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五十九章 贪财好色大太子

奉系江山 第五十九章 贪财好色大太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9:38 来源:笔趣阁

张廷兰简单的和宋仲义交流了一下,就发现这个人商业头脑很好,还有魄力,最重要的是他有一种商人的使命感,是真正把实业救国放在了心中。

张廷兰在商业方面主要倚重乔瑞轩和刘书成两个人,但是他们都是传统商人,没有办过工厂,而宋仲义经营工厂已经五年多,经验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尤其是宋仲义也被北洋zhèng fǔ弄得彻底没有了信心,他听说过北市场,现在就又见到了张廷兰,方虽然年轻,但是态度谦逊,沉稳老练,一看就是办大事情的人,值得投靠。

“宋先生,您能把工厂搬到奉天我当然欢迎,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去奉天不是享福,而是去吃苦。您办了纺织厂,这只是轻工业,真正想要强国,我们就要建钢铁厂、机床厂、拖拉机厂、甚至是造船厂,形成全面的工业体系。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每个人都要付出心血,特别是要服从大局,不能盯着自己的一点得失。”

“张少爷,吃苦不算什么,这些年最难的其实是应付那些官老爷儿,三天两头,有个名目就找你要钱。我的工厂摆在那里,在他们的眼里,那就是唐僧肉,谁都想要割一块下来,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心力交瘁啊!”

宋仲义说起这些来,情绪十分激动:“张少爷,办工厂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不指望着zhèng fǔ能帮我一把,但是也不能故意找麻烦,拖后腿啊。中国地大物博,咱们要同心同德,好好干出一番成绩来,还用看洋人的脸sè么!”

“宋先生有这个决心就好。”张廷兰说道:“只是不知道你的工厂多大的规模,搬迁起来容易么?”

“最初我购置的是英国纺纱机,一共三千纱锭,后来陆续扩大到了五千纱锭,这次我准备再购进八千纱锭,将纺织厂提升到一万三千纱锭,工人也超过一千二百人,在北方也是一个大工厂了。”说到这里宋仲义狠狠的拍了拍大腿,满心的懊恼。

张廷兰虽然不了解纺织业,但是他记得张作霖执掌东北之后,曾经建立过奉天纺纱厂,最初的规模是一万纱锭。如果算上新购买的机器,宋仲义的工厂已经超过了奉天纺纱厂,自己这次算是捡到宝了。

有了宋仲义的工厂,奉天的纺织业起点会被提高一大块,张廷兰脸上露出了喜sè:“宋先生,你订购的那批机器还能弄到手么?”

“当然能,就在天津港口存放,只要资金到位,立马交货。”

“这就好,既然洋人不收交通行的票子,我先给你提供五十万俄国卢布,你把机器一定要留下。然后工厂整体搬迁到奉天,需要多少钱,我都承担,工厂的主要技工高薪聘请,普通工人愿意到奉天的,提供住处,薪水翻倍。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快把纺织厂建立起来!”

张廷兰之所以这么着急也是有原因的,奉天乃至东三省都没有大型的纺织厂,老百姓的衣服都是自家织的土布,东北的土布别说和洋布比,就是和江浙一带的土布都没法相比。偏偏现在又是大量百姓闯关东的时候,东北人口快速增长,需要的布匹也是直线上升,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特别是一战还在进行,需要的布匹也不在少数,快速完全搬迁,投入生产,甚至能够找机会打开国际市场,不由张廷兰不上心。

“张少,还有一个问题,纺织厂原来的销路都在关内,现在搬到奉天,规模又扩大了,我担心没法销售出去啊。”

“宋先生,销路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全力解决,而且我们要把布匹卖到欧洲去,直接赚外汇。那时候咱们用外币直接购买机器,就不会出现你这次的情况了!”

张廷兰信心十足,宋仲义也有了把握,双方谈得差不多了,张廷兰当即带着宋仲义去六国饭店,要给他提供资金,同时还要领着他见见张作霖,毕竟自己还太年轻,老张要是表态,能够让宋仲义更加放心。

他们匆匆赶回六国饭店,还没进饭店,就见到外面聚集了一大帮人,张廷兰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王士珍也暂时在这里下榻,袁克定亲自送王士珍过来,他们也算是很巧了,火车站碰到,在饭店又碰到。

这位大公子对待王士珍极为恭敬,他们呼呼啦啦的进去之后,张廷兰才进去找到了张作霖,老张一见张廷兰回来,还没等他说话,就让他即刻换上正式服装,把礼物准备好。老张这次最想买通的就是袁克定,因此一见袁克定也到了六国饭店,老张急忙命令袁金铠去约请。

张廷兰也知道应付大公子要紧,因此急忙按照老张的吩咐,进行准备。他们一直在房间门口等了半个多小时,袁克定才离开了王士珍房间,在袁金铠的引领之下,前来见张作霖。

袁克定把王士珍搬出来,其实是为了接替段祺瑞,老袁萌生了当皇帝的念头,就先试探了部下的口风,结果只有段祺瑞明确反对,因此老袁对这位段祺瑞心生不满。

不过段祺瑞号称北洋之虎,威望极高,而且又是北洋晥系的领袖,民国之后就一直执掌陆军部,亲信众多,根深蒂固。老袁思前想后,觉得要想拿下猛虎,必用蛟龙,因此授意袁克定请出王士珍。

袁大公子为了老袁的大业,也甘心奔波,甚至不惜下跪,终于请出了王士珍,袁克定自觉是大功一件,因此得意洋洋。

这个时候袁金铠代表张作霖来请袁克定,这位大公子才知道六国饭店之中还住着一个张师长,老袁一直很看重地方实力派,不过袁克定显然没有把张作霖放在眼里,他接到邀请之后,第一时间的想到的就是礼物,这段时间巴结他的人太多了。

大公子带着上货的心,兴冲冲的来见张作霖。此时张作霖和张廷兰都等在房间的门口,远远的就见到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前呼后拥走了过来,老张急忙紧走几步,拱手施礼。

“大公子前来,作霖不胜荣幸!”

袁克定不同袁世凯,他身材很高大,长相也不赖,如果不是因为坠马摔断了腿,绝对算的起一个美男子。他一见张作霖十分恭顺,也急忙拉住了张作霖,不过他是等到了张作霖躬身之后,才去拉他,显然有些做作。

袁克定笑着说道:“张师长,三年未见,风采依旧,家父早就说过,奉天有张师长坐镇,是稳如磐石啊!”

张作霖在民国元年进过běi jīng,那一次是升任二十七师师长,袁克定和他见过面。

老张一见袁克定说起旧事,急忙露出一副惶恐的模样:“作霖出身草莽,能够升任师长的高位,全靠大总统提拔,雨亭心中片刻不敢忘却。”

张作霖说着请袁克定进了自己的房间,坐好之后,袁克定主动询问起了奉天的民意。

“张师长,最近各地报纸都在讨论国体问题,不知奉天的情况如何?”

“大公子,作霖是个军人,不懂政治。不过也听到不少人提起此事,多数人都说我国民智未开,大总统又高瞻远瞩,是万民的希望,一切都看大总统的意愿,只要大总统有了决断,奉天上下一定遵从命令。”

袁克定点了点头,对于张作霖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他说道:“我去过德国留学,发现德国之所以强盛,就是施行了君宪制度,德皇统帅全国,上下一心,国强民富,是中国的表率。只是国中总有一些小人,既不了解国际情况,也不了解国内的民情,一味反对,实在是可恶!”

“大公子,那些人都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民心士气都在大总统一边,他们翻不了天。”老张说着给张廷兰使了一个眼sè,张廷兰会意,急忙将一张银行票递给了老张。

老张笑着对袁克定说道:“作霖深受大总统洪恩,无以为报,愿意进绵薄之力,帮助大公子以正视听!”说着把银行票送到了袁克定的面前

在袁克定的印象之中,奉天一直是一个穷省,除了有人参这些土产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但是他接过银行票之后,也是眼前一亮。

老张一下子送出了二十万卢布,足足相当于二十三万大洋,数额绝对不算少。而且这个时代中国人自己的钱总没有外币来的坚挺,因此老张直接送外币,让这位大公子十分欣慰,当然他不知道这些卢布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一堆废纸。

“雨亭,太客气!奉天也不富裕,我怎么好收你的大礼呢!”

从“张师长”变成了“雨亭”,面子全在这张银行票上,老张心知肚明,不过还要继续装下去:“大公子,诚如所言,奉天并不富裕,但是我们对于大总统的忠诚是天rì可鉴的。另外我还有一些土产,要献给大公子!”

袁克定一听老张还要继续送东西,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意,这时候张廷兰已经让人把礼物献了上来,首先就是两颗老参,最大的一颗足足有九两多。

俗话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老参有续命的功能,年份越足,药效越好,张作霖为了打动袁克定,可是下了血本。袁克定也的确动心了,遍观总统府都没有这么大的人参,他对于张作霖的印象越来越好。

紧接着又送上了十顶海龙的帽子,十件狐狸皮袍子,都是顶级的皮料,sè泽动人,柔润光滑,用手一摸,就好像抚摸细腻的绸缎一般。

最后张廷兰又让人带进来两个十三四岁的女孩,袁克定顿时就双眼发直,眼神里露出炽热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