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奉系江山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廉价教育

奉系江山 第一百八十八章 廉价教育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9:25 来源:笔趣阁

一个普通的佃农,想要积攒几十块大洋,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根本做不到,而这些钱,只够一次报考的费用。如果稍微留心一下民国的那些大师,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出身富裕,就算有些破落,也是能拿出这笔报名费的。

而且彼此之间都有亲属,师生之类的关系,甚至父子兄弟都是文化名人。这并不是说他们遗传多么优秀,他们家教多好。而是天然的门槛将贫家子弟都自动隔绝在了学校的大门之外,他们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在后世也有很多人感慨起跑线不一样,埋怨教育不公平,但是在所谓大师辈出的民国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进入赛场的资格,根本就别提什么起跑线了,贫家子弟被一层玻璃天花板彻底隔绝在了学校外面。

其实这种局面不由得让张廷兰想起来后世的印度,一亿人口十亿牲口的组合!婆罗门刹帝利垄断教育,掌控上层社会,生活堪比欧美,而底层老百姓民不聊生,其实和民国的状况何其相似,只不过民国战乱频繁,更加不堪。

张廷兰将这个问题摆了出来,张伯苓的脸色就有点不正常,他看了一眼张廷兰,然后说道:“想必您就是张廷兰先生吧,上次痛骂杨述庆,名动北京城,想来只有您有这么犀利的词锋了!”

“我是谁并不重要,我只想知道政府的钱都是从老百姓身上征收的,然后拨给了学校,结果这笔钱只能由富家子弟享受,穷人的子弟连学校大门都摸不着,这种局面公平么?”

“国家财力有限,把这些钱集中到优秀的学生身上。把他们打造成栋梁之才,由他们再去挽救国家的命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张伯苓语重心长的说道,貌似很有道理。

不过他这番话一出口,躲在人群后面观看的张学良心里头就咯噔一声,这位张先生在演讲的时候,还高声大喊要人人都成为自强自立的人,都肩负起拯救国家的使命,怎么转眼之间就变成了要教育富人,舍弃大多数穷人呢!

相比张学良。于凤至年龄更大,也更加成熟,听在耳朵里,也感到了一丝异样,不过她还是在告诉自己。这只是权宜之计,偶像不会这么不堪的。

“张先生。您似乎在偷梁换柱啊。”一旁的杨宇霆突然开口了:“富家子弟和优秀学生可不能混为一谈。贫家子也有很多天才人物,而且用贫富来区分优秀与否,先生未免武断了!”

杨宇霆和张廷兰在闲聊的时候,也提起过教育问题,结果今天一听张伯苓的话,杨宇霆就也忍不住插嘴了。这些读书人平时不是在宣扬人人平等么,怎么到了关键时刻,都忘在了一边啊。

张伯苓和北洋政府多少高官都打过交道,他不论说什么。别人都只有洗耳恭听的份,根本不敢反驳,可是这小小的奉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张伯苓的心里头也在不住的思量对策。

“当然不能混为一谈,但是富家子弟眼界开阔,知道的多,懂得也多,培养起来容易一些。而且也不是就把穷人完全决绝在门外,只要他们足够优秀,一样能够破格录取,学校还应该提供奖学金。”

“在我的眼中,人才没有优秀不优秀之说。”张廷兰把话头接过来了:“我评价一个人只有有用和没用两个标准。什么人是有用的,就是能促进国家工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科研力量的人。至于那些衣食不愁的富家子弟,他们毕业之后,愿意去工厂车间么?愿意去田间地头么?愿意到军队之中受苦么?我想多半是不愿意的,他们一定会从事一些清贵的职业,吟风弄月,写写文章,搞搞文化研究,这些人就是我认为的没用的人,国家宝贵的教育资源,不能浪费在他们的身上。”

张廷兰又接着说道:“至于所谓的奖学金更是遮人耳目的鬼把戏,这个国家有九成以上的穷人,而学校之后,九成以上都是富人子弟,这个奖学金太可怜了!”

一直没有吱声的王永江和张作霖互相看了一眼,他们两个人都是十足聪明的人物,很快就理解了张廷兰的思路,同时对张伯苓也没有了迷信。

老张要办教育,也是想培养一批能用得上的人才,懂军事的,懂经济的,懂理工的,懂农业的,总之不需要只会写文章的。

张伯苓的脸色也越来越阴沉,他本以为今天到了帅府,他高谈阔论一番,然后张作霖真心叹服,还能提供一些教育经费,但是实际情况完成不是这样,今天更像是一个鸿门宴。

他尽量平和心绪,然后说道:“此话未免有些偏激,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有人去唤醒民众,需要有人写文章。而我办学也主张要多方面共同发展,要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

张伯苓的办学理念在民国来讲,算是很先进的了,但是张廷兰也清楚的看到,他依旧没有看清教育的本质,或者说他所在的利益阶层,决定了他永远不会去触及。

“中国现在积贫积弱,民族生死存亡悬于一线,犹如一个又饥又渴的人一样,眼看就要死了。培养写文章,玩文化的大学者,就好像是这个又饥又渴的人,把最后一点积蓄都卖了,买回一件皮大衣,穿起来很好看,但是只能让他死得更快。张先生主张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自然是一个进步,但是您的进步就好像是不买皮衣,买了一桌满汉全席一样,吃完之后,依旧不免饿死!”

张廷兰说到这里,王永江也止不住笑着说道:“对于这个人来说,最现实的就是换一堆窝窝头,不好吃,但是扛饿。所以我们办教育也应该如此,不必追求太空洞的东西,而应该沉下心来,培养一批能埋头干活的技术工人,培养一批普普通通的教书匠,培养一批实用的医学,法律,商业方面的人才。”

王永江负责奉天的民政工作,他这么一说,等于是敲定了奉天教育的大方向,就连老张也不能反驳。

张廷兰也放心了不少,历史上张作霖办教育也是很用心的,地方财政百分之四十都扔到了教育领域,可谓是竭尽全力,但是依旧没有真正让奉系强盛起来。在张廷兰看来,如果能拿出大部分的资金用来扫盲,大力开办技校,建立自己的工人队伍,说不定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张伯苓尽量维持着平和,但是心里头已经不断涌起波澜,他不能再云淡风轻一般的被动接收提问,要主动出击,寻找对方的漏洞。

“既然认为张某人的观念错了,那我倒想请教一下,奉天政府有财力给所有青年人都发放二三十块大洋的费用么,奉天能保证让所有人都入学么?”

“我们根本不用这么浪费,中学和大学的招生权力不能交给学校,而要由政府收回,我们在每个县城,较大的村镇设立考点,学生就近参加考试,然后根据分数统一录取。”

“荒唐!”张伯苓终于按捺不住了:“你们这么做,教育的独立性在哪里,大学的价值在哪里,每一所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都不同,因此必须要因材施教,大学连把关的权力都没有,这样的学生谁敢收下?”

“我可没说不给大学选择的权力,只是任何权力都要有限制,政府统一招考之后,学生取得了升学资格之后,大学可以再进行了一次入学考试,最终确定录取人员。”

“这难道不是多此一举么,大学那么多有学问,有见识的老师教授,难道还不能保证公平么?”

“当然不能,近年来有些大学也难道没出现零分录取的情况么?又有多少严重偏科的人被收到了大学,这里面究竟因为什么,谁心里都有一本帐,别管说的多好听,这些教授之中,有多少是没有私心的,教育绝不能成为学者教授的私人玩具!”

张伯苓脸色铁青,显然对张廷兰的观点极为不满,但是也找不到什么辩驳的,况且这是人家的主场,只能气哼哼的说道:“那些私人办学的,难道也要受管制么?”

“既然要保证公平,就要一视同仁。”

“你们这是胡作非为,按照你们的办法,教育的自由何在,教育的独立何在,大学的尊严何在。只怕以后学校就成了你们这些军阀手中的玩具,你们想培养出一堆没有思想,惟命是从的工具,想要奴化整个民族,天下有识之士不会答应的!”

张伯苓说完之后,转身离开了帅府,在座的众人眉头都皱了起来。老张眼看张伯苓的背影,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不管这帮文人怎么想,怎么看,我都支持拙言的看法,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

王永江在一边也笑着说道:“没错,别的地方我们管不了,至少在奉天就要这么办,拙言说的统一考试的办法,我觉得很好,这样能够保证最基本的公平,而且能在最大范围内选择人才,只要通过了考试,他们就能有升学的资格,然后再去选择学校,能减轻很多的花费。”

“岷源先生,要想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降低教育成本,多办中小学,提供义务教育,只要让教育廉价了,普及了,社会才能公平!”(未完待续。。)

ps: 又有好几张月票啊,小的鞠躬感谢,继续拜求,小的埋头码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