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五十二章 拟定对策 故人求见

大唐虎贲 第五十二章 拟定对策 故人求见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17 来源:笔趣阁

李道宗这时也反应了过来,高句丽目下举国兵力不过四万多,唐军一但发动平壤城攻防战,死伤在所难免。不管唐军最后能不能攻下平壤城,高句丽自身都伤不起。四万余兵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自保已经是严重问题,但好说歹说也有一点点的威慑力。但是再让唐军消耗个一两万,只剩下可怜的一两万兵卒护国,高句丽凭什么应对未来的挑战就算不会被唐军灭了,也会受到历史弱肉强食的不变道理而亡。

所以真正不敢打不敢消耗的是高句丽,不是握有十万大军的大唐。

他双手一合,大笑道:不错,他们只有四万多兵力,最怕的就是我们攻城,跟他们耗在平壤城下。我们耗不起,他们更加耗不起。

作为李唐皇室中唯一能与李世民相比的皇亲,李道宗亦非易于之辈,这一反应过来,思路打开,道:我若是渊盖苏文面对这般情况,必定珍惜每一兵一卒。不会妄自动兵,只能借助盟友百济大和国的手来对付我们。不过百济大和国也不是说利用便利用的,渊盖苏文一定会下血本诱使百济大和国来战。只是百济大和当下正在于新罗僵持胶着,如何来增援

苏定方望向罗士信道:近日一直与高句丽作战,却忽略了百济大和与新罗的战事,却不知他们那边的情况如何。

罗士信略微摇了摇头:详细情况,我这里也不太清楚。左将军的仇敌在于高句丽,他们的情报网仅限于高句丽。新罗百济不在其中,即便是我也没有得到第一手情报。他们三国的战事不太清楚,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收到关于新罗的求援信。可见他们的情况并不恶劣,不需要我们支援。说到这里,他眼中有着一丝奇怪。

苏定方笑道:想不到新罗还挺能干的,竟然真的帮我们顶住了百济大和两路大军,若不是他们,我们对上三国联盟,胜算还不好说呢。

罗士信摇了摇头道:你们不了解新罗,当然我也不怎么了解。知道的比你们是多一点,偏远小国缺乏人才。不是我大唐这般人才济济,数之不尽。纵观整个高句丽在军略上可以值得一提的,不过是渊斌之杨万春渊盖苏文几人而已。而新罗他们接触我汉文化受到百济高句丽的阻碍,人才更少。拘我所知,只有金庾信一人而已。

金庾信是朝鲜三国时代新罗的大将,在朝鲜也有一本类似于三国志一样的书籍,叫做三国史记是一部记述朝鲜半岛三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正史。金庾信在三国史记的地位如同三国志里的诸葛亮,有着卓然的战略眼光军事水准,年纪轻轻便以成为新罗大将。最终辅助新罗君王先后覆灭百济高句丽一统海东三国。

除了金庾信,新罗其他将领能力水平很是一般,没有什么出彩之处。

此次百济大和两国并非如以往一般联兵出击,而是兵分两路。两路攻打。在他们出兵之初,还未拿下辽东的时候,还要加上一个高句丽。当时他们的情况岌岌可危。损失惨重,已有灭国危险。可是后来新罗却抵挡下来了。就在高句丽权限撤军之后。他们只有一个金庾信,却抵挡住了两面来犯之敌。

这实际情况与罗士信知道的新罗实力不相符。这也是奇怪的缘由。

新罗与大唐并不是盟军,确切的说新罗是大唐的附属国。附属国配合宗主国政治利益,而宗主国则庇佑附属国安危。宗主国可以安排附属国行动,附属国却控制不了宗主国,彼此并非对等关系。罗士信作为宗主国的一方,以自身利益为上,新罗的利益与他不大相干,反而只要有机会,他会毫不犹豫的利用新罗而为大唐争取利益,这也是所谓的政治立场

新罗不向大唐求助,罗士信也不好堂而皇之的干涉新罗军政要务。

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几人沉默了半响,刘仁轨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大总管,你说新罗会不会跟百济大和达成共识

不会吧薛仁贵年纪少还不够持重,当先叫了出来:新罗在我们出兵前,让高句丽百济大和三面夹击合围,他们最是凄惨。会跟敌人共谋

刘仁轨身怀宰相才,政治目光更为长远,沉声道:共识不是共谋,而是在同一利益下,维持的一定平衡。平心而论,若非我大唐封杀大和百济两国,他们当真就有胆子与我大唐为敌

罗士信恍然大笑道:原来如此大和百济他们不是打不下新罗而是畏惧我大唐,不敢打。新罗便抓着大和百济这个心里,将战况维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中,以达成一定的共识,产生一定的和平。

以新罗的实力是难以抵挡百济大和两国的夹击的,但是如果百济大和打赢了新罗,那么他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救援高句丽,他们将会直接与大唐正面交锋。

刘仁轨道:大总管这路来,所向披靡,直接将高句丽这海东第一强国打残,百济大和哪敢贸然的与我大唐正面交锋。若我所料不差,当初高句丽百济大和是商议着瓜分新罗领地,百济大和他们不如以往一样联兵而战也可以看出猫腻。他们夺取了属于自己的领地,不想帮着高句丽用兵,更怕帮了高句丽还要面对我大唐的正面部队,索性就刻意与新罗打成一个胶着的局面。

算计自己的同盟,这手段,真够卑劣的。苏定方一脸的不耻。

李道宗道:他们最初未必的打这个主意,但是就现在而言,高句丽已经无法帮助他们更多。与其无私的为高句丽付出,不如为了本国自身的利益,从高句丽身上咬一块肉下来。

罗士信长吐了口气,这就是政治,就算他怎么不喜欢政治,也不得不承认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走到他今日这一步,不论是敌我都离不开政治的接触。

正因为有利益,才会出现盟友,正是因为有利益,才会有背信弃义的事情。

高句丽百济大和,他们之间的利益很牢固,所以他们的同盟亦很牢固:表面上的高句丽抵挡罗士信的大军,但是百济没有少给高句丽送马送粮,日本也没有少从他们的海岛国运送兵甲器械给高句丽,这些都是无偿的。

而这一切随着高句丽的屡战屡败中止了。

百济大和支援高句丽是因为他们需要高句丽在抵挡唐军,现在高句丽完全没有做到抵挡唐军的作用,反而陷入了兵临城下的困局,需要他们来解救。

高句丽这里并没有尽到盟友的义务,百济大和面对国与国的利益自然不是什么圣人,无条件无耻的救援高句丽。尤其是当下高句丽已经让罗士信打残废了,更加没有利用的价值。

当前这种情况就算百济大和不想救援高句丽,他也必须救苏定方道:高句丽灭亡,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他们侵占新罗,为求发展。我大唐一但入主高句丽,不是我小觑他们,他们就算手中有土地,也不敢发展。

罗士信颔首赞同,他们大唐立足高句丽,整个海东的格局都会改写,想要在大唐卧榻之下安睡,百济大和根本没那资格。他道:所以大和百济不会在于新罗僵持下去,而高句丽也应该识趣的放弃先前同盟商议自己应得的土地,将他们赠送给大和百济,同时也会放弃高句丽自身的一定的利益,像百济大和妥协,高句丽目前只能倚靠他的盟友。我觉得,我们是应该做好跟百济大和决战的准备了。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存着一定的兴奋,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没有什么比虐小日本跟让他兴奋的事情。

我觉得不用着急刘仁轨眼中闪着诡诈的目光道:我们可以等一等,新罗是我大唐的附属国,但我觉得他们怀有二心。此次我们不只是为了赢而来,我们还要想法子将海东三国其中的二国握在手中,成为我大唐的土地。而不是白白的便宜新罗,让他们坐收渔翁之利。我们等新罗来求我们,等新罗支持不住,等新罗国力大损,等他们没有实力控制局面的时候,我们在行动不迟。

罗士信咧嘴笑了,指着刘仁轨道:看见没有,这才是真正的黑,这心脏的,不过我喜欢就这么定了。高句丽我们暂时不打,就让他们守着,等我们收拾了百济大和,断绝高句丽最后的希望,这平壤估计也没有受的必要了。

就在罗士信定下计策坐观新罗局面的时候,罗士信得到了故人求见的消息:见到了一个他期盼已久,却一直未得一见的人物,一个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