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逆流伐清 > 第五十六章 拒诏

逆流伐清 第五十六章 拒诏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33:19 来源:笔趣阁

感谢jack7106...,chaorenk...,青松远情,kqf,hlhht,zekegu,苍月冥雪,gengxin,飞虎有晴天,白云过隙01,我想远飞2012,jforce,清茶待客,无名无天,120708113011419,我是第二条虫,色剑,铁人,dulangliumo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

征战厮杀不是游戏,要收放自如是非常困难,也是非常危险的。哪怕因为永历君臣还在缅人手中,明军也不能表现出软弱和顾虑。这就象英宗被瓦刺俘虏,明廷重立新君后,在对瓦刺的反击中坚决果敢,不让瓦刺觉得有所依恃是一个道理。

朱永兴让郑昭仁传达的意思很明确,他将承担起与缅甸作战的所有后果,如果缅人丧心病狂地害了永历等人,贺九义也不会被当作替罪羊。

在国战正在进行的时候,如果缅甸保持起码的中立,明军不会有兴趣发动对缅甸的攻击。但现在缅甸既然表现出了对明军的敌意,朱永兴登基之后也要展露新皇的威权,那明军也就有打击缅甸的必要。当然,若是这场战争能够接回永历,并且缴获大量的物资,那便更是妙不可言。不过,现在的军事行动也只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追求一劳永逸。

而中缅的关系到了如此地步。缅王莽达的精神错乱是其中关键。在历史上,这个家伙在李定国、白文选等人屡次进缅接驾时,宁可被打得屁滚尿流,甚至被兵逼阿瓦城下,也不把永历交出;而等到满清同样要他交出永历时,这个家伙又以所谓的“不义”来拒绝。

不知这家伙的脑袋在想什么?这是朱永兴对莽达的评价。活该被政变推翻。活该被沉河溺死。现在似乎又要让历史重演,在屡次大败之后,莽白由缅南带兵增援,而因为战争的损失和莽达的顽固,缅甸廷臣深为不满,转而支持莽白,以结束这场无益的战争。

不仅无益,且毫无必要,还自不量力。明朝已经重新崛起。不再是被清军逼迫于一隅、败亡有期的时候,真的激怒了明朝,以举国之力攻伐缅甸,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虽然已经偏离了轨道,但在某个局部却依然重演着朱永兴所熟悉的戏码。莽白发动了宫廷政变,然后将神经错乱的哥哥绑在椅子上沉江,又杀掉了自己的嫂子和侄儿,坐上了缅王的宝位。

……………

“明人最讲究忠君爱国。虽然已立新君,这永历的旨意或许也有些作用吧?”莽白夺位称王。便打算体面地结束与明朝的战争,而永历似乎便是这体面的关键。

说实话,这个莽白杀兄杀嫂杀侄儿,或许过于酷烈,但头脑比莽达还是清醒和理智。莽达只是调兵、调兵,再调兵。非要与明军见个高低。而莽白则考虑到兵力调动之后,对孟族、掸族等的压力减轻,国内有可能出现不稳的迹象,这对于他这个新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一个臣子提醒道:“若是让永历皇帝知道了前线的战况。他就未必肯听话了。”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永历皇帝肯下诏的话,也不能让他的人带去给明军。”另外一个臣子说道,现在被软禁的永历君臣怨气满腹,如果让他们见到了刚刚取得大胜的明军,还不知道会说出什么话来;如果让明军知道了他们朝廷在缅甸受到的侮辱,恐怕会进一步激怒明军。

对这两项建议莽白是全盘采纳。这场完全没有必要的战争使缅族人损失不小,如果再折损兵力的话,不说缅南的孟族有可能生出异心,缅北的掸族恐怕也不会安分。而且缅甸和暹罗的关系一向很紧张,莽白并不希望让邻居觉得有机会能与明军联手。

现在永历天子已经毫无人身自由可言,郑昭仁在缅甸的时候,与缅方还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小朝廷内的御林军、宫人、杂役大部分都被送回了滇省。这项举措也让缅方感到放心,因为永历君臣的日常起居都由缅方挑选可靠人员负责,这能更好地控制和看管。

生死操于人手后,缅人对大明天子的尊敬也就一落千丈了。朱永兴用钱财买宽松的时候,缅人对永历君臣还有些客气,衣食不缺。这一两个月,大明与缅甸的关系进入冰点,永历君臣也就看不到什么好脸色了。冷嘲热讽是常事,连食物也粗陋短缺。对此,无论是皇帝还是臣子都敢怒不敢言,质量差、分量少还饿不死,可如果缅人断了供给,他们就会挨饿,甚至饿死。

而最近几天,永历君臣感到缅人的态度开始发生了些变化,好象恢复了一些对自己的敬意,而且送来的三餐也日渐丰盛。太后、皇帝、皇后和近臣私下里商议了几次,但是始终不得要领,不知道到底是缅王良心发现,还是缅甸政局有发生了什么变故。

今天送来的食物依旧不错,太后和皇帝先用膳,等这两位吃完后,就会轮到皇后和嫔妃,然后是寥寥几个留下来的宫人和内侍。

当莽白派来的官员抵达时,太后已经吃饱了,永历则吃到了一半。缅王的使者一脸的怒色,大步流星地走进来,对永历皇帝粗声粗气地说道:“明皇避难我国三年,可还记得我国的恩惠?”

现在缅甸已经不以藩属自居,永历也不以忤,客客气气地答道:“贵国数年的照顾,朕深为感激。”

“那贵**队侵我边境,掠我地方一事,皇帝可否知晓?”缅甸官员怒气冲冲地说道:“汝**队杀死杀伤我缅军无数。侵占蛮莫,还四处掠抢粮食和百姓。”

“此事朕不知晓。”永历摇了摇头,他被软禁在行营,缅人又严加封锁消息,如何还能得知外面发生的事情,更不可能知道远在滇缅边境上的战事。

“既然如此。那还请皇帝给贵军下诏,让他们立刻从我国境内退出。”说着缅甸官员就掏出准备好的纸张和笔墨,放在永历的桌前,跟这个官员一起来的缅甸士兵都虎视眈眈地看着永历。

“他说今日才接到消息,可这几天来缅人的态度明显有异,莫不是和此事有关?”永历推辞不得,内侍缓缓磨墨的时候,永历也拿起了笔,心里飞快地转着念头:“这里面多半有诈。”

不过还没有等永历想通到底怎么回事。缅甸官员就不耐烦地催促起来:“皇帝为何还不下诏?难道是认为我国招待不周,存心纵容吗?”

虽然怀疑这里面有什么文章,但永历也不敢用自己的猜测去赌自家的性命安全,在心里叹了口气,按照缅甸官员的要求写就退兵诏书,盖上了自己的玉玺。

缅甸使者如获至宝,吹干了诏书上的墨迹就带着它匆匆离去了,永历眼巴巴地看着使者离去。当屋内没有缅人的耳目后,永历长吁短叹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李定国、白文选来勤王了!嗯。多半是,所以缅人才会来找朕要诏书,可这封诏书一下,他们肯定会退兵的,朕脱险的机会岂不是化为乌有?”

永历的话让周围的人都燃起了一些希望,当即皇后就附和起来。称不该给缅人这封诏书。

“不给怎么行?就算他们勤王,也是刚到蛮莫,离这里还十万八千里呢,缅人可就在门外。”永历心里虽然有些明白,但让他硬着脖颈去拒绝缅人的要求。这就和他的性格太不一致了。

王皇后被皇帝这么一呵斥,立刻就把嘴闭上了,心里却异常地担忧——现在局面这么险恶,说不定哪天缅人就会拿皇家开刀了。

沐天波和马吉翔急匆匆地赶来,得知事情究竟后,思索半晌,都露出了忧色。虽然消息闭塞,但多少还是知道一点,起码知道现在国内的形势已经不象当初入缅时那样危急。环境似乎宽松了,他们自然想回到国内,而不是在这里仰人鼻息。

“不知道此次勤王军由哪位将领率领?”沐天波猜测着说道:“依微臣看,多半是晋、巩二藩。”

马吉翔的脸色变了变,忽然觉得急于回国似乎于己不利,李定国等人会不会迁怒于他?

“可惜缅人看管太紧,否则朕可秘送玺书,候晋、巩两藩举师,四路策应,旦夕是图,勿迟勿忽。”永历有些口是心非地说道,以此来掩饰自己懦弱地给了缅人敕书的行为。

沐天波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只怕勤王之师接到敕书便不敢连破缅军,恐缅未破而害先及于皇上尔!”

永历张了张嘴,将脸转向了别处。王皇后偷偷看了皇帝一眼,心中无声地叹了口气。

……………

缅甸的使者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算是个表演人才,他神色肃穆地捧着玉匣走进贺九义的营帐,朗声说道:“明将接旨——”

贺九义盯着玉匣仔细地看了看,突然冷然一笑,一拍桌案大声斥道:“大胆,竟敢假传圣旨,来人,将这缅人拿下,推出去砍了。”

啊——缅使还没醒过味来,几个壮汉已经扑过来,拧胳膊掰脑袋,象拖死狗般向外拖拽。

“等等,这是天子诏书,等等,这是你们太上皇的诏书——”缅使大声叫着,肚子上又挨了重击,痛得他眼冒金星,然后他觉得方向好象变了,扑通一声,又被重重地扔回到贺九义的桌案前。

“太上皇的诏书,你也知道我朝已立新皇啊!”贺九义带着嘲讽的笑意,拱手向北,朗声说道:“吾皇万岁,早料如此,已下圣旨,各官各将不可再遵太上皇诏书,以为敌所趁。”

“这,这——”缅使心中叫苦,争辩道:“太上皇乃是旧主,岂可忘恩——”

“闭嘴。”贺九义一挥手,一个侍卫已经迈步上前,两个大嘴巴抽上去,缅使立刻安静了。

“回去告诉汝王,速将太上皇等人礼送我军,我军亦将退出缅境;否则,我军自会去阿瓦城下接驾。”贺九义停顿了一下,又厉声说道:“若敢加一指于太上皇等人,我朝将起举国之师,兴灭国之事。滚吧!”

缅使被连推带踢地赶出了营帐,不少兵丁在路旁围观着,取笑着。他突然转头想寻找一个声音的来源,因为那不是汉语,而是掸族语,然后——他依稀看到人群中几个打扮怪异的人在指点着说话。

缅使刚被赶走,郑昭仁便从屏风后闪了出来,笑着冲贺九义点了点头,“消息已确实了,缅甸已立新王。缅使应该看到咱们安排的假掸族,还有江上的船只,嗯,这场战争差不多该结束了。”

贺九义还稍有疑虑,试探着问道:“如此对待缅使,会不会使缅人恼羞成怒?”

“缅人会如何想?”贺九义反问了一句,又马上自问自答道:“缅人定是认为咱们在故意激怒他们,要借刀杀人。然后再起复仇之师,兴灭国之战。嗯,若是这样,他们反倒不会加害皇室。”

“如果缅人不会如此聪明呢?”贺九义接着问道。

“那又如何?”郑昭仁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说道:“若是接诏便退,岂不让缅人更有所恃?只有这般强硬,方能使缅人重新权衡利弊。若是象瓦刺一样,觉得扣留皇室并无作用,自然便会迫不及待地礼送而出了。”

贺九义点了点头,这正是已立新君的好处。若永历依然是皇上,那不管这诏书是情愿的,还是被迫的,都会使他陷入困境。依诏而退兵吧,可算是白忙一场,又令将士寒心;抗旨而行吧,救出永历还算是功罪相抵,若永历有个三长两短,那他岂不是间接的凶手?以后呢,也难免有人以此生事,指责他不敬皇帝,不尊皇室。

郑昭仁已从地上捡起了玉匣,展开诏书细读,一边读一边摇头,“就不知道拖延吗?硬顶着不下这份诏书,将士们才敢继续前进而不必有丝毫的顾虑;而现在既然诏了,如果不是新皇在位,那将士们只要不遵旨,一个跋扈的罪名就已经跑不掉了。就算是把您救出来,将来说不定还会有人为此生疑,这让忠勇将士们如何处之?”

贺九义深以为然,永历君臣为缅人所囚禁,这诏书自然不会心甘情愿,但谁敢抗命不遵呢?就算是晋王李定国,恐怕也会因为西营的出身而不敢授人以柄吧?

郑昭仁品评了一番,又与贺九义商议起军事布置。虽然停战的前提是缅甸送出永历君臣,但却不意味着明军要撤出已经占领的土地。对于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朱永兴显然是不讲究什么信义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