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三十八章 杨万春的底气

大唐虎贲 第三十八章 杨万春的底气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17 来源:笔趣阁

万余火把染红了天地

罗士信借着万余火把的光芒将安市城的一切看在眼底:当年罗士信入高句丽并未经过安市城,今日也是首次瞧见这历史上抵挡住李世民攻势的坚城是什么模样。

瞧着安市城,罗士信露出恍然的表情:身旁诸将亦一个个都露出了严峻的神态,身经百战的他们一眼便能看出这安市城不好对付,论之难缠之处,未必就逊色辽东巨城。

如其他坚城一般,安市城是一座山城,依山而建,东北南三面地势较高,西面较低,中间是一条低洼小谷,将山城分为南北两部分。整座山城呈不规则椭圆形,主要由城墙城门了望台马道外围城墙等部分组成。西部城墙地势较低,大部分为人工夯筑而成,有水门和西门,水门城墙底部几乎全部为自然山脊,岩石为东西向断裂层,由北向南逐渐减低。北部城墙长长达两百三十余丈,东部城墙也有一百余丈,两段城墙外侧山石陡峭,坡度都很大。

摆在唐军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固城池。

罗士信将军营移于安市城南,就地休整,等待攻城器械的运达:用时也安排兵卒将士砍伐周边的树木,一副大张旗鼓攻城的架势。

当天夜里,罗士信理所当然的召开了军事会议,将军中各大总管齐聚一堂。

诸位连夜叫你们来是想跟你们说说这攻取安市城的一些仅为少数人知的情况。罗士信单刀直入的说着此次会议的关键:这个开头让诸将有些诧异,免不了相互对望一眼。以往罗士信召开军事会议都是让大家各抒己见,各出主意。形成一个彼此讨论的欢快气氛,集合众人之长。探讨出一个合理的作战方法。虽然随后的选择权,决定权依旧在罗士信身上。但是这样公开的商议,给了所有将领以表现交流的机会,让所有的将官找到各自的存在感。

这一次却是意外,直接跳过了商议的瞬间,诸将还有些不适应。

不过也没有别的念头,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尤其是李世民这样深知兵法韬略的皇帝,他比谁都明白一个在外征战的大将最受不得大后方干涉,从来不会限制主帅的决策权。

诸将也干涉不了主帅握有的权力。

我曾来过高句丽。对于高句丽有着一定的了解。偌大高句丽真正值得我们忌惮的人现在只有廖廖数人,其中他们号称救世主的渊子游已经病逝,军神乙支文德也因意外死在我的手上。我们以为长城的辽东之壁渊斌之为我们所败,自尽而亡。现在整个高句丽能够称之为对手的唯有两个人,一个是现在总揽高句丽军政大权的渊盖苏文,另一个就是我们面前这座安市城的城主杨万春。在我看来,这杨万春虽然名声不显,但论及军事能力只怕还要在渊盖苏文渊斌之之上。从一开始,我便认定这个安市城将会成为我们东征最大的考验。比辽东城更加严峻的考验。所以在当初与左将军他们接触的时候,我便让他安排他们的部下潜入安市城中。现在安市城中有一千我军的内应,能够配合我们攻取安市城。

那太好了大总管真是料事如神张士贵大喜过望,兴奋道:还犹豫什么。安市城确实坚固不假,终究是座小城,只要我们联合城中暗藏的兵卒。里应外合,足以将此城取下。

诸将也是一片喜色。想不到头疼的事情就这样轻易解决了。

罗士信却摇头道:事情并没有如此乐观,杨万春不是易于之辈。我们里应外合能够撼动安市城倒也罢了。若是悍不动,那又该如何

李道宗此时亦道:不至于吧,我大唐劲旅纵横天下,还未遇到对手呢。这安市城固然坚固,但给我两个月时间,末将一样能够将安市拿下,何况我们还要千余内应相助

罗士信皱了皱眉头,一意孤行的道:对于这杨万春,我始终觉得不能大意。就算有内应在,也不见的胜券在握。此事无需再议了,待攻城器械运达。我们试试这城中将士深浅,再来决定如何行动。

李道宗张士贵等将均觉得罗士信小题大做,但帅令不可为,相继退了下去。

刘仁轨苏定方莫虎儿几将依旧留在帐中。

你们也觉得我小题大做了罗士信笑着对众人说道。

苏定方摇头道:属下跟随大人多年,深知大人绝非胆怯之人,能够让大人如此的,唯有一种可能。顾念将士性命,不愿麾下将士做无谓牺牲。

刘仁轨莫虎儿相继点头。

罗士信慎重道:还是你们了解我对于安市杨万春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杨万春至辽东学习我中原文化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三略六韬等无不涉及。但是他最崇拜的却是吴起,将吴起的画像挂在自己的房中,将以治为胜四个字视为自己的座右铭。你们想到了什么

苏定方表情吃重。

刘仁轨亦道:若是杨万春崇拜孙武韩信等先贤到不足为惧,可是他崇拜吴起,那当真是不可小觑了。属下明白大总管的顾虑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若连敌方的真正实力都不知晓,焉有不败之理。

刘仁轨此话并非意味着孙武韩信比不上吴起,而是他们彼此在用兵上有着实质性的差别。

孙武韩信是谋战派的代表。孙武战绩不多,但是破楚一役,孙武制定了千里行军纵深奔袭,迂回突击诱敌深入虚实多变后退疲敌等等首创战术,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国。也是因为这一战的战术运用的如火纯亲,后来的尉缭子有言: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至于韩信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各种经典的战绩更是数不胜数,奠定了他谋战派的领军地位。

吴起与他们不同,吴起用兵不重谋,他平生百战几无败绩,尤其是在魏国期间共与诸侯军队大战七十六次,大胜六十四,其余不分胜负,为魏国南征北战夺取千里土地。他身经百战,却未能如孙武韩信一样留下什么经典的战术打法。便是在于他用兵重治而不重谋。他信奉在军事上绝对的实力可以碾碎一切阴谋诡计。就算身在危局,只要兵卒够强,求生足够强烈,足以打破危局,让诸国丧胆的魏武卒就是吴起捣鼓出来的产物。

最经典的便是阴晋之战,秦国强盛点兵五十万来战魏国,吴起直接率领五万从未上过战场的兵卒,没有用任何战术打法,从正面直接将五十万秦军一口气给碾压了。

吴起虽然品行不佳杀妻求将为子不孝等,但他这个治军的先进军事理念却是军事史上当之无愧千古奇才。

杨万春崇拜吴起,想必有着他的用兵理念:或许他没有吴起那里厉害,在什么国家什么国家的军队就让他治理的强大无人可敌,然而只要能够领悟吴起治军的十之一二,便不可小觑。

罗士信起身道:安市城中有兵一万八,有粮草数万石,这些我们都知道。然而我们却不知道这一万八的真正实力是多少虽然我不认为杨万春训练出来的高句丽兵能够比得上我们大唐的百胜劲旅,但不要忘了。我们万里远征,水土不服,体力消耗,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安市城中的高句丽兵却一直养精蓄锐,他们守护着他们的家人百姓,必将誓死一战,能够发挥超常力量。我们也未必就能够占得便宜,配合内应,我并非没有信心将这安市城拿下。只是每一个兵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我没有那个能耐打不死人的战,但我会尽我所能,将伤亡减少至最低。

苏定方作揖道:正是因为大总管爱兵如子,顾念每一个兵卒的安危。全军上下才愿意为大总管效死力而战苏定方愿为前部,探一探这杨万春看看他从我们老祖宗这里学了什么东西。

好罗士信对于苏定方有着一百以前了放心,毫不犹豫的道:行,待攻城器械抵达我便下令,以你为前部试试这安市城的实力。

在安市城下休整了三日,后方的攻城器械逐一送达,罗士信亦下达了攻打安市城的命令。

苏定方乃是善战之将,骑战攻城战都有这极高的造诣,在他的指挥下,一边以高句丽降卒在城南修筑土山,以逼城内,一边以冲车炮石,轰炸安市城摧毁楼堞。

面对唐军的攻势,安市城中的高句丽兵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了相对的反应,他们增高其城来因对唐军的土山战术,木栅塞堵将炮石轰炸出来的缺口堵上。

唐军与安市城的守兵虽为短兵相接,但是从他们的反应完全可以看出这安市城的守兵的能力远远不是辽东城的守兵可以相提并论的。

果如罗士信预料的一样,杨万春有胆气以一万八孤军抵抗连战连捷的唐军,却有一定的底气。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