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力挽狂澜

大唐虎贲 第二百三十三章 力挽狂澜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12 来源:笔趣阁

李建成不论在新旧唐书中,还是《大唐创业起居注》中都不是演义电视里描绘的那么不堪。

演义的李建成完全是为了衬托李世民的高大而重新捏造的一个人物,事实上的李建成还是很有能力于本事的,大唐建国初期,因为兵少将寡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各领一军,作为先部前锋并肩作战。他们军功五五开外,李建成的表现便不逊色号称军事奇才的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之后,也一直兢兢业业,从来没有出过岔子。还与李渊一同折腾出了“租庸调制”来缓解大唐的经济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历史上也因李建成出色的手腕逼得李世民处处受制,生死一线。若非李世民在关键的时候,灵机一动,扭转乾坤,提前发动玄武门之变,锁定大局,死的必然是李世民。

一个能将李世民逼得生死一线,不得不铤而走险的人物,岂是昏庸无能之辈?

罗士信所述的道理并非只是道理,是根据千年的见识,历史发展进程来说的,其中包含着战略基础以及天下大势的走向。

这种一定层次的东西,有多少才能,多少干略就能听得懂多少,理解多少。

才干浅薄的人,仅能够从罗士信的话中知道,放弃长安等于放弃关中,放弃关中等于失去对甘肃陇右一带与异族杂居的领土,从而失去了成为第二个大汉王朝的机会。

真正有才智有干略的人却能从中看出一套关于大唐发展的战略方针,一个将大唐推向世界的战略方针。问鼎天下的大战略:定突厥以安北方,然后向西谋取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开通通往东西方向的经济命脉。

如果大唐够强,则能够一路向北,步入汉武帝、汉宣帝都未能踏足的领域,将大唐王朝发展成为一个远迈大汉的王朝。

如此恢宏的伟业,一代成功不了,但一代传给一代,终有一日能够取得成效。

这就是长安拥有的价值。它是丝绸之路的重点是连接东西方的都会是震慑西域控制西方的军事堡垒,襄邓富庶不假,它存在的价值也只是富庶。就算大唐迁都襄邓得到的还是富庶,没有实质性的战略意义。

相反关中一但疲软,西北西方的异族必然崛起强势,向西发展。不过笑话。

李建成听懂了。听明白了。

瞬间就明白自己错的是如何的离谱,他原以为迁都襄邓,只是损失一些利益而已。只要他即位之后,励精图治,能够弥补回这些损失,但经罗士信如此细说,他方才知道当前的局势,大唐想要继续发展唯有开拓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而关中的存在的价值意义。远胜于任何地域。

迁都襄邓导致关中落败,将会影响到大唐的未来。

李建成想通这一点,不再坚持迁都,承认了政策的失误。

“大哥!”李元吉一脸愕然,以他的那点点智商,如何能够看透罗士信一番话的真谛所在,反而觉得李建成这个时候的投降,不可思议。

李建成给了李元吉一个暗示的眼神。

李元吉心中不满,却还不至于愚蠢到在李渊面前说出他们约定一起以迁都之议,对付李世民的事情,将话憋在了心里,急的几欲跳脚。

一直打算挑罗士信毛病的陈叔达,继李建成心服口服之后,也突然长叹一声道:“鼠目寸光,井底之蛙,莫过于我!陛下,便如大将军所言,从长远考虑,为了大唐的将来,国都迁不得!”

太子党的老大李建成心服,反过来不赞同迁都。帝党的核心人物陈叔达也让罗士信说服,不但自嘲自己短视,甚至公然支持罗士信。

魏征、王珪都是当世难得的智谋之士,岂能理解不了罗士信那番话的内容,一个个也默然不语,不再辩驳了。为了一己私利,放弃国家大局,这并非高明政客做的事情。

真正高明的政客是将自己的利益跟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让百姓支持他,等于支持自己。只有这种晓得互利的政客,才能真正的令国家富强,得到万民的爱戴。

对于李建成的心服,魏征、王珪非但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由衷的赞叹:懂得进退的政客才是好的政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国家的利益,让这样的人统治国家,国家又如何富强的起来?

一瞬间风向变了!

支持迁都的人,几乎都改了口。对于让他们改口的罗士信,自然是赞叹吹捧,不约而同的说他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将他几乎赞道了天上去。

李渊见未来女婿如此出色,也乐得哈哈大笑,“大将军说的却有道理,关中固然有不足的地方,但战略意义重大,不可轻易弃之。至于关中缺粮,那就多在关中建造几个大粮仓,平时多储备一些粮食,以便关键时候用度。”

“陛下英明!”群臣一起作揖。

罗士信见李渊收回了迁都之议,心中也着实松了口气,大唐没有因为他出现而造成的蝴蝶效应往稀奇古怪的方向发展。

以现在的局面下去,只要不变得离谱,大唐终究会如历史上那样万邦来贺,成为这个时代最强势的帝国。

不对!

这多了他的存在,大唐将会走的更远。

自罗士信说服李建成、陈叔达之后,秦王党上下就彻底失声了。

他们的目的已经让罗士信做到了,自然就没有刷那存在感。

李世民昨夜几乎一宿没睡,为了今日这一战,他调动了文学馆的十八学士,彻夜商讨,想要搬回昨日的劣势。他在朝会开始前,脑海中拟算了各种各样的情况,从未想过真正的转折点会在罗士信身上,而且他一人就说服了李建成做到了他们一群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剑走偏锋,想着他人想不到的事情,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东西。

一人之力,力挽狂澜!

这就是罗士信,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却意外能够说出大道理的人才。

心动,那爱才,李世民求才若渴的心思,几乎都在从胸膛跳出来。瞄了上头的李建成一样,心下禀然,他用着几乎与他同样的眼神看着罗士信!!!(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