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拣宝 > 第1041章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拣宝 第1041章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作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9:25 来源:笔趣阁

王观几个问题,却是让俞飞白懵了一下,不过他的反应也很快,立即问道:你这样说,是不是知道这些情况

不能说知道,不过也有大概的猜测。

感觉火候到了,王观也不再卖关子,直接笑道:你不觉得,初代朱大先生的背景信息,很像某一个人吗

像谁俞飞白琢磨起来,却不得其解。

朱da

王观说了一个名字,俞飞白却没有反应过来,皱眉道:谁

看见俞飞白还不明白,王观干脆利落解释起来:我说的是八大山人,朱耷

什么

一瞬间,俞飞白感到十分意外:不会吧八大山人可是大画家,没听说他会烧瓷啊。

你没听说,不代表人家不会啊。王观笑道:实际上,你研究一下八大山人生平事迹就知道了,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各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

南昌距离瓷都不算多远,只要有心,学习这门手艺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说话之间,王观追忆道:我记得一些文史资料提到,八大山人过着亦僧亦道的生活,主要不在于宗教信仰,而是为了逃避清朝满洲贵族对明朝宗室的迫害,所以时常要装疯卖傻,隐姓埋名,借以隐蔽和保存自己。

就算是这样,他还觉得不保险,经常到各地游历。每出去一趟,就要离开三五个月才返回家中。具体去哪里了,也没人说得上来。

王观举例说明。然后肯定道:所以我觉得,八大山人嫌疑很大,十有就是初代朱大先生。当然,我也不仅是猜测,也有物证的存在。

什么物证俞飞白急忙问道:那幅画吗

不是画。

适时,王观笑道:你忘记了,在瓷都的时候,我不是找到朱大先生废弃的作坊吗,其中有一册笔记,应该是由朱大先生亲笔书写。只要把笔记的文字与八大山人的书法对比一下。很容易得出结论。

咦,好像也对哦。俞飞白一听,立即转头道:钱老,你觉得王观说得对吗

对。

这个时候,钱老不再回避了,干脆利落点头承认,随即欣然笑道:是不是在挖到笔记的时候就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了难得你居然忍到现在才说。

我也只是猜测。

此时,王观也有几分高兴,然后解释道: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往这方面联想,可是偶然一天,在研究八大山人资料的时候,看到朱耷这个名字。以及他的生平事迹之时,就忍不住联想起来。由于没确定,所以我也不好意思胡乱宣扬。

直到前些日子,感觉钱老好像很关注八大山人的字画。然后又想到朱大先生的笔记,我才有几分确定

解释之后,王观也十分好奇:钱老。朱耷和朱大先生,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你不是已经列举了许多理由吗,怎么反而不确定了钱老心情不错,微笑道:既然证据确凿,那么何必再怀疑。

不是怀疑,而是觉得有些出乎意料。

适时,王观轻声叹道:无缘无故的,谁会想到,两个人居然是一体的。一个是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一个是烧造赝品瓷器的高手,完全就是八竿子打不着啊。

谁说打不着的。钱老摇头道:你说得很清楚了,他有这样的时机和动机,而且又十分符合条件,不是他还能有谁。况且,画家改行烧瓷,应该比其他人容易。毕竟在描绘瓷器纹饰的时候,也不用烦劳他人出手,自己解决就行。

也对。

旁边的俞飞白连连点头,不过还是比较惊叹。

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朱大先生居然还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太颠覆了。估计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钱老等人就算清楚朱大先生的底细,也没有到底宣扬,免得破坏八大山人在许多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要知道八大山人可不是普通人物,那可是影响画坛几百年的大画家,粉丝不计其数。谁叫抹黑他,就等着被人口诛笔伐吧。

就算不是抹黑,说的是事实也不行,因为世间还有脑残粉的存在

或许基于这一点,钱老才选择了隐瞒。

反正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没有必要再翻旧账。

钱老解释道:再说了,当时朱大先生的所作所为,尽管有几分不妥,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威胁到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像二十多年前的朱大先生,已经完全违背了初代朱大先生的初衷,钻进钱眼里了。

没错,就是这样。俞飞白深以为然:当年初代朱大先生,坑的是满清权贵,自然是理直气壮。但是上一任,或者现任的朱大先生,坑的都是自己人,自然是罪无可恕。

话又说回来。

与此同时,俞飞白十分好奇道:钱老,上一任的朱大先生,真的就那个赫威吗

嗯。

尽管钱老也有几分迟疑,不过最终还是点头承认了:是他

果然。

看钱老的表情,俞飞白就知道其中肯定还有许多内幕可挖,当下笑眯眯道:钱老,反正已经说开了,您也别隐瞒了。给我们说说,这个赫威又是什么来头

来头

钱老沉吟了下,举杯喝了口清茶之后,这才点头道:确实有些来头,而且来头还不小。当年瓷都窑厂的负责人,你说来头够大了吧。

瓷都窑厂负责人

一时之间,俞飞白也有几分惊诧:来头果然不小,而且待遇应该不错啊。那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成为了朱大先生,并且留下一身骂名

贪欲钱老轻叹道:人心不足,欲壑难填。

王观和俞飞白也很有眼力,察觉钱老的叹息声中,似乎有几分别样的意味。当下也不急着开口追问,而是等待钱老自己解说。

不仅如此,他还是我们相交多年的朋友。

沉默片刻之后,钱老才继续说道:直到事情败露,我们都不愿意相信,朱大先生居然就是他。可惜这是事实,让人无奈的事实。

发现我们找上门之后,他也没有隐瞒,直接承认自己就是朱大先生。

说话之间,钱老陷入了回忆之中:据他自己解释,在无意之中发现了初代朱大先生遗留下来的秘方,然后加以研究之后,终于成功复原。开始的初衷,无非是想仿古,让世人感到震惊,顺便打响窑厂的名气。

然而,在他制作出第一批仿古瓷器,恰好有海外富商来访,发现东西之后,却以为是真正的古董瓷器,并且愿意出高价购买。当时他也有几分犹豫,但是在富商的坚持下,就半推半就答应下来

钱老叹气道:事后,他也有几分心虚,打算把钱退回去,而且告诉那个富商,东西是他自己烧制的仿品。然而没有想到,富商压根不信,以为他是不舍得把东西出手,所以准备反悔了。结果,他的钱没退成,反而多拿了几千块回来。

古人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说到这里,钱老一脸嘘唏:富商把东西带回去,转手赚了一笔,然后就认准他了,经常跑去问他还有没有同样的古董瓷器。时间一长,他被缠得烦了,直接全盘托出,甚至当着富商的面,直接烧制的一批仿古瓷,想着富商应该死心,并且做好退钱的准备。

然而,富商在惊诧之余,却是动了歪心思,在他手中把这一批仿古瓷带走。不久之后重新回来,而且把钞票叠堆成床,示意这是他的酬劳。那个时候,才是改革开放不久,国内经济才起步,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所以心动了迷失了,自然也堕落了

此时,钱老面无表情:在富商的引导下,两人秘密招集人手研制历代珍品瓷器,从此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随之越陷越深,走上了不归之路事发之后,把事情交待清楚,在第二天清晨,大家就发现他已经自杀于狱中。

听到这话,王观和俞飞白也是无声一叹。而且别看钱老说得那么平淡,但是心情肯定不怎么样,毕竟从某种程度来说,赫威的自杀,多少与他们有些关系。也难怪前些日子,钱老听到赫威这个名字,脸色就变了。

当然,也不能说钱老等人做错了,甚至逼死了自己的朋友。要知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赫威悲剧的原因,并不是钱老等人大义灭亲,而是他的贪念害了自己。

一会儿之后,王观宽慰起来:钱老,既然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想无益。对了,现在查清楚了没有,那个姚先生是不是当年的漏网之鱼。

对啊,还有那个富商,绳之以法没有俞飞白也连忙追问起来。

人的贪念,也需要诱因才萌发出来。毫无疑问,那个富商就是诱发赫威误入歧途的主要因素之一。不然的话,指不定赫威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