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二百八十九章 事件平息后的封赏

大唐虎贲 第二百八十九章 事件平息后的封赏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2 来源:笔趣阁

突厥退了,李世民的目的也已达到,没有继续留下来的必要。

长安还有事情等着他去处理,虽说太子之位,几乎是他的囊中之物,但任命一日没有真正下达,始终存在着一点点的变故。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变故,李世民都不愿他发生。由他在长安坐镇,能够应付一切可能发生的未知问题。对于自己的那位大哥,李世民不敢存有任何轻视之心。

对着罗士信交待了一切事情,匆匆的南下返回长安。

罗士信还不能直接撤军,突厥虽然撤退了,但是还没有撤出大唐境内,要防止他们来一个回马枪,疯抢一轮再走。

李世民带来了十二军六万兵马都给了罗士信统帅,有这六万兵,他也不惧突厥存有坏的心思。一路远远的跟着,也不上去找突厥麻烦。

直到突厥他们出了延州,罗士信方才功成身退。

这还没来得及撤军,罗士信意外得知了颉利、突利打起来的消息。

出了延州,这到了梁师都的地盘朔方,颉利就突然兵袭突利。而突利似乎早有装备,果断的展开了还击,双方打的你死我活的。

颉利有他的忠实盟友,突利也有他的铁杆兄弟,相互彼此也加入了战斗,打的是轰轰烈烈。

罗士信听到这个消息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手段,竟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程咬金最是不甘寂寞,叫囔道:“小老弟。要不我们打过去?趁着他们斗的你死我活的时候,直接打过去,将他们给灭了。”

罗士信骤听之下有些心动。但细细一想,却否认了这个提议:“不好,他们内乱,让他们整去。他们这里斗的越是厉害,对我们就越是有利。我们突然去掺和一脚,反而会让他们起了同仇敌忾的念头,反过来一直对外。我们出兵。反而帮了他们,划不来,坐看就好。坐看就好!”

程咬金如今对于罗士信很是信服,见他如此说了,也不再说什么,而是欢欢喜喜的看着好戏。时不时的针对突厥这一次内乱。发表一下高明的看法。

罗士信、秦琼、苏定方等人亦是如此。

罗士信的决定还是极正确的,颉利、突利打的天昏地暗,连累了他们的盟友,同样的盟友的盟友也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打了来了,打到最后完全是乱战在了一起。

突厥向来都是军民一体,他们从来没有统一的盔甲统一的装束,也分不清楚谁谁谁是哪个部落。

这拥挤在一起,是敌是友。谁打谁都不知道,乱打了一通。

最后不得不停下来。彼此带着仇恨不欢而散。

突厥的分裂已经不可挽回。

看玩了这一出好戏,罗士信方才意犹未尽的领着大军返回长安。

知道这一刻,这由李世民一手挑起罗士信从旁辅之,导致杨文干、李艺造反勾结突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方才正式平息。

值得一说的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李世民、罗士信,同时平息这一切的依然是唐门两个人。

李世民勤王有功,成功营救李渊处困境,罗士信北上阻击突厥兵南下,以两万鏖战十五万突厥兵,取得辉煌战果,并且以葫芦河挡住了突厥南下的道路。

论功行赏,李世民、罗士信一人一路皆取得辉煌战果。毫无疑问罗士信的战果更加喜人,但是李世民营救的是李渊,这救驾之功,有着额外的属性加成。最后李渊大笔一挥,两人一人一路,同为此次事变中的首功。

一个真正的罪魁祸首,一个将事件扩大推向如此不可预计的局面的协助者,两人并列首功,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奇葩古怪的事情。

罗士信回到了长安,受到了李渊的隆重迎接。

皇城之外,李渊亲自接见了所有天节军剩余将士,亲自慰问鼓励。

看着一个个身上的缠着绷带的兵卒,作为皇帝的李渊眼中也露出了震撼的表情:他们都为天节军取得的战果而高兴而欢呼,却没有想到那场辉煌的胜利,天节军付出了什么样的惨烈的代价。

直到看着无一不伤的天节军勇士,李渊才意识到如此问题。

两万打十五万,还是以步战骑,又岂是好打的?

当即李渊将对于天节军的犒赏加了三成,对于那些战死的勇士家人的抚恤也翻了一倍。

“幸苦你们了!”李渊重重的拍着罗士信的肩膀,感慨万千的说着。

罗士信很顺口的就来了一句:“为陛下效力,不辛苦。”

事件平息,李渊在次日的朝会上也给了天下人一个交待。

李渊当众宣布废除李建成太子之位,理由是识人不明,错用杨文干、罗艺两个叛贼,导致突厥南下,险些酿成大祸,至于其他的也没细说。毕竟李渊保李建成不死的心,从未有过动摇。

本来这易储是一个国家重中之重的大事件,任何朝代若有易储之事,文武上下必然会吵成一团。但是这一次却无人说话,大多都默认了李渊的决定。

毕竟这一次李建成确实犯了大过,令江山险些动摇,加上秦王党确实势大,能够与之抗衡的帝党又因为裴寂改旗易帜站在了李世民这边,剩下的太子党,主力都全部落网,都给软禁了起来,群龙无首,自顾不暇,哪里还敢对抗帝党、秦王党两大党派。

就如当初对李世民承诺的一样,李渊改封李建成为蜀王,择日之官。

罗士信听到这里心底松了口气,他的目的是达到了。至于以后的事,他亦无法预料,能为平阳做的也就是这么多了,偷偷看了平阳一眼。

平阳面无表情的站着,对于李渊的任命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

不过能感受得到她心底的那股悲痛,这生在帝王家确实能够享受到常人无法享受到的权势地位,但是同样也沉受着一些他人不需要承受的痛苦。尤其是平阳这类人重感情,重亲情的人物,面对这种残酷的政治斗争,更是一时间无法接受。

平阳与李世民的感情,自小就很好胜于其他兄弟,但是现在的她,对李世民却是如视路人。

“如果让她知道自己才掺合了一脚,想必对自己也是一样吧?”罗士信摸了摸鼻子,心中想着,这种事情,还是不让她知道的好。

他不是迂腐之人,不会傻到心生愧疚的向平阳坦白一切,然后引发一系列的悲剧情况。

更何况罗士信对于他的行为从来不存有半点的愧疚与后悔,他确实是选择了李世民,那是因为李世民确实足够出色。也许不喜欢他的人会说什么逼父弑兄杀弟什么的,但道德从来不是评价一个君王的准则,功绩才是实打实的一切。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确确实实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笔。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任由事态向历史上的情况发展,那平阳所收到的痛苦会更甚,就如历史上的李渊一样,亲自体会到儿子相残的悲惨事件。

现在他虽然不知道历史将会向那一方向发展,但至少目前是向好的一面开始的。

接下来是表彰立功者,李世民赏无可赏,自然是无需再赏。至于太子之位,此事事关重大,必需选择良辰吉日,也不是说册封就册封的。

接下来罗士信的功绩自然是被大书特书,以一军之力,阻挡整个突厥部落南下,成绩不可谓不辉煌。

李渊本就视罗士信为自己人,帝党第一大将,还是他未来的女婿,也毫不犹豫的将他加封为镇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领天节军的职位。

镇军大将军是从二品的武散官名,是一个地位在右骁卫大将军之上,实权却不如右骁卫大将军的大将军衔位。地位很高在镇军大将军之上的仅有辅国大将军与骠骑大将军两个武散官的虚衔。

只升衔而不升官,对此罗士信并没有异议,都在情理之中的。作为大将军,罗士信现在是实权已经不小了,执掌着右骁卫又握着两万天节军。到了他这个份上,升官以虚衔散官为主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如此封赏,文武百官羡慕之余,却也无人反对。

罗士信年纪虽轻,但是他的功绩却是实打实,没有一点水分。

其他人也先后受到了不同的嘉奖,其中以苏定方为最,以两千五破五千突厥先锋军打的实在漂亮,受封于天节军统军,协助罗士信重整天节军。

这下了朝,罗士信与平阳并肩走在一起。

平阳心情不好,罗士信也不知如何安慰,没有说话,只是在她身旁陪着她,让她知道他一直会守护着她。

“大哥,明天就要去西蜀之官了,我们一起去送一送他吧。”走了一路,出了皇宫,平阳突然说话了。

“好的!”罗士信欣然赞同,平心而论,李建成对他还是不错了,除了为了李艺,与他有过小小的摩擦之外。他一直都以着帝党的身份,左右逢源。

翌日到了约定时间,罗士信平阳一起来到皇宫门口等候着李建成。

偌大的皇宫门口,冷清的只有王珪、魏征、韦挺、徐师谟、赵弘智几人而已。(未完待续。。)

ps: 多写了一点,更新迟了十分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