,都是诸位将军鼎力相助,才能免除兵灾。唉这李瑗待我不薄,我却不得不亲手杀了他还请崔大人回去告之圣人告之太子殿下,希望他们能够准许我为李瑗收尸厚葬,以报大恩。说着泪水情不自禁的落了下来。

崔敦礼长叹道:忠孝如将军者,便是古来亦是少有。将军放心,一切我会如实向上表明,告辞

看着马车渐渐走远,王君廓嘴角挂起了冷笑:这样这个书呆子就会为我说尽好话了吧

大唐字立国起,多经战祸,在乱世的烽火中一步步的走到今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眼瞧着大唐内定中原,北破突厥,致使北地各族臣服,共尊大唐天子为天可汗,号令草原族部,整个王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蓬勃发展的关键时候,突然暴起庐江王李瑗谋反案,在这种局势下,立刻造成了轰动,引发了各地各处的讨论。

几乎所有人都在庆幸,都在说着王君廓的好话。

若不是王君廓在关键的时候站出来,若不是王君廓力挽狂澜,以一人之力,不顾生命危险斩杀叛贼王诜说服幽州诸将,救出朝廷使者,诛杀贼首,将会再起战祸。

崔敦礼是一位干吏,身受重伤,依旧不忘自身任务,带着病伤之躯,来到了长安,拜见监国太子李世民。

李世民从崔敦礼口中了解一切之后,面对王君廓所立下的奇功,亲自下达表彰:授命王君廓为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加封左光禄大夫,实封食邑一千三百户。

王君廓凭借自导自演的谋反案件,一跃成了地位仅次于李靖罗士信与李世绩平级的李唐大将。

对于王君廓的封赏,众人也没有什么异议。在崔敦礼的述说下,王君廓俨然成了一个大忠大孝,智勇兼备,在危机中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风头可谓一时无两,受到如此待遇也是理所当然的。

罗士信也不只是一次听过王君廓的所作所为,虽然他对于王君廓的事迹抱有一点点的怀疑,尤其是在莫名其妙捡到卫夫人的名姬帖这一奇事过后,对于王君廓的事情特别的敏感:他在事后找到专家辨别过:那名姬帖是实实在在的正品,确实是卫夫人遗留下来的墨宝。

在书法界卫夫人是唯一一个与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相提并论的女子,她的书法有着一股女子特有的风韵,就算是王羲之王献之这样的书法名家也没有那种韵味。名姬帖又是卫夫人的得意之作,堪称无价之宝。

这么重要的东西用来送人,所拜托的事情,一定不小。

不过罗士信也没有证据,也不能凭着感觉喜好乱说,只能将怀疑埋在心底。

这日早朝过后,罗士信突然得到李世民的传召。

来到太子府的议事厅,却见厅中已有两人。

两人罗士信都认识,而且有过交集,在行政的时候频频接触,关系不算友好。

今日要你们来是为了庐江王谋反一事李世民见罗士信到了,雷厉风行的说道:庐江王死的仓促,他的余党还未查清。落网的叛贼正在押送来的路上,你们三司使准备接手叛逆,一并会审这些余党,看看能不能查明漏网之鱼。未完待续。。

今天加班,不过星期天,回来的较早,写出来就更了。不藏着了,也没脸藏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