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之九品芝麻官 > 第372章亲民

仙之九品芝麻官 第372章亲民

作者:大秦骑兵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9:59 来源:笔趣阁

第372章亲民

第372章亲民

求月票,求推,大家多支持。d赢Q币,

一两银子看似不多,但是对世俗中很多人来讲,辛苦劳累一年,都未必能够攒下来一两银子。修真者基本用不到银子,但是晶石之于他们,要比银子之于世俗人,更加的重要。

多半年前,秦之初刚开始修炼的时候,为了搞到晶石,不知吃了多少的苦头。正是因为有过类似的经历,他才能够深刻的理解,修真者特别是散修,以及来自小型修真门派、修真家族的修真者,他们想得到晶石,有多么的困难。

自从出任永定县县令之后,秦之初又是卖丹药,又是杀敌缴获,所得到的晶石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连杀白鬼尊、曾文龙、三湘道人和歆中道人四人,他光缴获的下品晶石就有一两万块之多,中品晶石也有几百块。

这些晶石都是白白得到的,从中拿出来一部分,甚至是全部拿出来,做为悬红,以便让更多的人口迁徙到永定县县城来,秦之初自问还是可以接受的,也是乐意这样做的。

他现在已经越来越认识到长生牌位对他的重要性,杀白鬼尊,主要靠的就是长生牌位凝聚的香火之力转化成的摄魂金光,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长生牌位,再碰到百鬼门其他几位鬼尊,他也就有了更多的把握。

“不错,本县说话算数,你们如果能够成功地按照我们提供的地址和名单,把人安全地护送到永定县来,那么本县将会按照一口人一块下品晶石的价格,向你们支付报酬。”秦之初很确定地说道。

那人大喜,“在下愿意接这个任务,不知太爷是否能够允准?”

秦之初说道:“任何人都能够接这个任务,但是在接任务之前,本县希望你们想清楚了,是去粤州接人,赚下品晶石,还是帮本县守城墙,积累功勋,兑换筑基丹?所谓二选一,一定要做好选择。很多时候,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还有,如果你们有亲朋好,有来本县这里赚下品晶石的本事,本县也十分的欢迎啊。”

秦之初在坊市这里抛出来的任务,先是在他聘请来的诸多修真者、武林高手中引起了轰动,然后又通过这些人,传扬了出去,迅速地扩散开来。当然,这种扩散基本局限在修真者的圈子中,还没有人无聊的去跟粤州本地的官府说。毕竟,告诉粤州官府,安南王也不会打赏他们晶石。

秦之初把韩青石留在了坊市,主持坊市的一般事务,目前坊市的规模还很小,韩青石足以应付,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秦之初回到县衙,把前往汤岅山的念头暂时放到了一边,不是他不想去,而是时间来不及了,因为马就该是癸巳年的春节了。

转眼到了次日,这一天是大周顺德五十七年,壬辰年的最后一天,永定县的县城内突然变得冷清起来,所有的百姓都回到自己家中,和家人团圆,大街除了偶尔会有一些孩子在嬉闹追逐外,基不到大人的身影了。

秦之初事先让龚秀珍帮他买了几车年货,然后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带着几个人,从县衙出来,带着年货,开始满县城转悠。

关志文他们实现整理了一份名单出来,名单有团练团丁的家属,有困难户,有树立长生牌位的积极户,有永定县声望颇高的士绅等等,一共几十户人家。

秦之初逐户拜访,每一户都会送一份年货,再说一会儿话,或是勉励,或是激励,或是鼓励,顺带着再说一些“春节快乐”、“合家欢乐”、“全家幸福”之类的话。

别说是永定县的百姓了,就算是遍数大周朝的人家,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县太爷登门拜年,送年货的事情,那些被秦之初登门的人家,个个是又惊又喜又惶恐。

等把这些人家转完,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有人开始燃放鞭炮,家家户户烧水煮饺子。

秦之初回到县衙,让人准备酒席,他要好好地陪关志文夫妻、老姬夫妻、龚秀珍、奚一松、关东神丐、孙得龙等人,还有定如、剑眉道长等人,一起喝一次酒,即是庆祝新春佳节,也是感谢他们能够对他不离不弃,在春节这样合家团圆的日子里,都陪着他一起守永定县。

等到酒席散后,秦之初走到院子里,面向北方,跪在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爹,娘,儿子给你们拜年了。”

子夜,更夫敲响了梆子,“子时二刻了,壬辰年已过,癸巳年到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梆子声还没有落下,永定县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淹没,随后,不久,开始不断地有人端着刚刚出锅的饺子送到县衙,他们也不进去,只是把饺子放在县衙门口,期望太爷出县衙的时候,能够尝一口。

秦之初又修炼了一个晚,第二天早早出了门,他今天还要继续在全县城展现他的亲民行动,次在秦公祠开光的时候,他出现在那里,就发现有助于推动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正面形象。春节是个比秦公祠开光更加重要的时刻,他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次机会。

“东翁,你快去。县衙门口摆满了饺子。”关志文匆匆赶来,喘着粗气说道。

秦之初走到县衙门口,只见县衙门口的月台、台阶、大门两边到处都摆放着碗碟,里面都放着饺子,有的已经凉透了,有的还冒着热气。足足有一千多份,就算是每份只有半斤,那也有五六百斤的分量。

潘知文就站在秦之初身后,他看了看县衙门口的饺子,感叹道:“大人,我似乎有点明白你为什么要在世俗中做官了,为什么要为了永定县投入那么多的代价?得民心者得天下呀。大周有你这样的官,安南王是成不了事的。”

大年初一,大周顺德五十八年,癸巳年的第一天,秦之初带着关志文、龚秀珍等人,去给永定县的百姓拜年。这一忙,又是一整天。

大年初二、大年初三两天,秦之初还是在不断的去给百姓们拜年、慰问,询问他们有什么现实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

连续四天的亲民行动,又把秦之初的声望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昊天金阙中的长生牌位的数量又多了一千多个,已经达到了七万四千九百零三个,快突破到七万五千个了。

大年初四,梅江府边震寰的大帅府。

前几天,姬佑君给边震寰出主意,让边震寰向安南王求援,争取能够让安南王多派几个修真高手过来,一起围攻秦之初,将秦之初杀死,拔掉永定县这个钉子。

东路大军这边,没有几个修真者,除了白鬼尊之外,大部分都是像刘锡文、耿兴霸一样的天生神力的卓越武将。白鬼尊被杀之后,边震寰跟安南王之间的联系,只能交给斥候营负责,斥候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将边震寰的求援信发了出去,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安南王始终没有回信。

边震寰急的像是热锅的蚂蚁,在正堂来回的踱步。就在这时,他的一名亲卫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启禀大王,王爷有旨意传来。”

边震寰精神不由的一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援兵给盼来了,“请,快快有请信使。”

工夫不大,一名太监在两个锦衣卫士的簇拥下,大步流星走了过来,“边大帅,杂家奉王爷之命,特来传旨。”

安南王虽然还没有攻下京城,登基为帝,但是私下里,已经做了很多僭越的事情,不少干脆就是皇帝的派头,就像这传命的使者用的是太监,命令不叫“王命”,而叫“旨意”等等。

边震寰连忙撂袍跪下,“臣边震寰接旨。”

太监把明黄色绣龙卷轴展开,“奉天承运,安南诏曰……”

这道旨意的内容并不长,也就一百多个字,很快就宣读完了。

边震寰像是被雷劈了一样,呆呆地跪在地,“怎么可能?王爷怎么可能让我带着东路大军,绕开永定县,兵分两路,分别从武平县、海路攻打榕州省?秦之初不杀了?永定县这颗钉子不拔了?”

太监把卷轴合了起来,“大帅,王爷是怎么想的?杂家不太清楚,杂家一个做奴婢的,总觉得王爷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只要照着做,就是了。大帅,你说是不是呀?大帅,接旨。”

边震寰得到太监提醒,恍然大悟,连忙趴在地谢恩接旨,然后让人带太监下去饮茶。

边震寰又把所谓的圣旨展开看了数遍,怎么看,都没有发现刚才太监宣旨的时候有所遗漏。他在正堂有来回踱了几圈,猛地站住了脚步,“来人,快去请小姬大师……哦,不,还是本帅亲自去拜访一下小姬大师。”

姬煜川、姬佑君师徒几个,一直都没有离开大帅府,就住在大帅府的东跨院中。这是姬佑君的主意,为的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秦之初的消息,如果有可能,还要帮着边震寰出出主意,一起收拾秦之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