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四百八十一章 拔剑斩仇人

奉系江山 第四百八十一章 拔剑斩仇人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9:25 来源:笔趣阁

“少川先生,久仰大名,巴黎和会上舌辩无双,力争国权,实在是让人钦佩啊。”张廷兰笑着说道。

“惭愧,实在是不值一提。”顾维钧叹气说道:“国家主权没有争回一丝一毫,愧对满怀希望的全国百姓,就算最后没有签字,但是山东依旧沦入日本人的手上,眼看着国家主权沦落,实在是心痛!”

“少川,这又不是你的错,弱国无外交,你已经尽职尽责了,不要苛求。”王永江在一旁笑着说道:“拙言也常常讲丛林世界,弱肉强食,所谓列强都是一帮强盗出生,和他们讲道理是缘木求鱼。”

“果然如此,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顾维钧说道:“我在巴黎的时候,碰到了奉天的采购团,谈了几句之后,感慨颇多。我们跑去和列强谈判,还在迷信公理,而奉天却在搜罗技术设备,两者的高低一目了然。回国之后,我也想到东三省参观感受,探求这强国之路,国家究竟该怎么发展,外交该怎么办。”

巴黎和会虽然让顾维钧扬名天下,但是实际上却是对他理想的一个巨大的打击,顾维钧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残酷和现实,也不得不为中国的未来担忧。回国之后,顾维钧就不断的关注奉军这些年的作为,结果一番研究之下,顾维钧竟然大敢吃惊,在不知不觉之间,奉军已经做了太多惊天动地的变革。

比如搞农场制,终结了两千多年的租佃制度;提倡理工科教育,改变中国重文轻理的传统,技术工人受到尊重;投资工业化,扭转整个中国的社会形态。

作为在西方留学多年的杰出人才,顾维钧十分清楚。列强再从封建时代,走向资本时代,也是在做这些事情。只是他们没有清晰的规划,显得十分凌乱,甚至还有倒退,持续的时间也相当长。

而东北则是直接跳过了那些错误的环节,直指核心,显然东三省的领导层十分清醒和睿智,已经将世界的发展规律研究透了,每一项措施都是意味深长。用心良苦,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胜过了北洋千万倍。

顾维钧越来越认同奉军,特意到了东北观察几次,实际看到的变化更加喜人。因此顾维钧才有心投靠奉军,把这里当做事业的新起点。

“顾先生。最近日本的外交大臣内田康哉要来奉天谈判。我想请顾先生代表我方和他谈一谈,不知道能不能答应啊?”

日本外交大臣?内田康哉?听到这话之后,顾维钧顿时也惊讶起来,日本要和中国政府打交道,历来都不会派什么大人物,一个公使就足够了。什么时候轮到外交大臣出面啊,而且还是亲自跑到奉天,这未免有些太过颠覆了吧!

“总司令,斗胆问一句。究竟要谈什么事情,我总要心里有数啊。”

“自从大帅遇刺之后,我们和日本的关系就一直非常僵,在鸭绿江、山海关、南满铁路等地都有军事对峙。现在日本人为了全力对付俄国多数党,想要和我们缓和关系,把实力集中起来。”

顾维钧的脑子也极为灵活,他马上就明白了,日本能派遣一个外交大臣亲自过来,很显然这就是对奉军又服软的意味。一个小小的地方势力,能够做到这一步,实在是非常了不起,就算是有运气的成分,但是也是奉军有骨气,有实力,敢和日本人对峙。没有两把刷子,就别想得到日本人的尊重,现在看起来,奉军的确不同寻常。

“承蒙总司令看得起我,少川愿意接下这个任务,不过还请您多提供一点资料,我要先把事情理顺清楚,做到有备无患!”

张廷兰欣慰的点点头,笑着说道:“少川先生,要是不嫌官小,就暂时代理东三省的外务部长吧!”

说起来东三省也的确缺少外交人才,顾维钧能来,张廷兰简直就是喜出望外,自然要给一个合适的位置。顾维钧也连忙说道:“来到奉天,就有意给总司令效力,我也就不推辞了,还请总司令看我的业绩吧!”

顾维钧急急忙忙的准备资料,筹划着如何应付内田。张廷兰则是笑着对王永江说道:“岷源先生,奉军如今最缺少的就是人才,要是还能拉来顾少川这样的专才,实在是求之不得啊!”

王永江也笑着说道:“人遍地都是,但是真正可用的人才就不多了,光是等是等不来的,还要自己去搜罗。拙言你早先不是鼓捣过一个宣传片子么,效果很不错,不少关内的移民都是因为看到了片子,才决定到东三省的。我看咱们最好成立一个专门的挖掘人才的部门,他们到关内,甚至到海外,四处网罗华人当中的英才,然后把这些人都拉到东北。”

张廷兰一听这个主意,顿时也是眼前一亮,在后世发达国家,还有大型的企业,都有专门的人才战略,都满世界的搜罗可用的人才。现在奉军发展也到了一定的程度,到处都需要人才,也的确应该花大力气招贤纳士,请来一大批有用的人才。

“岷源先生,你这个办法太好了,我马上就安排人员,专门负责这件事情。我看招揽的对象首先就应该放在几个军校上面,尤其是保定军校。那里办学最早,师资力量也雄厚,值得拉拢的人才也不少,南洋水师学堂也有一批海军人才,都是我们急需的。”

这个时候有不少民国的后期的风云人物才刚刚崭露头角,比如白崇禧,比如张治中,比如陈绍宽等等,都在三十岁左右,事业刚刚起步,还不值一提,想要招揽也会容易很多。

张作霖在日,必须照顾老派人物的意见,张廷兰也不可能随意扩充自己的班底,都是尽量使用东三省的人才。现在情况变了,人才政策也该变了,招揽各地的英才。也必须提上日程。

“拙言,你惦记这些军校的学生,最好先想清楚了,他们可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你去招募人家就跟你走,他们都是复杂的师生关系,盘根错节,而且绝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都愿意回到老家,轻易不会来东三省的。”

王永江说得一点都没错。这个时代地域的隔阂还非常重,加上民党喊得脑残的联省自治,产生了很糟糕的后果。各省人都首先想到的是本省,在外省效力的人才也会受到歧视和排挤,因此极大的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也加剧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岷源先生,我是极为反对地域 观念的。中国历来都是大一统的。古代就有异地为官的传统,延续了多少朝代,为的就是防止地方割据。结果到了民国之后,一帮混蛋简单的模仿西方落后的政体,想要搞联邦制,喊什么联省自治的口号。结果把好好的一个国家给分开了,这绝对是一种犯罪!”

“哈哈哈,拙言你再生气也没有用,这都是现实。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我看你要招揽军校的学生,不如从关键的人员身上下手,比如保定军校的前校长蒋方震,这个人军事造诣很高,而且在学生之中威望很高,把他拉过来,就能招揽一串人才。另外在海军方面,最好把萨镇冰说服了,此老在海军方面资历最老,人脉无双,做通了他的工作,一切也就方便了!”

“高!”张廷兰忍不住给王永江伸出了大拇指,笑着说道:“岷源先生,真是足智多谋,实在是佩服啊!”

“拙言,招揽人才是一个方面,如何使用人才又是另一个方面。你大量引进外来人才,原有的那些人怎么办,底下人如何平衡,这些新来的人如果抱成一团,迟迟不能融入奉军,又该如何,这些你都要想好才是。”

“多谢岷源先生指点。”张廷兰也忍不住给王永江鞠了一躬,如何使用人才,比起发掘人才要重要得多。在历史上北洋也曾经揽进了天下的大才,结果还是不可避免的衰败了。后来的民党也是如此,手下能征惯战的虎将不少,结果没有死在对方的手里,很多都是被自己人坑了,这都是惨痛的教训。

王永江的年纪比起张作相还大,其实从心里就把张廷兰看成了一个后辈,愿意更多的指点张廷兰,让他少一点疏忽。

张廷兰也说道:“用人是一门大学问,我一定仔细研究一套规范。不过相比军事人才,民政体系需要的人才就更多,更复杂,而且不同于军队,民政人才必须要依赖自己的培养,这一块还要先生多操心。”

“嗯,我也是天生的劳碌命。”王永江苦笑着说道:“我刚刚见了楚明远,那个小伙子不错,办事能力非常强,我已经提拔他担任热河的农垦局局长,估计用不了几年,热河的民政就要交到他的手上。他还向我提了建议,要求从奉天修建铁路,直接连通承德,把承德作为东北和西北直接连接的纽带。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以往东北都要通过京津,才能转道西北,现在直接走承德,不只省时省力,还能为下一步扩张势力最好准备。”

张廷兰和王永江商讨的这些事情都事关奉军下一步发展的大计,在做出决定之后,就抓紧时间落实了。

转过天,张学良又来找张廷兰了,一见面就说道:“拙言,我已经和如夫人还有凤至商量过了,她们也都同意,我这两天就要动身到欧洲去。”

“汉卿,既然你这么着急走,在临走之前,还有一件事情等着你做呢!”

“什么事情?”

“当然是那几个出卖行踪的奉军败类了,虽然说大帅死在了日本人手上,但是他们也是帮凶,难道还能放过么?”

张学良一听这话,顿时就把拳头攥了起来:“没错,张海鹏、汤玉麟、于冲汉、熙洽这些混蛋一个都不能放过。我爹待他们不薄,屡屡提拔重用,结果这些人竟然吃里扒外,害得我爹惨死在日本人之手,如果不杀了他们,我难解心头之恨!”

张作霖遇刺的案子已经基本查清楚了,这种官司是国仇,要想清算,就等着击败日本人的时候吧!留着那几个败类也失去了价值,正好让张学良亲手雪恨,还能化解一点心中的戾气。

他带着张学良,一前一后,来到了专门关押张海鹏等人的监狱牢房之中,张海鹏首当其冲,少帅冷冷的走到了他的面前。

“张海鹏,你和日本人勾结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吧?”

“成王败寇,张汉卿,你小子别得意,老子一步走错,就是没有想到日本人也是他妈的饭桶!”

张海鹏还要说下去,啪的一声,他的尸体扑通栽倒在了地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