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35章 十年之别(第一更,求定阅!)

第第一更,求定阅!)

京沪铁路,这条铁路从西元1897年,开议修吴淞至江宁的铁路,再到英人索要路权,前后历时八年,铁路未成。(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4602年9月,路权会议结束后,作为优先主干道的京沪铁路,首先开工建造,311公里长的京沪铁路,除非按规划分开成上海—苏州、苏州—常州、常州—镇江、镇江—南京四段同时开工建造之外,为加快工期,又于四段内分成若干段同时施工。

“一百二十天建成京沪铁路”

作为对帝国建元的献礼工程,最终,在这一口号的激励下,京沪铁路,成为了世界铁道工程史上一个奇迹,311公里的京沪铁路在陛下登基前建成通车的时候,奇迹般地速度,短短一百二十天的工期,震惊了整个世界。

面对这一奇迹般地速度,一些欧美铁路专家甚至用一种带着些许酸楚的口吻说。“中国人用四个月的时间建成的这条铁路,或许在质量上并不合格,但是却意味着中国人在工程技术上的进步。”。

而欧美各国的铁路工程专家甚至吹毛求疵挑着各种各样的毛病,比如沿长的上百座钢铁结构铁路桥,大量采用未经验证的焊接取代铆接工艺,根本就是为了赶工期而做出的妥协,是一个不合格地的工程典范。

但参加设计施工的那些铁路工程师显然不认同他们同行的观点,在他们看来焊接桥梁的采用,更多的是一种技术进步,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而且在交通部的验收专家组历时一个月的考察验收后,确信这条创造了奇迹般的施工速度的铁路是符合建造标准的,而钢制焊接铁路桥则被这些欧美专家视为工程技术的进步,他的寿命和坚固性都不逊于铆接桥。

得益于报纸的广泛报道,人们知道奇迹般地建造速度的前提是,多达四十个施工段和六十座桥梁,同时进行双向施工,超过五万万名来自十余个省份建筑工人和六个工兵团日夜三班倒的赶班加点,为了保障工程顺利,天马汽车公司生产的第一批两千余辆卡车和专用工程车辆,优先保障京沪铁路工地。

铁路所需钢轨以及除了马鞍山钢铁公司生产外,还从湖北大冶购进了一万吨钢轨和钢构件,卡车和江南便捷的水路网直接把钢轨、枕木的运送到各个施工段,以确保工程进度。

当然在报纸将“京沪铁路”视为“帝国工业发展佐证”的奇迹扑天盖地的加以报道时,鲜少有报纸会提及。在施工过程中有多个施工段,因为经验不足而未能对齐衔接,因而被迫返工达数十公里的事情。

不过这条铁路的修建过程中的的经验和教训,使得交通部以及工兵部队有足够的经验去修建其它干线铁路,中国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建尽可能多的铁路,以便在短期建立建立国家铁道交通网络。

列车车窗外,夜幕已经降临。这是个阴沉、黑暗、散发着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潮湿之气的夜晚,在京沪铁路线上,列车以每小时七十公里的时速行驶着,这一速度是亚洲铁路最高时速,速度和运载量,亦是京沪铁路建筑质量的最佳佐证。

在第二十三节的豪华卧铺车厢中,车厢里亮着灯,在装饰豪华的车厢里,惟一的旅客是个看似年迈,留着满面白须的老人,他不喜欢强烈的灯光,所以车厢内只亮了不到四分之一的灯。几年来,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变得地强光反应非常敏感,所以,他才会吩咐人熄灭那些灯。

卧铺车厢的豪华包厢外,站着几名年青人,他们分别站在车厢两端,而在包厢内惟一的旅客正是大名鼎鼎的伊藤博文。此时他忧郁地注视着窗外站旁那明亮的灯光闪闪而过,铁道两侧,那些正在已投产的或正在兴建工厂厂房中闪烁着斑斑黄点。

在火车进站的时候,看着那些现代式样的东方式火车站。伊藤博文可以直接的感受到,中国正在迅速的变化着,就像浦东、南京和这些融汇了西方建筑工程学的华式建筑一样,中国选择了另一条西化之路,学习西方而不抛弃自身文明,而现在,他已经显现了十月变革后的力量。

在战场上

列车正向驶近苏州火车站时,习惯性的朝着苏州日租界看去时,伊藤博文的眉头皱成了一团,日本在在中国的上海、天津、汉口、苏州、杭州和重庆设立的租界,在过去的几天中,皆被中**警进驻,日租界被他们废除了,那是伊藤博文逼着李鸿章得到的胜利果实,而现在呢?全都失去了。

“哎”

长叹一声的同时,伊藤博文摇了一下头,仿佛要甩掉昔日的重负,驱散那些痛苦的思绪。可是那痛苦的思绪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最令人沮丧的是鸭绿江军即将全军覆没的危险。

鸭绿江军,中国即将用全歼鸭绿江军的方式,向日本提出了最直接的挑战。而鸭绿江军就是一个警告:请从中国滚出去,现在这地方不是你的了,这个地方被堵死了,否则鸭绿江军就是你们的下场。

上海下船,在帝国特勤局的接待人员的护送下,乘着专车前往火车站的途中,伊藤博文看到上海的百万人提灯祝捷游行,鸭绿江军……

如果鸭绿江军全军覆没的话,那么自己怎么向国民解释这些事情呢?他们有可能接受这种屈辱的停战吗?

到那时,愤怒的国民们会干什么呢?

也许愤怒的情绪会压抑一切,几乎是在中国向日本发起进攻的第一时间,英国、法国、美国都在两天内,先后表示,绝不接受战火扩大到中国关内和扬子江一带,他们要求日本保持克制,这种克制对于日本而言是必须的。

可现在,在日本,却被理解为“日本在英美两国的逼迫下,放弃对中国宣战因为他们威胁,如果日本向中国宣战,那么就再也借不到钱,把战争进行下去”

在他来中国的时候,面对中国人的不宣而战,愤怒的日本国民聚集在东京日比谷公园召开国民大会,要求帝国立即向中国宣战。在群情愤怒的国民看来,帝国之所以未向中国宣战,根本就是英美鬼畜作怪。参会者与警察发生了冲突,民众猛烈地袭击了公园附近的内相官邸,如果不是警察制止及时,那些示威国民甚至有可能冲击外国大使馆。

“他们那里知道,从一开始,日本就掉进了中国人的陷阱之中啊”

想到国民的无知,伊腾博文无奈的长叹一口气,日本必须要用清醒的头脑去面对中国,尤其是中国的那位皇帝,这是伊藤博文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研究那位皇帝后得出的答案。

巧夺大连、以大连之港诱使日本放弃满清,从而打开南京的外交困局,关税事件,以配合日军为名,诱使日本赞同其开征附加税,从而打破列强一致,最后又迅速抛弃日本,给予他太多帮助的日本成为了众矢之的。

“现在看来,所谓的中日提拎不过是句空话,自中国光复以来,他们所采取的一行动,无疑是按着某人预先指定的目标进行的。”

叹了口气,伊藤博文往后仰面靠在沙发背上,合上了双眼……

现在,他正处在两难的选择之中,一方面来自国内的现实,日本绝不可能向中国宣战,没有钱,就不可能把战争进行下去;另一方面来自满洲战场的现实情况,中国人正在全力进攻鸭绿江军,尽管没有更多的消息传来,但是看来中**队全歼鸭绿江军只是时间问题。

而现在呢?

天皇和桂太郎却是把那破烂摊子丢给他不管的,那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就在这里,在前往南京的路上,伊藤博文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人来,一个在四年前去世的人,李鸿章

现在,伊藤博文终于理解了当初李鸿章心中的那番苦涩与无奈了。

想到早已经死去的李鸿章,回忆起自己在马关对他咄咄逼人之势,睁开眼睛的伊藤博文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李相,这可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

心想着,此次阴谋得逞后的中国,伊藤博文知道未来的中国怕会在十年后成为日本最大的潜在敌人了。

突然,在车厢走廊中响起了咯噔咯噔的皮鞋声,这是中国方面派来接待人员走过来了。几秒钟后有人轻轻地敲着车厢的门。

在藤村的身边,站着一位帝国特勤局的工作人员,他的动作彬彬有礼,但表情却又显得有些冷酷。

“阁下,火车在半小时后进入南京站,根据外交部的安排,您将在火车进站半小时后,直接从六号月台出站”

他在说话时候,那张冷酷的脸上未流露一丝表情,从他的眼睛里,伊藤博文看出,这个人并不关心自己的身份,或许对他来说,自己只不过是他的一个任务。

看着再次离开的那个人,藤村倒是先开口说话了。

“阁下,您说,中**人是不是都像他那样?”

军人出身的藤村看出那个人是一名军人,至少曾经是一名军人。

“像他那样?”

伊藤博文在心下沉吟一句,然后朝着车窗外看去,车外是漆黑的夜晚,这夜晚,偶尔被某处孤零零的灯光划破。

面对此情此景,伊藤博文所感到无限的忧闷……

如果都像他那样,日本或许根本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