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虎贲 > 第二十七章 薛仁贵的偶像

大唐虎贲 第二十七章 薛仁贵的偶像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5:17 来源:笔趣阁

莫虎儿赶忙躬身道:大人跟虎子客气什么,能看上那小子是那小子的福气说着转头跟不远处的一名亲卫部下吩咐了几句,让他将薛仁贵给叫来。

罗士信见莫虎儿一口一个那小子,暗自好笑:若他知道薛仁贵未来的成就,不知会是什么反应他对薛仁贵这个时候从军很是好奇,在他来之前问莫虎儿道:你先前说薛仁贵谎报从军年岁是怎么回事

莫虎儿笑道:那是两年多以前,依照当时我朝规定,十八岁以后方可从军。

这不同的时间段法定从军的年岁不同,战乱时期只要个子稍微高达一些的,都会给强行逼迫从军。武德初年是十五从军,两年多前武德九年以改成十八从军,今年以推迟至二十从军。这么做一可增强兵卒的整体实力,二可留有少年耕作产子造人,免得竭泽而渔。

那个薛仁贵从军的时候,不过十四岁,他却称自己十八伪造了身份印信从了军。那小子是山西人生于古燕赵之地,年纪小身形却是不小,有点十八岁的样子,也有十八岁因有的气力,当时也没人怀疑,也就成了军中的一名小卒。在训练的时候,他表现极好。体力耐力什么的都是那一批新兵之冠,理所当然的也成了新兵的头头。我见他是个可造之材,也就提拔他当了队正。这一提拔,也就出了问题。原来没人去在乎一个小兵卒的身份印信,但升为队正是要核对身份记录在案的。那小子伪造的年岁也给识破了,开始还以为是黑户。调查以后才知道他是谎报了年纪,远没有到从军年纪。最初的决定是将他驱逐出军营。劝他到了规定年纪再来从军。哪里知道那小子不想走,叫囔着说大人十三从军。以战阵斩将,名震天下。他以年过十五,即将满十六岁,为何不能从军。

说道这里,莫虎儿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叫道:你说气不气人,那小子跟谁不好比,非要跟大人比。就他那毛都没长齐的模样,大人也是他能够相提并论的他由罗士信一手提拔起来的,罗士信这后半生经历的战事几乎都有他的参与。完全可以说是罗士信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见证人。在他心中,罗士信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薛仁贵这毛没长齐的家伙竟然敢提罗士信,将他与自己心中的神相提并论,这根本无法忍受。

莫虎儿想看看有胆子说这种话的人到底有几斤几两,也就亲自测试了一下薛仁贵的实力。

说到这里,莫虎儿脸上莫名一红,低头道:说来惭愧我本想让他知道一下厉害,却不想那小子确实有真才实学。他存心护我颜面才与我打个平手,但我心底明白。真打起来,我不是他的对手。当然,跟大人比起来,那小子还差的很远。我见他是个可造之材。也就留下了他。

这时薛仁贵从远处大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些许兴奋的大声道:属下薛仁贵,参见大总管莫总管声音充满稚气。但中气十足。

此次你不但斩杀敌将,更关键的还救了刘司马。功劳不小罗士信笑赞着问道:可有兴趣来我帐下做事我与莫总管说好了,你点头。他便放人。

薛仁贵兴奋得脸色通红,单膝跪下行军礼道:薛礼便是因为崇拜大总管才选择往朔方投军,能跟随大总管,为大总管效力,正是薛礼梦寐以求的事情。

罗士信有些惊愕,这个他确实知道自己这一个放牛出身的人,没有后台没有势力只凭努力,成为大唐屈指可数的战将,迎娶名扬天下的女中豪杰,是为人生赢家,件件事情都很励志,尤其是在青少年眼中那是顶礼膜拜的存在。很多少年都想追寻着他的脚步从军,成为如他一般的人物,将他视为偶像。就如后世的明星,有着明星效应。

可是薛仁贵这般在历史上超然的人物,竟然也讲他视为偶像:这个让罗士信诧异之余,又是满心的自得。

薛仁贵本就出生将门世家,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属于河东薛氏家族,曾祖父薛荣,官至北魏新野武关二郡太守都督,封澄城县公。祖父薛衍,北周御伯中大夫。但因他父亲早丧,家道中落,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

身为将门,薛仁贵向来不甘心就此埋没,自小苦练家传戟法苦读兵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光宗耀祖,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他毕竟无权无势,想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罗士信的崛起事迹,正好给了他前进的方向,亦将之视为目标,也因此特地从老家山西赶到朔方投军。

他当然知道罗士信已经离开了朔方,在朝中当任刑部尚书。但是只要罗士信还是罗士信,他必定会披甲上阵的,朔方这一地他的老部众必是首选。果如他想的一样,大唐因为崛起太过迅速,引发了了周边的不安,联合起来针对大唐。大唐兵分两路出击,而他理所当然的跟着莫虎儿追随罗士信一起出征。

只是薛仁贵没有想到的是他如此轻易的就让罗士信看中,并且加以提拔。

你先充当我的护卫,怎么样薛仁贵闻言大喜过望,也不说话,再度行了个军礼,开心的在罗士信的身旁站定。

时过不久,负责清理战场的李道宗找到了罗士信。

大将军,清点完了。俘虏一共有两万八千六百余数,其中重伤的五千余,还有一战之力的两万三千多。这么多俘虏,应该怎么处理。李道宗眉头皱了起来,显然有些烦躁。

罗士信想了想道:重伤的管饭,够垫肚子死不了就行,不给于治疗,让他们自身自灭。余下俘虏都进行收编,将他们独立编制起来。

一旁莫虎儿道:这多了将近三万张嘴,消耗可是个天文数字。

罗士信笑道:我罗士信向来不吃亏,给他们吃的,也不是白给。攻城是填命是战,老子的兵金贵着呢。现在多了两万多的兵,天大的好事。

李道宗眉头舒展开了,颔首道:末将明白了。

大军回事,撤到建安城的时候,苏定方已经攻占了建安城的城墙,正在城中与剩下顽抗的兵卒打巷战。

罗士信让奎托斯带着斛斜谷的头颅与兵卒前去支援苏定方,建安城负隅顽抗的兵卒本就只剩一口气,得知援兵给歼灭长官阵亡,士气登时跌落,根本挡不住苏定方与奎托斯的冲杀,弃械投降,建安落陷

对于投降的兵卒,罗士信来者不拒通通收编入军。

新城建安皆以攻下,高句丽援兵又破,剩下的只有给唐兵包围的辽东,只要拿下辽东,高句丽强占中国两百年的辽东正式重归大唐怀抱。

对于这一战,罗士信这里慎重又是慎重,将这大半月制作的攻城器械一同运至辽东城下。

唐军中军帅帐

二十余唐朝大将依次而立左右,一个个表情严肃:他们都知道最关键也是最艰苦的战役即将到来。

李道宗李宏基听令

你们负责攻打辽东西门

张士贵马文举听令你们负责攻打辽东东门

接下来的张俭苏定方分别负责南门与北门。

一个个任命从罗士信的口中传出加上收编的降卒近乎十万大军将辽东城层层包围,水泄不通。

在罗士信任命下达的一个时辰之后,唐军对辽东城展开了强而有力的攻势

这辽东城经过高句丽两百年的修葺,城墙高厚不说,仅仅是护城河便足可让人望而止步。辽东城的护城河全然不输于唐长安城的护城河河宽二十丈,条石垒砌驳岸,坚固陡直,想要攻城首先面临的便是这宽广的护城河,要将这护城河填满。

在罗士信的安排下,收编的俘虏也派上了用场。

他将近两万五的高句丽兵分作四份,分别给四方攻城的大将,让他们驱赶高句丽的兵卒覆土填埋沟堑,并且在他们后方安排千余骑兵督战队,高句丽兵卒若不敢上前的斩立决,辽东城若有开城将高句丽兵卒迎入城中着立刻趁势入城。

在督战队的裹挟下,投降的高句丽降卒不得不将一袋袋的沙土带往最前线。

城楼上的高句丽兵不敢开城亦不能坐视高句丽降卒将护城河填满,在渊斌之的严令下对于高句丽降卒毫不手软。

唐军亦无心理压力

这战场之地,埋尸之所,丝毫不差。

在付出近乎万余生命的代价,辽东城的护城河已经填的严严实实,所有陷阱障碍也一律拔除

高句丽的降兵只能用在填命这个上面,真正的攻城,罗士信还真不指望他们,真正的战斗力依旧是唐军虽然兵法中有说攻城为下,但同样也有一句战必攻城。

打仗是不可能永远都是智取谋胜的,面对必要的时候攻城亦是必须的。

尤其是辽东这样意义重大的城池。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