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八百二十二章 雪域新曲

奉系江山 第八百二十二章 雪域新曲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9:25 来源:笔趣阁

经过了两轮激烈的争夺,中意合作的方案如愿以偿的击败了美英,成为了智利下一代战列舰的大赢家,当这个好消息公布的时候,代表团所有人都像孩子一样欢笑起来,这些天他们殚精竭虑,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真正到了胜利的时候,每个人都像是做梦一般。

赢了,我们赢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在不住的呐喊,中国人竟然真的可以战胜强大的对手,赢得了这项价值4500万元的超级订单。同暹罗那种被中国笼罩多少年的国家不同,智利可是远在天边,完全是凭着实力拿下的。

这可不仅仅是一大笔收入而已,还表示着中国从今往后进入了高端军火市场,能进入这个市场的国家并不多。就算日本都不成,当然不是说日本的技术不行,而是他们没有虎口夺食的勇气。

事情就是这样,不争就不是你的,当听到中国代表团胜出的消息,最为愤怒的就是松下荣庆,这家伙简直是暴跳如雷。

这么一大块肥肉竟然落到了中国的手中,他简直难以忍受。正在他生闷气的时候,就看到中国代表团欢天喜地的回来,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股酒气,身边还有一群金发女郎相伴,看得人眼红心热。

“哼,别得意的太早,要是某些人生产出来的军舰,到了最后根本浮不起来,成了海上的活棺材,只怕就要成为天下的笑柄了。”

“多谢你的关心,中国人觉得有信心造出第一流的军舰来。而且我还告诉你,就算失败了,我们还可以把长白山号抵押给智利,绝对不会耽搁客户成军的时间。”

说到这里陈景冷笑道:“我好像忘了长白山号曾经叫做雾岛号。要是贵国能把长门号,陆奥号都送过来,我们就更高兴了。”

这一句话就戳到了日本人的痛处,松下荣庆等着一双鼠眼,仿佛要吃人一般。陈景他们则是满不在乎,这次的成功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信心。

其实不只是他们,就连国内也是倍感振奋,最初张廷兰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几乎没有谁能相信,中国人有能力虎口夺食。抢下这个单子。

就连吴毓麟他们都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当被选中的消息传回来之后,顿时中国就沸腾起来,各大报纸争相报道。这是中**工领域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一个里程碑。

能够在军售领域。击败美英,毫无疑问代表着中国跻身世界最顶尖国家的行列。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也是列强了!

张廷兰也是喜悦非常,在获得成功之后,他第一时间给墨索里尼发去了电报。中国能拿到订单,和意大利的帮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虽然张廷兰看不起眼高手低的墨索里尼,但是在没有开战的时候,意大利还是当之无愧的欧洲四强之一。和意大利交好,两国互相合作,对美英也是一个制约。

至于墨索里尼则是更加的张狂得意,自从打开了中国市场之后。意大利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他的地位也越发的稳固,法西斯党的统治彻底建立起来。这次抢夺订单成功之后,墨索里尼更是公然发表演说,称这是意中合作的伟大胜利,以后两国还将开展更多的合作。

不过相比所有人的乐观,蒋百里倒是不怎么看好,他直接找到了张廷兰。

“拙言,美国人早就喊出了美洲是美国的美洲,恐怕他们不会这么容易让我们插手进去。就算竞标成功了,他们依旧可以破坏,我看咱们还是别忙着兑现承诺,先观察一下,免得智利人再反悔。”

“百里兄,你的担心一点都没错,不过南美市场我是志在必得,美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是还要看看上天给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距离史无前例的大萧条越来越近,张廷兰的把握也就越来越大,其实在历次经济危机之中,越是政府掌控力量强,相反不但不会受创,还能逆势上扬,正所谓此消彼长,中国也要扩张自己的影响力。

虽然还不至于圈定势力范围,但是把经济触角伸出去,尽可能的捆绑更多的国家,已经渐渐的纳入了张廷兰的算盘之中。

实力增强,人的野心就会膨胀,最初张廷兰不过是想着自保,统一国内之后,张廷兰最多也就是想着休养生息,韬光养晦。等到了二战,再顺势而为,跻身世界大国。

可是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张廷兰越发觉得这个最稳妥的方法有了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了中国的体量上,足足五亿多人的规模,在二十年之内,人口至少会达到八亿,甚至更多。

中国的块头几乎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多少资源,需要多少能源,这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在一定时期之后,世界能够提供的资源又相当有限,要是坐视欧美吃掉了最肥的一块,中国的工业进程就要被拖住了。

发展工业是个等不了的东西,越快完成,危险就越小,而且付出的成本也越低。要不然一旦拖下去,搞不好中国会陷入拉美化的陷阱,永远就爬不出来了。

正因为如此,张廷兰才对智利这么感兴趣,时不我待,就算不想争,也必须争一争了。

“百里兄,你说如果经济突然崩溃,各国外贸几乎陷入停滞,工厂关门,工人失业,生产停止,你说这个世界会怎么样?”

“啊?”蒋百里也被张廷兰描述的情况吓了一跳,急忙说道:“要是这样,我看这个世界只怕要遍地烽火了。”

张廷兰也点了点头:“正是如此,百里兄,根据观察,美国经济存在着严重的泡沫,随时有崩裂的危险。美国是第一大经济强国。第一大贸易国,一旦美国崩溃,对世界产生的影响都将是致命的。”

“拙言,既然这么厉害,咱们可有什么对策么?”

“百里兄,所谓经济危机都是因为盲目和产能过剩造成的,我们还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再加上政府的有效指导。这场危机非但伤不到我们,还会给中国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吸收各国的先进技术,可以说工业会迎来一个空前的发展。”

“那可太好了。”蒋百里笑道:“拙言这么多年你的预言就没有落空过。但愿这次也能言中。中国这块地方啊,如果强盛,那就是君临天下,如果弱小,就会成为四战之地。到处都是对手。”

“没错,俄国虽然新败。但是日本还在眼前。尤其是台湾,也必须解决,这座岛屿太重要了,只有拿下台湾,我们才有进入太平洋的基地。除了台湾之外,最好再把琉球拿下来。这样门户就彻底打开了。

“这两地都是日本人的命根子,想要拿下来,就要和日本拼命,我看现在的机会还不成熟。”蒋百里说道:“国内倒是已经出现了收复台湾的呼声。不少高级军官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张廷兰一听,也是无奈的笑了笑,对外战争连续胜利,已经让一些将领变得骄纵起来,个个都是好战分子。对于这股热情张廷兰不好直接打压,但是要是全顺着他们的意思,早晚都要坏事。

因此张廷兰笑道:“既然他们摩拳擦掌,那就让他们带兵进高原吧,这里也该解决了。”

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张廷兰肯定不能允许某些区域还存在着落后的奴隶制度,诸如云南等地,那些土司头人已经全都随着土改的推进,而被彻底清理掉了。

没有了这些人,政府的权威也空前高涨,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也成倍增加,不过唯有一点,就是高原地区有些麻烦,张廷兰并没有贸然下手。

如今随着北疆的彻底稳固,西南也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尤其是滇藏,川藏,新藏等地的公路修通,再往高原派兵,也不会那么麻烦了。这块最顽固的堡垒也终于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张廷兰的态度十分明确,落后的农奴制度必须清理,而且还要大力推广教育,移风易俗。

“拙言,高原其实算不上军事问题,满清的时候,赵尔丰带着大军,都能够解决叛乱,更何况我们现在这么强大的武装。只是这是一场攻心之战,要向千百年的传统宣战,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了。”

“没错,但是越是困难,就越要解决的漂亮。”

“既然拙言决心已定,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

张廷兰将任务布置下去之后,要想解决高原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军事只是其中的一环而已,其他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舆论战,抢夺道义的制高点。

宣传部在张廷兰的授意之下,大量的刊登了高原上的故事,如实的介绍了底层农奴的痛苦。当国人听到这个时代还有用活人祭祀的事情之时,全都吓傻了,谁也不会想到,一直在史书当中才有的东西,竟然在辽阔的国土上面,还有发生,这简直是在挑战人类的良知。

那些五花八门的刑具被展示出来,甚至有些逃出来的底层农奴叙述了自己的经历,社会舆论就更加沸腾了。

生命竟然如此的廉价,那些满口念佛的僧侣,竟然能够忘却众生平等的教条,把上百万的人视作奴隶,任意的杀戮,这简直是不可原谅的。

因此舆论强烈要求政府,必须采取行动,改变高原的状况,甚至有些民间组织成立起来。他们派出志愿者,进入高原,要去亲眼见证高原的情况,为那里的民众寻找一条出路。

在“民意”的逼迫之下,张廷兰也派出了一个调查小组,进入了四川。虽然名为小组,但是人员一点都不少,足足有几百人之多,另外从邻近地区,还抽调了三个师的兵力,随时准备开进高原。

组长落到了阎锡山的头上,副组长是陈炯明,他们到了成都之后,先是发出了一份邀请,希望高原的各位宗教领袖,贵族首领全都能齐集成都,共同商讨问题,探索出一条合适的解决方案。

其实自从舆论大哗之后,高原上也是一日三惊,国防军有多强大,他们不清楚,但是绝对不会有人天真的认为自己能够对抗中央。现在舆论对他们非常不利,这些人都心惊肉跳,寝食不安。

得到了阎锡山的邀请之后,还算聪明的就立刻前来,终于陆陆续续,有几百人汇集到了成都,还有一些人想要负隅顽抗,因此假托身体不适,并没有前来。

阎锡山这手玩得既是调虎离山,也是投石问路,能来的,说明眼中还有中央,可以改造,不必一棒子打死,那些拒不前来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诸位,有些事情就像是小孩子打预防针一样,不管那个孩子怎么哭闹,都躲不过去。因此聪明的孩子会故作勇敢,赶快结束,这样还能从家长手里 拿到糖吃。但是有些比较笨的孩子就只会大声的哭闹,结果弄得家长不耐烦,最后依旧要挨一针,把自己折腾的够呛,还什么都捞不到。在这里啊,我希望大家都做一个聪明人,不要误人误己!”

就在阎锡山说这番话的时候,三个师的军队已经分头开进了高原。上缴武器,农奴登记,牧场进行清查。

大批的公务人员,在军队的保护之下,展开了细致的工作。当然有很多人对这些内地的官员不满。他们组织打手,拉起人马,想要反抗,但是军队可不是用来看的。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立刻军队就会展开行动。

将带头闹事的杀掉,其他的人全都充当苦力,送到了西北等地。随着高原清楚的逐渐清晰,分田分地的行动就开始了。昔日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农奴,终于恢复了自由身,还得到了土地。

主人的家产被平分,他们第一次穿上新衣服新鞋子,第一次有了正式的身份证,有了土地所有证。这种感觉就仿佛从地狱的最下层,一下子升到了天堂一样。瞬间不少人家都自觉的把军队,甚至把张廷兰的画像放到了神龛的位置,取代了昔日的神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