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国之大贼 > 第一百二十二章 黎明将到(求订阅)

国之大贼 第一百二十二章 黎明将到(求订阅)

作者:黑椒炒三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9:11 来源:笔趣阁

杨小林对于机器确实是外行,比不上周同这个福特公司的高级技工,他就看着那机器锈迹斑斑的身躯,眉头拧在了一起:“还能用么?”

周同笑道:“没问题,这大家伙是德国货,德国人在这方面是世界领先的,他们的机器用上二十年可能也不会出什么问题,我检修了一下,里面的零件一切正常。”

杨小林听的微微点头,周同又带着他走到另一台机器的旁边,这一次老毛子给他们运来了大小五十多台机器,用了整整一列火车。当然,这些机器是根据地里面的老百姓用他们的一双手为杨小林换来的。

机器的到来意味着许多手工作坊都可以进入机器生产的时代,意味着轱辘山的产量将得到了大量的提高,以后可以换来更多的东西,可以生产出以前他们根本没有条件生产的东西。

周同在另一台机器前面站住:“这是法国一**五年出厂的,和旁边那几个是一套,组装起来以后专门用来生产玻璃,有了这家伙,只要有石英砂,咱们的就能自己生产望远镜了,对了,还有你说的瞄准镜。”

这确实是杨小林现在迫切需要的,义勇军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军队中设立了专门的神枪手的一支军队。但是那些神枪手现在全部都是靠肉眼瞄准,无法完成由神枪手向狙击手的飞跃。

他们需要特殊的枪,让他们的攻击范围伸的更长,需要特殊的瞄准镜,让他们能看的更远。

枪不是问题,只要机器到了,工业水平到了,杨小林有把握造出专门用狙击的狙击步枪,其实这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半自动步枪一出来,狙击步枪也就快了。

杨小林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瞄准镜这个东西在现在早已经存在了,但是正规的运用在战场上面,是德国人首先做到的。具体的年份记不清楚了,反正在一战的时候,双方都无法突破对方防线之后德国狙击手成为了英法联军的噩梦。

那个时候还没有专门的狙击枪,都是用半自动步枪的。后来法国人首先加长了半自动步枪的枪管。并且在准确度、shè击速度方面稍微做了一点文章,第一批狙击枪就诞生了。

配上瞄准镜,狙击枪可以说的上是最早的jīng确制导武器了,普通的步枪有效shè击范围只有三四百米,如果要求士兵瞄准的话。最多也就一百米到两百米的样子,像义勇军里面的神枪手,成绩最好的可以打两百米开外的靶子,再远就不行了。

但是有了狙击镜,在改装出专门的狙击枪,不说的太远,后来那种shè程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的枪支不用去想,六七百米准确命中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狙击手如果训练好了。绝对是战场上的刺客。杀人不留痕。

若是能研究出来夜视仪,那简直就是太完美了。在二十一世纪,杨片jǐng曾经用数码相机自己做了一台夜视仪,说穿了也就是红外线成像的原理,非常简单。

只是红外线是怎么弄出来的杨片jǐng没有研究过,没关系。听说这个时候英国人已经造出了夜视手表,虽然不是红外线原理。不过应该差不多了。

杨小林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的手也摸在那机器冰冷的身躯上面。这一台机器已经非常庞大了,几台组装在一起,绝对是庞然大物。

他的内心中一阵激情燃烧:“周同,使用机器的工人一定要是熟练工,培训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告诉那些作坊,工人的来培训的期间一样算工资。这些大家伙都是咱们的宝贝疙瘩,伤人他们或者伤了人,我都心疼。”

周同点头,扶了一下自己的眼镜:“把总,光这样买别人的机器可不行,咱们必须想办法造出咱们自己机器才不会受制于人。”

杨小林嗯了一声:“我也知道,可是这事情放到以后再说吧,现在人手太少,我宁可发展的慢一点,也不想把你们给累着了。说实话,这些机器宝贝,但是你们比它们还宝贝。我说过,我希望我们能一起走到最后,当面对胜利的时候,我们可以站在一起笑,而不是我缅怀你。”

杨小林说道最后笑了,他说的很轻松,周同听的十分感动。杨打鬼也确实就是这样做的。如果说周同这些人一开始来轱辘山是为了革命的话,那么现在他们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接受了杨小林的观念,大家合则聚,不合则散,没有什么谁帮助谁的问题。

他周同在这里为杨打鬼研究东西,他提出所有条件只要杨小林能做到的都满足他了。他在这里有发展自己平台,可以尽情的施展自己才华,这也就是周同这些人上一次一个也没有跟着孙文离开的原因。

这里可以实现他们理想,可以施展他没的才华,还能让他们革命,为什么要跟着孙文走呢?

周同看了杨小林一眼,颇为感激的说道:“把总放心,你就是让我们几个做我们也做不出来,那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我就是和你说一声,前几天我接到美国的几个中国朋友的来信,他们都询问你这里的战况如何。”

杨小林正好走到一台车床跟前,这台车床可以打孔,专门在石头上打孔,他准备用这台机器专门生产石头雷。以前打孔都是人工凿出来的,规则不标准不说,进度还慢。有了这家伙,十几秒钟就能在一块石头上面打一个孔,老毛子要的石头雷几天就能给他们弄齐了。

他在这车床前面停下:“哦?你那些朋友也要来么?”

周同点点头,笑的非常开心:“嗯,我早就写信让他们来了,可是战争一打起来,他们在rì本停了下来。本来是打算回美国去的,但是一听说你和rì本人还有俄国人都打起来了,他们就没回去。我现在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这信还是两个月以前寄出来的,信上说,他们会自己想办法穿过俄国人和rì本人的封锁线来找我们。要是顺利的话,十月份应该能到。”

杨小林听了这话心头忽然升起一股暖流,这个时候海外华人比自己想象的要爱国的多。包括孙文在内,他们都愿意为了中国的出路去奉献自己的一切。

穿过rì本人和俄国人的战场来到这里?这不光意味着这些人可能要吃很大的苦,更有可能让他们送命!假如杨小林能和他们联系上的话,一定会让他们先不要来的。因为那太危险了。

他的拳头在车床上面捶了一下:“周同,谢谢你们。”

周同嘴角微微扬起:“把总不要这样说,他们现在还不确定是不是会留下呢,因为他们都问了我同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他们问,杨打鬼那个禽兽是不是真的茹毛饮血?”

杨小林听的哈哈大笑了起来:“看样子我要改变我的形象了。你看我弄一身西服穿一下如何?再配一个墨镜。”

周同摇头:“你要是穿上的西服,那些洋人一样骂你是禽兽,还会说你是穿着西服的禽兽。”

杨小林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这么说我这个禽兽是当定了?”

“去不掉了。”

“那就算了吧,明天给我做一件风衣,后面绣上两个字,禽兽!哈哈哈!”

杨小林的名声在国外真的是一臭到底了,就像周同说的那样,禽兽这个帽子他是没有办法摘掉的。可是中国人真的很喜欢这个禽兽。而且是越来越喜欢。

不为别的。就为杨小林做过的,和正在做着的那些事情。特别是他扯起了义勇军的大旗之后,他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快意恩仇的土匪了。许多中国人都需要他,都支持他。

而辽东这里的百姓更是如此。

战火还在纷飞,粮食已经大面积减产,劳动力也损失的非常厉害。这如果换成以前满清zhèng fǔ当家作主的时候,早已经是哀鸿遍野。难民成群了。

可是杨打鬼这个人真的非常仗义,他把仅有的物资全部都集中了起来。按照人均最低生活水平去分配,不管是那些地主老财也好,还是平民百姓也好,有吃的大家一起吃,没吃的大家一起饿着,这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更多的人可以活下来。

除了必要的战斗人员之外,所有人都必须参加劳动,就连现在根据地的理事长陈天华在每天晚上天黑之后都要到作坊里面去和那些老百姓一起做工,用他们的双手制造一些东西,从俄国人或者rì本人的手里换取物资。

干活是可能换来食品的,只要肯去做工,就能从作坊里面换一些吃的,就算是一个女人,一天摸着干到黑,不说吃饱吧,让一家三口人不会饿死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杨打鬼做的远远不止这些,辉南的战斗结束之后,杨小林出台了两项政策,第一项政策是帮助那些孩子们的,他扩建了学校,并且在学校里面为孩子们提供晚餐和中餐,这不光大大的减少了普通家庭的生活压力,也飞快的提高了辽东地区孩子们的入学率。

以前家里有收成的时候他们都让孩子们在家里干活,但是现在吃大锅饭了,孩子们干的那点活对他们来说已经毫无意义。半大孩子吃穷老子,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让孩子去学校也好,最少学校的伙食比大锅饭要强一点,还管饱,知识不管有用没用,去了最少不用看孩子饿得发慌的样子。

第二项政策是针对那些老人的,义勇军做出规定,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或者伤残的老人,在当地的理事会登记之后,可以每月按时领取十斤高粱面,而那些战死的义勇军的亲属,可以领取十五斤。

不要小看这给孩子的两顿饭和给老人们的十几斤面,在现在物资非常紧张的情况,杨小林挤出这点出来不容易!而且这一点东西真的很让老百姓感动,试问大清朝,有哪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在战争的时候给老人孩子考虑的如此周全了?

杨打鬼真的在帮自己了,所以尽管战火还在纷飞,子弹和炮弹随时可能会落入自己的家园,那些老乡们却停止了逃往的脚步。根据地人口的锐减终于被遏制住了,而随着那些外地来投奔的人的涌入,很快就出现了缓慢的回升。

(兄弟们不要忘记投票,拜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